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劉貴祥:破解執行難 用網絡直播迫使「教科書式老賴」履行債務

2021-01-07 央視網
【兩會面對面】劉貴祥:破解執行難 用網絡直播迫使「教科書式老賴」履行債務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3月19日 05:5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凡是有財產的都得給人執行到位,沒財產的要能夠擺到桌面上,讓當事人看得清清楚楚心服口服。」全媒體直播抓老賴,數千萬人圍觀法官與失信被執行人過招。面對面,專訪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貴祥。

  2018年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在報告中,周強院長說,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部署「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現在這一目標已經取得重大進展。

  記者:在2016年3月的時候,最高人民法院曾經做出一個部署,要在兩到三年內基本解決執行難的問題,如果按照這個時間點的話,現在已經兩三年的時間過去了。

  劉貴祥:剩一年了。

  記者:基本解決是什麼概念?

  劉貴祥:說白了,法院依法應該採取的措施,應該做的事你都要做到位,不該做的事違法的,不規範的行為都要杜絕做,最後達到一個凡是有財產,都得給人執行到位,沒財產的要能夠擺到桌面上,讓當事人看得清清楚楚,心服口服,公開透明,我想這是兩個最重要的點。

  執行難,是長期困擾法院的老大難問題,當事人拿著勝訴判決,卻無法實現判決所認定的權利,被稱作是法律給當事人打了「白條」,公平正義沒有真正實現,法律的權威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這導致一些當事人經常做出無奈之舉,一度出現過拍賣勝訴判決書、網上視頻直播追債等新聞。

  記者:我們國家公民的法律素質和現在經濟發展的水平,這是不是有一個相關的關係,如果說它是一個正相關關係的話,我們現在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劉貴祥:我認為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但是我們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這方面,應該說是跟進有點滯後,和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我認為是不相適應的。

  記者:您說執行難,跟公民的法律意識欠缺,是不是也有關係?

  劉貴祥:我從事多年的執行工作,我可以毫無疑問給你說,目前的執行難和我們的許多市場主體和一些當事人的法律意識淡薄,社會誠信意識淡薄,有十分重大的關係。當法律做出一個判決的時候,一個守法的人如果他認為法院的判決有問題,完全可以通過上訴,通過申請再審來維護自己正當的合法權益。當一個判決他認為沒問題的時候,既不申訴又不上訴,我躲著甚至轉移財產,隱匿財產,用假離婚,把企業設立若干個關聯企業,互相倒帳,還有把企業的財產存在個人的名下,甚至法定代表人怕把自己納入失信名單,把法定代表人改成自己的司機,或者是甚至改成自己的孩子,這種情況這不是法律意識淡薄,又是什麼。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部署「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後,各級法院制定了工作綱要和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在以往把老賴列入黑名單,限制他們乘坐高鐵飛機等高消費的系列措施之外,很多法院發起了全媒體直播抓老賴行動。

  【網絡視頻

  本次全媒體直播抓老賴,其中執行活動仍然在進行之中,我們現在跟隨鹽都區人民法院的執行法官和法警來到了第三個強制執行現場,他們現在正去往被執行人家的路上。

  眾多媒體隨同執法人員一同走進執行現場,在線直播法官與失信被執行人過招。

  【包包女案紀實

  法官:決定如下對易某拘留十五日,如不服本決定,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三日內口頭或書面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複議一次,複議期間不停止本決定的執行。

  易某:法官等一下,我跟你無冤無仇的,我什麼時候說不履行了。

  住著500萬的豪宅,開著保時捷跑車,滿屋名牌鞋包飾品,卻拖欠3萬多本金及利息不還。2017年2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江蘇高院共同發起的,新華社、網易、揚子晚報等媒體共同參與的全媒體直播抓「老賴」行動在蘇州舉行。其中,「包包女」易某拒不還債被強制搜查的視頻,引起數十萬網民的圍觀。

  記者:這個人她賴了多久這個帳,她明明有能力,她吃喝用度一切都很奢華,但就幾萬塊錢她賴著不還,這種情況持續了多久?

