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2020-12-18 電子發燒友

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盧夢琪 發表於 2020-12-15 13:14:09

一直 「叫好不叫座」的可穿戴設備,近期開始持續升溫。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總出貨量達到1.25億臺,同比增長 35.1%。中國市場出貨量為3293萬臺,同比增長15.3%。可穿戴設備市場兩位數的增長不僅表明市場需求強勁,還表明了許多人正在首次獲得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再「叫好不叫座」?

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儘管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但全球可穿戴設備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消費者對智能手錶、手環、耳機等可穿戴設備需求強勁。

IDC數據顯示,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20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35.1%,總出貨量達到1.25億。排在前四名的廠商依次為蘋果、小米、華為、三星。

而對於中國市場來說,今年第三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同比增長15.3%。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616萬臺,同比增長16.6%;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677萬臺,同比增長10.6%。

推動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蘋果、三星、華為等品牌的智能手錶和真無線耳機新產品發布,激發消費者購買慾。二是受全球疫情的影響,由於旅行、外出就餐和其他休閒活動的支出減少,消費者在電子產品上的支出有所增加,這種支出的變化則是另一個催化劑。

三星電子公司高級副總裁Taejong Jay Yang表示,雖然由於疫情爆發,大多數消費者今年計劃減少支出,但可穿戴設備的銷售額與去年相比增長了30%以上。這個數據表明,即使數百萬消費者在重新評估自己的消費習慣,但他們仍然會優先考慮可穿戴技術產品而不是其他產品。且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會購買可穿戴設備用於監測個人健康,今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銷售額增長了30%以上。

IDC研究表明,可穿戴設備市場兩位數的增長不僅表明市場需求強勁,還表明了許多人正在首次獲得可穿戴設備。這意味著,未來可穿戴設備用戶將有更大的設備更換機會。同時,由於一些用戶具備多種設備(如耳機和手錶)的需求,可穿戴設備市場將持續升溫。

智能手錶創增速新高

從具體品類的增長態勢來看,2020年前三個季度,全球智能耳機和手錶市場取得了較大增長,手環取得了小幅增長。

在中國市場,IDC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成人手錶市場出貨量450萬臺,同比增長76.8%,創下近一年來增速新高。其中智能手錶市場在Apple Watch的新品帶動下恢復增長,同比實現25.5%的增速。

IDC中國研究經理潘雪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中國成人手錶市場發展將朝著輕量智能化和場景融合化發展。

首先,成人手錶的功能拓展性和生態開放性是大勢所趨,需要第三方開發者的技能賦能,推動其使用場景的豐富性。然而基於手錶在低功耗、長續航以及數據傳輸量小等使用需求和特點,輕量化的作業系統將成為成人手錶大規模邁向智能化的重要一步。

其次,成人手錶作為貼合人體的智能設備,是消費IoT硬體的重要一環,其交互方式將不僅局限在語音和屏幕交互上,更會在體感、傳感等交互方式上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智能手錶和各場景的入口設備(包括智慧型手機、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車機等)的聯動和融合,也使其成為未來豐富人機互動方式的重要一環。

而從品牌角度看,中國市場表現最好的前五廠商分別為華為、小米、蘋果、步步高和索尼。

華為今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為941萬臺,同比增長60.5%,市場份額佔比28.6%,同比提升了8.1%。TalkBand 6產品推動其手環產品線再創新高。手錶方面,不僅華為GT系列保持了強勢表現,榮耀手錶也在新品的推動和線下渠道的跟進下實現顯著增長。小米第三季度出貨量為724萬臺,同比下降7.7%,市場份額佔比為22%。小米新品手環5助力小米位居國內手環市場第一位,且持續發力海外市場。蘋果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586萬臺,同比增長66.1%,市場份額為17.8%。Apple Watch 6和SE系列進一步拉動其手錶產品創下出貨量新高,而AirPods系列在逐漸向高端型號遷移的同時,依然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步步高旗下小天才在兒童手錶市場上依然強勢,在第三季度這一兒童手錶傳統銷售旺季,穩居兒童手錶市場第一的位置。索尼作為音頻廠商,憑藉其逐漸智能化的耳機產品線發展,躍居到市場第五位。

