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焦點
[海峽午報]艱難的撥亂反正 臺灣歷史課綱修改之爭
2020-12-19 央視網
[海峽午報]艱難的撥亂反正 臺灣歷史課綱修改之爭 艱難的撥亂反正,臺灣歷史課綱修改之爭。
channelId 1 1 2 64d61a94c5233de3df8ce7710a4e5c44
相關焦點
臺灣學生團體力挺歷史課綱調整 拒絕「皇民教育」
原標題:臺灣學生團體力挺歷史課綱調整 拒絕「皇民教育」 中國臺灣網2月7日消息 一群由臺灣高中、大學生及青年團體組成的「抗獨史陣線」,今天上午到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門口舉行記者會,表示支持臺灣教育部門微調高中歷史課綱,去除錯誤的日本「皇民化教育「,他們紛紛強調,拒絕「皇民教育」,撥亂反正,絕不妥協。
臺灣當局修改高中歷史課綱
據新華社臺北8月14日電 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課審大會」13日決定,對現行中學社會領域課綱進行修改,在高中「中國史」教學中不再使用傳統的朝代編年史,並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架構下呈現。這一決定引發島內輿論強烈質疑與批評,認為這是民進黨當局在歷史領域「去中國化」的又一政治操作,是在破壞兩岸關係現狀。
臺灣地區歷史課綱調整的歷程、原因及其影響探析
新修訂的歷史課綱中,「臺灣史」脫離中國史,首次獨立成冊;明清兩朝的歷史則被納入世界史範疇;主張學生應先學習臺灣 「本土」歷史,進而學習中國史與世界史。(2)這份歷史課綱首次公開即受到廣泛抨擊,導致課綱修訂暫停。2004 年連任後,陳水扁重新推動歷史課綱修訂,因該課綱未完成完整的修改流程,被稱為「95暫綱」。隨後修訂的「98課綱」以「95暫綱」為基礎,基本框架不變,於2009年開始實施。
臺灣中學歷史課綱不得不改
(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1月24日消息 臺灣《中央日報》24日刊文《莫忘甲午戰爭》指出,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為遂行「臺灣、中國,一邊一國」,惡意扭曲臺灣中學歷史課綱,對兩岸關係造成嚴重危害。農曆甲午年即至,一百二十年前的國恥不容忘卻!馬英九執政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學歷史課綱的調整,是對被民進黨抹煞的歷史的撥亂反正。
「文化臺獨」歷史課綱 如何應對
一、修改歷史課綱「去中國化」的「三進一退」過程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為適應解嚴後社會多元發展和張揚本土價值的需要,李登輝領導下的臺灣當局對中小學課程內容的規範由過去制定「課程標準」改為制定「課程綱要」,主要提供大方向上的指導意見;教材也不再由官方組織編寫,而由出版社按照課綱要求組織編寫,經審定後出版由學校自行選擇用於教學
張方遠丨臺灣歷史課綱爭議:爭的是政治,不是歷史
臺灣歷史課綱爭議:爭的是政治,不是歷史張方遠(《高中歷史課綱烽火錄》編者)繼「太陽花學運」之後,臺灣島內又現「反課綱運動
臺灣:臺當局修改歷史課綱遭批
央視網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近日出臺的「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公告,其中中國史部分內容大減並移至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這份新課綱,引發外界對臺灣「文化臺獨」的質疑。對此,國民黨痛批蔡當局是數典忘祖。
臺灣學者教師反對新修高中歷史課綱 呼籲挽救下一代
22日,多位臺灣史學、教育學專家和教師表示,為捍衛與挽救臺灣下一代免受這種違反史學與教育原則的毒害,對新修課綱將堅決反對到底。8月22日,臺灣文化與教育研究學會主辦的「反去中國化歷史課綱記者會」在臺北舉行。
那些年,臺灣改過的歷史課綱
臺灣在民主化之後,政府對學校課程設置的態度由「標準」轉為「綱要」,更多提供大方向的指導意見,教材編寫交由民間編訂,國家權力已經弱化了很多,但受制於教材編訂資格和學生考試範圍,課綱無論對出版商還是對學校,仍然具有提綱挈領的關鍵地位。課綱的規定,不僅對教育產生影響,其字裡行間蘊含的價值取向,也將對整個社會帶來深遠影響。
王曉笛:那些年臺灣改過的歷史課綱
課綱的規定,不僅對教育產生影響,其字裡行間蘊含的價值取向,也將對整個社會帶來深遠影響。因此通過課綱修訂,爭奪話語權一直是藍綠惡鬥的重要領域,其中又以對歷史課綱的編訂為重中之重。此次課綱微調的爭議點,也主要集中在歷史課綱的編排上。實際上,在臺灣,有關課綱的爭議每幾年就要發生一次,課綱微調不過是趕了個時髦。
民進黨修改歷史課綱 操弄歷史終將被歷史操弄
