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學院學生赴香港理工大學訪問交流——初至港理工

2021-02-23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本著交流學習的目的,我院代表團於7月12日赴香港理工大學訪問交流。初至香港,代表團的同學們便感受到了香港文化多樣性的獨特魅力:各處都能見到異國友人,不同的語言交織在一起。

香港理工大學為我院代表團提供了寢室,設施配備齊全,裝修現代化,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當日下午我院代表團參觀了香港理工大學的innovation tower與house of innovation。

在innovation tower,同學們看到許多設計和展示,其中的展品大部分是港理工大學本科生的畢業設計。例如,有作品對香港公交車上的讓座行為進行描述和討論,認為每一個乘客都有責任去考慮是否要讓座的問題,"懂得讓座"是第一個過程。但是同時,去思考判斷是否該為某一名乘客讓座也就成了所有人的一個負擔,所以"要座,不是讓座"成了這份報告的最終觀點。還有作品對該不該讓小白鼠作醫學研究的犧牲品進行探討,作者認為要回答這個它,就要有衡量人類生命與其它生命的氣度。這些展示和設計包含了港理工的學生們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努力,體現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展示中的作品

在house of innovation中,學校的志願者為我院代表團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介紹了展示廳的設計與發明,體現了極強的創新性。其中有學生的發明,也有學校研究的成果,大到嫦娥五號的輔助設備,小到供盲人對弈的中國象棋,開拓了我院學生的視野,起到了極強的啟發作用。

志願者為代表團講解

代表團的同學們在這一天收穫頗豐,產生了許多感想。

很高興能有機會來到香港理工大學進行訪學交流。初次出境便來到香港這個繁華的大都市,給人的感覺確實與內地的城市有所不同。這裡讓人覺得很小,又讓人覺得很大。小在城市裡高樓毗鄰而立,街道上車水馬龍,繁華而又擁擠,大在小巷裡隨處可見的外國友人,島與島之間寬長的大橋,以及那一望無際的海面,確實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而香港理工大學是這座大都市最有名的七所大學之一,它最出色的學科是設計與酒店管理。恰逢設計學院的2018年年展,我有幸參觀了這次展覽,展覽中設計系的同學們的作品中透露出的創新精神,邏輯思維,美學思考,人文關懷以及社會責任感著實讓我敬佩,十分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深入學習。理工大的校園建築處處透露著美學以及現代化的氣息,它融入城市之中,與城市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但又憑藉其獨特的美學風格脫離於城市之外。我們也可以在校園裡看到諸多來自國外的留學生,無論人種,無論性別,這所大學包容來這裡學習的每一位學生。能來到這樣一所學校參觀訪學,我覺得這是我極大的榮幸。

——葛賽

今天給我感受比較深的有兩點。一是香港的寸土寸金。從機場到港理工,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路上疊路,和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大樓。這一點在下午參觀的時候感受更加深刻,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上上下下,幾乎看不到一片比較大的開闊地。

二就是innovation tower。一開始視頻中提到了知識轉移。我覺得知識轉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進理論向實踐的轉變。現在的研究大都存在著理論和實踐不能兼顧,或者說,理論不能被用來產生效益的問題。知識轉移應該是我們必須重視的一個方面。

而後幾個展品也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我覺得其中的展品都是為了節約資源而設計的。比如可以自動調節形體的模特,快速驗光的機器,不用人工衝洗的塗料等等……這或許也是快節奏生活得必然要求。感覺這些產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會有覺得舊產品不方便的想法,但是卻從來不去想著改進。這一點要反思。

——秦昌瑋

香港理工大學是一所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大學,它的建築分布沒有那樣規矩死板,也有許多充滿藝術風格氣息的建築。今天下午我們參觀的是InnovationTower和House of Innovation。Innovation Tower中展示了許多香港理工大學學生的創意作品,有的是以校園生活為主題的微電影,有的是具有科普性質的幽默動畫,有的是針對現實問題開發的app和製作的實物,還有許多很有創新性的展示。印象最深的是一個主題為「懶」的展區,「懶也是一門學問」,這個團隊設計做了許多面向「懶人」的概念設計,很有趣也很有新意。House of Innovation 中展示的是香港理工大學的一些優秀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均秉承以應用為本的原則,很多已經產業化,其中一項以廢玻璃廢紙板為原料製作水泥磚的研究成果已經在香港廣泛投入使用。

