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很火的電動助力自行車,為什麼你沒聽過?

2020-12-15 驅動中國
  •   2016-07-25/10:54
  • 從1993年世界上第一輛電動助力自行車上市銷售至今,已經過去了23個年頭。作為發源地的日本,電動助力自行車目前已經有相當高的普及度,是日本居民日常通勤、購物、接送孩子上下學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作為自行車文化中心的歐洲,近些年來自行車的銷量每況愈下,唯有電動助力自行車逆勢增長,2015年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和西班牙的進口量比2014年增長了46.8%,並且這個趨勢還在加速。伴隨中國的城市化以及消費升級,曾經是中國家庭三大件兒之一的自行車重回百姓視線,其中電動助力自行車的發展以及潛在市場同樣被廣為期待。

    問題一:電動助力自行車是雜交產物?

    電動助力自行車的英文是「Pedelec」, 由pedal(腳踏)和electric(電動的)兩個單詞組合而成,特指需要使用腳踏驅動的裝有電動機的自行車。「電動助力自行車=自行車+動力輔助系統(PAS)」,而PAS是英文Power Assist System的縮寫。因此,電動助力自行車是在自行車的基礎上添加動力輔助系統(PAS)而來,目的是讓騎自行車變得更為輕鬆。

    ▲普利司通的動力輔助系統(PAS)的工作狀態

    問題二:電動助力自行車介於自行車與「純電動車」之間?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純電動車」的形態來源於「電動助力自行車」,並且「電動助力自行車」也不是自行車到純電動車之間的過渡產物。日本山葉在80年代末開始研發「電動助力自行車」,93年推向市場。因為技術複雜研發困難,動力輔助系統(PAS)的成本很高,更因為中國特定的市場環境,因而「電動助力自行車」沒有得到普及。縱觀全球主要市場,人力驅動的自行車向電池驅動的「純電動車」的快速轉變,迄今為止只在中國發生過。

    問題三:為何電動助力自行車在中國沒有普及?

    硬原因是缺少核心技術,因為動力輔助系統(PAS)有著很高的技術門檻,日本一直是以山葉、松下為引領,歐洲則是博世、Brose等企業,中國缺少對標企業,也缺少相應的研發人才,而一套動力輔助系統(PAS)的售價基本在6000元以上,這極大的限制了電動助力自行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即便是松下的老款二手車,到了中國成色稍好的也在2000元左右。另外一方面,就是「純電動車」的技術並不複雜,實現成本也要低廉數倍到數十倍,非常適合用於售價相對低廉的產品。

    ▲淘寶網上銷售的二手鬆下電動助力自行車

    軟原因是中國在90年代開始嚴格限制摩託車的使用,而中國的公共運輸系統的發展又滯後於城市化進程,這導致中低收入人群的出行出現巨大缺口,在使用形態上最為接近摩託車的採用純電驅動的「電動車」開始了爆發式發展,這也是中國的電動車大量使用塑料構件兒,外觀越來越像摩託車的重要原因。而純電動車車主不需要接受安全教育、考駕照、買交強險和給車輛登記上牌,對「純電動車」的普及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正是以上兩個原因,使得電動助力自行車在中國基本沒有市場,市面上即便是有打著「電助力車」旗號的產品,大多也都是使用「替代技術」,除了科技含量低太多,在使用體驗上與日本及歐洲的產品也差距巨大,不能相提並論。

    問題四:為何說動力輔助系統(PAS)技術門檻高?

    通過山葉、松下、博世、Brose這幾個名字,其實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動力輔助系統(PAS)的研發需要相當強的科研能力。人機互動被認為是第五次信息革命,而人機互動最為關鍵的基礎就是「傳感器」,只有能夠讀取識別人的意圖,才能控制機器理解並幫助人類。動力輔助系統(PAS)的目的是用電機的動力幫助人達到輕鬆的騎行,因此首先就要識別人用了多少力,然後計算判斷人需要多少動力的幫助。

    ▲輕客自主研發的以力矩傳感器為核心的VeloUP威履智慧動力系統

    動力輔助系統(PAS)的核心傳感器叫「力矩傳感器」,也叫「扭矩傳感器」,英文為「Torque sensor」,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名字,是因為它安裝在自行車的中軸上,而中軸連接著曲柄,在騎行過程中正好是形成扭杆結構,中軸在受到扭力時表面就會產生肉眼不可見的細微形變,通過測量形變即可根據數學模型計算出人力大小。直到最近兩年,擁有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背景的輕客才自主研發出力矩傳感器,並基於傳感器打造了一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VeloUP威履智慧動力系統,終於突破了山葉、博世等企業的技術壁壘。