拓展更多應用可能

伴隨5G加速到來,傳感器和算法技術的升級,不僅持續吸引更多用戶嘗試或更新腕式設備,也在推動監測數據種類多樣化的基礎上,為今後在運動、健康乃至醫療方面的服務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可穿戴設備市場與運動、健康和醫療行業的聯動,將成為提升設備附加值和拓展設備營銷渠道的重要方向。

主流廠商都看到了巨大的長期潛力,因此對醫療保健行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目前幾乎所有廠商都在可穿戴產品上增添監測與健康相關的功能。

蘋果的Apple Watch Series 6配備了ECG應用程式和血氧監測等健康功能。三星今年首次亮相了Galaxy Watch 3,包括血氧監測儀,以及睡眠和血壓追蹤等功能。

11月,小米科技以「智能可穿戴設備+牛奶」的創新模式推動科學飲奶,小米智能可穿戴設備檢測人體數據,並通過監測數據和人體健康綜合指數,通過營養健康科學算法、智能科技物聯技術等來精準地匹配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並通過進一步提供更好的營養補給來增強國民身體素質。

12月,華為創立西安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創新研究方法,為智能穿戴產品創造更多科學體驗。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可穿戴設備應加強與運動應用服務合作。例如通過手環產品實時了解身體指標變化並進行追蹤分析,成為越來越多線下健身房加強會員黏性的方式之一。此外用戶規模較大的運動應用也逐漸推出自有品牌的手環產品,打造運動場景服務閉環。

可穿戴設備也可與大健康行業機構合作,腕式可穿戴設備也逐漸開始與保健、保險業的合作,從而增加與其用戶的互動體驗,提升服務增值空間。與此同時,規範的保健和保險類企業能夠為腕式可穿戴設備提供更多數據分析應用的場景,進一步拓寬營銷渠道。

三星Taejong Jay Yang表示,三星將繼續與其他醫療保健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繼續研發和改進產品。今年,三星與一家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了AIA Vitality醫療應用,通過提供保險折扣鼓勵人們過上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外,腕式設備產品與專業醫療機構的合作,已經逐漸成為市場發展的趨勢。專業醫療機構能夠提升腕式設備產品的數據準確度和專業性,而與新興科技行業的合作將為傳統醫療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更多嘗試性案例。手錶在數據監測的豐富性和服務功能的接入體驗方面更具優勢,因此成為多數與專業醫療機構合作案例中所選擇的產品。