——馮武希

第一次到香港,這裡的事情對我來說總是那麼的新奇,車是右舵的,巴士是雙層的,走路也要繞來繞去,好在有熱心的學長,這都不是問題,中午也是第一次吃廣州這邊的飲食,發現與江浙一帶相差竟然這麼大,下午參觀了畢業設計展,看電視介紹的效果也就比啞劇好一丟丟,字幕不太看得懂,聽著裡面的人講話,也需要蠻大的勁。在他們的畢業設計上,充滿了創意和實用性,個人對於那張可擴展的床和桌子印象較為深刻,不光光是因為床上允許坐人,讓我仔細地觀察一下,發現作者很好地將空間利用率最大化,設計巧妙,既美觀又整潔。另外發現的一點是,在每一個畢業設計展出旁,基本都放著一張反饋的紙,顯示了學生精益求精的做事態度和謙遜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而紙上寫的很多鼓勵的話語也讓人感到溫暖。

——陳序

代表團合影

相關焦點

  • 機械學院 |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香港大學線上交流項目
    鑑於疫情發展形勢,為創新國際交流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線上對外交流,推進學生在地國際化培養,滿足學生境外交流和國際化發展需要,學院決定舉辦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貴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師代表團到昆明理工大學交流
    4月26日下午,貴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李少波院長一行8人到昆明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交流指導,與學校機電學院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會上,貴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李少波院長對貴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建設歷程與現狀的介紹。昆明理工大學機電學院負責人向來賓介紹了近年來學校的發展以及機電學院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 西南交通大學代表團訪問香港理工大學
    按照「雙方應每年召開一次年度會議」的規定,為推進香港分中心實質性進展,張文桂副校長率團,於2016年11月10日-15日期間訪問了分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學,就積極推進分中心的實質性進展及開展雙校合作等事項進行了指導和交流。同行人員有錢清泉院士,中心主任高仕斌,中心常務副主任、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陳維榮,中心副主任何曉瓊,中心辦公室主任張慧。
  • 啟德教育發布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報告顯示,受《國安法》實施利好影響,目前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正在回暖,香港八大公立院校仍然具有較強吸引力。啟德亞洲項目總監李陽介紹,受《國安法》實施利好影響,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也在回暖,啟德教育客戶諮詢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起,香港求學諮詢的數量開始逐步回升,進入7月,明確赴港求學意向的諮詢數量環比增長超過30%。
  • 航海學院赴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開展人才培養調研工作
    西工大新聞網5月11日電(席傑)5月8日,由航海學院副院長曾向陽帶隊,副院長崔榮鑫、副院長楊亮、院長助理史文濤、院辦主任李娜等一行赴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圍繞本科人才培養工作開展調研。上午8:30,調研交流座談會在機電工程學院第一會議室舉行,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陳雄、副院長汪惠芬、副書記兼副院長羅勇、院長助理姚文進、院長助理劉婷婷、教師代表和該校發展規劃處副處長易文斌等了會議,會議由陳雄主持。
  • 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對於內地學生來說,香港在教育質量、求學時長、求學成本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去香港上學有哪些途徑?該關注哪些要點?羊城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去香港求學有哪些途徑?今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獲得通過並頒布實施,香港的社會經濟秩序得以顯著改善。受《國安法》實施利好影響,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在回暖。
  • 踐行「新工科」,助力「雙一流」——天津大學機械學子赴南洋理工大學訪問交流
    2019年7月10日-12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師生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簡稱「NTU」)進行交流訪問,Fei Duan教授和Marcos教授對我校代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 香港理工大學SPEED課程為內地學生赴港專升本提供優質途徑
    ,不僅是享譽世界的金融服務貿易中心,也是大灣區的教育樞紐,擁有多所世界聞名的高等學府,包括最近數年在世界排名持續攀升的香港理工大學。羅院長強調,在當前大灣區內外不斷推動學生交流、教學和科研不斷合作的大背景下,進一步鼓勵內地學生到香港攻讀研修,讓學生有機會積極地融入大灣區和國家建設事業中,已成為香港教育界當前極為重要的教育任務。當然這也給香港和大灣區教育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 內地學生赴港求學,商科、工科、傳媒、語言學更受歡迎
