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礎測繪中的實景三維中國建設

2020-12-19 騰訊網

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是新型基礎測繪的主要任務和成果形式,帶動「以地理要素為視角和對象」的傳統基礎測繪向「以地理實體為視角和對象」的新型基礎測繪轉變。

2018年4月,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指出,自然資源登記等系統要由二維系統變成三維系統,解決自然資源調查、確權和國土空間用途管控等問題。2019年6月,自然資源部印發了《自然資源「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提出在「十四五」期間擬大力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

三維實景建模——飛燕遙感

關於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國土測繪司司長武文忠表示:所謂的「三維」,大概分三個層級,一是地形級三維,二是城市級三維,三是部件級三維。其中,地形級實景三維場景主要在高空視角展現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以及城市、村鎮的分布與形態,是省、市級大區域實景三維建設的主要模式。城市級實景三維場景主要表現一定區域的城市風貌、地形地物。從低空視角觀看,能夠直觀展現居民地、工礦建(構)築物、交通設施、水系、植被、地貌等。

從國家層面來看,「實景三維中國」就是要解決地形三維和部分城市級三維,「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就到這個層面」。至於讓實景三維進入到室內、進入到部件的層面,儘管業界十分期待,但武文忠表示「這不屬於國家基礎測繪裡面的任務」。這一層面的實景三維建設,有待於不同渠道的社會資金投入,並由不同的組織去完成。

如何用最優的技術路線、較低的成本在電腦中真實再現物理世界,做好「兩服務、兩支撐」, 飛燕遙感在多年的實踐經驗基礎上,探索出多種方法:

1、數字高程模型(DEM)疊加數字正射影像圖(DOM)建模

收集已有DEM和DOM成果,將DOM作為地面紋理疊加到DEM上,進行場景編譯後發布使用。 其中,DOM地面解析度不宜低於0.2米,DEM格網尺寸不宜低於2米。

2 、基於高重疊度正射航空攝影數據進行傾斜三維自動化建模

採用正射航空攝影方式進行地面影像獲取,然後使用傾斜三維自動化建模軟體進行數據處理,形成實景三維場景。 其中,影像地面解析度不宜低於0.2米,航向重疊度不宜低於70%,旁向重疊度不宜低於50%。

3、基於傾斜航空攝影數據進行傾斜三維自動化建模

利用多鏡頭(一般是五鏡頭)傾斜航攝儀,獲取前、後、左、右、垂直五個視角的地物照片,然後使用傾斜三維自動化建模軟體進行數據處理,形成實景三維場景。 其中,垂直影像地面解析度不宜低於0.2米。

