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造18個新字,17個遭廢除,剩下一個可能在你名字裡

2020-12-17 野趣de歷史

武則天造18個新字,17個遭廢除,剩下一個可能在你的名字裡!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的皇帝,她14歲就進入後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她卻一直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這讓武則天十分不甘心,她絕對不能就這樣籍籍無名下去,於是在1300多年前的某一天,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當時李世民帶著一群人來到野外遊玩,突然看見一匹毛色亮澤,膘肥體壯的黑馬站在人群最中間,時不時發出嘶鳴聲,一看脾氣就不好,我們都說,野馬是很難馴服的,就連一代君王李世民都不敢輕易上前。而就在此時,一個年輕的女子走了出來,表示自己可以制服它,但她需要鐵鞭、鐵棍和匕首,若是這匹馬不聽她的話,就用鐵鞭抽打它,若是再不聽,就用鐵棍敲它腦袋,如果還是不聽,就直接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眾人聞言大驚,李世民卻笑了,當場誇讚此女的志氣,而這個狠辣的女人,就是後來震驚全國的女帝武則天。

再之後,李世民將她納入後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然而之後武則天在宮中一直處於冷落狀態,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病重,媚娘與李世民之子李治一同侍奉君王的時候相識,可能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入了宮,之後也沒有體會過丈夫的愛,很快武則天就對李治產生愛慕之意。武則天通過一系列操作,很快就得到了李治(李世民兒子)的寵愛,並一步一步從昭儀登上後位,接著與李治並稱為「二聖」,開始參與朝政,等李治駕崩後,她便掌握了國家實權,最後順利稱帝,改國號為周,建立了武周。

成為「女帝」之後的武則天,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統一天下,順得民心,好讓天底下的男人都臣服於她,為此她做了很多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在文字上。畢竟一個女人當皇帝,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天下想要推翻她的人,數都數不清,於是武則天決定先從文化下手,畢竟思想上的控制,比武力更有威力。隨後武則天便獨創了一些文字,用來替代原有的文字,被後世稱為「則天文字」。一開始則天文字共有12個字,後來隨著政治的推進,發展到了18個字。這18個字分別是:照(曌)、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載、年、正、授、證、聖、國、人。

如圖所示,不得不說,這18個字長得確實「十分獨特」,其中「星」竟然是一個「〇」,而原本寫法無比簡單的「日、月、地」,也變得十分複雜,雖然看起來很好看,就像是彩繪的圖案,但說句實話,這樣並不利於推廣,歷史證明,等到武則天去世後,這18個字也基本上都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武則天造了18個新字,17個都遭到廢除,但是唯有一個字保留了下來,這個字就是武則天曾作為自己的名字,它就是「曌」(讀音zhào)可見這個字的獨特地位。

依武則天的意思,曌原本是要取代「照」成為通用文字的,而武則天的閨名是武照,因此在她上位後,隨即也更名為武曌。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曌」字的結構是由三部分構成的,分別是「日月空」,代表著太陽、月亮和空氣。有人就說,「曌」代表的就是就是「日月當空」「天地萬物」的意思,而武則天用這個自己發明出來的漢字作為名字,就是要表達「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正是因為這個字顯得十分「霸氣」,所以也被保留了下來,至今還有很多女生用來作為自己的網名甚至別名之類的。甚至不少家庭還會用這個漢字來給自己的女兒取名,希望她們也能夠像武則天一樣,成為巾幗不讓鬚眉的人才。

