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偵探》糊塗的人,不糊塗的生活!

2020-12-15 默默愛影視

這部電影,其實每個角色的表演都好認真。可是他們的樣子越認真,就越好笑。就是這樣的一部喜劇片,看看網友們怎麼說的!電影裡面借鑑了原版的很多經典橋段,比如片頭,86號穿過一道道自動門,然後從電話亭直接掉到局長的辦公室裡。

還有無意間打死的蒼蠅其實是軍方的竊聽器。跟局長談話時要用隔音罩但是帶上之後又誰都聽不見誰,還有內總在垃圾箱、郵筒、存包櫃裡出現給精明提供情報的特工。

其實兩個版本沒有什麼互相比較的必要,這片子只是舊瓶裝新酒借原版的人氣外加明星特效整出的一商業片而已,對了,片尾的動作場面看著還是挺爽的,甚至讓人產生了一種在看某一集007或是伯恩身份的感覺。當然如果叫我選的話,我肯定更喜歡那個寬腦門、尖下巴,能在瞬間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的特工86號,麥克斯韋精明,唐亞當斯。

史蒂文卡雷爾是我喜歡的,但並沒有很久,緣自Dan in Real Life,與陽光小美女裡的舅舅不同,沒有誇張的渲染卻不著痕跡的好笑著,且是無奈的好笑,於是笑裡摻雜一點同情一點惺惺相惜,喜歡食神或者喜劇之王的人大概可以明白這種情緒。

於是比起讓我簡直堪稱絕望的亞當桑德勒的You don't mess with the zohan,卡雷爾的Get Smart真叫人心滿意足,何況安妮海瑟薇,這個幾乎每次都是靠著華麗變身才讓我眼前一亮的小姑娘,這回真是美豔動人得緊且從出場一直美到最後咧!

古語說,聰明難,糊塗更難。移用到電影上,可以說拍動作片難,拍動作喜劇片更難。而像《糊塗偵探》這樣有經典的電視劇在前,還要表現麥克斯韋精明同學的大愚若智、泰山崩於前而我自撒尿不止、目送飛鴻手揮五弦之間敵人已經吐血而亡的深厚功力,那就難上加難了。

