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認證認可 有機產業打造生態品牌農業好口碑

2020-12-22 中國質量新聞網

初秋時節,漢中洋縣紙坊街道辦事處草壩村漫山遍野的黃金梨掛滿枝頭。

村民劉小剛告訴記者,「我這梨園是純有機產品,雖然梨園還沒有到豐產期,收入已經比以前翻了好幾番,達到5萬元。」

這幾年,劉小剛加入了村上的果業合作社,有著20多年種梨經驗的他,採用了新型有機管理模式,梨果在生長期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並通過良種嫁接、科學管理等方式發展有機梨園。

像劉小剛這樣種植有機梨的農戶在草壩村如今已經有500餘戶,全村共有梨果面積近266.7公頃(4000畝),年產商品果300多噸,僅梨果一項就能為農戶創收900多萬元。

「2017年合作社社員人均分紅突破4000元,下一步我們要進行有機黑米稠酒、有機梨汁飲料、有機醋的產品深加工。」洋縣朱䴉湖果業專業合作社理事劉煜華如是說。

依託37年朱䴉保護成果,洋縣實施「生態立縣、循環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有機產業。目前,洋縣已認證包含「米、菜、果、藥、畜、薯、菌」等類產品在內的有機產品14類76種,發展有機生產基地8800公頃(13.2萬畝),扶持發展有機生產企業26戶,創建有機生產標杆示範基地10個,有機產業總產值達到9.66億元。

「洋縣朱䴉生態品牌」以44.5億元的品牌價值已躋身中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朱䴉」和「有機」已成為洋縣的靚麗名片。

「普通大米單產600公斤,每公斤價格5元左右,有機大米單產只有350公斤左右,市場價卻達到了每公斤30~40元。」陝西雙亞糧油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亞剛算了這筆實在帳。

近年來,洋縣巧打生態有機牌,不僅守護了優質的水、土壤和空氣,貢獻了健康的食物,而且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有機產業已經成為促進洋縣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和實現縣域經濟社會追趕超越發展的朝陽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洋縣縣委書記胡瑞安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2015年10月15日,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授予洋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洋縣成為全國首批9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之一,為西北地區「有機第一縣」。

2017年4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授予洋縣「全國朱䴉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洋縣成為全國首批9個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中唯一的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我們把發展有機產業、創建朱䴉生態品牌列為政府重點工作,納入部門、鎮年度考核。每年投入財政專項資金1000萬元,出臺《有機產品認證及肥料採購補貼管理辦法》《獲得名牌產品企業獎勵辦法》等多項扶持政策。」洋縣縣長杜家才參加並見證了該縣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和「全國朱䴉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的全過程。

在積極引導、加大扶持的同時,洋縣強化組織監管,成立洋縣有機產業發展辦公室,率先設立洋縣有機產業監控大隊,在各鎮、部門成立創建工作站,在各村設立監管員,迅速健全了「縣有辦、鎮有站、村有員」的三級監管網絡。聘請知名專家教授,組建洋縣有機產業與生態品牌專家顧問組和工作站,推行有機標準,建立了涵蓋有機產品育種、加工等各個環節的洋縣有機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範70種。