除了文字方面的改革,武則天在很多方面也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比如說她將洛陽改名為神都,將中書省改成鳳閣,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則改成天、地、春、夏、秋、冬六宮。另外還包括服飾、旗幟等,都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動。不得不說,武則天並非只是一個「花瓶」,肚子裡還藏著不少的油墨呢。那麼,各位讀者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嗯?你們在平時生活中有遇到過姓名帶「曌」的人嗎?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17個已被廢除,留下一字卻無人敢用?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只有武則天這麼1個女子坐過龍椅。武則天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本來她只是唐太宗的1個才人,後來又被李治相中,成了武后。到了684年,武則天直接自己開創了大周王朝,自稱天子。就武則天前期的統治來說,她很重視人才的任用,同時也勵精圖治,國家也治理得不錯。不過武媚娘在位時也喜歡"搞點小發明":創造文字。689—704年期間,武則天在這15年的時間了"發明"了18個"新字"。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她的創新也就是在原有的文字基礎上進行了改寫而已,算不上"發明"。像"月"、"君"、"天"等字都被改變過。
  • 武則天一生造18個字,17個已被遺忘,還有1個字無人敢用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一位傳奇女性,也是我國封建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的皇帝,古代出過很多影響天下,權傾朝野的女人,比如說呂后,還有慈禧,但是她們還是不能像武則天一樣達到一個唯我獨尊的地位。或許只有在開放的唐朝,才能接納武則天這樣的女人登上皇位吧。
  • 女皇武則天一生曾造18個漢字,如今被廢除17個,剩下一字無人敢用
    在施行權力的同時,武則天熱衷於「造字」,後世稱之為「則天文字」。說到底,這是武則天施行的一種愚民政策,經過五個不同的階段,共造出了18個漢字。也就是說,武則天造字,還是有素材來源地,而不是閉門造車。這一點也得到了印證,宋代史學家鄭樵在其著作《通志·六書略》中稱,武后新字中至少有七字來自篆文、古文或籀文。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到武則天這裡時,其實已經定型了。但她依然要去造字,無非是想效仿古法而已,目的就是為了彰顯其至高無上的權力。
  • 武則天發明了18個新字,17個字被廢除,被保留至今的不少男孩用來取名
    雖然電視劇多少有想像成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歷史上的武則天,確實和電視劇裡的她一樣霸氣、聰明。否則,在以男子為尊的古代,武則天哪可能以女兒之身當上皇帝?為了應付那些不滿她的人,武則天稱帝前後做了不少事,包括創造新字。
  • 武則天發明了18個漢字,僅剩1個字流傳至今,雖然難懂但好聽
    後來收集到的文字就有2000多個,但是除去一些錯字、異體字,最後只剩下600多個。由於這種語言文字比較特殊難懂,所以只在局部鄉村流行。 「女書」中的文字是一種文化表現,文字文化博大精深,武則天能造出18個字也是別出心裁,本身文化涵養也不錯,但是為什麼18個字中,其中17個都被廢除掉了,卻還保留著最後一個呢?
  • 武則天上位造了18個新漢字,只有一個流傳下來,還無人敢用!
    武則天即位造了個新字,因為太過霸氣,至今無人敢用!武則天是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女皇帝,也是唯一一個被史家承認的女皇帝的。從唐太宗的才人,到唐高宗的皇后,再到一代女皇,武則天整整奮鬥了53年,篡唐自立時,她已是67歲的老婦人,成為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
  • 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曾親筆創作18個漢字,只有一個字流傳至今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歌德導語:我們中華文化是不大精神的,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難學習的一種文字。作為一個中國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在國家當中土生土長,我們或許也沒有感受到中文有多麼的難學。
  • 武則天生前創造20字,死後19個被廢除,現存1字99%的90後不認識
    其實除了倉頡,還有很多古人也曾嘗試過創造文字,我國第一位女帝武則天就曾創造過文字,她完美地實現了以自己的意願隨意造字,並且有些字的樣子非常古怪。武則天生前共造了20個字,到現在已經被廢除19個,只剩1個還能在字典上找到,不過我相信99%的90後估計都不認識這個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千古女帝武則天和她的文字吧。
  • 武則天一朝造字18字,她為何只用「曌」字做名字?宗秦客一語道破
