電影倚天屠龍開拍續集?瘋狂的1993年為何被稱為李連杰「功夫年」

2020-12-19 影評時光機

李連杰出道的並不晚,依照現在的明星平均出道年紀來算,李連杰算是一個標準的童星,17歲的他就擁有了人生裡的第一部主角作品,而這部作品便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少林寺》,正是從這部電影開始,李連杰開啟了屬於他的四十年功夫皇帝生涯,最終這部籌拍了兩年的作品,在1982年正式上映,取得了過億的驚人成績。

隔年的1983,李連杰開始南下,但隨後的十年間,其在香港引起的票房轟動卻總是缺了那麼一口氣。

01:佳作不斷,票房一般

《少林寺》如果單論香港地區票房,1615萬的數字是排在了當年的第四位,那一年的冠亞軍分別是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和成龍的《龍少爺》,票房數字上《少林寺》落後了不到一千萬。

1983年李連杰拍了人生裡的第二部電影《少林小子》,從片名和劇情去看,所有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就是1982版《少林寺》的續集,1984年電影上映,當年的票房成績是2287萬,排在香港第三,但其與冠軍《最佳拍檔女皇密令》的成績差只有700萬。

是的,李連杰初入香港的前兩部作品,一部第四、一部第三,雖然都未曾奪得冠軍,但本身成績同樣不差,都是站在了千萬這一平臺。

其後李連杰便經歷了那一代港星多數人都經歷過的階段,先與邵氏合作,再與嘉禾合作,然後獨立門戶。

與邵氏合作的時間檔期非常短暫,這與邵氏本身的合作制度和給予的報酬苛刻有很大關係,但邵氏的實力和影響力,卻又是一個人快速打響名聲的最好舞臺。

嚴格來算李連杰雖然與邵氏籤約了三年,但真正屬於邵氏的作品,只有一部《南北少林》,由於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故事和熟悉的光頭,最終這部電影雖然依舊取得了1800萬的不錯成績,但在排名上卻已經排在了當年的第八位。PS:那一年的冠軍是《英雄本色》,是周潤發電影領域的第一個冠軍,也是周潤發電影領域輝煌的開啟。

從第三到第八,李連杰不升反降。

痛定思痛的李連杰,在短暫的休息以後,開啟了真正讓他響遍香港,乃至整個華語圈的「嘉禾時代」,搭檔徐克,拍攝「黃飛鴻」系列。

(至於李連杰與嘉禾的合同糾紛,以及蔡子明的被殺事件,不在本文討論內容,有機會再說。)

1991年,李連杰拍攝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這是李連杰輝煌時期的開始,也是眾人提到李連杰第一個就會想到的螢屏形象,第二年李連杰拍攝了《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

兩部「黃飛鴻」,徹底奠定了李連杰在香港影壇獨一無二的功夫大師地位,其飄逸的動作、矯捷的身手以及英俊的面容,都是那些年香港影壇最急需和追逐的潮流,如果不是90年以後周星馳的橫空出世,那幾年最大的新星就是李連杰。

1992年在拍攝完《笑傲江湖2》裡的令狐衝一角後,李連杰與嘉禾「分手」,他在嘉禾的這部最後作品拿到了3400萬的票房成績,位列年度第八。

其後,便是屬於李連杰的瘋狂93年。

02:無冕之王的1993

很多人不解,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十年間,李連杰一次票房冠軍都沒有拿過,又何來屬於他的「李連杰年」?

是的,如果單論一部電影的成績,答案卻是如此,但是如果論及全年個人所有作品的總票房成績。

1992年的周星馳總票房7200萬美元,其實只排在了香港影壇的歷史第三,排在第一位的是1995年成龍的一億美元,而排在第二位的便是1993年李連杰的9100萬美元。

當然,以上這三位在我心中都是不分第二,皆是第一的神跡。

我們說回李連杰,1993年李連杰獨立門戶,與嘉禾結束了兩年的「蜜月期」,屬於李連杰自己公司的第一部作品便是《方世玉》,與黃飛鴻類似,卻又不那麼類似,如果說黃飛鴻是正直、嚴肅的,那方世玉便是跳脫、喜劇化的。

這樣的改變,與那些年香港電影的人民喜好有關,無論是傳統的古典武俠還是警匪劇,都遭遇了越正經、越低迷的尷尬境地,而誰悟到的越早,自然就會收穫越早。

最終《方世玉》拿下了3066萬港幣的票房成績,位列年度第五,但這對於李連杰來說只是一個開始,1993年李連杰共有6部作品票房過千萬。

其中單獨《方世玉》的上、下兩部,在整個亞洲區共計取得了2.54億港幣的成績。即使是六部作品排在成績倒數第一的《倚天屠龍記》,也累積在亞洲取得了6176萬港幣的成績,但終究因為這部電影票房成績最差,直接導致了下部夭折,時至今日張無忌也未曾再與趙敏相會。

前幾日聽聞王晶有意開拍《倚天屠龍記》下部,只是當年的那些人早已韶華不再,邱淑貞、張敏的風姿在今日,又有誰可以匹敵?