市場研究公司IDTechEx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到近700億美元。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可穿戴設備市場格局:華為國內封王,蘋果領跑全球
    華為得益於智能手環、智能手錶強勢表現,帶來可穿戴設備高速增長,在該季度,華為系列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60%至941萬臺,位列行業榜首。對於小米而言,儘管高性價比搶奪市場,但面對華為等強勁競爭對手,小米系列可穿戴設備在該季度同比下降7.7%至724萬臺,由2019年第三季度27.5%市場份額下降到22%,退居第二。
  • 小米在穿戴設備市場敗給華為,或與華米的糾葛有關
    今年上半年小米在國內穿戴設備市場敗給了華為,這是它首次在國內穿戴設備市場失去第一名,柏銘科技認為導致如此結果或許與它和華米的糾葛有關。市調機構IDC公布的2019年數據顯示,華為在穿戴設備市場迅猛增長148.8%,小米的增速則僅有78.8%,增速超過小米。從2019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小米在穿戴設備市場雖然仍然位居第二名,但是它在增速方面落後於全球穿戴設備市場的增速,在前四名中增速也最低,顯示出它在競爭力方面已有落後的趨勢。
  • 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銷量榜:蘋果第一小米第二,華為排名很給力
    作者:虎龍吟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再次爆發井噴的態勢,根據IDC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調研報告數據,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3.36億件,同比大幅增長了89%!相比於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等市場的低迷態勢,可穿戴設備的表現可謂是讓人羨慕。其中,無線耳機成為可穿戴設備中銷量最高、表現最突出的產品類別,2019年全球出貨量為1.705億件,同比增幅高達250.5%,也就是增長了2.5倍之多!
  • 蘋果市值升至1.3萬億美元 是可穿戴設備爆發信號嗎?
    其中,可穿戴設備、家具和配件板塊表現驚豔,營收244.82億美元。同比增長41%,貢獻9.41%總營收。過去三年,Apple Watch、AirPods等可穿戴設備表現出了愈發強勁的增長動力。2017年,該板塊營收128.63億美元,增速位居幾大板塊第二,同比增長16%。2018年,該板塊增速躍居第一,營收173.81億美元,同比增長36%。
  • 2019全球可穿戴設備銷量創紀錄 小米智能手環出貨量超過1000萬部
    2019全球可穿戴設備銷量創紀錄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和調研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共計
  • 小米、伊利「混搭」跨界,可穿戴設備新玩法來了!
    11月23日,在烏鎮舉辦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小米科技聯合伊利集團發布「全民科學飲奶計劃」,以「智能可穿戴設備+牛奶」的創新模式推動科學飲奶。玩轉跨界合作,飲奶也有新操作!雙方共同合作的牛奶白科技應用將根據小米智能可穿戴設備檢測不同生活場景下人們的實時身體指標數據,並根據監測數據、人體健康綜合指數,通過營養健康科學算法、智能科技物聯技術等來精準地匹配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進一步提供更好的營養補給。為用戶實時匹配所需乳品,從而倡導大眾科學飲奶,增強國民身體素質。
  • 2019年Q1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銷量排名:小米第一,華為第二!
    就目前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以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產品為主。而這些產品因為和智慧型手機存在密切的關係,所以,就小米、華為、蘋果等智慧型手機廠商,自然也成為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近日,根據多家科技媒體的消息,市場研究機構IDC就公布了2019年Q1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銷量排名。
  • 一文分析可穿戴設備的市場
    打開APP 一文分析可穿戴設備的市場 科技後浪 發表於 2020-12-11 10:22:31   IDC公布的2020年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份額,前三名分別是蘋果、小米和華為,蘋果依舊是拿大頭,佔市場份額的33.1%,而小米和華為分別是13.6%和11.0%,差距並不是很大。
  • 餘承東:華為腕上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達全球第一
    DoNews 12月11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其個人微博上表示,華為腕上穿戴設備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全球第一。餘承東稱,未來我們更多的智能穿戴產品將在這裡進行測試,只有經受住考驗的產品才會被推向市場,送達到大家手中。「我們也將攜手華為在全球與本地的運動健康創新能力,打造一個創新、領先、開放的華為運動健康生態圈。」
  • 2020 Q3 全球可穿戴設備總出貨量達到 1.25 億,蘋果獨佔三成
    自 IDC 中國 12 月 1 日發布《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之後的第二天,IDC 又公布了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季度報告。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總體表現數據顯示,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在 2020 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 35.1%,總出貨量達到 1.25 億。
  • 可穿戴醫療設備成新潮,樂心醫療前三季淨利潤預增100%以上