相關焦點

  • 寧夏新型基礎測繪服務自然資源管理試點探索
    可快速關注我們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2期2019年7月18日,自然資源部回復《自然資源部關於同意寧夏作為新型基礎測繪建設試點省區的函》(自然資函〔2019〕366號),批覆同意寧夏成為全國新型基礎測繪建設三個試點省區之一。
  • 為何說大勢智慧是實景三維領域的不二選擇?
    自從自然資源部公布「實景三維中國」項目提出之後,各地實景三維建設已在逐漸進入高潮,實景三維具備對國家地理實體「全要素」的信息表達能力,隨著基於實景三維數據的採集工具、後處理工具產品的相繼成熟,以此技術為基礎的相關測繪體系方法的升級帶來了巨大的生產效率提升。
  • 算法與算力,實景中國必須邁過的兩道坎
    以上是今年9月,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司長武文忠透露的實景三維中國「兩步走」計劃。實景三維相比傳統測繪生產的線劃圖,具有直觀、自動化程度高、信息豐富、數據結構簡單易用等特性,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快速的普及和應用,極大地擴大了測繪技術的應用範圍,讓測繪應用從「專業」應用走向「泛」測繪應用。
  • 上天入地摸清家底,測繪地理信息助力武漢「十三五」城市建設發展
    基礎地理信息武漢市域全覆蓋、三維實景建模為軍運會保駕護航、SAR技術探得大型構築物的細微變形、無人測量船摸清武漢40個湖泊水下狀況……「十三五」期間,在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武漢市測繪研究院的努力下,武漢測繪工作在基礎數據覆蓋水平、成果更新維護能力、城市基準體系建設水平、地理信息服務與應用能力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測繪「黑科技」的頻頻登場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 關於舉辦2020新型測繪技術全球實戰直播活動的通知
    一、 活動主題新型測繪技術全球實戰直播二、 活動組織指導單位:中國測繪學會支持單位(以拼音為序):安徽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北京測繪學會重慶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王茜(南方三維雷射事業部副總經理,從事雷射雷達一線業務十餘年。)王小麗(南方三維雷射事業部副總經理,從事機載Lidar數據處理14年。)
  • 權威解讀《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
    通過三維實景地圖,足不出戶就可以遊覽天下。無需站在馬路邊招手打車,手機地圖上預先「下單」,就可享受貴賓級待遇,讓車等人。與好友小聚,手機導航帶你一路暢通。便利的生活離不開位置地理信息服務以及背後起支撐作用的基礎測繪。近日,國務院批覆《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
  • 韶關市測繪研究院開展自然資源調查和新型基礎測繪專題講座
    為滿足院在新形勢下的發展需求,及時了解行業相關政策規定,全面推動各項工作進展,韶關市測繪研究院結合「雙周講壇」,12月7日邀請了中國礦業大學的王中元副教授,在院4樓會議室開展了《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和《我國基礎測繪進展及其規劃編制》的專題講座。
  • 三維全景影像首次公開
    通過智能化全息測繪手段繪就出的「數字上海」,將助力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更好服務城市規劃蘇州河貫通工程年底有望基本實現,中心城區蘇州河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總長約21公裡,兩側岸線計42公裡,涉及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六個區,以風景道串聯更大區域。
  • 實景地圖網站「我秀中國」上線發布
    "我秀中國"上線現場   5月30日,世界移動測量與實景三維技術的領導者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天地圖有限公司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隆重召開  會上舉行了「我秀中國」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主導建設的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網站戰略合作籤字儀式,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數據共享、地圖應用與服務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天地圖」網站是國家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而立得空間是我國領先的實景地圖提供商,擁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移動測量技術、裝備、強大生產能力以及目前中國最大的實景地圖資料庫。
  • 三維數字地圖:一張捆綁數字經濟的藏寶圖
    出於政策敏感性,以及對信息安全方面的考慮,三維數字地圖在國內並沒有作為基礎的地圖導航工具正式進入大眾市場。但由政府所引導、由符合資質要求的眾多測繪企業及單位參與的、針對特定行業領域的應用,早已展開對三維數字地圖應用價值的挖掘,且漸漸走在了市場的前列。
  • 傾斜攝影測量在 1∶500 地形圖測繪中的技術流程
    摘要: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作為一門新的科學技術,應用於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中能顯著提高工作精度和效率。本文介紹了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系統的組成,對儀器設備、自動建模及三維測圖軟體進行了詳細介紹。應用於龍巖市紅坊片區1∶500地形圖測量項目,根據研究區內地形地貌特點進行攝影分區,設計不同區域內的航線和像片控制點,基於空中三角測量生成三維實景模型。後期處理中採用三維實景模型內業製圖、數字線劃圖調繪與修補測等手段,最終得到全要素1∶500數字線劃地形圖。研究成果為地形圖測量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技術支持。
  •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召開
    11月28日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專家驗收,獲得高度評價,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為全國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樹立了標杆,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在項目驗收會後,還在我市召開了全國「實景三維中國」建設與應用工作交流現場會,我市做了典型發言,推廣了我市的經驗做法。
  • 中國測繪科技館簡介
    科技館通過文字、圖片、道具、模型、實物等形式和聲、光、電、三維立體演示、互動觸摸體驗等手段,向公眾系統展示了中國測繪的歷史、測繪科技的進步、地圖文化的博大、測繪成果的廣泛應用和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壯大,彰顯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博大精深。
  • 搶先看 | 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分論壇十五::地球空間信息技術...
    可快速關注我們中國測繪學會每年舉辦一次綜合性學術年會——中國測繪學會學術年會。學術年會致力於推動測繪地理信息科學學術交流、知識普及、技術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為增強我國測繪與地理信息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
  • 用三維時空數據建自然資源「一張圖」
    隨後,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總體方案》《自然資源部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2020年自然資源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要點》等方案,要求依託基礎測繪成果和各類自然資源數據成果,構建三維立體時空資料庫,形成三維立體自然資源「一張圖」,推進自然資源三維立體﹢時間的多角度、全方位管理創新。三維資料庫系統已有多年發展。
  • 讓城市在地圖上「站」起來 重慶全域實現三維實景地圖
    4月12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勘測院發布重慶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實景三維建設成果,整個重慶8.24萬平方公裡首次實現了全市域不同數據源、不同尺度實景三維模型全覆蓋。這也是全國首個省級全域實景三維模型系統。
  • 中國測繪丨霍向琦:用「數字大腦」賦能產業數位化轉型
    創新創業本就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所以我們有興趣,也有信心跨界到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為這個產業做大做強貢獻一份力量。」霍向琦表示,地理空間數據是國民經濟中數字經濟裡的數據基礎,是數字裡面的石油,地理空間數據只有流動起來,支撐應用,產生價值,才能讓數據驅動決策。
  • 我國將推進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構建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
    記者昨天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今年我國將推進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構建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自然資源部表示,將充分利用基礎測繪成果,以遙感影像為背景,集成整合地下空間、地表基質、地表覆蓋、業務管理等各類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數據,按照統一的標準,構建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全面真實地反映自然資源現實狀況和自然地理格局,為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耕地保護、審批監管等自然資源管理和決策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
  • 山東省地質測繪院舉行「地質測繪杯」 無人機測繪技能競賽
    近日,山東省地質測繪院「地質測繪杯」無人機測繪技能競賽在山東技師學院成功舉辦,來自全院的16支參賽隊共32名選手參加。省地質工會主任巴愛軍,局地質礦產處處長孫丙倫,院黨委書記、院長曹發偉,副院長、工會主席張建芳,總工程師許傳新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活動,競賽還邀請到山東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副秘書長李宗寶擔任競賽裁判長。
  • 高德地圖三維實景導航:立體實景指引更清晰,複雜路口不再猶豫
    針對這一用戶痛點,去年12月份,高德地圖就正式上線了三維實景導航功能,通過建立三維實景數據模型,在導航產品中模擬真實的道路場景和駕駛路線,使駕駛者身臨其境,獲得更加清晰的導航指引。一般來說,在陌生或者複雜的道路區域,司機駕車時對於導航的依賴度更高,手機地圖的導航是否簡明、準確、易懂,就成為司機能否順利到達目的地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