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何把名字改為「曌」字?原來和唐太宗與佛教有關

2020-12-22 騰訊網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有關她的故事與傳奇有很多,本文不再多敘述,今天只來探討一下武則天為何會在稱帝前,創造出一個「曌」(zhào)字,並且還用這個字當做了自己的名字?

武則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其父武士彠[yuē]早年是太原富商。隋朝末年,李淵在河東時,曾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

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後,武家亦曾資助過錢糧衣物。唐朝建立後,武士彠以「元從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

武則天是武士彠的次女,在當時的社會習俗裡,一般女子在幼時沒有準確的名字也是常有之事。

貞觀九年(635年),武士彠病逝,當時武則天才12歲,她和母親楊氏在受到武氏族人的歧視後,不久就搬回了長安居住。

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聽說14歲的武則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又由於武則天當時沒有名字,只被人稱為武氏之女,唐太宗乃賜了一個「媚」字,於是武則天從此也就被稱為「武媚娘」。

後來,武則天成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並與高宗並稱「二聖」,參與處理朝政大事。唐高宗駕崩後,武則天作為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掌控著唐王朝的一切朝政大權。

由於武則天把持朝政多年,流露出自己想當女皇的意思,不僅是朝臣裡的心腹們揣摩聖意後為武則天搖旗吶喊,就連宮外的佛教徒們也是積極運作,為武則天稱帝造聲勢。

天授元年(690年)七月,有一個叫法明的和尚獻上偽撰的《大雲經》四卷,在經文裡稱「太后(指武則天)乃是西天彌勒佛下世,應取代唐朝做天下之主」。這樣,佛教就為武則天稱帝提供了宗教依據。

但是,武則天當時的名字是「媚」字,現在準備當皇帝了,如何還是「阿媚」或「媚娘」的話,那也太不像話了。

於是,武則天想到佛教為自己稱帝造足了輿論,她又由日光天子一說,想到日月同體,陰陽合一,如佛之光,當空普照,她便欣然為自己的名字合成了一個字——「曌」。

武則天不愧是歷史上唯一由女性變成統治全天下的女皇,她做的事從來都是沒有人想過、見過和做過的事,武則天就是要做他人不敢想、見他人不曾見和做他人不敢做的事。

比如她當女皇,比如她造這個「曌」字,比如她死後留下的無字碑等等。

從來都是聽說上古時期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之後再也沒聽說過哪個人造字了,就是孔聖人也沒聽說過造字,唯獨,武則天在唐代又造出一個漢字來!

同年九月,武則天選擇了重陽節這一天正式登基稱帝,「九月九壬午,革唐命,改國號為周。」九是陽數,武則天選擇重陽節登基,正是為了擺脫女性稱帝投下的陰影,而體現自己前世是男性的身份。

武則天當了15年的女皇,實際上她從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開始,到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重之時,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闢為止,武則天一共掌握了唐朝的最高權力達四十年之久。

唐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母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因而,武則天從此才被後人稱為「武則天」。