  劉貴祥:法院做出判決之後總共是幾十萬塊錢,法院前期採取了一些強制執行措施,從她的帳上劃了大部分錢,就剩幾萬塊錢的差額,她就採取躲的方式。

  記者:如果用傳統的手段,她就躲了就拿她沒辦法了。

  劉貴祥:像她這種情況,即便我們按傳統的,我剛才說到的搜查,查封她的財產等手段也能執行得了,這個案子最主要是具有非常典型的意義,和對全社會的教育意義和宣傳意義,所以採取了全媒體網絡直播的這種辦法。

  【包包女案紀實】

  法官:你的行為住大房子,開豪車突擊刷信用卡。

  易某:法官我跟你們無冤無仇,你們沒必要這樣為難我,我沒有說不履行。

  法官:上手銬。

  易某:我欠五萬塊錢,又不是欠五千萬。

  法官:五萬塊你都不履行。

  易某:我沒說不履行。

  劉貴祥:我認為屬於典型的教科書式老賴,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把她這種賴帳的行為展現給社會,既是對她的失信行為向社會一種曝光,增加她的壓力,迫使她主動履行債務,同時也是向社會宣傳和彰示,依法履行義務這麼一個要求。

  【包包女案紀實】

  法官:你籤不籤?

  易某:我沒說我不履行。

  法官:你籤不籤?

  易某:我沒說不還這個錢。

  法官:具名她拒絕,拒絕籤字。

  易某:我沒說不還這個錢,為什麼籤這個字?

  法官:衣服穿上帶走。

  由於易某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判決,執行法官當場對其宣布拘留。被帶到法院後,易某表示悔改,並寫下了悔過書。三天後,易某來到法院全額履行完畢,她的「老賴風波」也暫時畫上了句號。

  記者:這個招一用上的話,效果是什麼樣的?

  劉貴祥:人民群眾對這種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債務的賴帳行為是深惡痛絕的,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也形成社會輿論都支持法院,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打擊老賴的這麼一個社會氛圍。

  記者:那您說更多的人知道會對這個案情往前推進,對解決這件事情起到一個什麼樣作用?

  劉貴祥:形成一個輿論壓力這是一個方面,像這樣的案子我覺得本身是通過輿論,讓人民群眾見證我們的執行過程。

  記者:這也是一方面。

  劉貴祥:向社會宣傳一種理念,就是誠實信用,一處失信要處處受限。

  記者:對於社會這個宣傳的效果,是怎麼樣的從這個案件看來?

  劉貴祥:我認為每一個直播案件圍觀的關注的人群會達到上千萬,那麼它的宣傳面是非常大的,現在中央所提出的誰執法誰普法,我們把普法宣傳寓於執法之中,用實際的案例用實際的案情來進行普法宣傳教育,我認為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與公安、工商、銀行等10多個部門建立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對存款、房屋、車輛、證券等主要財產形式「一網打盡」。建立全國統一的網絡司法拍賣平臺。建立四級法院統一辦案平臺。與60多個單位構建失信被執行人信用懲戒網絡,形成了綜合治理執行難的工作格局。但在現實的執行案件中,自身生活困難、沒有能力履行法院判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也客觀存在。

  記者:比如說如果對包包女那種情況你可以用直播,可以用一些正常的手段去解決,你可以壓出來的話,對於那些你怎麼著也壓不出來的人和情況,那又怎麼辦呢?

  劉貴祥:這個問題恰恰是我們執行中面臨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當人民法院的判決做出來之後,一般的老百姓認為法院做的判決都得給我執行,既然判了你為什麼不給我執行,法院判決我的權益必須得到實現。問題是,我們面臨一些客觀情況,也就是被執行人完全喪失了履行能力,像我們常見的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像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類的糾紛,發生交通事故之後,應該對別人承擔賠償責任,法院一判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當我們去執行的時候,你會看到他們家庭生活十分困難,甚至有的是家徒四壁,確定沒有任何清償能力,這是因為個人債務。還有一些企業,幾十家的債權人在追著債,而它完全是到了瀕臨破產的狀態,喪失清償債務的能力,債臺高築,我們說的是屬於一種殭屍企業,喪失清償能力,甚至喪失市場經營價值的一些企業,有大量的債務,這樣的情況你去採取任何措施,窮盡任何措施,也都是沒辦法得到執行的。

  同樣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江蘇高院共同發起的,新華社、網易、揚子晚報等媒體共同參與的全媒體直播抓「老賴」行動中,2017年2月24日晚上7點左右,按照計劃,蘇州市園區法院執行法官來到被執行人繆某的家。2014年,蘇州市園區法院判決被告馬某、繆某共同歸還原告借款、利息及違約金等近70萬元,但一直未能執行到位。繆某於2016年被發現患上癌症,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現在借住在父母家中,繆某丈夫馬某常年躲在外面不回家,已經失去聯繫。也就是說,面對六七十萬元的債務,繆某根本不具備履行能力。

  記者:這麼大的比例對於人民群眾,對於法律的信仰會不會產生影響?

