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注重細節的國家。無論是個人的吃穿住行、房屋布置還是公共的建築設施、室外環境,無一不透露著他們對事物細節的把控和品質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在穿衣方面,日本人對於「整潔出行」要求非常高,他們衣服上沒有一點汙跡,很多家庭主婦甚至一周要洗5~10次衣服,所以他們對洗衣機的要求也非常高。
90年執著的洗鍊之念
東芝作為在電器行業深耕近百年的精工日本品牌,也將日本人這種對潔淨的極致追求,融入到每一款家電產品中。140年前,東芝在精通機械原理的天才機關師田中久重手下誕生。田中久重以KARAKURI的精工聞名, 投身機械領域後的他對機械原理掌握高超精準,專注機械技術的創造、改良。他曾被譽為「東洋引擎」,也正是他的精神引領東芝成就過百年來諸多行業第一。
東芝擅長創造,更擅長化繁為簡,探索生活本色,對於產品不做刻意的設計,不追求特立獨行的風格與浮誇的外形,而更著重從操作層面入手,先於消費者一步考慮細節,完善每一步體驗;東芝注重思考人、物、環境三者之間的舒適自然的聯繫,給人渾然天成的體驗感。追溯這份洞察力的本源,能夠看出東芝品牌價值觀念體系中持續百年未變的工匠精神與人文關懷。
正是出於這樣的工匠精神與人文關懷理念,讓東芝能夠先於時代發現家電的痛點。1930年,東芝推出全日本第一臺電動洗衣機「Solar A type」,並在女性全職做家務的時代背景下,提出將女性的雙手從繁重家務中解放出來。電動洗衣機出現後,洗衣板、洗衣盆逐漸被取代,家務的壓力也逐漸變小;隨後的幾十年間,東芝不斷革新,推出一系列自動洗衣機產品,將自動洗滌、自動脫水、自動添加粉末洗滌劑等功能逐漸開發、完善,讓衣物洗滌變得越來越簡單。1997年以後,日本泡沫經濟破裂,經濟壓力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步入職場,家務「減負」的社會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這時,東芝又一次敏銳地發現了用戶痛點,發布低噪音、低震動的「DD Inverter Galaxy」,用以滿足消費者在清晨和深夜洗衣的需求。近百年來新產品、新技術的迭代更新,讓東芝成為包括洗衣機等全品類家電在內的技術「宗師」,不斷改寫著家電行業規則。
攻研極致的洗濯科技
如今的東芝,仍然堅守著百年來的工匠精神與洗鍊哲學,在潔淨技術這一領域不斷探索與創新。東芝洗衣機洗滌系統推出的UFB超微泡技術,讓液態的水迅速壓解成為億萬納米氣泡,直擊纖維深處,實現雙向吸附,加速頑固汙漬瓦解;內筒設計精準控制水流形狀、速度及強度,巨浪洗技術能夠突破低溫對洗滌效果的限制,以水流旋風將洗滌劑溶解速率提高20%。烘乾系統中,熱泵制熱輸出溫度控制更加精準、低溫烘乾最大程度減少對衣物纖維的傷害性,熱能流動空間的極致設計讓「蓬鬆烘乾」易如反掌。
更少殘留、更高效率、更多健康……正是東芝對高品質的把控,讓這一切設計成為可能。洗衣機只是一個載體,承載了東芝對科研的極致追求。在東芝的產品觀念中,每一寸生活都應當得到細心呵護與滿足,這正符合日式生活美學簡約、精緻、周全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