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新生嬰兒長著「人魚身」
圖片說明:12月17日晚,省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朱麗鳳在為「人魚寶寶」做最後的清理
17日晚8時15分,天堂裡多了一條美麗的「小人魚」。浩南上了天堂,沒來得享受上萬讀者和網民給他取的名字;就在記者剛剛寫完關於他的一組稿子,他就走了,帶走了人們無休止的爭論,還有日夜守侯在其身旁的護士醫生的愛心和眼淚。晚上8時20分,湖南省兒童醫院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奇用低沉的聲音打來電話說:「浩南,走了!」經過醫生一個多小時的搶救,小傢伙這次沒能幸運逃過死神的召喚。
日夜護理浩南的護士熊亮、醫生盧秀蘭流下了眼淚。
他沒能等到父母來看他的那天
「『阿姨,我要媽媽。媽媽沒有來,那爸爸呢?』浩南,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流弋,他的尾巴是那樣的漂亮,他的小嘴巴吐出一串又一串的泡泡,傳到我耳中的,卻是這樣的聲音……夢醒的時候,我哭了。我想浩南,雖然不能開口說話,甚至已經聽不到我的聲音,但他最想聽到的一定非常想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最想見到的人,一定是將他帶到這個世界的爸爸和媽媽……」昨日,湖南省兒童醫院ICU護士熊亮在日記中上這樣寫道。
熊亮,已經和「小人魚」浩南朝夕相處了30多個日日夜夜,她熟悉小人魚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和病情的變化。這個世界上,她是最了解浩南的人,也是他身邊最親的人。熊亮堅信她在日記裡寫的,正是浩南還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心聲。
昨天晚上,浩南終於走了,他沒能等到他父母來看他的那一天,雖然即使他活了下來,他們也可能永遠都不會來看他。
棄浩南,其父母曾經掙扎過
時間回流到11月9日,浩南急匆匆地從母親體內來到人世間。浩南的到來本應該給父母帶來莫大的幸福,但浩南下半部分的「魚體」,讓其父母收穫的是痛苦。
11月12日晚上8時許,湖南省兒童醫院門診大廳的樓梯口傳來一陣陣清脆嬰兒的啼哭聲,驚動了醫院的保安。這陣陣撕心裂肺的啼哭聲,來自原本已不幸的浩南。當時浩南被厚厚的毯子包裹得嚴嚴實實,在其旁邊還有一桶奶粉和奶瓶。保安一摸,奶瓶的奶還有餘熱。此外,他們還發現了一封信,信是用鋼筆寫的,筆跡蒼勁有力。信中的內容為:「2006年11月9日1306(出生),請好心人救救他!」
「應該是一名知識分子寫的。」醫院工作人員分析說。「從9日到12日,浩南跟隨他父母生活了4天,可見浩南父母是在內心經歷了許久的掙扎後,才將浩南丟棄在醫院的。」醫院工作人員說。
「浩南是放在樓梯口,所以醫院的監視儀沒能監視到孩子父母的身影。」醫院工作人員說。醫院保安立即向醫院做了匯報,醫生一看孩子竟然患有全球都非常罕見的「美人魚症候群」。由於沒有肛門,小傢伙肚子脹得很大。
「愛浩南,就來看他一眼吧」
救還是不救?醫院有關人員緊急請示院長祝益民。「肯定要救,而且還要傾盡全力去救。」明白其中救治艱難的祝益民說。
11月12日凌晨,浩南被緊急送往ICU治療。在醫院緊急搶救浩南的過程中,一種爭論出現了:浩南到底應不應該救?現在病危了,醫院是否應該放棄治療?昨日,祝益民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態度鮮明地表示:「首先,浩南生命權是第一位的。浩南治癒的希望是很小,但畢竟是生命,我們沒有剝奪他生命的權利。正因為醫院的搶救,讓浩南的生命在這人世間延長了35天(到昨日為止)。」
在醫院35個日日夜夜的搶救中,醫院醫生和護士都對浩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寶寶的腿動了寶寶的腿動了!」昨日,醫院ICU熊亮在日記中寫到浩南腿動興奮不已,「在我觸摸了人魚寶寶的腳趾頭後,我發現他的腿動了,這說明寶寶的反應比昨天好些了。」浩南仍舊處於昏迷狀態,由於凝血功能障礙,孩子腹部的傷口開始滲血,穿刺點也難以止血,熊亮輕輕地壓著穿刺點久久不願鬆開。「我擔心,只要我一鬆手,血就會慢慢的染紅棉花……今日,有朋友問我,對寶寶最大的希望是什麼。我告訴他,我希望孩子的父母能來看看他!」
而這個希望,隨著「小人魚」的離開人世,已隨風而逝。
該不該放棄對小人魚的治療?昨日,記者採訪了一些倫理和社會學方面的專家。
長沙理工大學社學會專家成松柳教授就此表示:現在,我們誰也沒有權利說,放棄孩子。對於浩南來說,他是一個嬰兒,他不能對自己的生命作出判斷,那麼社會其他人也不能對其生死做判斷。在整個過程中,搶救是最好的關懷。
中國自古以來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人命至重,貴於千金」之說,救人性命,即使是病入膏肓的性命,也是大夫的天職,更是人性。因此,安靜讓其離開是不能接受的。
中南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所長李建華教授說:「這是一場善與善之間的爭論,是會糾纏不清的。但做為一個生命來說,是應該搶救的,不應該放棄。如果搶救具有醫學上的價值,更應該加以搶救,更何況人的生命是不能隨便放棄的。」
