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了解傳統節日的意義

2020-12-19 理想老師說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泱泱大國風情萬種,值得孩子們慢慢挖掘,孩子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孩子也是我們民族文化最堅實的傳承者。所以非常有必要讓孩子了解我們的傳統節日。

從傳統節日感受季節的變化。

幼小的孩子並不明白四季的更替,如果家長這樣跟他說過玩年和元宵節,春天就要到了,清明節去祭祖時就是最美的春天了,端午節是杏兒桃兒都熟了,咱回外婆家就可以摘了,夏天也就到了,中秋節時桂花開,採了桂花拌了蜜放在月餅中香香甜甜,秋天到了樹上的柿子也紅了,過完中秋迎來冬至,大家就要添厚衣服了,接著就是臘八,一年最冷的時候也來了然後我們就要過春節了。

讓孩子感受帶傳統節日的風俗民情,體味幸福的家庭味道。

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各不同的風俗,王維有首詩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要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說的是九九重陽節,他們當時的風俗是親人好友一起登高,並插茱萸。過了許多後現在已經不是這樣的了,重陽節也就這幾年才有人過,組織大家一起去登高,但畢竟不放假所以大家關注的都不多。

隨著國家的重視,傳統節日漸漸深入人心,有了假日,家長不在上班,孩子不用上學,在節日到來之際,我們一起來按照風俗準備節日美食吧,元宵節的湯圓,清明節的蒿子粑粑,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冬至的炸雞蛋,臘八的粥,還有春節的年糕,咱的祖先就是神奇,當節日和美食聯繫起來,孩子們準備了食材,參與了過程,吃起來也格外香甜,既增添了節日氣氛,又推動了家庭的和諧。做了美食後,可以挑選漂亮的包裝,把美食包裝起來當做禮物送人。讓孩子有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分享精神。小孩子也會非常快樂。潛移默化下孩子也學會了人際交往。

讓孩子感受傳統節日的儀式感。

什麼是儀式感,儀式感就是賦予某個時間或某個時刻特殊的意義,大家都說現在人缺少儀式感,其實編者覺得我們的傳統節日充滿著儀式感。說明我們的老祖先對生活的重視。

比如:春節我們要準備新衣服,家裡裡裡外外都要打掃乾淨,掛上中國結或者桃符,門上貼春聯,吃年夜飯等等,端午節划龍舟,家家插艾草,娘家要接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等等。大家都是生活需要儀式感,愛情需要儀式感,你們有沒有感受到你媽媽帶你一起過傳統節日的儀式感。請不要忽略這些儀式感十足的風俗習慣,因為這些會讓孩子歡呼雀躍,會記得這些傳統節日的與眾不同,會讓他記住家人的團結一致,更懂得愛。

小孩子雖然小,但他們精靈一樣,他們能感受到節日的歡樂 ,在傳統節日和孩子說說節日的來歷故事,說說各地的風俗,帶孩子出去感受節日的氣氛或者去參加一些節日活動,加深孩子的節日印象,也讓孩子對祖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增添了興趣。