《中國質量報》

相關焦點

  • 打造雙柏綠色品牌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
    為加快有機農業發展,促進打造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深入開展,近日,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常務副主任夏兆剛、雲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丁永華在楚雄州農產品質量檢查中心蘇副主任等領導陪同下,到雙柏開展有機農業發展、有機產品認證現場指導及打造綠色食品牌專題調研。
  • 創建有機產業品牌 打造生態轉化「撫松模式」
    白山市撫松縣積極探索「生態+綠色」發展模式,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不斷厚植旅遊、人參和礦泉水三大綠色健康產業發展根基,延伸拓展醫藥、綠色食品和大健康等產業鏈條,緊跟產業建設步伐,全力創建有機產業品牌,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轉化「撫松模式」  一是重點推進特色資源產業化。
  • 雲南普洱有機茶產業打造龍頭企業品牌
    本報訊 (蘇粲絜)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以有機成就普洱未來為主線,立足普洱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等有利條件,通過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全力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走出一條具有普洱特色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雲南省普洱市市場監管局打造特色有機茶產業「綠水青山」變「金山...
    近年來,普洱市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以有機成就普洱未來為主線,立足普洱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等有利條件,通過「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全力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走出一條具有普洱特色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承德市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加快農業標準化發展
    近年來,承德市立足生態、文化、區位優勢,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為突破口,以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為目標,努力打造安全優質特色品牌農產品。
  • 普洱市場監管局助力特色有機茶產業發展
    近年來,普洱市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引領,以有機成就普洱未來為主線,立足普洱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越、生物資源豐富等有利條件,通過「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全力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強市」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走出一條具有普洱特色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巡禮·認證監管篇」雲南:有機認證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
    充分發揮認證認可提高質量管理水平、保證產品質量安全、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有效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作用,把認證認可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環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工具,著力規範認證認可市場,促進檢驗檢測產業健康發展,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助推「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努力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質量高地」。
  • 傳統農業轉型方向|休閒農業與有機農業
    傳統企業產業網際網路轉型方法論(17)1.休閒農業傳統農業的轉型方向其中一種是休閒農業,休閒農業利用農村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和經營、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經過科學規劃和開發設計,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閒功能,為遊客提供觀光、度假、體驗、示範、娛樂、健身等多項休閒需求
  • 有機認證機構介紹
    OFDC現有有機認證檢查員20多名,其中12人通過了國際有機認證檢查員協會(IOIA)的培訓。  OFDC是中國最早的IFOAM成員,是中國有機農業運動的先驅者。OFDC擁有一批多年從事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研究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積極從事有機農業研究和技術推廣。OFDC開展了一系列有機農業研究和示範項目。
  • 有機產業助力朱䴉之鄉換羽騰飛
    洋縣人民數年來不遺餘力保護朱䴉、保護生態,讓原本被限制的發展成為了其最大優勢。在這片溫潤的土地上,瀕危的朱䴉繁衍生息、健康壯大,「朱䴉之鄉」的人們也憑藉著無數的智慧汗水將「朱䴉牌」有機產業打造成為了新時代洋縣特有的靚麗名片。        探索創新 標定農業發展方向
  • 靖州「三品一標」認證助推農業品牌化發展
    紅網時刻7月5日訊(通訊員 梁華 周凌)「我們合作社在甘棠鎮種植的楊梅從不打藥、從不施肥,這次送到北京進行綠色食品認證一定能順利通過。」剛剛以「鑫源生態楊梅」品種申請國家「三品一標」認證的湖南省靖州鑫源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傳壽自信地說。
  • 打造全國首個有機農業生態示範小鎮
    田月皎在興義鎮發展有機農業,堅持不用農藥和化肥。她和夥伴們執著地用手和蟲子戰鬥著,大約兩個多小時,她就捉了近千條蟲子。在田月皎眼中,有機農業不僅是搞搞種植業。這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也是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在有機農業生產、加工與再生產的基礎上,他們還會向相關的會議、銷售、配送、旅遊、培訓、酒店、康復等服務方向拓展,構建「三產聯動」的新型產業發展格局。
  • 萬載有機農業「接二連三」協調發展
    近年來,萬載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農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體系,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去年,全縣有機農業總產值達30多億元,同比增長16.7%。  依託有機農業,做優一產。萬載堅持高起點謀劃現代農業,確定了以北部山區有機農業片區、南部丘陵綠色農業片區為主體的生態農業體系,全力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和耕地的有機轉換。
  • 助力龍頭企業, 扶持扶貧產業 打造有機品牌 促進農民增收
    豐寧始終把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作為產業扶貧的突破口和原動力,出臺完善產業扶持政策,持續調整農業種養結構,取得了顯著成績,全縣形成了奶業、特色養殖、蔬菜、雜糧、中藥材、食用菌共同發展、百花齊放的產業扶貧格局,打造出八大產業扶貧示範區和豐鑫實業、樂拓牧業、黃旗皇、平安高科、昌達農業、榮達農業等6家縣級扶貧產業園,規模扶貧龍頭企業達到86家。
  • 湖南華綠公司獲湘潭市首家生態有機大米認證
    湘潭在線12月5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溪)日前,湖南華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綠」)種植和加工的大米獲得上海英格爾認證有限公司頒發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華綠也是湘潭市首家獲得水稻種植和加工雙料有機認證的企業。
  • 有機農業核心示範區,協信多利農莊打造特色生態觀光旅遊基地
    多利發展模式農業板塊主要是:農業產業生態圈:有機農業核心示範區、果蔬種苗繁育基地、智能物流中心、農業專家資源庫;農業科技創新:都市農業科創中心、農業雙創孵化園、有機生態農業產銷聯盟、農業創客沙龍匯;農民多元化增收:農莊休閒體驗區、特色民宿和租賃住房、土地股份合作社。
  • 雲南「華坪芒果」獲歐盟有機認證
    7月20日,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有機晚熟芒果頒證暨歐盟認證啟動儀式在該縣榮將鎮龍頭村果子山舉行,該縣1.5萬畝晚熟芒果獲得有機產品認證,同時有6家企業(專業合作社)正式啟動有機晚熟芒果申報歐盟有機產品認證工作。「有機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要遠遠高於無公害芒果和綠色芒果,是芒果的最高標準。」
  • 有機產業讓秦嶺小山村煥發新氣象
    直到洋縣摸索出了發展有機農業的路子,解決了朱䴉保護和百姓增收之間的矛盾。」洋縣有機產業發展專家李天剛說。  在有機產業這條路上起步較早的紙坊街道辦草壩村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變成了「村前米糧川、村中大花園、村後花果山」的小康村。去年,草壩村全村512戶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萬元。  「黃金梨」是草壩村推出的第一個有機農產品。
  • 清江蘇寧廣場推陳出新 打造城市有機生態新風尚
    本次沙龍邀請了多位業界翹楚與專家,包括南京秦邦吉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秦俊、環境保護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諮詢部主任劉振華、江蘇省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王明濤、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博士葉子、南京普朗克有機農場董事長宋寧、法國有機推廣志願者法國籍高翔先生等共同出席。討論有機之道、暢談有機生活、共同討論綠色生態對未來生活的幫助和影響。
  • 河北:食品農產品認證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從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近年來,該局高度重視食品農產品認證工作,充分發揮食品農產品認證促進食品農產品產業質量提升的技術支撐作用,在提高食品供給質量、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