    ▲動力輔助系統(PAS)以三傳感器為核心

    另外,想要擁有更好的騎行體驗,那就需要更好地了解用戶的騎行意圖,這也就需要獲得更多數據,因此也就需要更多的傳感器。縱觀山葉、松下、博世、輕客等品牌推出的動力輔助系統(PAS),均額外使用「踏頻傳感器」以及「速度傳感器」,形成以三傳感器為核心的系統。另外,有了傳感器只是八字的一撇,另外的一捺是「多傳感器算法」,在獲得數據後,要對數據進行計算處理,最終輸出信號調動電機提供動力。目前山葉、松下、博世、輕客等品牌的傳感器精度基本在同一水平線,而真實騎行體驗上的差異正是與不同的「多傳感器算法」有關。

    問題五:當下電動助力自行車都有哪些品牌,產品或者技術上有何差異?

    目前來說,日本有松下、山葉、普利司通、aero-life等,德國有博世、Brose等,中國則有輕客,其中博世依然是供應商身份,將自家的動力輔助系統(PAS)提供給眾多合作夥伴(真的很多),輕客是近兩年興起的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動力輔助系統(PAS)除了用於自家產品,也提供給合作夥伴。從技術角度講,其實這些品牌都是以力矩傳感器為核心,然後配合使用踏頻及速度傳感器打造動力輔助系統(PAS),只是在產品形態上有著不小的差異。

    ▲日本的電動助力自行車以24寸以及26寸公主車為主

    日本的電動助力自行車以24寸以及26寸為主,大多為公主型的女士車架,還有不少附帶嬰兒座椅及三輪車產品,這與日本市場大多是家庭主婦、學生、老年人的用戶群體有很大關係,不過近些年開始,更多人群與階層開始選擇使用電動助力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因此不少品牌已經開始推出更小尺寸或者更大尺寸的車型,例如山葉還推出了電動助力公路車,開發運動市場。

    ▲山葉推出電動助力公路車

    歐洲市場與日本市場差異極大,大多為山地或者旅行車,而且基本都採用26寸及以上的車架尺寸,這與歐洲人普遍身高較高以及不同的審美文化有很大關聯,而且在產品標準上與日本也有不少區別,相對來說,日本對動力輔助系統(PAS)提供動力的時間,動力的比例,速度的限制都更為嚴格。

    ▲輕客推出的TS01與TF01小尺寸電動助力自行車

    相對日本與歐洲,中國的電動助力自行車市場上的品牌分為兩類,一類是捷安特、喜德盛等傳統自行車製造商,另一類是輕客等新型科技企業。其它品牌大多是採購供應商的動力輔助系統(PAS)然後外銷,要不就是使用其它替代技術然後也是外銷。僅有的幾個內銷的也都是使用替代技術。目前可以見到的輕客產品多是20寸與14寸的車型,與日本及歐洲的企業有著不小的差異,這點更多是考慮到中國的用車環境,小尺寸車輛方便帶回家避免丟失,不過輕客也已經發布了26寸的車型,預計2016年下半年上市。

    問題六:電動助力自行車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電動助力自行車已經發展了20多年,目前德國博世以及中國輕客都是努力在「人機互動」上有更多的突破,除了將車輛通過藍牙、APP與網際網路相連使車輛擁有社交、定位、導航等功能外,更深層次的在於收集每一個用戶的騎行數據,然後根據真實數據對動力輔助系統(PAS)進行優化,通過遠程固件升級讓用戶體驗不斷得到提升。

    ▲博世與輕客努力在「人機互動」上有更多的突破

    相對來說,日本企業在網際網路的合理使用方面就顯得過於保守,不過,松下在其全系產品均使用了通用於冰箱、淨化器等產品的ECONAVI節能技術,配合松下領先的電池技術,在電源方面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這裡不得不提的是,目前松下與輕客已經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研發更適合電動助力自行車使用的鋰電池技術。

    ▲歐洲市場推出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品牌

    總結:從國外趨勢看,「城市自行車+電助力」會是趨勢。

    電動助力自行車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還屬於新鮮事物,大眾對於它的認知度還非常低,很多人在質疑這種不是自行車也不是純電動車的產品市場在哪裡。通過觀察日本及歐洲市場,也許可以給我們答案:日本市場以前大多是家庭主婦、學生以及老年人使用,歐洲市場以前大多是極限運動愛好者、科技極客使用,而近些年日本及歐洲都在向著城市通勤交通工具的方向發展,並且已經佔有不小的市場份額,尤其在自行車全球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電動助力自行車還在加速的增長趨勢被給予更多期待。

