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有「三怕」,多吃「一果」,健脾袪溼很容易!

2020-12-20 雅青醫生

導語:大家都知道脾虛是大多數人最常見的問題,現實生活中十人九溼,其實是十人九脾虛。差不多將近九成的人身上都有脾虛的現象。,當身體出現脾虛弱的時候,身體乏力、沒精打採很讓人難受,但是說到溼氣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如何產生的,為何身體的溼氣越來越嚴重,所以要想保護祛溼先保護好脾胃,脾有有以下「三怕」,多吃「一果」,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一、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了解這些,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1、脾怕「溼」

首先「溼」是一種狀態,這種溼指的是外界的水汽,也是肉食中的溼氣,如果一個長時間的呆在潮溼的地方又或者長期吃一些比較油膩的食物,種種原因都會造成對脾胃的傷害,所以容易導致脾虛。要想體內的溼氣減少,就要杜絕這些有潮溼的生活習慣。

2、脾怕「冷」

第二種要說的是,溼氣怕冷,這裡的冷指的生冷的食物、冷飲、蔬菜、水果、都具有一定的寒氣,一旦這些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害脾胃的,尤其是夏季的天氣,大多數人都喜歡吃冷飲,儘管冷飲能降暑去熱,但是冷飲吃多了也容易導致脾胃虛弱。

3、脾怕「情緒」

脾虛除了以上兩種,最大的害怕情緒的變現,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重視自己情緒的調節和釋放,情緒對人體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可能是民族性格的原因,有些人會吧情緒放在心裡,然後自己生悶氣,時間長了容易抑鬱,所以,情緒過多會導致脾虛搜上,人一定要懂得宣洩情緒,不要憂慮太多,不然溼氣就會趁虛而入。

二、每日多吃一果,這二個生活習慣,健脾袪溼很簡單

1、多吃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一款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沒有黴味也沒有長毛。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

2、經常運動

對於祛溼除了藥物食物輔助之外,經常運動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經常運動會讓我們血液循環流動,加速新陳代謝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對脾胃都有很好的幫助,溼氣根本進不來,堅持鍛鍊可以促進身體氣血循環,讓溼氣儘快排出,緩解身體的不適症狀。

3、祛溼好助手——祛溼茶

想要去溼氣大家就可以準備一些綠茶,一些芡實,薏仁,先把芡實以及薏仁還有綠茶曬乾,然後就可以放到鍋裡面加入適量的水煮,然後就可以代茶來喝,可以達到很好的去除體內溼氣作用,而且還可以清熱排膿,利水消腫。對此,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以上食材全部含有的祛溼茶,紅豆薏米茶。

紅豆:清心養神、健脾益腎功效

赤小豆: 行血補血、健脾祛溼、利水消腫之效

薏米:消腫利溼、健脾養胃、解毒排膿、促進新陳代謝、促進消化、清熱利尿、潤腸通便等

橘皮:理氣化痰、健胃除溼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預防中風

甘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清肝明目、消腫止痛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

結語: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秋冬天喝什麼去溼氣最好,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有了一定了解,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秋季想要去除溼氣上面這些方法就能達到非常不錯的效果,這些茶不僅可以達到去溼氣作用,其它一些養生保健的功效也非常明顯,大家就應該適當的喝一些,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相關焦點