本文參考自:《帝國的另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曌」字不是武則天造的?
    大家基本上都對武則天造字有所了解,但一般說來,都是知道她造了一個「曌」字。但其實,「曌」字不是武則天造的。誰造的字?——《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大概意思是,一個叫「宗秦客」的人(武則天堂姐的兒子)改造了十二個字先給武則天,武則天頒布通行了這些字,並把自己名字的「照」改為了「曌」,同時,還將「詔」改為「制」。
  • 武則天一朝造字18字,她為何只用「曌」字做名字?宗秦客一語道破
    武則天一生所造字數,有十二字、十六字、十七字、十八字、十九字和二十字六種說法,其中可靠性最高的應該是十八字的說法。 所以,武則天1生造了20個字,此時19個被廢除,只留一字無人敢用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呢。
  • 武則天為何造「曌」字,她只創造了這一個字嗎?其實有19個!
    武則天作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在那個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登上權利巔峰,其智慧、手段可見一斑。今天我們不是說她的豐功偉績,而且談談她造的字。《武媚娘傳奇》劇照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遺詔,命武媚娘(當時封為才人)出家於感業寺,法號為明空,希望她可以四大皆空,一心向佛。
  • 武則天一輩子造了多少個新漢字?又為何只有這個字沿用至今?
    除了文治武功外,武則天在造字上,那也是當仁不讓,所以她又被稱為造字女皇。那麼武則天一生造多少了個字?答案是20個。武則天造的20個字,到現在流傳下來的,並被沿用的只有一個「曌」字,也是在字典裡唯一可以查到的字,那麼這個字為何會流傳下來了呢?
  • 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二三千個,武則天發明了什麼漢字?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漢字,從古代發展到現代,經1994年修訂的《中華字海》共有八千七百七十九個漢字,而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二三千個,武則天發明了什麼漢字?正史上並沒有記載武則天的名字,由於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一般也不會記載,而「武則天」這一稱謂,其實是武則天的兒子李顯所賜。
  • 中國唯一個帶「曌」字的4A級景區,位於女皇武則天出生地四川廣元
    天曌山今天我們不講她的豐功偉績,而是談談與她造的字非常有關係的一個景區,據說武則天一共造了19個字,最出名的並且保留下來的就是「曌」字,寓意著日月當空、普照大地,而且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武曌如今在武則天的出生地四川廣元,有著名的天曌山風景區,是全國唯一一家名稱帶「曌」字的景區,從景區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來是紀念一代女皇武則天的。
  • 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17個已被廢除,留下一字卻無人敢用?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只有武則天這麼1個女子坐過龍椅。武則天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本來她只是唐太宗的1個才人,後來又被李治相中,成了武后。到了684年,武則天直接自己開創了大周王朝,自稱天子。就武則天前期的統治來說,她很重視人才的任用,同時也勵精圖治,國家也治理得不錯。不過武媚娘在位時也喜歡"搞點小發明":創造文字。689—704年期間,武則天在這15年的時間了"發明"了18個"新字"。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她的創新也就是在原有的文字基礎上進行了改寫而已,算不上"發明"。像"月"、"君"、"天"等字都被改變過。
  • 武則天造18個新字,17個遭廢除,剩下一個可能在你名字裡
    武則天造18個新字,17個遭廢除,剩下一個可能在你的名字裡!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的皇帝,她14歲就進入後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她卻一直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這讓武則天十分不甘心,她絕對不能就這樣籍籍無名下去,於是在1300多年前的某一天,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 武則天發明了18個漢字,僅剩1個字流傳至今,雖然難懂但好聽
    690年,武則天自己登上了皇位,就在她自己做皇帝的期間,還造了18個,其中「曌」至今還在沿用。 武則天也並非突發奇想突然想要造字,而是當時武則天一個女人登基,難以鞏固自己的政權,就利用河圖洛書裡面的思想和佛教的思想,來宣傳自己應當繼位的理由
  • 武則天和佛教的因緣
