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閨蜜帶著他4歲的兒子來參加我們的閨蜜聚會,孩子剛開始在一旁玩得挺開心的,可不知道怎麼的,突然"哇哇哇"直哭,我們慌了,以為受傷了,沒成想孩子只是因為"玩具賽車跑不快"!過會之後他又好了。
一旁的閨蜜好像是習以為常,問起才知道,孩子最近總這樣,陰晴不定的,就像六月的天一樣。孩子總容易情緒化,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這讓很多家長無可奈何,但其實歸根結底這與家長的"情緒教養"有很大的關係,是"情緒教養" 缺乏的一種表現,家長們要了解!
很多家長會疑惑"情緒教養"是什麼?它其實是對孩子對於情緒的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培養。如果知道孩子是否缺乏情緒教養,可以先從下面這個去了解,解讀孩子的情緒問題。
孩子缺乏"情緒教養"會有以下幾個特質
1. 情緒容易外露
孩子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容易情緒化是因為他們對情緒的認知還不足,因為年齡小,不知如何去疏導自己的情緒,因此導致情緒積壓無處發洩,只能通過"外化"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閨蜜的孩子在玩的時候,突然遇到賽車"跑不快",我們覺得可能是電池沒電的小事情,但孩子的認知可能是"賽車壞了,不能玩了",因此表現出"難過得哭了"的外化情緒。
2,受到外界影響容易轉移或受感染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情緒陰晴不定的情況,這一部分的原因來自於孩子情緒控制能力不足,還有一部分則是受到外界的影響。
比如,你會發現當一個孩子哭的時候,周圍其他孩子也容易受其影響,,明明上一秒還開心,下一秒卻能陪那個孩子一起哭,這是他們受到來自於他人的情緒感染了。
通過上面所說的兩點你是否了解到孩子的情緒了?接下來家長們的任務是認識"情緒教養" 的重要性。
情緒教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臺灣知名心理衛生專家楊極東先生說過:情緒是人類行為中最複雜的一面,也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
既然重要那麼就意味著不容忽視,也就是說"情緒教養"是必要的,它的必要性在於對孩子成長有以下幾點的影響:
1, 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
相信很多人會發現,一個人每天會有很多的負面情緒,比如為等車而產生的焦慮,為小事而發的脾氣等,那是因為"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都在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這就意味著你得花很多時間和經歷處理這些負面情緒,如果情緒自控力不足的時候可能需要耗費更多。
良好的"情緒教養"會對孩子的情緒控制力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孩子的自控力提高了,面對自身情緒問題就能夠妥善處理,因此能節省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
2, 有助於孩子形成自律、穩定的人格
這也是因為情緒教養提高了孩子自控力的關係,孩子的自控力讓他對自身有了要求、有了節制觀念,自律的人格也就形成了。
而穩定是因為情緒教養帶給了他們安全感。情緒是孩子內心的外化,他們很多時候會表達出強烈的負面情緒,是因為內心的不安,"情緒教養"有助於穩定孩子的情緒,助力孩子形成穩定的人格。
聊完了"情緒教養",我們要進入到家長如何去做的環節。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教養?
關於家長如何去做,下面給出了幾點培養和提高孩子情緒教養的建議。
一是,幫助孩子了解自身情緒
孩子對情緒認知能力比較不足,因此需要有人榜樣去對自身情緒做出解答,他們才能將自身情緒合理化。
特別是面對孩子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更要保持耐心去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會產生哪些影響,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後果。
二是,包容孩子的情緒、允許表達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情緒化"問題時,很容易因為不理解孩子的這種問題而覺得煩躁,就會對孩子表現出不耐煩,這會加劇孩子內心的不安,倒是情緒化問題更加嚴重。所以家長們在面對孩子情緒問題是,先接納孩子的這種情緒表達,再通過溫和的溝通方式,讓孩子紓解自己的心理壓力。
三是,關注孩子,滿足需求
孩子表現出負面情緒的大部分原因在於自身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所以家長們在疑問孩子為什麼產生這種情緒的時候,不妨關注孩子宣洩情緒背後的需求表達。
比如有時孩子的摔東西只是為了引起你的關注,這時候你的一個擁抱會比什麼都來得有效,這也是是增加孩子信任感的重要手段。
結語
總之,孩子的情緒教養宜早不宜遲,家長們趕緊行動起來吧,你也不需要再一直為孩子的情緒問題而煩了。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