    相關焦點

    • 國外很火的電助力自行車,為什麼在中國發展很慢?
      從1993年世界上第一輛電動助力自行車上市銷售至今,已經過去了23個年頭。作為發源地的日本,電動助力自行車目前已經有相當高的普及度,是日本居民日常通勤、購物、接送孩子上下學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作為自行車文化中心的歐洲,近些年來自行車的銷量每況愈下,唯有電動助力自行車逆勢增長,2015年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和西班牙的進口量比2014年增長了46.8%,並且這個趨勢還在加速。伴隨中國的城市化以及消費升級,曾經是中國家庭三大件兒之一的自行車重回百姓視線,其中電動助力自行車的發展以及潛在市場同樣被廣為期待。
    • 法雷奧推新型電動自行車動力系統
      在國外相當火的電動助力自行車,在國內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眾市場。因為國內的電動自行車在成本價格、便利舒適程度方面,都要遠優於電動助力自行車。不過,這也不影響法雷奧繼續研發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動力系統。 日前,法雷奧已將其48伏電機調整至適用於自行車,推出目前性能最高的自行車電動助力系統。 法雷奧的這款智能電動自行車系統,是全球首個將電機和自適應自動變速器,結合在踏板組件中的,自行車電動助力系統。
    • 小米生態鏈「電動助力自行車」評測:鋁合金車架,40km助力騎行
      除了小區內易堵外,如果碰巧在學生上下學以及上班族上下班的時候出行,堵車情況真的是難以言喻,而且一堵能堵上好幾公裡,所以這時候如果你是騎車的,就不用為堵車這個問題而煩惱了。近期,小米在官網上線了一款「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的新品,這款自行車除了可以腳踩騎行外,還可以電動助力騎行,對於經常面臨堵車情況的小夥伴們來說,或許是一個能夠解決出行不便的理想通勤工具。
    • 小米的第二輛電動助力自行車來了
      簡潔的摺疊自行車外形和先進的力矩傳感器造就了全新的騎行體驗,在米粉中備受好評。牆內開花牆外香,米家電助力自行車以高達799歐元的售價在歐洲市場大放異彩,銷售十分火爆。電助力自行車在歐洲是非常流行的騎行工具。它通過力矩傳感器檢測騎行者的踩踏力量,由電腦計算後通過電機提供相應的電動驅動力來實現助力騎行。
    • 電動自行車為什麼大都是後輪驅動,為什麼不用前輪驅動呢?
      昨天看這麼個問題:電動自行車的電動機就在輪子上,而且前驅能耗更低,那麼電動自行車為什麼不設計成前輪驅動呢?其實電動自行車也有前驅的,但更多的是後驅。而選擇前驅或者後驅主要取決於電動車的類型。
    • 小米新爆款電動助力自行車,性價比再次「打臉」傳統老牌?
      隨著國家電動車新規的出臺,再加上大型踏板電動車對部分女性用戶使用的不友好,更加迷你便捷的電動自行車就成為很多用戶的最佳選擇。今天筆者要給大家分享的這款電動助力自行車,是即將在小米商城上架售賣的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做為小米生態鏈優秀品牌,騎記推出的都是與單車騎行相關的產品。之前曾推出過一款電動摺疊助力自行車,當時就廣受米粉和用戶的好評。
    • 電動助力+內變速 小米騎記摺疊自行車評測
      這次米家聯合旗下騎記品牌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自行車,這款自行車的特別之處在於所採用的可摺疊設計,以及非常好用的電動助力。其實筆者個人角度非常討厭電動助力自行車在起步階段的突兀助力感,因此調節更低的助力力度能夠讓起步時的騎行感覺更加舒適。
    • 永安行電動助力自行車,即將領跑全國
      永安行電動助力自行車在一七年上市後便得到廣大響應,並開始它的擴張之旅。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樣子。鮮亮的綠色給人以充滿活力的感覺。它與普通的自行車最大的區別就是:車身上裝了一個電瓶。但是你們千萬不要以為這是電動車,這個自行車還是 需要腳踏,但是騎行時電瓶會產生助力效果,不論是上坡還是平坡都會更加省力,速度較快。
    • 法雷奧革新電動自行車動力系統
      在國外相當火的電動助力自行車,在國內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眾市場。因為國內的電動自行車在成本價格、便利舒適程度方面,都要遠優於電動助力自行車。不過,這也不影響法雷奧繼續研發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動力系統。日前,法雷奧已將其48伏電機調整至適用於自行車,推出目前性能最高的自行車電動助力系統。
    • 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發布:三種助力模式 續航40km
      提到小米生態鏈企業騎記,很多小夥伴不會陌生,2016年該公司出品了一款高端碳纖維公路自行車產品「QiCYCLE R1」,售價19999元,創下小米眾籌單品價格最高紀錄。此後,騎記又推出了多款騎記智能山地自行車、小學生山地車等產品,簡約的設計和超強的越野性能受到很多小夥伴的喜愛。近日,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發布,新國標3C認證,三種騎行助力模式,40km助力續航,售價2999元,目前已在小米有品開啟預約。