  劉貴祥:所以說這就是一個我想要必須說清楚的一件事,我認為當事人被執行人喪失執行能力,這在任何國家任何歷史時期,都是沒辦法杜絕的一種現象。我們窮盡一切執行措施之後,沒有查到任何財產,按暫時結案處理,你不這麼做每年都有上百萬件,幾十年來滾雪球滾下去,連管理都沒法管理,所以我們必須把這塊,納入到一個專門的管理板塊,我們把它叫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這麼一個庫,叫終本庫,這個終本庫是專門把這種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給它放到庫裡面,對它採取相應的措施。凡是納到這個庫裡邊的,一直在限制他的高消費,類似於不能坐飛機不能坐高鐵,不能上貴族學校等等一系列限制高消費的措施,處於一個常態狀態。另外一個跟進措施就是人民法院每半年,要用我們的網絡化財產查控系統給它過濾一遍,過濾一遍以後,一旦發現他有財產,趕快恢復執行,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我想這也是在目前我們法律框架下,也只能這麼做的一種辦法。

  記者:這是對被執行人來說,對於申請者來說,他的權益就一直這麼(懸著)?

  劉貴祥:這又回到剛才我說的那個話題,什麼叫商業風險,當你和一個企業進行交易的時候,一般的你要了解它的償債能力,它的發展前景,當你把大筆的資金投給它,或者跟它進行各種商業交易的時候,它存在極大的商業危機你沒發現,最後導致這個企業要破產,破產是個特殊的執行,就是按比例,一般能達到10%的破產清償率,就是相當不錯了,大家也都接受。對一個個人來說,剛才我說的這種風險,高利息作為誘惑,你就為了得到這個高利息,不考慮巨大的風險,你就往裡邊去投,最後資金鍊斷裂,或者集資的企業往外投資,盲目擴張血本無歸,那麼你的風險就存在。所以更大程度上我覺得我們每個個體來說,一定要有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防範意識,你的事情首先自己要負起責任來,要管理好自己的事務,如果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一種風險,你去讓別人給你負責,甚至讓國家給你拿錢去賠,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家這些錢也都是納稅人的錢。

  從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部署「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到今天兩年的時間已經過去,正如周強院長在工作報告中所說,基本解決執行難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在剩下的未來一年的時間裡,執行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記者:用一句話來說,從法院和法官的角度就是我盡力了,但是從受害者這個角度,可能他覺得你是盡力,但是和我的期待有著差距,您怎麼看待這種感受上的差異?

  劉貴祥:在感受上的差異,一個方面我覺得是最重要的方面,作為法院來說我們必須非常徹底地消化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讓人民群眾起碼對司法產生基本的信任感,增強對司法的信心,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消化掉,我們過去存在的一些不規範的,甚至是違法亂紀的,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一些行為,包括一些執行作風方面的問題,還整個執行領域,執法過程中一個朗朗乾坤。清除隊伍中存在的個別的害群之馬,一塊臭肉搞得滿鍋腥,這種現象必須給清除掉,這是贏得社會認可人民群眾,我認為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這個方面我們真的是要出重拳下大力氣,採取零容忍的態度,這也是我們在兩到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的過程中,非常重視的一個方面的工作。同時,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剛才你提到的問題,就是至少40%左右的案件,實際上是得不到執行的,得不到執行的原因就是,法院窮盡一切執行措施,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那麼這種情況下,原則上我想這是當事人他要對自己的商業行為,或者是其他行為面臨的法律風險和商業風險,是我們必須面臨的一個客觀現實,另外一個方面法院在這方面,也不是無所作為,比如說,我們現在在目前的社會保障總的框架下,有一個司法救助制度,對那些涉及到(申請)執行人的生計的案件,通過司法救助給他解決一些問題。

  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加強和規範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見》,明確八種情況下,當事人因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可以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但相對於大量被執行人喪失履行能力的案件,國家司法救助金的數額畢竟有限。