說了這麼多,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去說,便是:李連杰雖然在香港地區從未拿到過一次票房冠軍(21世紀以後的《霍元甲》拿到過冠軍),但他在整個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力和票房號召力,卻是那些年中香港影壇首屈一指的大哥。

(文/二娃)

相關焦點

  • 1993被譽為「李連杰年」,他總票房狂收7.1億,成龍星爺都不及他
    李連杰一直被人詬病香港的票房太差,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歷年的票房排行榜中,他主演的電影很多都能進入賣座前十。1993年,是李連杰生涯最高產的一年,這一年他一共有6部電影之多,其中就有3部票房殺入了香港年度前十。《方世玉》《獅王爭霸》《方世玉續集》分別位列第五,第七、第十、要知道那時候周星馳成龍正當紅,但功夫皇帝依舊能佔得一席之地。
  •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整個香港影壇有多少刀光劍影?
    《方世玉2》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整個香港影壇有多少刀光劍影?】 1993年是香港電影最輝煌最巔峰的一年,全年電影產量近300部,達歷史之最。同時,這一年也是香港電影開始失去臺灣市場的第一年,臺灣省年度票房冠軍從港片變成了好萊塢大片。
  • 「來大都找我」等27年!電影《倚天屠龍記》選角造型公開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 香港製片人王晶1993年編導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轟動一時,由李連杰扮演張無忌,張敏演趙敏,邱淑貞扮演小昭,強大選角成就經典。該片時隔27年要開拍續集電影,選角7日正式公開,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 1993年香港票房榜:李連杰發飆了,冠軍仍被周星馳奪走,沒奈何
    1993年香港票房對比1992年(周星馳年)有了明顯的下降趨勢,1992年香港票房榜3部破4000萬,前十均破3000萬,雙周一成佔8部,票房創歷史新高。在當年,李連杰強勢亂入,打亂了香港電影top10雙周一成的格局,有三部電影進入票房前十名。
  • 師出同門,李連杰、甄子丹、吳京,誰是近30年最耀眼功夫巨星?
    1983年和1984年,李連杰分別主演了《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1986年首次擔任導演,自導自演了動作電影《中華英雄》。李連杰已經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功夫明星。1984年,21歲的甄子丹也進入了影視界。但跟李連杰相比,甄子丹主演的《笑太極》《情逢敵手》《特警屠龍》等名不見經傳。
  • 李連杰最經典的10部電影,每一部都值得收藏,你看過幾部?
    要說華語影壇那就不得不提李連杰這位功夫巨星,雖然在80、90年代香港的票房是周星馳成龍的天下,但李連杰的票房號召力也絲毫不弱。李連杰縱橫影壇多年更被譽為是「功夫皇帝」,足以證明他在功夫明星中的卓絕地位了。今天逍遙和大家分享下李連杰最經典的10部電影,每一部都值得收藏。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但是九十年代後期的武打片市場卻越來越不景氣,在1993年拍攝的《倚天屠龍記》,《一刀傾城》等武打作品卻沒有票房大賣,《一刀傾城》是洪金寶斥巨資拍攝的,但是後來票房不理想,導致血本無歸
  • 90年代初李連杰主演的十部經典武俠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
    被譽為「功夫皇帝」的李連杰可以說是武俠電影最具代表的人物。他在影片中顯示出了武打方面的表演天賦,他的功夫使力量與美感結合在一起,從而造就了力量、速度、柔韌三者有機融於一體的武術美感。動作柔中帶剛、敏捷漂亮,招式中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哲學意境。李連杰的功夫展現了他深受傳統中國文化薰陶的思辯,並且具有一種不露聲色的儒雅。他的一招一式華美如舞,內含豐富的中華武俠精髓。
  • 1993年《黃飛鴻4》,李連杰拒絕出演,徐克從隔壁劇組拉來趙文卓
    1986年李連杰自導自演首部電影《中華英雄》票房口碑低迷,這極大打擊了李連杰對電影的信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拍電影,之後李連杰和師姐黃秋燕結婚,並且跑到美國準備沉寂一段時間。續集《黃飛鴻2》《黃飛鴻3》票房都在3000萬左右。《黃飛鴻》成了搖錢樹,而李連杰成了會下金蛋的母雞可李連杰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由於羅大衛「欺騙」,李連杰的合約極為苛刻。李連杰甚至以罷拍來抗議。在完成和嘉禾最後一部電影合約後,李連杰選擇自立門戶。
  • 1993年,李連杰5部電影上映!但這部無大牌明星的武俠卻脫穎而出
