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習經驗分享
來自浙江省的19級餘同學現就讀於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她在高考地理中取得了滿分的好成績。大家快來看看她有哪些想與你們分享的經驗和心得吧~
鞏固基礎
自然地理
——只靠死記硬背很難取得很好的成效
我們可以從每個自然地理的知識點背後蘊藏的一系列原理性的知識著手,理解其中原理,就不會困惑於知識點的表象。另外,一些出題老師喜歡「反套路」來測試我們是否掌握了原理性知識。
人文地理
——記憶的重要性更加顯著
除了畫簡單示意圖和框架外,在考試前將書本仔細地閱讀數遍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也要特別注意一些容易忽視細節案例和有可能會以材料形式出現的填空題。
區域地理
——注意分析的角度(可能包含自然和人文)
嘗試從更多的角度回答,不死記內容硬套模板,方能以不變應萬變。
學習經驗
巧用地圖
——地圖包含了地理位置及其氣候和地形特點
地圖的記憶是學習地理的基本功,以輪廓開始,到相對位置結束。但我們可以發現在考試中,試題不會給出完整的地圖,往往截取地區的某個方面進行提問。因此,在記憶整個地圖的同時,我便特別記憶特殊地理位置和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如紅海、地中海、阿拉伯半島的突出區域、南美洲的好望角、白令海峽等。地圖展現的不僅僅是地理位置,還包括其中的氣候和地形特點,疊加記憶可以幫助我們理清來龍去脈,明白氣候與風帶氣壓帶與降水量與地形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圖像轉化(繁複—簡單)
——從大段文字中提取要點,構建自己的理解框架
將大段的文字描述轉化為分析圖像或者思維導圖利於記憶,同時可以避免要點的遺漏。我們複習中夯實基礎時,可以綜合多個地理要素進行全面地歸納和梳理;將每部分的考點內容製成思維導圖或分析圖像,從而構建知識的框架,當然我們也可以不僅僅局限在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也能與區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相關聯。有框架,有體系的知識更易於關聯和記憶,並且能夠在解題時增加對知識點的敏感性。我們可以整理如下圖類似的圖形,表示了在內陸水循環過程中森林對水土的涵養與保護作用,將水循環與地形地勢結合在一張思維導圖中,解除了文字的枯燥。
知識點與現實的聯繫
——地理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有意識地積累生活常識、留意新聞故事可有效避免低級的常識性錯誤。
例如「香港等國際都市的用地不緊張,地價低」,這類不符合常識的答案可以直接排除。除此之外,生活經驗和新聞報導能加強我們對一個地區生產生活的全面了解。例如「澳大利亞的澳毛是享譽全球的羊毛」,那麼我們可以思考牧羊區:草原養羊區和農牧混合區,劃分來源的氣候條件(洋流、風帶)和地形地勢,並且考慮工業條件、區域發展、旅遊管理等方面。由現實中生動形象的例子做支撐,我們或許能更好地記憶相關內容。
建立區域聯繫
——區域是要素綜合的載體,也是時空綜合的體現
區域差異的客觀存在性,需要建立聯繫來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在區域地理的複習過程中,可以著重關注區域差異和區域聯繫,用區域綜合的思維考慮地理問題,鍛鍊理性思維能力,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不單單僅限於小小的框架中,把我們能聯繫到區分開的都進行思考辨認,避免出現「一點說到底」的情況。
拓寬地理視角
——地理學從不僅僅局限於書本知識
地理學是實際的、多元的,無時無刻不在產生新的問題。遇到不容易上手的題型就可以記下來,整理好錯題本,但也不能過度拘泥於曾經的錯題。在我們休息時間,可以多看與地理知識有關的紀錄片、雜誌等,比如《航拍中國》《中國國家地理》;也可以看看公眾號,比如《地球知識局》。以多種形掌握地理知識,既可以可以增強記憶點,也能幫助我們開拓視野,感受地理世界的美好與真實。
題型分析
選擇題:
關注每個選項之間的聯繫,運用知識去倒推看似正確的選項,找出真正符合事實和題意的答案。
大題:
刷題時避免只寬泛的思考而不落到實處,挑選自己不擅長或者新穎的題目進行練習。分析題目真正在問的是什麼,以及需要答的考點是什麼開始,可以從點與點之間的邏輯(並列,承接,遞進等)方面去尋找答案。
力求以最簡潔精確的語言寫每一小點的答案和儘可能完整地達到題目所涉及的點,要記得將最重要最確定的放在最前面。斟酌地理專業字句的使用,篩選主次。
地理大題是踩點得分,寫儘可能多的點對我們是有利的,如果實在無法理清考察方向,用多個角度的答案進行覆蓋也是比較有效的答題方法。
考試技巧
概念區分
地理試題中出現多個專業名詞時,一個字的區別往往代表著截然不同的答題方向,而每一個地理名詞背後都蘊藏著相關的知識點和與此有聯繫的其他概念。我會將在做題時遇見的地理名詞概念用本子記錄下來,配上相關的題目以便理解,因為積累和熟悉專業地理名詞,能夠讓我們快速抓住要點。積累相關陌生的地理概念,使我們開拓思路,這樣遇見從未見過的概念名詞,也不會一頭霧水了。
以下有幾組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①產業類型&產業部門
②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
③生長期&生長周期
④城市熱島效應&陽傘效應
檢測一下自己是否火眼金睛頭腦清晰吧~如果有不確定的快去翻書求證
圖像解讀
解答圖表題的關鍵是讀懂材料,找準信息。標題、設問、橫、縱、對比、單位、註解都十分重要。從圖像中了解所傳達出來的信息進行整合再用於解答題目,便不會無從下手。
對於難理解的關係圖像,我們可以進行橫比(說明兩者的差距)、縱比(說明變化,增長或者減少)。如果有多個表格,要記得以聯繫思想在不同表格之間也要進行交叉比較。
答題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只結合圖表標題和設問空談圖表、不分析圖表就作答、照抄圖表中的數據。善於總結,才能更加精確地達到要點。
大題模板
模板的適當記憶,能夠使我們在做題時更加全面的了解和區分不同題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和拓寬思路。不能只局限於老師上課的內容,在做題時遇見新的答題思路和方向,都可以不斷在筆記本上進行補充記憶。
以下是我在做題時的「五步走」
(1)細審「題幹」。牢牢抓住「關鍵詞」和「修飾詞」、「限定詞」
(2)列出「模板」。是時候拿出屬於自己的知識寶庫啦。
(3)仔細「篩選」。模板雖然萬能但是萬萬不可照搬照抄,而要進行篩選。我們可以根據限定詞篩選;根據所在地區篩選;根據地理事物特性篩選;根據題目提供的材料篩選。
(4)醞釀「語言」。「先自然,後社會經濟」;「先主要,後次要」;「先自身原因,後其它原因」;(先主後次、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有層次的答題,更能讓閱卷老師抓住要點。
(5)書寫答案。最終的答案書寫我們也要牢記幾個原則:運用 「地理語言(避免大白話)」、「套裝語言(不用自造語句)」、「邏輯語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煉語言(不要同樣意思,反覆羅嗦訴說)」、「一語中的(語言不繞彎子)」。
大題模板
寫在最後
「地理看似是一個文科,但是除去文科的常規記憶內容之外,還需要用理科思維去分析題中的信息並適當的產生一系列的聯想。希望學弟學妹們積極調整心態,沉著冷靜備考,相信自己和老師。預祝大家取得滿意的成績,我在川大等你來!」
來源: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 2019級餘同學 編輯/四川大學招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