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於西晉太安元年 (302年),其師鄭隱知季世之亂,江南將鼎沸,乃負笈持仙藥之樸,攜入室弟子,東投霍山,唯葛洪仍留丹陽。晉永興元年(304)葛洪加入吳興太守顧秘的軍隊,任將兵都尉,與石冰的農民起義軍作戰有功,被封為「伏波將軍」。次年石冰事件平息,葛洪不願爭功邀賞,辭官往洛陽搜尋煉丹製藥之書。又因陳敏盤據江東作亂,歸途斷絕,遂流落在徐、豫、荊、襄、江、廣諸州之間。[2]太安二年,張昌、石冰於揚州起義,大都督秘任洪為將兵都尉, 由於鎮壓起義軍有功,遷伏波將軍。事平之後,洪即「投戈釋甲,徑詣洛陽,欲廣尋異書,了不論戰功。」但因「正遇上國大亂(指「八王之亂」——引者注),北道不通, 而陳敏又反
於江東,歸塗隔塞」。在此去留兩難之際,恰逢其故友嵇含為廣州刺史, 表請他為參軍,並擔任先遣。葛洪以為可藉此避亂於南土,遂欣然前往。不料嵇含又為其仇人郭勵所殺,於是滯留廣州多年。深感「榮位勢利,臂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絕,赫赫者滅,有若春華,須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悔吝百端,憂懼兢戰,不可勝言,不足為矣」。乃絕棄世務,銳意於松喬之道,服食養性, 修習玄靜。遂師事鮑靚,繼修道術,深得鮑靚器重 .,以女兒鮑姑許配。建興二年(314),返回家鄉,隱居深山繼續從事《抱樸子》的創作。
建興四年(316年),還歸桑梓。東晉開國,念其舊功,賜爵關內侯,食句容二百邑。
葛洪繼承並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在《抱樸子內篇》中,他不僅全面總結了 晉以前的神仙理論,並系統地總結了晉以前的神仙方術,包括守一、行氣、導引和房中術等; 同時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強調「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 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並把這種綱常名教與道教的戒 律融為一體,要求信徒嚴格遵守。他說:「覽諸道戒,無不雲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窮,手 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妬勝己,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主張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
他在《抱樸子外篇》中,專論人間得失,世事臧否。主張治 亂世應用重刑,提倡嚴刑峻法。匡時佐世,對儒、墨、名、法諸家兼收並蓄,尊君為天。不滿於魏、晉清談,主張文章、德行並重,立言當有助於教化。葛洪在堅信煉製和服食金丹可得長生成仙的思想指導下,長期從事煉丹實驗,在其煉丹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百病之源,五臟為根,五臟為一身氣血陰陽之根,祛病長壽之本,唯有調節肝、心、脾、肺、腎,五臟同調。葛洪在長期的實踐、煉丹、試藥的總結中,經過不懈的失敗,逐漸調試出集大全的二十八味藥方,這也就是葛洪桂龍藥膏的前身。
歡迎撥打齊魯網財經頻道新聞熱線0531-81694991,發送郵件至iqilucaijing@163.com,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