民進黨修改歷史課綱 操弄歷史終將被歷史操弄 2018-08-15 操弄歷史終將被歷史操弄(望海樓) 一如所料,民進黨當局一手操控的「教育部課審大會」8月13日通過了島內12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綱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拍板!民進黨「去中國化」得逞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4日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課審大會」13日通過,12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並明確提到「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地區現行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等3部分,明年上路的12年課綱則改為臺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
蔡英文當局修改歷史課綱再「去中」 臺媒:三思
中國臺灣網6月21日訊 蔡英文當局的12年「國教」歷史課綱草案日前曝光,草案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內,被認為是推進柔性「臺獨」、「去中國化」的又一舉措。
在課綱的「撥亂反正」問題上,馬英九承認:這點我確實做得不夠
如今又開始在課綱上做手腳,據悉,現在臺灣地區所使用的「108課綱」,是在全面推行赤裸裸的「臺獨」教育,現在的情況對於馬英九而言,已經「回天乏術」。馬英九開始懺悔,在課綱的「撥亂反正」問題上自己做得不夠。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架構已定 不再單列中國史
這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臺灣高中歷史課綱修訂一事今有定案。
台歷史課綱把「中國」改稱中國大陸理所當然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點評文章,原題《莫忘甲午戰爭》,全文摘編如下:「教育部」所修訂的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就史實部份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因為這些部份在上次民進黨8年執政期間遭到扭曲。
臺灣學者和青年學子抨擊當局新修高中歷史課綱
新華社臺北8月24日電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24日在臺北舉辦「臺灣教科書新課綱評析」論壇。與會多位臺灣史學專家、教育界人士和青年學子表示,面對「臺獨」勢力漸進、全面推進教育「去中國化」,島內有識之士要聯合起來發出正義之聲,不要讓他們繼續荼毒年輕一代。
BBC看臺灣課綱縮減文言文:「文白之爭」變「統獨之爭」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援引臺灣媒體人報導稱,臺灣教育部門課綱審查委員會的草案是計劃將文言文比例從目前的45%至65%降低到45%至55%,而推薦教學的文言文也從30篇減少到20篇,反對一方指臺當局將語文教學作為意識形態的工具,並且發動連署、召開記者會,呼籲當局拋開「文白比之爭」,並且強調文言文是「優美的」。
臺灣教科書之殤
身在海峽對岸的曹老師很急切,也很焦慮,因為9月新學期一開學,臺灣小學、初中和高中一年級的新生們,就要開始使用蔡英文當局根據新課綱修訂的新課本。而翻開這些教科書,無論是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荒謬陳述,還是沒有中國史的歷史書,都讓已經執教35年的曹老師痛心疾首。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蔡英文,臺灣課綱修改歷經20多年,一步步走向「去中國化」,而歷史這門課,總是首當其衝被「上下其手」。
人民日報批民進黨當局篡改歷史課綱:不容「教育臺獨」得逞
新學年開學以來,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多次召開記者會,揭露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搞「去中國化」和 「教育臺獨」,他們大聲疾呼:「教育臺獨」貽害無窮,必須正本清源。以南島語系取代中華民族作為臺灣人的祖先,臺灣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事實被篡改成「多元文化的臺灣」,以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法律效力為理論依據的「臺灣地位未定論」赫然在冊,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成為「政治正確」……一一列舉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和「媚日」的內容, 臺灣有識之士痛心疾首,「從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代起,『臺獨』勢力一刻不曾放鬆對青少年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