中南大學副校長李桂源博導說:「我們首先應該尊重的是孩子的生命權,讓其安靜地死去未免太殘忍了。」記者劉少龍
網友激辯:我們是否該放棄「小人魚」
本報長沙訊「小人魚」浩南病危後,引起眾多網友的熱烈關注,並形成了「兩大陣營」:一種是希望讓孩子安靜地走,避免受到痛苦;另一種認為有病就應該醫治,不管治癒的希望是多少,讓活著的生命就這樣死去,是很殘忍的。
身為醫務工作者的網友劉女士表示,現在孩子已病危了,也很難再讓他康復了,我想還是讓他安靜走完最後一程吧。
市民張先生表示,如果「小人魚」確實救治不好了,沒必要還留在世上受苦受難。市民劉小姐認為,如果不讓「小人魚」安樂死,對小孩也確實太殘酷了,應該多給他一些臨終關懷。
而多數網友主張對浩南繼續救治,並發出愛的呼喚。網民「雁兒」說:「崽崽,你不能退縮啊,我們都在你身邊啊,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們。雖然我不是生你的媽媽我有錢我一定做你的媽媽,讓你過幸福的生活。你要努力好嗎?我們一起努力好嗎﹖寶寶加油」網友qingqinghu說:「每看一次相關報導眼淚就會忍不住掉一次。我想;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生存的權利。感謝細心細緻的醫生護士們。祝福我們勇敢的寶寶。你要一路堅強下去。」
網友「花木」說,救治一個沒多大存活希望的患兒,其意義不是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哪怕是救治毫無生存希望的患者,都不能單純用金錢衡量。如果今天放棄了這個患兒,以後有多少同樣的患者會失去生存的機會?而如果成功救治了這個患者,對人類的醫學發展也有很大的貢獻。人類歷史上攻克這麼多的絕症,不都是從這些看似「毫無希望」、「沒有意義」的搶救開始的嗎?記者劉少龍
「人魚寶寶」救治過程回放
11月9日人魚寶寶浩南出生,12日凌晨被抱入重症監護室。
11月18日醫院在全麻狀態下安全地為他在腹部放置了兩根管道,開始了首次腹膜透析。
11月22日寶寶被順利推出手術室,一個臨時肛門被安頓在他身體的左下腹部,順利完成腸造瘻的手術。
11月25日在腸梗阻梗阻解除和腹脹消失的基礎上,護士開始為他做吸吮訓練。
11月27日寶寶第一次開始自主喝牛奶。
11月28日腸造瘻術後的第六天,寶寶全身出現浮腫,面色較灰暗,透析管的傷口和造瘻口周圍皮膚發紅,透析液裡肉眼就能從中看見有象棉花一樣的小塊絮狀物,意味著透析管不通暢影響腹膜透析的效果。
11月29日在專門舉行的中外專家討論會上,專家們一致決定把寶寶的腎臟替代療法從腹膜透析改為在國內外開展非常少,省內尚無先例的連續血液過濾淨化。
12月3日寶寶病情繼續惡化,當晚,因休克、出血、呼吸衰竭搶救兩次才得以把生命體徵初步穩定下來,一直靠呼吸機維持呼吸。
12月4日冒著極大的手術風險,新生兒外科專家在細如髮絲的血管裡成功地進行了動靜脈置管。
12月5日寶寶正式開始接受比腹膜透析效果好的連續血液濾過淨化。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積極護理下,寶寶接受了血液淨化治療、靜脈營養支持和其他治療。
12月7日寶寶艱難度過28天的新生兒期,進入另一個嶄新而又困難重重的嬰兒期。
12月12日寶寶病危……
12月17日晚上8時15分,浩南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上了天堂,帶走了人們無休止的爭論,和日夜守侯在其身旁的護士、醫生、以及所有關心他的人的愛心和眼淚。
「小人魚」走了,天堂裡不再喧囂
本報長沙訊昨日晚上8時15分,天堂裡多了一條美麗的「小人魚」,天堂裡沒有喧囂,有的只是鮮花和幸福,人世間的爭論也該歇歇了。「小人魚」浩南走了,在這人世間活了37天。
這37天中,浩南飽受社會各界爭論,作為救治醫院的湖南省兒童醫院,也受到質疑。昨日晚上7時25分,浩南的心跳急速放慢。「前幾天就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們費了很大勁,才把浩南搶救過來。可誰知道,這次浩南竟沒能挺過來。」帶著滿身的疲憊,湖南省兒童醫院ICU主治醫師徐泳華聲音嘶啞無力。
徐泳華介紹,從昨晚7時25分開始,幾個醫護人員輪番給浩南做胸外心臟按壓,搶救時一些痰液、小血滴飛濺到他們身上,但大家已顧不了那麼多,憑著一種生的信念執著地搶救著。7時43分,浩南心跳減慢到0次/分,搶救時間一分一秒在過去,8時15分,心電圖成了一根直線,浩南的心跳停止。「我們大家都捨不得寶寶走,我們又進行了50分鐘的搶救。」徐泳華說,「寶寶你可千萬不要離開我們,我在心裡暗暗祈禱。但終究沒能搶救過來。」
ICU護師熊亮很後悔:「我不應該在6點鐘下班,這樣我就能送送寶寶。」聽到浩南的死訊,熊亮大聲地哭了,想直奔醫院送送浩南。看到妻子這樣悲傷,丈夫說什麼也不讓熊亮走,並且叫了熊亮的父母來勸導她。「我已把浩南當作自己的兒子來看待,雖然也知道他很難救活,但是還是希望他能好轉起來……」電話那頭,熊亮已泣不成聲。
聽到浩南走了,湖南省兒童醫院院長祝益民沉默了良久:「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挽救過來。但這也創造了奇蹟,能生活下來37天,就是勝利。我們為浩南贏得了37天認識世界和感受世界的權利。我相信他在天堂回憶起與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他會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