  • 脾有「三怕」,多吃「一物」,健脾袪溼容易很多!
    脾有「三怕」,多吃「一物」,健脾袪溼容易很多!脾虛是現代人最常見的問題,當身體出現脾胃虛弱時,就會出現身體乏力,無精打採甚是難受,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溼氣是如何產生的,為何體內溼氣會越來越重?因此想要祛除體內溼氣,首先要保護好脾胃一、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加了解,健脾祛溼一步到位1、脾怕「溼」「溼」是一種狀態,如果長時間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或吃些油膩辛辣食物,都會造成脾胃傷害,導致脾虛溼氣加重,如果想要體內溼氣減少
  • 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俗話說:「十人九溼」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然後醫學從中醫角度講,體內溼氣重主要是脾虛,脾虛者容易出現頭暈,噁心,身體乏力等症狀,如果溼氣較重,增強脾器官功能首先要祛溼排溼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 脾有三「怕」,若多吃一物,堅持這二事,或能幫你健脾袪溼
    一、脾虛百病生,而脾有三怕,要多了解下1、怕溼如果不想自己變得脾虛出現異常的話,首先就要將體內溼氣去除,因為一旦當人體溼氣過多的時候,就會出現脾虛等症狀,像經常生活在陰暗潮溼或經常吃油膩辛辣食物,都會導致脾虛傷害
  •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1、怕溼脾在五行當中屬土,土怕水,土能克水,所以說脾胃怕水,潮溼的環境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導致脾胃虛弱,要想養脾胃,首先要遠離潮溼的環境。平時多吃「1果」,堅持兩個好習慣,健脾祛溼1、多吃芡實確實屬於中藥的一種,有補中益氣,固腎益精,延緩衰老的功效,平時可以選擇將芡實經過炒制之後,研磨成粉用來衝水喝,既能利尿消腫,還能健脾祛溼。
  • 脾有「三怕」,要遠離它們,常做三事,有助健脾
    導語:現在脾虛的人非常多,基本是十人九溼,這和平時飲食及不好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溼氣重其實就是脾虛的重要表現,除此之外還會出現身體乏力、舌體肥大、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情況,所以想要健脾首先應該祛溼,那該如何祛溼呢?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下。
  • 脾虛的人身體不好,脾有「三怕」,多吃「2果」,慢慢趕走溼氣
    3、下肢浮腫可能有的人覺得身體浮腫只不過跟水喝多了有關,但如果你控制飲水量後,浮腫現象還是沒有得到改善的話,就應該好好想想了,可能是脾臟出了問題。脾主水運,當脾臟功能失常的時候,體內的水分就無法順利排出,積存在體內,造成水腫。
  • 溼氣盛行的夏季需要健脾,袪溼佳品紅豆薏米湯也許並不適合你!
    在中醫理論中,脾臟有運化水谷和水液的功能,還能夠向上向外輸布營養精微物質,並且協助管理氣血的生成和統攝,然而它卻最容易被「溼」 困住。《黃帝內經》中就提出,脾喜燥而惡溼。
  • 溼氣重的人,把五種食材煮一煮,健脾胃袪溼氣,隔三差五喝一回
    溼氣重的人,把五種食材煮一煮,健脾胃袪溼氣,隔三差五喝一回。皮膚變差、起疹子或斑點、全身無力,腰腹部的贅肉越來越多,黏膩的大便並且粘馬桶,抵抗力越來越差……溼氣重著實令人痛苦。很多朋友在祛溼過程中常會有個理解誤區:一門心思祛溼,卻忽略了重要一點。溼氣重很可能跟您的脾有關係!
  • 清心養神、健脾、袪溼的紅豆鬆餅,送給家人的聖誕禮物
    #驚喜雙旦#紅豆是許多人都喜歡吃的我也喜歡吃紅豆,經常做紅豆包、粘豆包等。紅豆那軟糯的口感,加入適量的糖,我能吃一碗呢。紅豆不僅有袪溼的作用,還可以清心養神、健脾的作用,另外紅豆還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以降血壓、血脂、調節血糖的作用。今天用紅豆和麵粉做了一道甜品,紅豆鬆餅。外皮脆香、裡面綿軟,還能吃到甜甜的紅豆餡,出鍋後讓媽媽嘗了嘗告訴我:挺好吃的呢,花紋也漂亮呀,怎麼做的呀。
  • 溼氣重的人,有這3個危害,醫生建議:經常吃3物,或不讓溼氣再來
    體內產生溼,體內的溼主要是由脾虛所致,脾主運化,運化失調會在人體內形成溼。當脾功能出現問題,我們體內的液體無法排出來,就很容易蓄積在我們體內,造成溼氣過重。一、溼氣重的人,有這3個危害,醫生建議:經常吃3物,或不讓溼氣再來1、食欲不振溼氣和脾密切相關,溼氣過重時,脾會受傷,導致脾胃不和,因此就會出現消化問題。具體地說,也就是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痛、腹瀉等情況。
  • 健脾去溼功效神奇:四神湯