    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一系列移動可攜式智能產品的問世給可穿戴設備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依託行動網路的強勁發展勢頭,可穿戴設備從功能、應用場景等多方面都實現了飛躍,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發展向好近年來隨著智能傳感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保健意識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逐年遞增,增速在20%左右波動。根據IDTechEx預測,2019年全球可穿戴技術產品市場規模超過500億美元,全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3.365億臺,其中蘋果、小米、三星出貨量位居前三。
  • 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成人手錶增速創今年新高,已成可穿戴設備主力
    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293萬臺,同比增長15.3%。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616萬臺,同比增長16.6%,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677萬臺,同比增長10.6%。
  • 202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華為力壓小米...
    隨著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逐漸興起,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不斷增長。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也迎來高速增長,2019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9924萬臺,同比增長35.6%。其中,智能可穿戴設備僅佔18%,可供企業開發空間還很大。
  • IDC:AI、5G、可穿戴設備仍是2020年臺灣市場大趨勢
    集微網消息(文/Vivian),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研調機構IDC今日發布對2020年臺灣市場的十大ICT趨勢預測,提到人工智慧(AI)、5G、可穿戴設備仍是趨勢。未來人工智慧的分析及應用流程將更透明化與自動化,使得人工智慧應用能更與時俱進,使用者也可根據需求自動化建模,極大化人工智慧應用的成效。IDC預估,隨著人工智慧融合式世代來臨,未來演算法將更為透明、人工智慧的使用將更為簡單,這將加速未來人工智慧應用的擴散與普及。
  • 小米三季度可穿戴設備銷量全球第一 相關概念股有望乘勢騰飛
    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獲得的淨買額均超過4億元。5.深交所披露數據顯示,截至16日,美的集團的境外持股比例創出27.57%的新高,進一步逼近28%的外資「限購線」。海通證券鄭宏達指出,新的場景與新的監管需求相輔相成,等保2.0相關章條增加雲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等相關內容,也正成為網絡安全細分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細分賽道。預計2021年國內雲安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6億元,2019-2021年平均增速45%。啟明星辰(002439)主營安全網關、數據安全、安全檢測等業務;迪普科技(300768)主營網絡安全和基礎網絡產品。
  • 可穿戴設備對健康存在什麼影響
    打開APP 可穿戴設備對健康存在什麼影響 Barret Coakley 發表於 2020-03-16 10:31:14 其結果是,家庭保健市場大幅增長,許多公司都試圖抓住這一新的需求。目前,醫療健康技術市場上有30多萬個應用程式,諸如物聯網(IoT)、視頻會議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趨勢正在廣泛被引入,以使留在家中老人的選擇變得更加可行。
  •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2018-11-21 12:00:33  來源:物聯之家網其結果是,家庭保健市場大幅增長,許多公司都試圖抓住這一新的需求。目前,醫療健康技術市場上有30多萬個應用程式,諸如物聯網(IoT)、視頻會議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趨勢正在廣泛被引入,以使留在家中老人的選擇變得更加可行。
  • 疫情使人們更重視健康,可穿戴設備市場火了
    Gartner表示,在整個2020年,智能手錶和健身跟蹤器等可穿戴設備都從新冠肺炎疫情中獲益,消費者在這類設備上的支出可能會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繼續上升。Gartner預測,全球2020年可穿戴設備的總銷售額為690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49%,這一趨勢可能至少還會持續幾年。分析師預測,2021年可穿戴設備的銷售額將達到815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18.1%,而2022年可能達到939億美元。
  • 可穿戴設備必須時尚,才會被「穿戴」
    但就目前而言,儘管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這個領域,但多數產品還都屬於概念階段,相對離消費者近的則是可穿戴設備。多數人第一次聽說可穿戴設備,是從GOOGLE眼鏡開始的。它非常前沿,有很多功能。後來試定價1500美元,可惜銷售很差。在去年,該項目在GOOGLE內部被叫暫停。   可穿戴設備的概念的真正普及應該歸功於智能手環。它直接催生了眾多公司。
  • 聚焦可穿戴設備標準化發展 德國萊茵TUV解讀可穿戴設備認證標準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市場持續增長,目前全球可穿戴設備約有160個種類,如軌跡追蹤設備、智能手錶、智能眼鏡、運動手環、監控睡眠和健康狀況的可穿戴設備等,並不斷隨著技術進步新品迭出。據Gartner在 2016年1月的預測,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可達2.746億臺,比2015年2.32億出貨量增長18.4%,同時2016可穿戴設備銷售額可達287億美元,可穿戴產品正在快速地進入人類生活並改變人類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