    武則天既是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壞皇帝,但是整體來講,她的功勞大於過失。 武則天是有佛緣的,武則天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希望和信心。武則天通過科舉制,使得所有的男孩子都產生了一種做官的可能。
  • 武則天居然還有個名字叫「武曌」?這名字究竟有何意義?
    武則天通過各種殘酷的手段拿下了李唐王朝的大權。在稱帝的前一年,有鳳閣侍郎宗秦閣改了一堆字獻給武則天,武則天就選了「曌」字作為自己的名字。武則天可不叫武則天,則天是他的諡號。古代給女孩子起名,除非你想讓她嫁不出去,要不然是不會取則天這種名字的。武則天原來叫做武珝(xu三聲)是美玉的意思。武則天有當皇帝的野心,「珝」這種柔美的名字肯定就不適合武則天了。於是他叫挑了個「曌」字寓意「日月當空,普照大地」這名字除了聽著霸氣,還代表著他至高無上的權威。
  • 武則天曾造18個新字,僅1個被保留,如今不少女生起名都會用到它
    眾人聞言大驚,李世民卻笑了,當場誇讚了此女的志氣,這個狠辣的女人,就是後來震驚全國的女帝武則天。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的皇帝,她14歲就進入後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她卻一直得不到他的寵愛,這讓武則天十分不甘心,她絕對不能就這樣籍籍無名下去,從文章開頭的例子可以看出,武則天是個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 「造字狂魔」武則天,一生造了多少個漢字?
    說起武則天,大家應該都能想起幾個經典的影視形象。在真正的歷史上,武則天可不一般,她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不管是她跟李世民的故事,還是跟李治的故事,都讓後人浮想聯翩。後來建立武周,在政治上很有作為。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說的,則是武則天造字和改名的故事。
  • 武則天造字,朱元璋改字
    一代女皇武則天,原名叫武媚娘,登基後改為武曌。「曌」字就是武周時代新造的字(有的學者稱取古生僻字),取意「日月當空,無微弗明,無遠弗照。」據說武則天為了紀念新政,展現一個嶄新王朝的恢弘氣象,曾經新造了十七個字(也有十八、二十二、二十三字說)。造字是當時一些御用文人的主意,得到女皇的首肯,頒行後就成了「武則天造字」。
  • 武則天造了十八個字,卻在日本火了起來,國內如今只留下了這個字
    這還得拿當時的情況來定論,與社會和政治有很大關聯。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一直是男人的地位高,這就是使得武則天很不滿,她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權利,她勢必要做出一些什麼來,讓後人記住她,武則天利用河圖羅書的歷史傳說來弘揚佛教,然後開展了許多改革活動。比如更改大臣們的名字,和後來造字改字的行為。武則天本人也非常迷信文字。
  • 武則天上位造了18個新漢字,只有一個流傳下來,還無人敢用!
    武則天即位造了個新字,因為太過霸氣,至今無人敢用!武則天是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女皇帝,也是唯一一個被史家承認的女皇帝的。從唐太宗的才人,到唐高宗的皇后,再到一代女皇,武則天整整奮鬥了53年,篡唐自立時,她已是67歲的老婦人,成為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
  • 作為中國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造字的背後有什麼特殊原因?
    而武則天造的這十八個新字,並不是一次完成的,武則天第一次造字是在載初元年,分別是「天、地、日、月、星、年、正、君、臣、載、初」再加上給自己特製的一個「曌」字,共計十二個字。例如武則天將代表國家的「國」改為「圀」,就表達出她想排除困惑來統治八方的願望。
  • 武則天稱帝時,為何定國號為「周」,「周」字有什麼講究?
    公元705年十二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去世,享年82歲。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以周為國號的朝代和國家有很多,除了西周、東周之外,還有北周、後周、吳周(吳三桂建立的勢力)等。那麼,問題來了,武則天稱帝時,為何定國號為「周」,「周」字有什麼講究嗎?
  • 武則天一生造18個字,17個已被遺忘,還有1個字無人敢用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一位傳奇女性,也是我國封建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的皇帝,古代出過很多影響天下,權傾朝野的女人,比如說呂后,還有慈禧,但是她們還是不能像武則天一樣達到一個唯我獨尊的地位。或許只有在開放的唐朝,才能接納武則天這樣的女人登上皇位吧。
  • 開國皇帝造字改名,飛龍在天,比武曌還霸氣,統治王朝卻很短命
    關於帝王改名,大家都應該知道武則天。據《資治通鑑》載:永昌元年十一月(689年),鳳閣侍郎河東宗秦客,改「天」、「地」等十二字以獻,丁亥,行之。太后自名「曌」,改詔曰制。武則天在稱帝的前一年,為自己選了一個「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