相關焦點

  • 畫給孩子的中國傳統節日,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心靈得到滋養
    中國傳統節日,大都起源於先秦,有的還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節日最初與圖騰崇拜、祭祀有關,非常神秘;而神話故事又為節日增添了浪漫色彩,歷史典故又賦予了傳統節日深遠的意義,這些都是不可複製的精神文化遺產,蘊含著寶貴的人文思想。
  • 發掘傳統節日的現代意義:翁垟舉辦首屆七夕乞巧文化節
    整個文化節分學生乞巧讀、七夕文化介紹、巧餅製作、傳統遊戲等諸多環節,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體驗傳統節日的魅力。千餘巧餅送眾人8月17日一大早,翁垟街道河西文化禮堂已熱火朝天。河西村的「當家媳婦」們當天清晨5時許,便紛紛趕到禮堂著手為大家製作可口的巧餅。
  • 二年級語文下冊《傳統節日》,孩子們知道我們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二年級語文下冊《傳統節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愛國從小做起二年級語文下冊我們會接觸到《傳統節日》一課,不知道小朋友們都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節日呢?在學習完本節課後相信小朋友們都會知道我們傳統節日都有哪些?
  • 中國的傳統節日依舊少不了吃;而孩子的節日,必然少不了手抄報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和吃有關;孩子的節日必然少不了手抄報。自從記事起,就記住了中國好幾個傳統節日,尤其是春節。但凡過節,就有好吃的,就會放假,還可能有紅包。或者,也可以理解成,大部分的節日,都是孩子的假日。
  • 孩子磨蹭沒時間觀念,用傳統節日「標記」整年,這套繪本得入手了
    為啥帶孩子了解傳統節日一位朋友和我爭論,未來的世界,會是一個沒有文化邊界的時代。為什麼還要將孩子局限於某一種文化中,強調回歸中國傳統呢?這對孩子的國際化會不會是一種阻礙呢?讓孩子沉浸式的融入中國文化中意義有這三個方面。
  • 清明節到來,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它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清明節到來,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它的本質意義是什麼?大家都知道,農曆三月十二是我國的清明節,這個節日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了,意義十分重大,雖說如今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了,一些傳統思想也逐漸少了,可是對於一些傳統風俗人們卻依然十分重視。
  • 今天 我們如何弘揚中國傳統節日
    對於保持民族特色,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意義重大。   可是在繼承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現實卻不容樂觀。一方面,國人對於弘揚傳統文化,關注傳統節日的意識越來越淡薄,每逢過節,我們關注的並非傳統節日文化,而是各種節日美食。似乎我們的節日總與吃相關聯:春節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傳統節日變成了美食節,過節變成了聚餐,吃了飯,節便算過完了。
  • 傳統節日故事書
    一個擁有民族自信的孩子,才有正氣,才能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目標。而培養孩子的民族自信,要從了解本民族的文化開始。我們的節日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所在。現在很多孩子愛過洋節,原因不在孩子,其實是家長沒有教。現在很多傳統節日的知識,家長其實都不太清楚。
  • 傳統節日裡的故事——端午節:多角度認識「端午」
    傳統節日裡的故事:端午節——多角度認識「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如今,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節日已然成了放假、旅遊的象徵,很少有人再去探究背後的意義。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它是在歲月淘洗下沉積下來的文化瑰寶,值得每一個孩子去了解,去體驗,去銘記,去傳承。
  •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如紀念屈原說:農曆五月初五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汨羅江殉國的日子,端午節就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賽龍舟是為了打撈這位英雄的屍體而演化來的活動,包粽子是為了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
  • 萬聖節是什麼節 西方的傳統節日了解一下
    萬聖節是什麼節 西方的傳統節日了解一下時間:2018-10-23 20: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萬聖節是什麼節 西方的傳統節日了解一下 文章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萬聖節是什麼節,也向大家介紹了有哪些國家是要過萬聖節的,快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西方的傳統節日!
  • 洋節日在中國幼兒園生根發芽?萬聖節爭相模仿,傳統節日何去何從
    前幾天她突然接到兒子幼兒園老師發的信息,要求家長、孩子買萬聖節的服裝道具,一起過萬聖節。「過這個節日,不僅浪費錢,還會嚇哭小朋友,意義在哪裡呢?」這位家長說,幼兒園崇尚過洋節,尤其是像「鬼節」這樣的節日也要過,讓家長們很糾結。
  • 韓國節日,你了解嗎?
    韓國節日,你了解嗎?韓國的節日各種各樣,你知道的有哪些呢?那麼小編帶你走進韓國的節日,了解韓國的文化。元旦1月1日到2日這個節日還沒有聖誕節熱鬧,韓國在12月份初開始整條街都在瀰漫著聖誕的味道。更大的感覺是,在這一天不是迎接新年,而是送走舊年。在這一天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
  • 中國人為什麼過不動傳統節日了?我們當反思什麼?【洋節vs傳統節日】
    該家長認為,應該多給孩子普及愛國知識。萬聖節過的像「過年」引起很多人的反思。 似乎在很多人的心中,洋節和傳統節日之間的競爭和衝突一直都在,甚至每每談及必有一場激烈的辯論要為此展開。
  • 繪本故事、欣賞兒歌……南村幼兒園萌娃了解傳統節日習俗
    又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工人新村南村幼兒園的老師與小朋友們,在家中通過樂學堂度過了一個愉快而又充實的傳統節日。  活動中,老師首先帶領小朋友欣賞兒歌《小龍人》,了解龍的外貌特徵,增加孩子們對龍的興趣。隨後,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二月二,龍抬頭》的繪本故事,讓孩子們更加清楚地了解節日的來歷。
  • 西方節日正在偷走孩子的快樂,傳統中國節,才是我們該有的樂趣
    並不是說這些節日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不好的,但我們作為泱泱華夏,但我們上下5000年傳承下來的傳統節日,依然是我們應該珍惜並傳承的瑰寶。其實要傳播中華的傳統節日,言傳身教是最好的途徑,但是現在有的時候我們也經常因為工作或者其他客觀條件,並不能很好的言傳身教,那我們怎麼能很好的讓孩子體會到傳統節日的樂趣呢?給夥伴們推薦一本「書」:中國年-傳統節日立體書。
  • 五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嗎?還有哪些國家過這個節日
    中國的歷史悠久,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傳下來許多寶貴的值得傳承的文化,其中傳統節日是最常提起的,深受人們的喜愛,像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對於這些傳統節日,其實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放不放假?放假有沒有工資?高速免不免費?
  • 重視中國傳統節日,洋節日知道就行!
    謠言終究是謠言從上面的歷史印證就可以了解到,大家被一些人混淆視聽了,聖誕節並不是一個帶有侵華恥辱的節日!:西方傳統節日,宗教節日別稱:耶誕節節日流行地區:歐洲、美洲、現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節日起源:基督教節日活動:聖誕節禮,在中國更為商家節日活動。節日飲食:火雞等節日意義:紀念耶穌出生,更多人記得的是聖誕老人的奉獻精神。
  •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讓孩子從小愛上中國文化,做地道的中國人!
    而培養孩子的民族自信,要從了解本民族的文化開始。我們的節日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所在。現在很多孩子愛過洋節,原因不在孩子,其實是家長沒有教。現在很多傳統節日的知識,家長其實都不太清楚。比如當孩子問起:「媽媽,過年為啥叫『過年』?
  • 英國人的傳統節日
    編者按:英國有很多傳統節日與活動。據統計,英國全年全國性和地方性的節日有106個。英國有很多傳統節日與活動。據統計,英國全年全國性和地方性的節日有106個,其主要節日有:1. New Year\'s Day(元旦),每年1月1日慶祝新的一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