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聰明人反而不容易成功?

2020-12-13 湛廬文化

有一個讓很多人感到好奇的問題:為什麼很多聰明人並不成功?

《聰明人的才華戰略》這本書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一個典型的聰明人,多才多藝,通曉多種語言,對數學也頗有研究,他曾經做過計算機工程師、制琴師、雜誌編輯、記者和作家等職業,也是柔道藍帶選手,還曾經想成為天文學家和搖滾明星。不過,他雖然在每個領域都能快速上手,但興趣總是消退得很快。

作者認為,很多的聰明人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就給這類情況起了個名字,叫做「達·文西詛咒」。因為達·文西這個天才,就是一個大號的聰明人,他的一生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嘗試了各種各樣的事情。

臨死前,他還有很多作品和發明沒有完成,給世界留下了很多的遺憾。達文西這樣的天才畢竟很少,大多數聰明人都無法突破興趣過多、好奇心爆棚、不能深入鑽研帶來的詛咒。

《聰明人的才華戰略》

作者:(德)萊昂納多·洛斯佩納託

譯者:符蕊

為什麼聰明人會陷入「達·文西詛咒」

阻礙聰明人成功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學習新東西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一旦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向這會導致他們對太多的領域都只做到了淺嘗輒止。但是,只有花時間、花精力,深入到一定層次之後,才能體會到專家獨有的樂趣,才會強烈地吸引你繼續鑽研,越鑽研越感興趣,越感興趣越鑽研,這樣才能取得精進。

阻礙聰明人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不想競爭他們會想,我沒怎麼努力就做到了這個程度,繼續做下去,肯定沒人能比。不是我不能,只是我不願意。如果競爭失敗了,反而會讓自己顯得不夠聰明。

但是,競爭中的挫折、困惑、批評、自卑和質疑,是一個人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養分,沒有了競爭帶來的反饋和幫助,無論誰都很難成功。

可是,世界上還是有很多聰明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作者在書裡總結了那些成功的聰明人的共同點,我想跟你分享其中很重要的兩點。

共同點一:培養「才華尖峰點」

成功的聰明人的第一個共同點,他們不會在所有事情上平均用力,而是會找到並且培養自己的「才華尖峰點」他們會去尋找自己擅長的、喜歡的而且足夠複雜的,這樣才能讓自己長久保持興趣的事情,同時這件事還能讓他們賺到錢養活自己,這就是值得培養的「才華尖峰點」,是值得投入全部精力的終身事業,只要在這個方向上堅持不懈地做下去,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取得超越別人的成就。

著名科學家霍金是一位公認的天才,但是,他雖然聰明,但是學業成績卻不太突出。因為他的興趣實在是太廣泛了,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喝啤酒、看小說、練習劃賽艇,還經常參加各種活動。如果就這麼下去,霍金很可能會像其他人一樣,找個高薪的職位,然後繼續在各種各樣他感興趣的事情上揮霍自己的天賦和精力。

轉折發生在霍金21歲的時候,他被確診得了漸凍症,這種病會讓他的下半生都只能在輪椅上度過。患上這種病讓霍金別無選擇,只能專注於學業,把全部的精力和才華都投注到物理學研究上。結果,他很快就被聘為劍橋大學教授,做出了很多研究成果,32歲就當上了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可以想像,霍金如果沒有專注於培養自己的「才華尖峰點」,那麼世界上可能會多了一位多才多藝的金融家、小說家和運動員,卻損失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巨匠。

共同點二:遇事先找共性

成功的聰明人的第二個共同點,他們並不是去刻意發現事物之間的差異性,相反,他們往往是在尋找共性,把複雜的東西,抽象還原出最本質的東西。他們都有特別強的「類比能力」。

很多重大的發現和創新,都源於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之間的知識碰撞,而要綜合這些跨界的知識,就需要一個人有很強的「類比能力」,能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共性。

愛因斯坦的類比能力就是出類拔萃的。他注意到,所有能量都可以分成兩個種類,一類是流動的能量,比如熱能、動能;還有一類是靜止的能量,比如勢能。這兩種能量可以互相轉化。於是,愛因斯坦就在頭腦當中構建了一個類比,他就想:既然能量可以分成流動能和靜止能,那質量是不是也可以分成兩類呢?

