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古城驚天下,考古探秘之「娘娘寨遺址」

2020-12-18 華豫未來

3000年前,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天翻地覆、改朝換代的事件。

偏居西北豐鎬地區的周族封國,率領諸侯滅掉商王朝,建立周朝,從此中國歷史又邁入了一個新朝代。

周滅商後為了鞏固政權,統治天下,採取了分封諸侯國的制度,不僅大封宗親功勳,而且遵照上古「滅國不滅祀」的傳統,興亡繼絕,連夏、商時期滅絕的方國和部族也都給予了分封。

鄭州不但是周王朝的東方門戶,而且是股商王朝的故地。因此周初統治者十分重視對這片土地的管理和經營,分封了管國、東虢國、鄶國、祭伯國、崇伯國等眾多國家。然而自中國考古學誕生以來,鄭州市除了在董寨發現幾個窖穴、窪劉發現幾十座西周墓葬外,其他周代的遺存幾為空白。

整個西周時期,從考古學上如何解讀?由現在的鄭州市西行10千米,再北行10千米左右,會看到榮陽市豫龍鎮寨楊村西側、索河南岸臺地上有一圈高起地表的土城,面積不大,約為280平方米。

關於這座土城,當地百姓傳說,北朝時期有一位漂亮勇敢、武藝高強的女將軍在此駐紮,故名曰娘娘寨。至於這座土城真正建於何時,從無人考證過,以致1984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把它歸入與之相去不遠的索河上遊南岸的黑寨、烏雲寨一類,屬無重大學術價值的古城堡。

時至200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路徑確定,為了調查工程沿線文物分布情況,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娘娘寨遺址重新進行了調查,在試掘中發現一座西周灰坑打破寨牆,這一發現立刻引起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松林同志的注意。

自2005起直至現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院)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勘探、發掘工作。目前,共發掘城址面積15000平方米,清理城牆、城門、房址、夯土基址、墓葬、道路、排水設施、陶窯、灰坑、水井、灰溝、土坑灶等各類遺蹟1700多個。

根據地層疊壓、打破關係及出土遺物,考古工作者確認娘娘寨城址是一座由內城和外城兩重城垣構建而成的兩周時期的古城址。其中內城始建於西周時期,春秋時期進行修補,戰國時期沿用;外城始建於春秋時期,戰國時期進行修補和使用。而在這些發現中,最為重要的是西周時期古城址的發現。

西周時期的古城址大部分與現在的寨牆重合,其上被春秋時期的夯土城垣疊壓,平面近方形,東西寬280米,南北長29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含護城河)。東西兩面城垣因取土破壞嚴重,南北兩面城垣保存稍好,城內四個拐角處皆被破壞。

在四面城牆中部均發現有缺口,通過對西、南、北三個缺口進行了解剖,確認其為西周城門遺蹟。城外勘探發現有寬48米、深12米的西周時期的護城河。城內以通向城門的「十字形」主幹道路為軸線,將城內分割為四個小區域。

夯土基址位於城內中南部南北向主幹道的兩側,均被破壞嚴重,其中一座編號為F12的,勘探確認基址東西寬12米,南北長45米,面積為540平方米,為大型建築遺存。城內北半部主要是手工業作坊和一般平民居住區,發現有陶窯、灰坑、水井、墓葬等遺蹟。

承開篇所言,娘娘寨遺址的發現首先為鄭州地區找到了西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查,僅在娘娘寨周圍幾十千米範圍內,就新發現了30多處西周遺址,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鄭州地區西周文化遺存幾近空白的缺憾。

娘娘寨遺址不僅是一處遺址,而且還是鄭州地區發現的第一座、全國發現的第五座帶有城圈的西周城址,為西周時期城市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考古學界通過對娘娘寨遺址的發掘,證明了整個西周時期鄭州地區的商遺民文化因素佔據主導,典型的宗周文化因素很少。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周王朝在此地的統治力度不強,另一方面說明中原地區文化本身的強勢性。