    武則天一生所造字數,有十二字、十六字、十七字、十八字、十九字和二十字六種說法,其中可靠性最高的應該是十八字的說法。 所以,武則天1生造了20個字,此時19個被廢除,只留一字無人敢用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呢。
  • 武則天一輩子造了多少個新漢字?又為何只有這個字沿用至今?
    據說,武則天也曾造過十八個漢字,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這十八個漢字中,只有一個流傳到了今天。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治理國家和個人生活上的是是非非,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在這就不過多介紹了。也許只有唐朝這般開放的環境,才能造就這個獨一無二的女皇帝。
  • 「曌」字不是武則天造的?
    大家基本上都對武則天造字有所了解,但一般說來,都是知道她造了一個「曌」字。但其實,「曌」字不是武則天造的。誰造的字?——《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大概意思是,一個叫「宗秦客」的人(武則天堂姐的兒子)改造了十二個字先給武則天,武則天頒布通行了這些字,並把自己名字的「照」改為了「曌」,同時,還將「詔」改為「制」。
  • 武則天曾造18個新字,僅1個被保留,如今不少女生起名都會用到它
    眼看著曾經屬於大唐李家的天下,最終都跪倒在自己的面前,對她俯首稱臣,武則天心裡那叫一個爽快,然而她也很清楚,稱帝並不代表以後高枕無憂,畢竟一個女人當皇帝,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天下想要推翻她的人,數都數不清,於是武則天決定先從文化下手,畢竟思想上的控制,比武力更有威力。
  • 武則天為何造「曌」字,她只創造了這一個字嗎?其實有19個!
    武則天作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在那個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登上權利巔峰,其智慧、手段可見一斑。今天我們不是說她的豐功偉績,而且談談她造的字。做了皇帝的武媚娘,覺得自己的名字太過柔弱想到了改名字,想要通過名字樹立威信,誇耀一下自己的功績,於是想到自己的法號「明空」,決定效仿一下倉頡—造字。
  • 「造字狂魔」武則天,一生造了多少個漢字?
    武則天一開始的名字並不叫則天,而是武珝。在《新唐書》當中就有明確的記載,「武氏諱珝,并州文水人也。」後來自己改名叫武則天,並為自己新造了一個字,曌,所以她又名武曌。
  • 武則天造了十八個字,卻在日本火了起來,國內如今只留下了這個字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不管是在治理國家,還是運用人才的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執政時,經寫自己造過18個字符,直到如今,還有一個字被成功延用了下來。啥字?往下看。那麼武則天為什麼突然想起來了造字?
  • 武則天發明18個漢字,只有1個被保留至今,但認識的人卻寥寥無幾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作為女性,能夠在古代社會當上皇帝,武則天確實是有她個人特別的個性。比如她在位期間就創造了許多前人不曾創造過的創舉,比如她的無字碑,就讓許多後人都看不懂。不僅如此,她還自創了18個漢字,雖然流傳至今被廢除了17個,卻有一個流了下來,足以見她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 歷史上武則天曾經自創過18個字,可後來卻只有一個字保留的下來
    為了體現女性當政的獨特性,武則天將中書省更名為鳳閣,門下省更名為鸞臺。為了進一步擺脫李唐宗室的掣肘,武則天將都城從長安遷到了洛陽,並將洛陽更名為「神都」。則天文字作為思想統治的重要手段,武則天將和皇位密切相關的「天、地、日、月、星、君、臣、戴(初)、載、年、正」等字都賦予了新的字形,而且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十分高大上的名字「瞾(日月空)
  • 武則天為了贖罪在嵩山投下一件金簡,上面又造了十八個新字
    武則天畫像這件金簡是由純度很高的黃金製成,正面鐫刻雙鉤楷書銘文三行計六十三字,這其中有十八個是屬於新造的字。金簡文字對照女皇武則天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金簡?這個金簡有什麼用呢?這還要從武則天封禪嵩山說起。位於河南省登封境內的中嶽嵩山,因位居「天下之中」,而頗受歷代帝王的青睞。
  • 武則天創造了18個漢字,幾乎每個都用意深遠,為何只保留下一個?
    一個是第一位男性帝王,一個是唯一女性皇帝。 大概正是因如此,武則天也想讓自己,在歷史長卷中留下些標誌性東西。於是她便把目光,鎖定在了文字之上——秦始皇的偉業之一,便有「書同文」,莫非武則天創造漢字,也帶有這種傾向?應該是有點! 當然,若全面推翻漢字傳承,是不可能的!武則天便開始創造漢字,那麼她一共創造了多少個漢字?
  • 武則天為何把名字改為「曌」字?原來和唐太宗與佛教有關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有關她的故事與傳奇有很多,本文不再多敘述,今天只來探討一下武則天為何會在稱帝前,創造出一個「曌」(zhào)字,並且還用這個字當做了自己的名字?武則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其父武士彠[yuē]早年是太原富商。隋朝末年,李淵在河東時,曾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