就是這樣的一部喜劇影視作品,這部《糊塗偵探》倒是真讓人眼前一亮。說它形存神似、低而不俗絕對不算過譽。一起祝福他們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糊塗偵探》將上映 安妮-海瑟薇變身偵探
    根據同名經典劇集翻拍的動作喜劇片《糊塗偵探》即將於6月20日公映,《公主日記》主演安妮-海瑟薇將攜手憑《四十歲的老處男》躋身一線巨星的史蒂夫-卡萊爾變身偵探,加入北美暑期檔大銀幕的票房大戰。     《糊塗偵探》根據同名經典劇集翻拍。
  • 考據電影《糊塗偵探》 改編自60年代經典喜劇
    「知道《糊塗偵探》的人會愛屋及烏地喜歡這部電影,」Mosaic Media製片人亞歷克斯·加特納表示,他覺得「即便不會留名也要翻拍這個經典。」翻拍經典電視劇是一個風險買賣。重拍《糊塗偵探》並不會失掉原劇粉絲,不僅如此,通過恰到好處的相似題材加明星陣容還可以拉攏一批年輕觀眾。下面說的就是電影製作者如何尋找新鮮賣點打造《糊塗偵探》。
  • 周星馳《少林足球》VS.60年代美國特工劇《糊塗偵探》
    在往期文章「周星馳《國產凌凌漆》的啟蒙老師:美國60年代特工劇《糊塗偵探》」(點擊這裡查看),我提到了早在1960就上映的美國特工劇《糊塗偵探》(Get Smart),在這部電視劇裡處處可以看到周星馳電影裡的笑點,所以我才認為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是有受《糊塗偵探》啟發的。
  • 《糊塗偵探》有感:大智若愚,大巧如拙,無非就是如此
    美國導演彼得·西格爾(Peter Segal)所執導的《糊塗偵探》(Get Smart),就深諳拙之三味,因為他的主角是個動作硬拙的「天控局」情報員,所有007情報員的優點他都沒有,但是他最大的夢想卻是獲派出任務,完成國家使命;因為《糊塗偵探》就是改編自1960年代的熱門電視影集「糊塗情報員」,所有的拙笨與糊塗都只有一個目的:讓觀眾捧腹大笑。
  • 糊塗面
    吃到最後,主人突然端上來了一大盆麵條,聲言是家鄉的「糊塗面」。我仔細看了一下,很像咱關中的「連鍋面」,但色澤漂亮,配料豐富,品嘗後味道十分鮮美,別有一番特色。據主人介紹,糊塗面是洛陽的特色美食,凡來這裡的客人,無論酒菜多麼豐盛,最後都會要上一盆糊塗面作為主食結束。由此可見糊塗面在河南人心中的位置。回到西安後,我時常回味起糊塗面,於是到處尋找。
  • 北宋名相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趙匡胤呂端,宋太宗時期的宰相,史料記載讓他麼做宰相宋太宗也是力排眾議,且對他評價很高,「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呂端,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安次區)人,出身官宦世家,從小好學上進,他因父親蔭補千牛備身。呂端是個糊塗蛋?宋太宗想要任呂端為宰相的時候,有人站出來反對,表示「呂端是個糊塗蛋」。呂端到底是不是糊塗蛋,我們從以下幾件事情中見分曉。
  • 臺北周末票房綜述:《糊塗偵探》撞到排行榜首
    飾演麥克斯韋·斯馬特的影星史蒂夫·卡瑞爾同時還是《糊塗偵探》的製片人,他對此片的總結是:「80%的喜劇、20%的動作、15%的溫暖、35%的浪漫、10%本周末《糊塗偵探》臺北位居第一,打敗前周還沒怎麼坐熱的《無敵浩克》,三天收入10.43M(單位:新臺幣)。緊追其後的,同樣是經典電視劇翻拍片,甚至在全世界擁有超高人氣絕不下於《糊塗偵探》,那便是由長盛不衰的《欲望都市》改編而來的《欲望都市》同名電影版。上榜首周末三天收入9.75M,排名亞軍。
  • 輝縣人愛吃糊塗飯
    輝縣人愛吃糊塗飯,但人卻不糊塗,並且精著呢。
  • 《明星大偵探》細數一下這些找到自己「作案證據」的「糊塗偵探」
    而且自從第四季播出以後,也廣泛地受到了好評,尤其是第一案《逃出無名島》中的反轉反轉再反轉,劇情跌宕起伏真的是非常精彩,不知道大家怎麼覺得呢?作為常駐嘉賓的何炅、撒貝寧、白敬亭、王鷗、鬼鬼這些常駐嘉賓們已經慢慢的熟悉了節目組的套路,每個人的推理能力也越來越強,隨著這麼多季的磨合,大家也都逐漸找到了自己定位,有的人負責搜證,有的人負責邏輯,有的人負責腦洞、有的人負責推理,也正是因為小白每次幾乎都能還原密室殺人案的犯罪過程,撒貝寧這位「狗頭偵探」就經常冤枉小白,讓小白背了不止一次的鍋,白敬亭也成功的獲得了背鍋俠的稱號
  • 慢慢熬 糊塗過
    有人把「慢慢熬,糊塗過」說成是人生六字真言,有人把「慢慢熬,糊塗過,用心疼」說成是婚姻九字真言。我以為是有些道理的。「慢慢熬」,告訴我們:人生艱難,苦多甜少,煎熬才能品味生活的滋味,才能體味五彩人生的價值。