從黃帝開始到夏、商、周,中原地區作為當時中國的腹地,它的文化序列一直連綿不斷地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高青西周古城遺址震動考古界 與姜太公有關(圖)
    第1頁:古城是齊國早期都城?   高青西周古城遺址震動考古界  本報記者 卞文超  2月4日,記者從省文物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高青縣陳莊遺址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取得重大成果。該項發現引起考古學界的高度關注,今年1月份,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 2009年度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之一。
  • 西周古城遺址現陝西 稱之為西周王都尚早
    昨天,記者在陝西岐山縣周公廟考古現場了解到:考古人員經過連續4天的實地調查,已在陝西省鳳翔縣境內發現了一座面積達140萬平方米左右的西周古城遺蹟,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西周古城遺址。但北京大學教授徐天進表示,該遺址僅是目前發現的最大規模西周古城,有關媒體稱之為「西周王都」是不準確的。
  •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一座古代珍品寶藏 從源頭探尋北京城市脈絡
    《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北京,正是從原始聚落到方國都邑再到全國首都,最終得以昂首屹立在於一流國際化大都市之列。既然叫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裡面所展示的,自然是和燕都遺址相關的內容。先說說西周燕都遺址吧,因其發現地,也被人稱為琉璃河遺址。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東北2.5公裡處,包括董家林、劉李店、黃土坡、洄城、立教、莊頭六個自然村,東西長3.5公裡,南北寬1.5公裡,面積為5.25平方公裡。
  • 陝西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是當時的重要中心,發現了很多遺址
    陝西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是當時的重要中心,發現了很多遺址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陝西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也是西周時重要的經濟、政治、文化活動中心。陝西境內發現了一系列周朝時期的大型古城遺址,周原遺址就是其中一個重要代表。
  • 西周東都成周(洛邑)城址初步確定洛陽將擁有「六大都城遺址」
    6月7日,洛陽市文物工作隊的一項新的考古發掘成果揭開了這個謎底。  據介紹,2009年2月以來,洛陽市文物工作隊在配合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實訓樓基建的過程中,發現了大規模的西周洛邑祭祀遺址。  該遺址西距瀍河約1000米,西北距北窯西周墓地及西周鑄銅遺址約4000米。
  • 江蘇鎮江首次發現吳國古城遺址
    新華網南京8月31日電(記者陳瑤 石永紅)江蘇省鎮江市日前首次發現一座吳國古城遺址,距今有近3000年歷史,是目前江南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吳國城池,從而證明鎮江市是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該遺址位於鎮江市丹陽珥陵鎮葛城村。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之後,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今年開建
    通過對玉架山遺址分類展示(復原展示、標識展示,公共考古等),一方面可以保護遺址本體,防止遺址受到破壞,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遺址、感受良渚文化,實現遺址的社會價值。遺址公園的建設,不僅將填補良渚古城村落遺址展示空白,豐富良渚古國形象,還將增加區域文化底蘊,提供休憩、娛樂場所,提升周邊市民生活品質。
  • 清澈見底的撫仙湖,真的藏著一座史前古城?專家稱疑似史前遺址
    為了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中國水下考古隊正式進駐撫仙湖,水下考古就此拉開了帷幕。2001年6月3日,央視對水下古遺蹟考察進行直播。考古人員發現古城是有8座建築組成的古建築群,這些古建築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其中一座高20米、相於十層樓高的金字塔形建築物最引人注目。
  • 江蘇丹陽現西周時期吳國遺址 建於2800年前(圖)
    但是,這個歷史之謎將有可能被破解——考古專家在丹陽葛城發現了目前最早的吳國遺址!近日,江蘇省文博界11位專家會聚丹陽,認定葛城從西周延續至春秋,是已發現的時代最早、規格最高、延續時間最長的吳國城址,可稱作「吳國第一城」。葛城遺址正準備申報第7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深入解讀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第一站:中山國王陵陳列館
    平山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作為14個重點觀摩項目之一,整體環境與內涵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地下一層文化專題展示、王厝墓的保護展示工程、中山國文創園、考古探索中心、漫畫中山國等項目一一亮相。從本期開始,小編將分五期帶領大家深入遊覽。第一期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地下一層的中山國文化專題展。
  •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北京之源 鼎天鬲地