  劉貴祥:我們實際上一直在探索,怎麼把司法救助款這個蛋糕給做大,使我們的司法救助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我們做了一些嘗試,比如說我們現在跟保險公司,試圖在推出一個司法救助保險,寧波現在的試點,我認為還是比較成功的,舉個例子說它拿出300萬的救助資金,投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給它按照1500萬賠付率,進行賠付,也就是一比五的賠付,過去我只能救助一個人,現在變成可以救助五個人了。如果我們把像寧波這樣的試點,推廣到全國,而且把資金由國家提供的救助資金進一步擴大。比如說,我們搞一些民間救助的一些資金,還有我們通過其他渠道,多渠道形成一個資金池,給它投到保險裡面去,那麼這個蛋糕會越做越大,在目前我們法律框架和社會保障制度下,我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法,我認為是值得探索的。

相關焦點

  • 教科書式老賴丨看新聞學法律英語
    Court on Issuing the Information on the List of Dishonest Judgment Debtors)在該規定中,老賴被歸為失信被執行人(Dishonest judgment debtors),可指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人。
  • 破解「執行難」讓老賴無處遁形
    厚顏無恥的賴主們自己高消費,享受奢侈生活,卻千方百計拒絕履行償還債務可謂道德敗壞到了極點,老賴已經成為和諧社會的毒瘤,是對社會法治建設和道德底線的挑戰。自古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國家立法下大力治理老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老賴將無處遁形。
  • 最高法就「基本解決執行難」交出答卷
    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周強院長指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這一階段性目標已經如期實現,現在的執行工作和三年前相比有了哪些變化?  「這三年的執行案款,也就是裝到當事人口袋裡的真金白銀4.4萬億,同比增加了71.2%。」
  • 善用大數據讓老賴沒法賴
    廣州日報 2020-09-24  胡俊  日前,廣州網際網路法院使出對付老賴的撒手鐧——「E鏈雲鏡」智能執行分析系統,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深挖被執行人的網絡活動軌跡及財產線索,對其綜合履行能力來個大數據評估「畫像」,讓那些有能力卻拒不履行的老賴無所遁形。
  • 強硬治老賴!最高法聯手國稅局來了個狠的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貴祥8日介紹,截至目前,全國法院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 為2764萬件案件提供查詢凍結服務,共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887萬人,累計限制870萬人次購買飛機票。2017年8日上午, 最高人民法院和國家稅務總局籤署了《關於網絡執行查控及信息共享合作備忘錄》 。
  • 失信被執行人≠老賴!
    生活中,因為各種原因會與他人產生債務關係,一旦到期未償還就會訴諸於法院,如果協商無果,進而無法按期履行,最終會走到強制執行階段。此階段過後就會給債務人貼上標籤:一個叫「失信被執行人」,另一個俗稱「老賴」!兩者名子都不好聽,但同時也代表著一種人的兩種生活態度!
  • 「教科書式老賴」訴原告律師索賠 仍有75萬欠款未還
    4月18日14時,「教科書式老賴」當事人黃淑芬起訴趙勇律師嶽屾山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案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開庭。雙方就嶽屾山「轉發視頻內容是否虛假」及「轉發視頻微博是否侵犯黃淑芬權益」展開辯論交鋒。記者在庭審直播中看到,經過四小時左右庭審,法院未當庭宣判。
  • 放大招破解「老賴」車輛執行難
    、協作聯動、平臺建設等工作,聯手出擊,出臺三大實招有效破解執行實踐中被執行人車輛查封、扣押、過戶等難題,擠壓被執行人規避執行空間,推動建立完善解決執行難長效工作機制。  ◎文/圖 劉懌 記者 徐明 程愛娣  第一招  專網聯接破解「查封難」  隱匿車輛是「老賴」為逃避執行的慣用伎倆。在案件執行過程中,查詢(查封)被執行人車輛是人民法院查找被執行人財產線索的常態化工作。
  • "老賴"別跑 支付寶納入法院查控財產範圍
    原標題:"老賴"別跑 支付寶納入法院查控財產範圍   省人大常委會會上還透露,全省底線民生保障資金執行率已近九成  省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昨日下午開幕。省高院院長鄭鄂在向大會作關於全省法院民事執行工作的報告中透露,為了破解案件「執行難」問題,全省法院強化網絡信息技術運用手段,將查控財產逐步擴展到支付寶、餘額寶等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並向網路遊戲裝備等虛擬財產覆蓋。
  • 《強制執行法》已列立法計劃.老賴的日子不長了.
