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網訊(李文)最近幾天,發生在湖南郴州的「大頭娃娃」事件持續發酵。據媒體報導,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配方粉」。有的家庭給孩子食用了89罐之多。實際上,這款產品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陳女士告訴記者,兒子在喝了「倍氨敏」一年後,出現了發育遲緩的情況。在一段視頻中,陳女士詢問孩子手中的玩具,孩子的回答是「咿咿呀呀」的雜音。郭先生的孩子是最近幾個受害兒童中喝這款產品最多的,一共喝了89罐,「我們孩子從會說話到現在,喉嚨一直是沙啞的。」郭先生說。目前,當地家長的維權群裡,已有二十多名孩子家長。
涉事的母嬰店店長稱,店裡本來就是賣奶粉的,自己本子上也寫的是奶粉,公司也培訓過。當家長前去詢問時,對方仍然堅稱這款「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是一款特殊奶粉,直到知道孩子的症狀後才改口。「我們都是靠奶粉吃飯的,當然要跟著銷售走。」
目前,湖南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已就相關事件做出決定,要求立即成立調查專班,並立案進行調查,同時安排報導中的5名孩子進行全面體檢。
罐體顯示,「倍氨敏」全稱為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執行標準為GB/T 29602,生產委託方為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罐體還標明,半乳糖血症者慎用。公司官方客服表示,「倍氨敏」是普通食品,普通人群均可以食用,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固體飲料標準)。對方還表示,「倍氨敏」產品已在2019年年中停產,目前公司已介入調查。
對於涉事產品為何在涉事母嬰店門店售賣,客服稱,該產品針對普通人群可以食用,是可以售賣的。公司只是依據國家法規生產產品,對門店銷售給孩子並不清楚。
報導稱,「倍氨敏」的實際生產方為天津市德恆科技有限公司張家窩加工廠(現為天津市德恆科技有限公司製造中心),其母公司為天津市德恆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中並無奶粉相關業務。
據微博實名認證「營養醫師王興國」發文介紹,拋開批號是否合規不談,這款「倍氨敏」產品營養價值(各種營養素含量)到底如何,會不會導致嬰幼兒由於蛋白質營養不良而變成「大頭娃娃」(注意,與維生素D缺乏導致的佝僂病不一樣),這要做進一步檢測才能實錘。
王興國表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粉」這類產品以前幾乎都叫「固體飲料」,兩者在理論上營養差別不大(實際有沒有差別要看具體產品的質量)。過敏嬰幼兒選奶粉應該用「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國家標準GB25596—2010)中的「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胺基酸配方」。
「倍氨敏」產品能給孩子吃嗎?王興國稱,自己看了「倍氨敏」的網絡宣傳,宣傳中說產品是水解蛋白奶粉,但它的產品標準是「固體飲料」,不符合上述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國家標準GB25596—2010),不應該給過敏嬰幼兒吃。
「特醫奶粉」要求豐富的營養並且符合特定的醫學要求,比如減輕腸道刺激、接近母乳以符合嬰兒的營養需求。除了具備相應資質外,根據《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廠家還需要提供配方、檢驗報告、臨床試驗報告等。生產「固體飲料」執行的國家標準為 GB/T 29602,僅要求蛋白質含量達到 0.5%~1%。「特醫奶粉」可在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進行查詢。
早在3月30日,「問政湖南」就有父母們聯名請求政府處理郴州假奶粉事件,數月時間,連發兩起類似事件,我們期待政府有關部門儘快給出調查和處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