    ​受《國安法》實施利好影響,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也在回暖,啟德教育客戶諮詢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起,香港求學諮詢的數量開始逐步回升,進入7月,香港求學諮詢數量較上月環比增長了21.98%,明確赴港求學意向的諮詢較上月環比增長30.77%。
  • 香港留學:排名斷崖式下跌的港中文和港理工,可惜了!
    (港理工內的實驗室遭到破壞)這兩所都是一些優等生才能考上的大學,無論是在學習氛圍上,還是環境上都好評不斷,是學子心中十分青睞的「重點學校」,只不過現如今已是一片狼藉!暴亂的港校,暴跌的排名!今年,香港有6所大學參加了排名,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的排名斷崖式下跌。香港中文大學在六個學科中排名均見明顯下降,尤其法律學院的排名下跌最為驚人,由全球49位急跌至91位,倒退了42位,險些落榜百名之外,而物理科學下跌了25位,教育、工程與科技,以及社會科學也都有雙位數的跌幅。
  • 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理學碩士
    (Air/Noise Pollution Management)【課程特色】 具有世界一流的專業實驗室資源,教授均是享有國際聲望的學者; 課程設計相當靈活,學員可選擇多個跨學科科目以擴闊視野; 設有碩士論文之選修課為學員投身科研學習做準備,方便留港或赴歐美繼續深造; 積極配合廿一世紀香港發展所需的專業知識及香港以至國內企業對工程及科技管理人才的需求,與工業界聯 繫緊密,
  • 香港沙田官立中學與理工附中友好交流
    3月18日到3月24日,香港沙田官立中學的29位師生到北京理工附中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交流訪問。  期間,香港師生設計了英語攤位遊戲、情景模擬活動、2008年北京奧運簡報活動,理工附中高二年級同學參加了這些活動。活動中,京港學生全程用英語交流,增加了口語交流的機會,增強了同學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並在關注奧運的同時,增強了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 香港局勢影響留學生赴港意願
    對於內地學生來說,香港的大學曾備受青睞,價格比英美便宜,離家近,在國際上的聲譽也不錯。但已持續3個多月的暴力活動以及社會上瀰漫的敵意,讓一些內地學生改變了看法。太原科技大學的大三學生張同學最近正在考慮留學問題,因為安全因素放棄了香港。
  • 「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可追溯至成立於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資助、提供工科教育的院校,1994年,香港法例《香港理工大學條例》正式生效,學校更名為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交流丨記我院師生訪問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記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師生訪問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2016年12月22日,應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邀請,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師生訪問香港特別行政區併到香港大學進行交流學習
  • 臺灣修平技術學院交流團訪問山東理工大學
    華夏經緯網10月25日訊:應山東理工大學的邀請,臺灣修平技術學院校長林寶琮、副校長林訓正等一行10人於10月17日至22日來山東交流訪問。    山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範躍進、副校長張新義、王學真與林寶琮校長、林訓正副校長就進一步擴大兩校的交流、合作進行了商談。
  • 香港理工大學2014年內地招生焦點問題解讀
    上周末(3月9日),香港理工大學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本科招生說明會。近兩個小時的諮詢會吸引了千餘考生父母的關注。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學校錄取時對孩子的成績要求如何、入學後的課程設置以及畢業出路這三大問題成為父母關注的焦點。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2018年3月12日,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通過IEET認證。專業特色是以工程項目為導向,工程能力培養為目標,鼓勵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生研究計劃」等科研項目和科技類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 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師赴華南理工等高校調研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師赴華南理工等高校調研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建設高校調研  3月19日至26日,蘭州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師張定軍、馬應霞副教授分別赴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和深圳大學進行專業建設調研
  • 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社會科學與管理學科錄取佔比最高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教育報導】2020年8月15日,啟德教育在線發布《香港求學錄取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正在回暖。啟德教育客戶諮詢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起,香港求學諮詢的數量開始逐步回升,進入7月,香港求學諮詢數量較上月環比增長了21.98%,明確赴港求學意向的諮詢較上月環比增長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