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造18個新字,17個遭廢除,剩下一個可能在你的名字裡!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的皇帝,她14歲就進入後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她卻一直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這讓武則天十分不甘心,她絕對不能就這樣籍籍無名下去,於是在1300多年前的某一天,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當時李世民帶著一群人來到野外遊玩,突然看見一匹毛色亮澤,膘肥體壯的黑馬站在人群最中間,時不時發出嘶鳴聲,一看脾氣就不好,我們都說,野馬是很難馴服的,就連一代君王李世民都不敢輕易上前。而就在此時,一個年輕的女子走了出來,表示自己可以制服它,但她需要鐵鞭、鐵棍和匕首,若是這匹馬不聽她的話,就用鐵鞭抽打它,若是再不聽,就用鐵棍敲它腦袋,如果還是不聽,就直接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眾人聞言大驚,李世民卻笑了,當場誇讚此女的志氣,而這個狠辣的女人,就是後來震驚全國的女帝武則天。
再之後,李世民將她納入後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然而之後武則天在宮中一直處於冷落狀態,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病重,媚娘與李世民之子李治一同侍奉君王的時候相識,可能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入了宮,之後也沒有體會過丈夫的愛,很快武則天就對李治產生愛慕之意。武則天通過一系列操作,很快就得到了李治(李世民兒子)的寵愛,並一步一步從昭儀登上後位,接著與李治並稱為「二聖」,開始參與朝政,等李治駕崩後,她便掌握了國家實權,最後順利稱帝,改國號為周,建立了武周。
成為「女帝」之後的武則天,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統一天下,順得民心,好讓天底下的男人都臣服於她,為此她做了很多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在文字上。畢竟一個女人當皇帝,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天下想要推翻她的人,數都數不清,於是武則天決定先從文化下手,畢竟思想上的控制,比武力更有威力。隨後武則天便獨創了一些文字,用來替代原有的文字,被後世稱為「則天文字」。一開始則天文字共有12個字,後來隨著政治的推進,發展到了18個字。這18個字分別是:照(曌)、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載、年、正、授、證、聖、國、人。
如圖所示,不得不說,這18個字長得確實「十分獨特」,其中「星」竟然是一個「〇」,而原本寫法無比簡單的「日、月、地」,也變得十分複雜,雖然看起來很好看,就像是彩繪的圖案,但說句實話,這樣並不利於推廣,歷史證明,等到武則天去世後,這18個字也基本上都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武則天造了18個新字,17個都遭到廢除,但是唯有一個字保留了下來,這個字就是武則天曾作為自己的名字,它就是「曌」(讀音zhào)可見這個字的獨特地位。
依武則天的意思,曌原本是要取代「照」成為通用文字的,而武則天的閨名是武照,因此在她上位後,隨即也更名為武曌。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曌」字的結構是由三部分構成的,分別是「日月空」,代表著太陽、月亮和空氣。有人就說,「曌」代表的就是就是「日月當空」「天地萬物」的意思,而武則天用這個自己發明出來的漢字作為名字,就是要表達「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正是因為這個字顯得十分「霸氣」,所以也被保留了下來,至今還有很多女生用來作為自己的網名甚至別名之類的。甚至不少家庭還會用這個漢字來給自己的女兒取名,希望她們也能夠像武則天一樣,成為巾幗不讓鬚眉的人才。
除了文字方面的改革,武則天在很多方面也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比如說她將洛陽改名為神都,將中書省改成鳳閣,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則改成天、地、春、夏、秋、冬六宮。另外還包括服飾、旗幟等,都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動。不得不說,武則天並非只是一個「花瓶」,肚子裡還藏著不少的油墨呢。那麼,各位讀者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嗯?你們在平時生活中有遇到過姓名帶「曌」的人嗎?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