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當年離開春晚的原因,陳佩斯直接道出內幕:「一個小助理你都惹不起,因為你不知道他哪條線上有什麼根兒,誰跟誰都不敢多說一句話。」
「那您現在還看春晚嗎?」主持人問。
「從來沒看過!」陳佩斯端起手邊的茶水,喝了一口繼續道:「人呢,他是要進步的,一個手藝人的手藝也是要提高的。很多不能在舞臺上實現的東西,甚至是一些高超的技術,通過提高,他是可以實現的。可是,人家說No!」
作為一個小品大王,陳佩斯在1984通過和搭檔朱時茂展現了小品《吃麵條》而成功享譽全國。
可是在1999年之後,陳、朱二人就沒再出現在春晚舞臺上了。
導致這件事的直接原因是央視下屬公司將二人的小品,如《吃麵條》,《拍電影》等八個作品刻錄成VCD進行售賣,而這一切兩人並不知情。
等陳佩斯知道的時候,他一紙訴狀將央視告到了法院。最終,陳、朱二人勝訴,可是春晚舞臺再也沒了他們的身影。
要問現在的陳佩斯對沒辦法繼續留在春晚舞臺上是否遺憾,他直言「過去了就讓他過去吧,不遺憾」。
在陳佩斯看來,春晚根本就不是一個創作的平臺,每個部門都在互相掣肘,這種情況對藝人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
而且所有能在那裡面工作的人,都以老大自居,都覺得自己是個爺,誰都惹不起!「哪怕有的人只是個助理,你都惹不起,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哪條線上有什麼根兒」。
而談及離開春晚後的生活,陳佩斯坦言「從哪個角度都比之前要好,以前很狼狽的」。
作為要上春晚舞臺的藝人而言,節目被選中固然很開心,可是幾乎整個下半年都要耗在這件事上——排練、調整、修改、定型,甚至在節目臨上臺了都在修改。像2020年的春晚,《機場姐妹花》就是臨時換了演員,讓宋祖兒代替了原演員劉勝瑛。
因為節目性質的緣故,幾乎所有需要上臺的演員都要做到隨叫隨到。像陳佩斯和朱時茂這種春晚「釘子戶」,過去的十來年裡他們每年都要被「砍」去半年的時間在準備節目上。
如果節目組給他們一定自由發揮的空間,足夠尊重他們,或許在版權問題上他們未必會如此強硬。只可惜,在一個多方掣肘的環境當中,他們每一次更好的建議都只得到了一個答覆「我就要你在那兒這麼演!」
作為一個老藝術家,陳佩斯內心有對作品的堅持和手藝人的自我要求。他希望自己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好,觀眾看著舒心,他們也能演得開心。
但是平臺的限制卻讓表演從一件令自己喜歡的事情變成一件想想都心累的事。換成我們,可能也會考慮要不要離開。
版權問題可能只是個導火索,藝術價值觀的巨大差異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即使沒有前者,陳佩斯想必也不會在舞臺上停留太久。
而在離開之後,陳佩斯的生活變得安靜極了,或許一開始他也不適應,但是當他不用耗費半年時間為一件事焦慮時,他也慢慢有機會思索新的生活方式了。
今年的10月26日,央視新聞宣布:陳佩斯確認成為《金牌喜劇班》的金牌導師。此消息一出,大家說什麼的都有。在接受採訪時,陳佩斯被問到重新回歸央視的原因,他說:「是時候成就後輩了」。
作為一個喜劇前輩,陳佩斯希望在舞臺上給予晚輩後生們一些力所能及的指導,讓中國的喜劇行業進一步壯大起來。
當然,回歸後,陳佩斯是不適應的,「這跟20年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時移世易,很多事情都變了。無論如何,讓我們祝福陳佩斯能夠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樣,努力發光發熱,為喜劇行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指導!
我是小賊還吃娛,大大方方八卦,客觀理智吃瓜。用心解讀娛樂圈的他和她。如果我的文字恰好對你胃口,快來閒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