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過去,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碩士論文抽查季,準畢業生居家寫論文,地點變了,規則不會變,態度也不能變,積極與導師溝通,認真完成論文寫作,才是我們按時獲得碩士學位的重要保障。
近日,江蘇省學位委員會、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全省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統計顯示,本年度共有144篇碩士學位論文「不合格」。
2019年,江蘇省教育評估院通過公開電子搖號方式,按 3.5%的比例,從 51200位應屆碩士畢業生中抽取 1790 篇學位論文,並組織省內外專家分類評議、對標評議、全盲評議。省教育廳將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對近三年學位論文不合格率連續較高或本年度論文質量問題嚴重的培養單位進行約談。這件事情值得我們進一步地去深思。我有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什麼是不合格的學術型碩士論文?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後李敏、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陳洪捷曾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6期刊發表文章《不合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典型特徵——基於論文抽檢專家評閱意見的分析》,調查顯示,不合格的學術型碩士論文,都有這樣六種問題:
作者科研能力不足,從學科門類來看,這一問題在人文社科類論文中比自然科學類論文更為嚴重。比如文不對題、概念界定不清晰、論述不嚴謹不充分、論文結構不合理、論文摘要與導論相似等。
論文規範性欠缺,這一問題在自然科學類學位論文中更為突出。比如格式不規範、語言不規範、引證不規範等。
論文的創新性和價值性不高,主要表現為:
①論文創新性不足,難以區別出與以往研究的不同之處和創新點。
②論文結論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沒有達到研究應該有的價值水平;或研究結論不可靠,研究成果價值很低。這一問題在自然科學類學位論文中更為明顯。
文獻綜述質量較低,將直接影響到論文的整體質量水平。而在文獻綜述的撰寫上,大量「不合格論文」都存在參考文獻不足和綜述撰寫水平較低的現象,在論文存在問題中的佔比為 8%。
作者的學術態度和學術行為的不端正:
①工作量不足,即論文在撰寫過程中,作者沒有付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論文的研究和撰寫工作,而是倉促寫成,敷衍了事。
②存在抄襲現象,即抄襲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直接照搬相關的文獻資料。
選題意義和嚴謹性不夠:
①選題的意義不大,沒有明顯的研究價值。
②論文選題與所學專業無關,屬於其他學科和專業的研究範疇。
③論文立題不規範,論題太寬泛或所述不明,沒有聚焦論點,無法成文。
如何寫好一篇碩士學位論文?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一篇好的碩士論文必定先難在選題上,而後再難在寫作上。為大家整理了從選題到寫作的實用工具,為各位提供從論文選題到寫作的一條龍式幫助。
選題
選好題目等於成功了一半,但是很多人在選題的時候就已經覺得自己失敗了,不知道怎麼了解這個主題的研究現狀,不知道怎麼看這個主題的研究進度和成果,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研究這個主題。那怎麼用知網搞定選題部分的難題呢?大數據研究平臺可以幫到你哦!
(1)實用工具1:學術熱點
既可以按照自己所學的學科進行學科學術熱點的篩選,還可以在檢索框裡輸入關鍵詞進行自由檢索,同時可以在結果中進行二次檢索,直到找到貼合你想要的選題。更多學術熱點分析還可以按照主題的熱度值、主要文獻數、相關國家課題數、主要研究人員數和主要研究機構數,給你更多學術熱點數據。
(2)實用工具2:統計數據
中國經濟社會大數據研究平臺包括各種年鑑統計數據,行業數據、部門產業數據,還有各種普查資料、調查資料,最最重要的是還有課題研究數據,給你提供研究課題思路的同時還提供研究數據。
(3)實用工具3:指數檢索
首先點擊知網首頁檢索框頁面的知識元檢索,看到最右邊的指數檢索,點擊!然後輸入檢索詞,檢索結果就會出現研究伊始到最新研究的學術關注度、媒體關注度、學術傳播度以及用戶關注度,後面還有研究學科分布、相關詞,研究進展(包括最早研究、最新研究和經典文獻)。
寫作
選題部分搞定,接下來就是寫作了。論文寫作有什麼工具呢?
(1) 實用工具1:研學平臺
在這裡使用論文寫作利器就要點擊創作投稿,進入個人平臺。創作投稿功能可以讓你在知網研學平臺進行論文寫作,只要選擇新建創作功能,可以本地上傳自己的作品進行寫作,也可以新建一個文檔,然後就會出現你非常熟悉的頁面了——後面就是自由創作的時間啦。
(2) 實用工具2:知識元檢索
知識元檢索包括了知識問答、百科、詞典、手冊、工具書、圖片、統計數據、指數、方法和概念,是各種知識型碎片化資源檢索的神器,當你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數據上或者內容上的問題,都可以到知識元檢索進行查找,學術圖片,學術概念,學科數據等,是完成優質論文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總結:開學可以延期,畢業不能延期,你對自己的每一份認真、負責,都會以實實在在的成績、結果,回報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