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陳佩斯事業巔峰之時,妻子王燕玲居安思危,瞞著他用70萬幫其留了條後路,多年過去,落魄的陳佩斯在得知後忍不住淚流滿面。
1954年2月,陳佩斯出生在吉林長春市一戶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裡,父親陳強也是圈內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戲骨了。
在這樣的氛圍薰陶下,從小陳佩斯便對表演有著極大的興趣,而且附有天賦,立志長大後要接著父親的道路走下去。
1973年,在演員田華的推薦下,19歲的陳佩斯考上了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1980年,26歲的陳佩斯與父親陳強的首度合作,父子倆攜手出演電影《瞧這一家子》,並憑此片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4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表演了小品《吃麵條》,憑藉幽默風趣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陳佩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小品演員,也迎來了屬於他的黃金時代。
1999年,事業如日中天的陳佩斯突然銷聲匿跡了,不只是在春晚舞臺上,連一些小舞臺也沒看見他攜帶新作品出現。
經知情人士透露,原來,某電視臺在未取得陳佩斯與朱時茂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將他們在春晚上表演的小品節目製成光碟售賣,兩人向對方反映後,對方不予理睬。
陳佩斯氣不過,便和朱時茂聯名以侵犯著作權的名義,一紙狀告將某電視臺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定後者賠償陳佩斯二人33萬元。
不過雖然勝訴了,但由於對方實力強大,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也沒有人敢和他合作,沒有了收入來源,他自己的影視公司也破產了,最後漸漸淡出觀眾的視線。
寧可站著去窮,也絕不妥協富活!
在一次採訪中,陳佩斯表示: 「必須要有人站出來不妥協,要不然50年、100年後,我的後代看我今天是這樣生存的,他們肯定會憤怒,他們會憤怒每一個接受妥協的人,我丟不起這個臉。"
這種剛正不阿的性格是他的優點,但同時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他無戲可拍、身無分文。
甚至一度落魄到連女兒的280塊學費都湊不出來,所幸他妻子給這個家留了條後路。
原來早在他事業巔峰之時,妻子王燕玲就預料會有這麼一天,便提前在北京郊區延慶縣井莊鎮西三杈的深山承包了萬畝荒地,以備不時之需。
王豔玲表示: "我嫁給你十多年,太了解你,你有無人企及的才華,但你要強的性格會是你致命的弱點,所以我早料到會有這天了。"
看到此景的陳佩斯失聲痛哭了起來,仿佛是將所有的不甘和委屈都給發洩出來。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之後,他們夫妻便帶著孩子在那裡種植起了石榴,緩和了當前囊中羞澀的情況,並把這裡當做養精蓄銳之所。
不過要強的陳佩斯並不甘心,心中那團藝術的火焰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不僅沒有熄滅,還越燒越旺。
2001年,47歲的陳佩斯帶著自己打造的話劇作品《託兒》重返舞臺,得到了觀眾一致好評認可,成功轉型成為了話劇演員。
2011年,春晚的總導演換成了哈文,想邀請陳佩斯重登春晚舞臺,但陳佩斯搖了搖頭,說到:「和當年恩怨無關,只是藝術創作是自由的,我不想再被束縛了。」
如今已經66歲的陳佩斯還經常走動在話劇圈子裡,雖然很少親自上臺,但是卻培養了大兒子承接自己的信念和信仰。
而陳佩斯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上山種樹,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到最後才發現,遠離喧譁吵鬧,平平淡淡才是真。
很多人都說這樣的陳佩斯活得很死板、很糊塗、不懂變通。
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
但在我看來卻是恰恰相反,他活得一點都不糊塗,很通透,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