    原題:北京之源 鼎天鬲地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以河命名。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都流經此地,與北拒馬河交匯,而大石河下遊就是「琉璃河」。古時候,從中原北上大漠,或者從大漠南下進入中原腹地,都要經過琉璃河地區。作為北京的西南大門,這裡早在西周初年即成為燕國始封地,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也由此拉開序幕。
  • 深入解讀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第五站:漫畫中山國
    編者按 /Editor's note第四屆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圓滿結束啦~平山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作為14個重點觀摩項目之一,獲得了參觀嘉賓的一致稱讚。之前小編帶領大家遊覽了中山國王陵陳列館、中山王厝墓、中山國文創館和中山國考古探索中心,本期是遺址公園的最後一站啦,我們來說點輕鬆的——漫畫中山國。漫畫中山國——中山國動漫館中山國動漫館在陳列館舊館基礎上修葺一新並重新布展。由中山國王陵陳列館與國家級動漫企業點點傳媒聯合打造。
  • 西周都城鎬京遺址首次出土12塊鱷魚骨板
    [摘要]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透露,考古人員在陝西境內鎬京遺址發掘出土了12塊鱷魚骨板,是豐鎬遺址首次出土該類遺存。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攝鎬京遺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鎬京遺址考古隊隊長嶽連建介紹,去年考古人員發掘清理灰坑102座、墓葬10座、水井4眼、陶窯2座、房址1座。出土陶器、銅器、石器、骨器等各類器物249件,出土陶器碎片104箱、獸骨18箱。
  • 開眼了,走進西周燕都遺址,感悟別樣的青銅文化和歷史的滄桑
    陳東升北京城市之源,古燕國的始封地琉璃河一帶是3000多年前西周古燕都的遺址,是北京乃至華北地區最早的都城,是延綿800年的燕國政治中心,是今日世界都市北京的發源之地走訪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位於房山區琉璃河鎮董家林村。距北京市區48公裡。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堪稱北京城的發源地,也是20世紀中國100大考古發現之一。
  • 中哈聯合對絲路上重要遺址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央廣網西安1月12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12日)透露,201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在2017、2018年工作的基礎上,第三次對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
  • 襄陽的城市之根!鳳凰咀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去年,位於襄州區龍王鎮的鳳凰咀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的神秘面紗開始揭開。眼下,隨著武漢大學考古系對鳳凰咀遺址南部的發掘,一座距今五千年的古城走入人們的視線。
  • 有「大王」像「都城」,南陽黃山遺址到底是什麼?央視前來探秘
    5月7日,中央電視臺來到黃山採訪,探秘黃帝時期「大王」、仰韶文化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及玉器加工遺址等。央視記者採訪考古專家自4月4日本報開始全程關注報導黃山遺址新一輪的考古進程至今,短短一個月時間,先後推出《華夏「首」都考略》《4月18日,一起到黃山遺址「考古」去 那裡,發現一位黃帝時期的
  • 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2018年以來,對塔山遺址密集發布區進行了初步環境整治。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 餘杭玉架山遺址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臨平街道,西距良渚古城20餘公裡,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遺址由6個人工堆築的環壕組成,包含人工堆築的土臺、居住址、廣場、墓地等遺蹟,是一處僅次於良渚古城地區的規模較大、等級較高的良渚文化中心聚落,這一聚落形式是良渚文化的首次發現,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良渚古城遺產價值的重要補充,為研究良渚文化的社會組織結構,人口數量,氏族內部和氏族之間的等級關係等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視野,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義烏橋頭遺址等10處入選
    分別於2013年公布第一批8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018年公布第二批7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後續,浙江將繼續強力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積極探索大遺址展示利用模式。做好大遺址考古研究工作,深挖遺址價值,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學術支撐。不斷完善國家、省、市縣三級的考古遺址公園體系,努力走出一條符合省情、國情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之路。
  • 深入解讀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第三站:中山國文創館
    平山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作為14個重點觀摩項目之一,整體環境與內涵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地下一層文化專題展示、王厝墓的保護展示工程、中山國文創園、考古探索中心、漫畫中山國等項目一一亮相。上兩期小編帶領大家遊覽了中山國王陵陳列館、中山王厝墓,本期將帶大家一同走入中山國文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