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是一門熱門的學科。很多大學生喜歡選修經濟學的課程,可能至少從字面上感覺到學了經濟學就會很擅長賺錢,畢業了也很容易找工作。秉承著未雨綢繆的一貫作風,我大學時也選讀了很多經濟學的內容,不過不是去旁聽,而是直接閱讀經濟學的著作。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金融學,很多學科都有涉獵。然而並沒有學到賺錢的必殺技,甚至一點會賺錢的感覺都沒有。
工作十年以後,當我再次想學一學經濟學時,考慮再三,我沒有像以前一樣直接從經濟學的專著開始讀,而是選擇了一本《經濟思想史》,作者是Harry Landreth, David C. Colander,由周文翻譯,我讀的是第四版。全書529頁,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讀完,發現做了正確的選擇。
這裡涉及到一個學習方法論的問題,稍作延展。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碎片化學習已經被大眾所熟知,知識付費平臺也多如牛毛。然而,經過我的實踐,我認為最好的學習策略是,先讀學科發展史,形成學科建立過程的歷史觀,這樣對理解並建立知識體系非常有益處。在建立知識體系框架後,可以通過B站、YouTube看下各高校錄製的在線課程,精讀基本專著,形成深刻的認知見解,鞏固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媒介吸收行業大V的最新觀點。長期關注和積累,一定可以形成自己獨立的認知。
回到經濟思想史上。通過讀這一本可以當枕頭的專著,我明白了經濟學的真正意義。
經濟學並不是告訴你如何賺錢,也不是告訴你如何做投資,更不是告訴你如何創業如何找工作如何在職場裡遊刃有餘。經濟學可以告訴你的是一個看待社會經濟活動的多維角度。通過多維角度,我們可以更清楚社會是如何發展的,人在其中是什麼角色,國家採取某種政策的原因,以及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的生活乃至推動社會前進。
人類從進入文明時期開始,一直在試圖理解自然,理解他人,理解自己。從古希臘時期一直到1776年以前,經濟活動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一直不斷的拓展範圍。從自己自足到海洋貿易,經濟學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試圖孕育成形。直到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經濟學中真正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理論基礎才得以成形,這就是著名的市場通過無形的手對資源進行配置的論斷。這一觀點在現在看來貌似平白無奇,這一方面是因為現代經濟學理論已經融入普通大眾,另一方面是當今的市場活動熱度即規模遠非兩百多年前可以比擬和感知。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還探討了眾多其他的經濟學內容,形成了經濟學發展的主要框架,比如經濟政策和經濟制度,資本與資本家,國民財富的形成原因,價值理論與價格的確定,分配理論,等等。然而,《國富論》的價值並非是對這些內容的探討,因為其中很多內容從現代經濟學觀點看是錯的或者至少是不成熟的,《國富論》的價值是提出了市場自動配置資源的深刻見解,這是與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學最大的區別。在他之前,經濟學發展的巔峰是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而這二者的觀點從現代的眼光看都沒有抓住經濟活動的本質,甚至邏輯自身就是矛盾的。
亞當·斯密之後,經過大衛·李嘉圖的進一步發展,經濟學進入抽象模型的運用階段。李嘉圖最重要的貢獻,在我看來,包括經濟學抽象模型的使用,比較優勢的發現,和地租理論的提出。經濟學抽象模型的意義在於可以簡化現實世界,通過省略細節,才使我們看清什麼是真正重要的。這一方法被後來的經濟學家所接受和採用。比較優勢的價值在於從理論上證明了國際貿易的必要性。在國際貿易中,只要一國在某方面相對於另外一國的生產效率更高,雙方進行貿易都是可以獲得收益的。因此經濟的發展必然是全球一體化,資源互通,而當今美國政策導致的逆全球化是違背經濟學規律的,也必定無法成功。地租理論是後來提出的邊際理論的雛形和特殊化形式,同時理解了地租理論,也可以明白為什麼目前中國京滬深的房價節節攀升,為什麼深圳的房價還會進一步分化。資源和生產力決定局部財富,局部財富帶動稀缺土地的溢價,形成現代意義的「地租」。
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經過約翰·斯圖亞特·穆勒、門格爾、瓦爾拉斯、傑文斯等人的發展,逐步形成相對完成和正統的觀點,最終由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畢其功於一役。不過由於缺乏對宏觀經濟是深度思考,馬歇爾只能說是微觀經濟學之父。對於宏觀的貨幣理論、增長理論以及經濟周期理論,留給了後來的凱恩斯等人,並提出了政府對經濟活動進行幹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通過新政大力基建增加就業,使美國經濟得到復甦,從實踐上肯定了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理論的正統性。
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學經過兩百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主流的認知架構。曼昆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將核心的經濟學觀點總結為10大原理,分別是
最後,學習經濟學和經濟思想史的意義是什麼?在我研究過後,我得出的結論是,1.當今世界任何一個經濟學家說的話,都只能聽一半,因為學習經濟思想史告訴我,經濟學是一門動態發展的學科,觀點一致在更新,但從沒有真理。2.一定要學習經濟學,而且要不斷的讀書學習,因為經濟運行的核心規律已經被無數智庫研究無數遍,作為普通人,我們能比他們更聰明嗎?不能。那就把研究的結果拿來,放到自己的思維工具箱。3.做重大決策要考慮背後的經濟學原理,以免做出愚蠢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