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人其實往往沒有必要活得那麼清醒,好像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為,管得太多,想得太寬,反而會給自己徒添諸多的煩惱。
有的時候,做人寧願糊塗一點,不去計較每一件事的得或失,那麼自然而然就會活得通透起來。
人這一輩子何其短暫,走過的每一段路程,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它各自的緣由和道理,不必去細究,也不必去深思,看透一點,看淡一點,就能省去許多煩惱。
宋代時彥有云:醉裡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
恰恰是醒時煩惱,所以人吶,不必那麼較真,也不要錙銖必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處理問題,反而能令自己避免許多的困擾。
有時候,做人糊塗一點,就活得通透了。
家庭生活往往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衍生之地,是是非非,一樁樁,一件件,各人有各人的道理,各人有各人的對錯。
有的人對自己的妻子、丈夫、兒女等吹毛求疵,每一件事,無論大小,都要做到令自己滿意,讓自己舒心。
這樣的人太過於清醒,太過於聰明,以至於時常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僅自己過得不舒心,連家人也對自己不甚理解。
明明是一件極小極小的事情,往往由於自己活得太過於清醒,眼底容不下一粒沙子,非要究根結底,一探究竟,讓整個家庭都鬧得不愉快。
就好比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令人頭疼萬分的婆媳問題來說,聰明的人知道如何來維持婆媳關係的平衡,不過分幹涉,也不隨便插手。
對於複雜的婆媳關係,聰明的人難得糊塗,很多事情表面上是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清楚,實際上心裡跟明鏡一樣,看破不說破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有的時候,做人糊塗一點,就活得通透了,活得開心了。
在日常生活當中,人際關係往往也是一個人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人是社群動物,是靠著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來溝通維持關係的。
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合適的尺度往往非常重要。人與人之間那點兒微妙的聯繫,有的時候,一旦把握不好,就會讓自己在人際交往中遭受囹圄,走入困境。
這個時候,難得的糊塗往往能令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孔子說:糊塗即是中庸,中庸即意味著不冒尖也不落後,保持在中間,既讓人挑不出錯來,也不會讓人落下話柄。
在與社會上其他人交往的時候,保持適當的糊塗是非常重要的。人家會覺得適當糊塗的人不會那麼精明,少了一絲距離感,多了一絲信任感。
人生在世,糊塗一點未必不好。與人相處時,糊塗一點未必不好。
但要明白的是,糊塗並不意味著傻裡傻氣,一副憨憨的樣子,糊塗也並不意味著愚昧荒誕,懵懂無知,糊塗和傻並不劃等號。
適時的糊塗,其實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氣度,是令許多人豔羨的優點。
適時的糊塗,更是一種可貴的修養,這種修養的展現,會讓別人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難得的糊塗,恰恰體現出一種人生智慧,不必事事都活得通透,也不必事事都看得那麼重要,因為糊塗並不代表著放棄自己的立場,相反,其實是在一定程度上堅持自己的立場。
做人做事,該糊塗的時候就糊塗,該明白道理,理清事情脈絡的時候就絕對不能糊塗。輕重緩急,順其自然,活得輕鬆,活得通透,能及時放下,也能及時拿起。
做人糊塗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頭,更能避免自己站得高摔得疼,讓自己免去許多不必要的災禍。
做人糊塗就是能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種雅量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能包容他人者,自己必然也能收穫諸多成就。
有時候,做人糊塗一點,往往就能獲得通透一點兒,活得更輕鬆一點兒。
人要學會糊塗,更要學會知足,活得太清醒,活得太清楚,才是最大的不明白。一旦糊塗起來,就會變得特別容易滿足,也會覺得更簡單幸福。
糊塗就意味著不必事事耿耿於懷,糊塗就意味著不斷隱忍以期更好的未來。
人情上糊塗一點,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算計和爭端,糊糊塗塗比起斤斤計較,更容易給人帶去幸福和安穩。
讓自己保持一個相對糊塗的心態,不傷和氣,無愧良心,才會有好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