    文/沐風少年1993年是香港武俠電影最火熱的年代,這一年光是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就上映了5部。其他武俠片更是數不勝數,雖然他們的票房成績並不靠前,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它們就是劣質產品。其中《新冷血十三鷹》就是這樣一部被埋沒的電影。如果此片由李連杰等功夫巨星出演,照樣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本片改編自1978年由孫仲導演的《冷血十三鷹》,故事大同小異,都是作為殺手的主角迷途知返,返璞歸真,在識大義的情況下終於掃滅真正的奸賊的故事。
  • 直擊電影開機儀式現場
    新昌108社區社友發帖: 十九峰《倚天屠龍記(續集)》開機現場 1993年籌劃拍攝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聚攏了李連杰、張敏、邱淑貞、黎姿、洪金寶等一批明星,其經典之處在於,不僅僅有著穩重狠的琢磨,也有幕後種種值得玩味的奇妙之處。
  • 1993年的王晶有多猛?執導了10部電影,隨便一部都是群星雲集
    時間倒退27年,也就是1993年。這時候的香港電影正是鼎盛時期,全年產量達到了130多部,差不多每兩天三天就有一部新電影上映。而這年的王晶也執導了10部電影,別看這麼高產,但其實每一部都還特別耐看,別再說他只會拍爛片了。一.
  • 1993年李連杰拍《方世玉》,趙文卓不懂表演,導演支招:斜眼看人
    1991年徐克導演,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1之壯志凌雲》上映。直接把李連杰從低谷拉了起來當年李連杰電影《中華英雄》《龍在天涯》口碑票房失利,李連杰一度遠走美國不想拍電影了。幸好徐克認定李連杰是黃飛鴻的不二人選。
  • 93年李連杰最巔峰之年,力壓成龍周星馳,佔香港年度總票房的一半
    93是李連杰最巔峰年份,這一年他有6部作品都大賣了,分別是《獅王爭霸》《方世玉》系列,《鐵雞鬥蜈蚣》《太極張三丰》《魔教教主》。1993年也是李連杰自主創業之年,他成立正東自己當起了老闆,正東開山作《方世玉》系列亞洲大賣。
  • 隨便一拍就火的電影:王晶劇本僅10個字,單月票房卻創千萬
    那些隨便一拍卻火了的電影:一、經典喜劇《整蠱專家》上映於1991年,導演王晶當時剛拍完一部片子,正準備休息,就接到了老闆向華強的電話,讓他在一個星期後開拍一部電影,對於這部電影,向華強只給了王晶十個字,周星馳、劉德華、整蠱專家,更尷尬的是,向華強告訴他必須在一個半月後上映,因為這部連劇本都沒有的電影已經被賣出去了
  •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1993年,王晶導演9部電影,至今無人超越
    經歷了20年的低潮,到近年香港電影才重新開始復甦;在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司儀鄭中基現場公布數據「2016年,香港總共拍攝了68部影片,是10年來的最高紀錄」。可惜,這點微弱的回暖,完全無法重現當年的輝煌;在香港電影產量最高的1993年,全年上映電影達到242部,是現在產量的3倍多。
  • 97年,李連杰一部「黃飛鴻」,終結了洪金寶「武俠片冥燈」稱號
    至於李連杰,徐克早在《少林寺》在香港上映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這位靈氣的功夫小子,直到1989年,兩人才在羅大衛的牽頭下合作了《龍行天下》。 羅大衛當了李連杰的經紀人之後,順勢讓他和嘉禾籤了合約,此時的李連杰形象和徐克心目中的黃飛鴻比較靠近,各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徐克終於決定開拍《黃飛鴻》,一口氣拍了三部,每一部都是經典。
  • 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年,香港電影第一女俠楊紫瓊的武打經歷
    【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年,港片第一女俠楊紫瓊的武打經歷】1993年是香港武俠電影年,引領這波武俠風潮的李連杰在這一年出品了6部武俠電影,如《方世玉》《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等,部部都是經典。【楊紫瓊穿警服的樣子才真正對得起英姿颯爽這個詞】在1993年,楊紫瓊共有6部動作電影上映,分別是合作梅豔芳、張曼玉的科幻動作片《東方三俠》及其續集《現代豪俠傳》,合作梁朝偉、甄子丹的古龍武俠作品《新流星蝴蝶劍》,合作李連杰、錢小豪的太極武俠電影《太極張三丰》,合作張衛健、劉松仁的武俠喜劇《武俠七公主》,合作于榮光周華健的警匪動作片《超級計劃》。
  • 1993年的元彪、甄子丹、李連杰,展開了一場「黃飛鴻電影」對決
    在港片大銀幕上,徐克與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系列,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在嘉禾電影的支持之下,徐克拍攝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慷慨激昂的配樂、熱血的民族情懷,感染了大銀幕前的許多觀眾。而李連杰內斂沉穩的「黃飛鴻」、元彪古靈精怪的「梁寬」,也受到了諸多影迷的喜愛。
  • 功夫皇帝的經典電影,值得一生典藏
    要說中國的功夫巨星,不得不說李連杰。功夫皇帝的稱號他當之無愧。他不僅有著深厚的功夫功底,也有著功夫巨星獨有的特質,從他的經典功夫電影中就可以看出來。要看中國的動作片、武俠片,不能繞開李連杰,小澤爾給大家推薦10部他主演的經典電影,值得一生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