    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三年來執行工作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網絡拍賣解決財產變現難節約佣金205億在介紹過去三年的執行工作時,劉貴祥表示,有幾個方面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首先針對執行難的成因複雜,執行程序中各種矛盾交織疊加的特點,構建了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其次是清理了一大批歷史性積案。
  • 蘇州常熟網絡直播抓「老賴」 顯示誠信建設威懾力
    6月13日晚上8點,隨著常熟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李根發簡單發布動員令後,搭乘著60餘名執行幹警及網易直播小組成員的11輛警車陸續駛出法院執行局大院,對11個案件集中執行並進行網絡全程直播。  4個多小時,11起案件強制履行完畢3件,2820349人次的直播室參與量,258827人次的聊天室互動量……這是此次直播的答卷。
  • 全國法院發布「老賴」名單1211萬例
    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專題詢問 「兩高」工作  全國法院發布「老賴」名單1211萬例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10月25日上午舉行聯組會議,圍繞法院解決「執行難」工作、檢察院加強對民事訴訟和執行活動法律監督工作開展專題詢問。
  • 看執行法官讓老賴主動履行
    看執行法官讓老賴主動履行 2020-12-30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7種措施,讓老賴寸步難行,不敢不配合執行
    ——「那有什麼用?把財產全轉移了,帳上沒錢,法院判決勝訴也沒法執行啊,認栽吧。」為了解決執行難問題,各地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如果被執行人名下無財產可供執行,我們可以申請將其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黑名單」,通過以下7種措施,從各個方面限制老賴的生活、學習、工作,促使其還錢。
  • 以保全促履行和解 從源頭破解「執行難」
    近日,江西省蘆溪縣人民法院通過及時地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促成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得以快速和解,有效從源頭破解「執行難」。2018年12月,李某在某銀行借款25萬元用為苗木維護及購入肥料,借款期限為12個月。借款到期後,李某未依約還款。
  • 執行律師-如何追究老賴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作者:北京市智舟律師事務所王慶主任律師導語執行案件的突破需要技巧,其中追究老賴的拒執罪在執行中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其實,追究老賴的刑事責任不是目的,讓老賴還錢才是目的,所以,有效的利用拒執罪,破解執行難。
  • 執行懸賞顯神通,「老賴」現身履義務
    為依法保障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懲戒失信行為,維護司法權威,2020年8月5日,鳳慶縣人民法院集中發布了一批執行懸賞公告,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結合等形式,擴大懸賞公告的受眾面,積極發揮社會的監督效應,督促失信被執行人履行義務,取得了良好效果。
  • 「網際網路+」如何突破案件執行障礙
    原標題:「網際網路+」如何突破案件執行障礙近年來,司法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立案登記制、司法責任制等破解難題的機制相繼推出。如何破解執行難,打通制約司法正義「最後一公裡」,越來越成為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議題。《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針對這些問題,三亞市中院結合三亞市實際,實施執行實施權與執行裁決權相分離,改革執行審批制度,創新執行工作模式,開展執行專項活動,制定了嚴格落實財產申報制度、充分利用「失信被執行人系統」、強化對規避執行懲戒力度、創新「網際網路+大數據」執行模式等24項具體措施破解「執行難」。這些措施效果如何?《法制日報》記者近日進行了一番調查。
  • 溫嶺:不折不撓破解執行難 - 人民法院報
    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緊緊盯住「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的目標,面對案件「井噴式」增長的實際,抓牢執行主動權,用不折不撓「啃骨頭」的幹勁,向執行頑疾亮劍。    眼下,像童某這樣對躲債不以為然,猛地被信用懲戒亂了陣腳的「老賴」越來越多,已有2324人主動來法院履行了債務。如果說過去的口頭警告、被動等待是讓「老賴」得寸進尺,滋生更多賴帳行為的溫床;那麼各種懲戒措施的出臺,無疑就是把這張溫床暴露在了陽光下,掐滅「賴」的苗頭。
  • 什麼是老賴,什麼是失信被執行人,老賴家人會被限制麼?
    法律意義上的「老賴」,是指在民事商事領域,主觀上不想還債惡意故意拖延還債;客觀上有相應拖延轉移財產等行為的債務人。什麼是失信被執行人?前提條件是屬於被執行人,也就是說要首先有個法律上生效的判決,據此有相應的執行文書,而老賴拒絕履行執行文書,導致其成為失信被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