  • 名偵探:小五郎到底是真糊塗還是裝傻充愣?這幾個細節早已暴露!
    看過《名偵探柯南》的小夥伴一定對毛利小五郎這個角色不陌生,畢竟他也是整部動漫的重要人物,小五郎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很糊塗的傻大叔形象,即便是警察出身但是破案水平確實出奇的爛,每次找線索都找不到重要,甚至還可能會冤枉好人,要不是柯南暗中將他麻醉代替破案,估計都破不了幾個案子。
  • 《糊塗偵探》中的特工:86號和99號的愛情故事
    《糊塗偵探》中的特工:86號和99號的愛情故事。為了實現它,也先必須與大明為敵。我很小的時候就追過一部美劇(當時叫譯製片),中文名應該叫《糊塗偵探》,也許叫別的名兒,因為太久遠,記不清了。他雖然名叫精明,但人好像特別二。幸好每次執行任務時,還經常有個代號99號的女特工協助他,才能順利完成任務。記得有一集,86號和他的上司,向美國總統匯報工作,在場的還有幾個將軍。其中一個將軍報告說:「外面有印第安人在遊行示威,想要回屬於他們的土地。」
  • 哈哈「糊塗蛋」來了!「糊塗蛋」魔方製作使用說明書
    「糊塗蛋」魔方乃鄙人秘密發明的一款個性魔方,專供自己享用。與「糊塗蛋」鬥,其樂無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猶豫再三,我決定放棄「糊塗蛋」的專利權,做一回「糊塗蛋」,把「糊塗蛋」魔方公之於眾,和大家共同體驗纏鬥「糊塗蛋」的無限樂趣。
  • 生活上「糊塗」的季羨林:「簡直是個清教徒」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糊塗」季羨林  就連一貫治學嚴謹的季羨林也承認,自己在生活上是個糊裡糊塗的人。  尤其是上了年紀之後,他常說,「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塗」。
  • 做人傻點無妨,但卻「糊塗」不得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在我們的生活中,特別是與人交往中,許多"聰明人"看似撿了不少便宜,但常常卻因小失大而不易被人接受,反落得一個事事煩惱,甚至"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人傻點無妨,但卻"糊塗"不得!
  • 誰記得30年前這位糊塗偵探?還有個美麗特工搭檔,如今四位已去世
    《糊塗偵探》科技太發達,防止竊聽設備53年過去了,《糊塗偵探》的各位主演如今近況如何呢?他是特工局研發出來的超級人形機器人,力大無窮、刀槍不入,是86號和99號的強力後援。記得最為清楚的是,這個傢伙頭腦很直,讓做什麼就真的直接去做。有個鏡頭是86號特工讓他佔個車位,他就真的躺在車位上,讓人啼笑皆非。
  • 糊塗老人與聰明孩子的對話
    糊塗老人:「我的名字不好聽嗎?」聰明孩子:「好聽?我怎麼聽不出來?」糊塗老人:「哈哈哈哈,你用心聽才能知道好聽。」聰明孩子:「耳朵才可以聽啊。」糊塗老人:「只用耳朵不用心,好聽不好聽就聽不出來囉!」聰明孩子:「那你告訴我,糊塗老人哪裡好聽?」糊塗老人:「哈哈哈哈,你聽說過難得糊塗嗎?」
  • 有時候,做人糊塗一點,就活得通透了
    家庭生活往往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衍生之地,是是非非,一樁樁,一件件,各人有各人的道理,各人有各人的對錯。有的人對自己的妻子、丈夫、兒女等吹毛求疵,每一件事,無論大小,都要做到令自己滿意,讓自己舒心。這樣的人太過於清醒,太過於聰明,以至於時常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僅自己過得不舒心,連家人也對自己不甚理解。
  • 鄭板橋:「糊塗」人生不「油膩」
    不知道他臨終前是否還記得裘馬清狂的少年時代、他那在宦海沉浮飄搖的中年生涯以及目睹了官場黑暗種種後,辭官的那些日子裡賣字鬻畫的生活。乾隆十六年、十七年,是他一生仕途生活的高峰,懷抱「得志則澤加於民」的樸素理想,他在濰縣大幹一場,深受百姓愛戴,而正是在這一年,他寫下了那幅著名的書法作品——難得糊塗。
  • 明清趣談:兩個糊塗官的糊塗事兒,讀罷之後讓人哭笑不得
    清人陳其元辭官之後,將其一生所見所聞寫成了一部《庸閒齋筆記》,在這部史料價值和趣味性都較高的書中,關於清末官場軼事,典章制度,以及一些重要史實都所載甚詳。今天,咱們來聊一聊這部筆記裡記載的兩個關於糊塗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