    溼性重著粘滯,容易阻遏氣機,其臨床表現常常會隨著溼邪阻滯部位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溼邪泛於上焦,停留於肺,則肺失宣肅,甚至導致肺氣上逆,胸中氣機不舒,突出的表現有胸悶,咳喘,咳喘痰量多。通過脾的運化,水飲變為人體可吸收利用的精華物質,以供滋潤機體和為機體各種活動提供物質基礎。如果脾的運化功能失常,那麼進入人體的水飲就不能被正常轉化為人體可利用和吸收的精華物質,從而導致水液在體內過多地積聚,反過來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產生內溼的疾病。溼邪有外溼內溼之別。外溼是六淫之一的溼邪,多由氣候潮溼,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溼等外界溼邪所致。
  • 脾害怕什麼?這3件事易傷脾不要做,按1穴、吃2物,幫你健脾
    脾氣主升,脾具有喜燥惡溼的特點,因此脾最怕溼,脾溼多由脾陽虛所致。一.傷脾陽生內溼的三件事1.貪涼飲冷每逢春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或在寒冷秋冬季節,常喝冷飲、冰鎮啤酒或吃雪糕、西瓜,或常吃生猛海鮮、涼拌菜,都會損傷脾陽、增加內寒,以致於脾主運化水溼的功能失調,內溼增多以後引起一系列與脾相關的疾病;
  • 冬天脾不好的有3個表現,祛溼先健脾,多吃4物,脾胃越來越好
    在中醫上有一句話叫做「脾運化溼」,意思是脾臟是起到運輸中轉的作用,並且能夠化解溼氣,當然脾臟的作用可不僅於此。在冬天,容易脾臟不好就會出現一些表現,具體介紹請往下看。第一,手腳冰涼,容易感到寒冷。在上文已經提到了脾臟可以「脾運化溼」,脾不好,溼氣重,溼氣轉移至腸胃,影響其的正常功能,腸胃溼氣重,就會導致大便粘連,不成形,例如每次上完廁所後,糞便不能衝刷需要藉助外力才能清理乾淨。在冬天,寒氣更加重,再加上陰雨連綿,溼氣也重,大便粘連就更嚴重了!
  • 你還在喝紅豆薏仁湯袪溼嗎?
    小蘋果最近遭遇了網絡詐騙,從去年9月份開始準備的考試,直到本月16號才知道準考證無法列印,花了一年多時間和心血去準備的考試落空了,聯繫學校,聯繫不上,微信不回,語音不接,心情是崩潰的。目標在,堅持不放棄就一定會有達成的一天,或許只是晚一點而已……言歸正傳啦親們,很多人都聽說紅豆薏米可以袪溼,被廣告忽悠,喝了很多,最後這個溼還在那,脾腎卻虛寒了,尿多,甚至夜晚起夜了,你怕不怕?所以,一定要弄清楚適不適合自己才能吃,吃錯了適得其反!那麼誰適合喝紅豆薏米湯呢?
  • 脾虛人易短壽,脾臟的「恩人」來了,經常吃一點,脾逐漸強壯
    一旦脾虛,人體運化功能失調,氣血不旺,後天的根基容易受到動搖。正所謂「脾虛百病起」,脾一虛,人就廢了一半,可見脾虛的危害和健脾的重要性。脾虛的情況在現代人身上是很常見的,但很多人對自身健康不關注,導致脾已經極其虛弱了,但自己卻還不知道。脾是否虛,舌頭會告訴你。
  • 初秋,吃一果二白,勤飲三水,護好四氣,給秋冬健康,打下好基礎
    初秋,吃一果二白,勤飲三水,護好四氣,給秋冬健康,打下好基礎初秋,吃一果二白1、花生花生,有「長壽果」之稱,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重在養陰防燥,保養體內陰氣。此時,用花生進行食補,是不錯的選擇,能醒脾悅脾,潤肺養血。脾胃被稱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花生,是秋季養生滋陰養血必備食物。
  • 它是「補脾王」,五塊錢煮一鍋,補脾養血袪溼氣,隔三差五喝一回
    很多人在養生過程中常有這樣的誤區,知道自己氣血不足,就買來補氣血的補品吃一通;知道自己溼氣大了,就一門心思祛溼氣,但往往一段時間的調養後,身體的症狀卻很難得到根本的改善。其實,食療並不是吃哪兒補哪兒這麼簡單。像氣血不足、溼氣重這類不適,很有可能跟您的脾臟有關係!
  • 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中醫告訴你
    脾虛溼氣重,吃什麼好?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薏米,也有的人會說芡實,這兩種到底吃哪種有利於健脾排溼?該怎麼吃?此文中醫告訴你,脾虛溼氣重的人不妨試試。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因為薏米偏寒涼,如果吃錯了,可能不僅起不到健脾排溼的作用,還容易加重溼氣,這也是好多人脾虛溼氣重,但吃薏米卻沒有效果的原因之一。對於嚴重脾胃虛寒的人來說,並不適合長期吃單純的薏米食品。
  • 一脾當關,溼氣退讓!健脾才是祛溼的「根本」,多做3堅持喝1水
    天氣變熱,就想吃一些涼的東西解暑,可也因如此,身體內會產生溼氣,此時人就會感覺到身體沉重,頭暈,胃口也不是特別的好。溼乃是陰性,需要一些熱性的食物或者藥物來進行驅散,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季吃薑祛溼也是藉助了姜的溫性。
  • 脾胃有3怕:1怕生冷,2怕撐,3怕生氣!日常健脾,5件事做到位!
    此外,脾胃好不好,平時多觀察一下身體的變化:這7信號佔越多,脾越虛,超過3個就要注意了!1、睡眠的質量較差:睡覺總是不踏實,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夜裡鬧騰,稍微一動就渾身的汗或入睡時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脾胃有3怕:一怕生冷,二怕撐,三怕生氣。1、生冷的食物:夏季天氣炎熱,吃一點冷食不為過,但是,若長期吃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就會導致體內的寒氣增加,傷害到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