一類是流動的,另一類是靜止的。

他還進一步類比,既然不同的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那麼不同的質量之間也應該可以互相轉化,甚至能量和質量之間也能互相轉化。

後來,愛因斯坦順著這個思路繼續研究,果然發現,原子內部的化學鍵,隱藏著巨大的能量,如果把這些能量釋放出來,原子的質量就會變小,也就是說,質量和能量之間真的能夠相互轉化。結果你肯定知道了,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E=mc^2,開啟了人類利用核能的時代。

《聰明人的才華戰略》這本書想要告訴你的是,那些懷才不遇的聰明人,如果能早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前進方向,持續地深入和精進,就更有可能獲得人生和事業上的成功。

他們往往在尋找共性,把複雜的東西,抽象還原出最本質的東西,忽略那些無關緊要的差異。這樣一來,他們就能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相同的底層規律,更能夠舉一反三,事半功倍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這種「找共性」的類比思維,是所有想要獲得成功的人都應該學習借鑑的。我建議你親自去讀一讀這本書。

好,我的分享就到這裡,推薦你分享《聰明人的才華戰略》。

相關焦點

  • 這個年頭,聰明人為什麼反而不好混?顏色異類定律就是最好的說明
    「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是世人皆知的一句話,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不知道有沒有深入思考過的讀者朋友們?這個年頭,聰明人為什麼反而不好混?顏色異類定律就是最好的說明。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狗寶寶的顏色出現了問題,被咬的狗寶寶全身都是黑毛,而其它的三隻狗寶寶全身都是白毛。這樣就顯而易見了,很顯然是這三隻白毛的狗寶寶都把這一隻黑毛的狗寶寶當作是自己的異類了。這和「」這個年頭,聰明人為什麼反而不好混」會有關係嗎?筆者認為這或多或少都會有那麼一點點關係,要知道:這個世界,聰明的人畢竟是少數。
  • 啥叫聰明人?怎麼變成聰明人?
    這個詞沒人不知道,大概意思也都懂,但好像把聰明人的定義是什麼說清楚,以及把變成聰明人的具體路徑梳理出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所以今天打算把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嘗試把「啥叫聰明人」以及「怎麼變成聰明人」這兩個問題給搞清楚。(這類文章我特別愛寫,因為這種文章對我來說屬於全新思考,是一個創新過程。
  • 一個人聰明程度越高,在職場反而越容易受排擠,原因太現實
    為什麼一個人聰明程度越高,在職場反而越容易受排擠呢?其中有3個原因太現實。一、你越聰明,會越顯得別人無能。為什麼我們常說高手總是孤獨的?總是寂寞的?就是因為高手實在是太聰明,讓很多人「望塵莫及」,高手的聰明才智會將別人襯託得非常無能。所以,職場中越是聰明的人,反而越不受同事們的待見。
  • 為什麼聰明人家裡從不買這麼潮的床聽完分析才知不耐用容易壞
    作者: 品家為什麼聰明人家裡從不買這麼潮的床聽完分析才知不耐用容易壞臥室睡床對於我們每個人都來說都很重要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好的睡眠。臥室一定要購買實用的大床千萬不要圖時尚潮流去買一些不實用的設計。誰買誰吃虧而且還大不安全。很多人家房子戶型都偏小所以就會買一些帶有收納功能的床。我家就買了氣壓杆床當初還覺得這種床僅可以睡覺而且還可以收納東西。但是放在家裡沒用幾個月就後悔了這種床根本就不好用而且也容易出現故障。氣壓杆換掉的話裡面的東西就不容易拿出來了而且也很費事。這種床價格還比較貴用著一點都不安全。
  • 為什麼有的人性格內向,不善於與人打交道,反而更容易獲得成功
    摘要:貝多芬,高爾基、華盛頓、著名企業家摩根,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有耳熟能詳的周星馳、周杰倫、陳道明,都是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身上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內向。為什麼有的人性格內向,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反而卻容易獲得成功?
  • 稻盛和夫:為什麼我不看好聰明人?沒有這兩點,你的能力一文不值
    稻盛和夫:為什麼我不看好聰明人?沒有這兩點,你的能力一文不值也許很多企業老闆都希望能夠招到聰明機靈的員工,因為這種人反應快,做事麻利,用著也很順心。但創立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公司,並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卻說:「我不看好聰明人。因為他們自以為是,急功近利,凡事喜歡找捷徑,缺乏拼搏精神。」
  • 面試官:「你為什麼離職?」聰明人會考慮這3點,回答得體還加分
    面試官:「你為什麼離職?」聰明人會考慮這3點,回答得體還加分工作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經濟的重要來源。那麼,當面試官提問:「你為什麼離職?」聰明人會考慮這3點,回答得體還加分。1、坦誠相待,有一說一對於很多公司來說,是很看重員工誠實的問題, 要是發現員工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有出現撒謊的情況,是不會選擇錄取的。所以對於這種公司,就需要選擇用「坦誠相待,有一說一」的方式。
  •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人類有不同的膚色有不同的種族,但是我們的大腦容量基本上就相似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智力水平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這說明我們的進化速度沒有分別,至少不會出現智人與尼安德特人那樣大的區別。