    • 2020款Mercedes進口奔馳電動助力自行車多少錢
      2020款Mercedes-Benz奔馳電助力摺疊山地自行車、前輪快卸、後驅電機、充一次電可續航50公裡左右、電動助力兩用、靜電光滑透明烤漆 ,鎂合金摺疊高配山地車,27速、摺疊後可放後備箱、白色、黑色、車身重量15公斤車身尺寸1750mmx1100mm17.5mm。
    • 小米推出電動助力自行車,解決短途通勤問題
      這個時候,小米發布了一款新的出行產品: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其實早在三年前小米就推出過米家騎記電助力摺疊自行車,當時也獲得了很多用戶的好評。這次的新品電動助力車可以說是第二代產品,從外觀到性能都有著多方面的升級和改善。對於一些短途上班族來說,是一種新型交通工具,能更方便、快捷、愉悅的出行。小睡也在第一時間入手了這款車子,接下把實際的體驗感受分享給大家。
    • 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或許適合你
      開車太堵,騎自行車太累,騎電瓶車怕中途沒電,公交地鐵人擠人時間不確定,身為城市中苦逼的上班族,相信很多時間都花在了出行上。那麼,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出現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上問題,不怕堵車,騎行輕鬆,時間相對固定,不怕上班遲到。12月3日,一款騎記新品電動助力自行車在小米商城上線,韻書率先拿到了這款產品,經過幾天的試騎,迫不及待來分享下。
    • 電踏車可助力實施電動自行車新國標
      《新國標》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明確電動自行車需具有腳踏騎行功能,最高時速不超過25公裡,整車質量不超過55千克。為推動《新國標》實施,2019年3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督的意見》。
    • 電動自行車中的特斯拉:55公裡續航!120公斤載重!
      隨著環保、政策以及市場大環境方面的原因,如今的電動車市場似乎也沒有當年的勃勃生機,在這樣的環境下相反電動自行車卻火了起來,畢竟輕巧便攜易摺疊的設計成為了現在人的首選出行工具,一來可以方便我們自由的收納,二來又可以解決出行遇到的電量不足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還符合現在的環保政策,這就是為什麼說電動自行車反而火了起來
    • 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新國標版來了:到手2799元
      據悉,此次演講的主題為「一往無前」,而預熱海報中雷軍所騎的一輛電動助力車引發網友關注。不少網友好奇,雷軍同款小車車到底是哪一款?今天下午,小米商城揭曉了答案: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新國標版,今日下單限時立省200,到手價不高於2799。
    • 自行車也能自動變速?法雷奧推出新型電動自行車動力系統
      目前,交通工具的動力系統革新已經不僅限於汽車,還包括摩託車、自行車甚至電動滑板車。據麥肯錫未來出行中心發布的2020出行報告顯示,電動自行車市場正在蓬勃發展,預計未來十年內將增長15倍,2030年全球銷量將達到2.7億歐元。
    • JiveBike:智能+可摺疊+電動的自行車
      自行車使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通工具,特別是現在這種到處塞車的時代,開車上班什麼的肯定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有時候,騎著一部大的自行車你沒辦法去坐地鐵或者坐公交,著實有點麻煩!可摺疊的?那騎著也挺辛苦的,對不?要是能摺疊還是電動的,那該多好!JiveBike推出一款新的自行車,又可以摺疊而且還是電動的!
    • [新聞調查]電動自行車的禁和放
      如果你把這個電動自行車這麼全面地禁止了,對於這些市民來說,特別是對於中下層市民來說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電動自行車是他們必須有的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    據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的調查統計,全國的電動自行車的使用者70%以上都屬於中低收入階層,他們使用電動自行車的主要用途是上班和上學。
    • DryCycle助力自行車,帶給你私家車的體驗!但看到價格後,我慫了
      近日,英國自行車手兼企業家安迪·墨菲(Andy Murphy)設計出一款助力自行車-DryCycle,讓用戶既能享受私家車的舒適,也不用擔心停車和塞車的問題,還能順便鍛鍊身體,一舉三得。然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它是一輛電動汽車,因為它長這樣:準確地說,它應該是一款四輪臥式助力自行車。01 規格參數DryCycle的電池容量為1 kWh, 續航裡程可達48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