  •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職場中的聰明人並不受人待見?原因是這3點!早知早受益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非常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有些聰明人在生活中因為自身夠圓滿,處理事情也很巧妙不會得罪人,所以說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只要不與其有過多的交心環節,其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我們良好的相處氛圍和體驗。但是當這種人處在一個不同環境中的時候,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
  • 為什麼說監獄裡的人大多都是「聰明人」,為什麼聰明還會被抓呢?
    正如題目中的「聰明人」三個要打上雙引號,這並不是說犯人不聰明,而是這種聰明用來了走極端,玩邪門歪道,鑽法律和經濟的空子。其實,監獄裡面的人犯人往往被說成聰明人,之所以會有犯人多數是「聰明人」的說法,主要原因還是:犯事的人很狡猾,他們總是想著去騙人,心中想著不勞而獲,所以這些人嘴上能說,大腦總會想到別人很沒想過的事情,體現出來的就是小聰明。01為什麼說所有賺錢的方法都寫在刑法裡?
  • 心理學:為什麼聰明人大多不幸福
    很多人以為聰明就可以幸福,但是實際在生活中發現,我們發現太多的聰明人都不幸福,他們內心很苦痛,無論是就業還是工作,他們都比普通人更為脆弱,為什麼聰明人都不幸福,心理學發現主要是這幾個原因:首先我們要區分聰明與幸福是不掛等號的,聰明是屬於智力方面,而幸福則是情感方面的感受,他們是兩個不同的體系
  • 聰明人總是著急於成長,而傻瓜總是著急於成功
    2為什麼很多人開車回到家,在地庫裡停好車後,喜歡在車裡獨坐一會再回家?有人說:開車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有人說:需要抽根煙緩解一下一天的壓力。有人說:不喜歡自己的疲憊被妻兒看到。3聰明人總是著急於成功,傻瓜總是著急於成長。聰明人太容易挖到表層的礦藏,也因此往往錯過深處的富礦。
  • 在學習上,死腦筋比聰明人更容易成功
    在學習上,死腦筋比聰明人更容易成功 文 | 北朝文
  • 稻盛和夫:我為什麼不看好聰明人?沒有這兩樣東西,能力一文不值
    建了兩家世界500強公司,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在他的書中說:「我不看好聰明人,因為他們自以為是,急功近利,凡事喜歡找捷徑,缺乏拼搏精神。」京瓷在創辦之初,就招來了很多的「聰明人」,但就是因為他們的聰明,他們不安於現狀,覺得公司沒什麼前景,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離職。只有稻盛和夫留下來了,10年後京瓷上市,邁入了世界500強的行列!後來他說,當時京瓷留下來的人,其實大多都是沒有想太多,也沒有更多選擇,從沒想過要跳槽的平凡人。
  • 面試官:「你為什麼要跳槽」,聰明人會這樣答,別當「老實人」
    面試官:「你為什麼要跳槽」,聰明人會這樣答,別當「老實人」找工作,應該是很多人生活中都必須面對的事情,也是很多人都不想去做的事情。要想成功找到工作,除了需要前期的尋找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關卡,就是面試。
  • 為什麼現在「聰明人」都不買車了?酒後吐真言,看看這些人怎麼說
    不過現現時已不同往日,現在的人們已經不是往日的追求了,很多「聰明人」都說現在並不想買車了,而且有這種想法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那到底為什麼現在「聰明人」都不買車了?酒後吐真言,看看這些人怎麼說。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3億輛。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據。就拿我國十五億人口來計算的話可以說是基本上五個人裡面就有一輛汽車了。
  • 稻盛和夫:我不看好聰明人,老實人這3點品質,很多人比不了
    稻盛和夫說過:「我不是聰明人,所以我也不太喜歡聰明人。往往成大事的人都是那些看似愚蠢的老實人。」稻盛和夫為什麼看不上聰明人?因為在稻盛和夫創立的兩家世界500強的公司中,成為公司高管的都是看上去有點「傻」的老實人,而那些看起來聰明的人不是離職,就是崗位一般。稻盛和夫曾經說過:為什麼聰明人難成大事,而那些看上去有些「傻」的老實人,卻實現了財富和人生的逆襲?
  • 為什麼聰明人都不買車了?4S銷售酒後吐真言,車主瞬間淚奔!
    為什麼聰明人都不買車了?4S銷售酒後吐真言,車主瞬間淚奔!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對於人們來說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離不開汽車了,除了國家生活水平的提升,每個人的口袋都是相對比較富裕了,所以購買汽車也成為了一種非常普遍的消費根據情況統計,汽車工業應該狀況良好,但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們不願意去購買汽車了呢?
  • 為什麼坐車的人容易暈車,開車的人反而不暈?一起了解一下!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乘客容易暈車,而司機卻不暈車!曾有網友調侃,如果司機都暈車了,還開什麼車!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坐車的人容易暈車,開車的人反而不暈?一起了解一下!其實,暈車是因為前庭運動十分激烈,而前庭就是控制噁心和嘔吐的重要感官。而能夠刺激前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味道或者空氣品質就是其中的一項。
  • 「聰明人」都會繞著走,傻子才會慢慢熬到成功終點
    「聰明人」都會繞著走,傻子才會慢慢熬到成功終點胡適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從表面上看,我們非常需要彎道超越,避開一切笨拙的方法,總結聰明的捷徑。但實際上,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卻始終都在踏踏實實的下著「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