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2020-09-03 大熊貓愛吃肉肉

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後的發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么正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呢?來一起看看給父母的八個關鍵教育指導吧。

身為現代父母,您知道現代孩子該怎樣教育嗎?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後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沒有夢想的能力(自己將來想做什麼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農民拐賣),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麼,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麼樣?

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第—大關鍵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第二大關鍵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4、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   

5、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第三大關鍵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   

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第四大關鍵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1、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處世能力,隨時都會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險   

4、過分地保護,就等於「傷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第五大關鍵讓孩子敢於夢想   

1、有夢想才有創造   

2、不要訓斥孩子的「夢話」   

3、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   

4、拒絕孩子問的「為什麼」,就等於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興趣   

6、善於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奔馳的頭腦  


第六大關鍵是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1、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夠擁有好人緣   

2、孩子善於談吐,最能引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於承認錯誤,則錯誤已經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6、懂得傾聽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關鍵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1、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2、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3、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4、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5、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關鍵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   

3、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   

4、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   

5、懂得「舍」才會有所「得」

相關焦點

  • 蔡元培談教育: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面對這麼多孩子,成長於傳統環境的蔡元培,摒棄了「專制家長」的做法,與時俱進,內外一致,在家裡也是從德、智、體、美出發,全面培養孩子的人格,支持他們自由地發展自己的個性。,他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 真正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
    如今有太多的家長只對孩子的成績有過多關注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許多家長認為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代表一切,只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擁有完美的人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經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甚至有人會認為,學習成績好了其他方面自然就優秀了。
  • 郭軍民大海笑長: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分數,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身為新時代的父母,您知道新時代下孩子該怎樣教育嗎?很多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小開始背唐詩,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各類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考上重點名牌大學。在大多數家長眼裡,他們似乎都認為只有這樣,家長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
  • 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是學習成績,還是人格修養?
    中國偉大的教育學家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說過這樣一句話: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大多父母都特在意孩子的成績,甚至可以這麼說,為了孩子的成績,家長已經變得「不擇手段」。買高端的學習工具,請厲害的私人家教,報名知名培訓班,目的只有一個——怎麼把學習搞好。為此,現在的學生什麼都可以不用做了,只要你會讀書!
  • 乾貨|據悉,決定孩子一生成敗的不是成績,而是這個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表示: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為此才能終生受益。迄今為止,在很多父母的眼裡,學習依舊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成績更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標尺,所以孩子的考試分數成為了孩子能力的衡量,小編不否認學習是孩子的出路,但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 北大校長蔡元培: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八點!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的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後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
  • 北大校長蔡元培: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八點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後的發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麼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呢?來一起看看給父母的八個關鍵教育指導吧。
  •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下面3點,現在看還不晚
    北大校長蔡元培老先生,曾在著作《中國人的修養》裡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分數只能作為孩子某一階段的考察因素,只有健全的人格修養,才能夠讓他受益終生。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下面3點,現在看還不晚!
  •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在大火的網劇《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的媽媽所說的:「學生就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其實我還真怕朝陽跟一些壞小孩瞎玩,耽誤了學習。」這句話其實反映出現今很多父母的想法,他們都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所謂的家庭教育就是三歲背唐詩,四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各種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成功的教育。
  • 北大校長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3-6歲的家庭教育
    兩年前,曾經看過中國大學排行榜的冠亞軍——北大、清華,孩子能考上如此名校,是多少父母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上了名牌大學就能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嗎?顯然是誤區。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中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 教育 |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人格的健全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經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認識健全的人格培養。孩子每一個階段的教育都關乎著他的未來,在孩子還沒正式進入校園的時候,父母就教會了孩子背唐詩宋詞,甚至還會送去各種輔導班進行輔導,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大學,似乎只有這樣才是父母眼中最成功的教育方式。
  •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人格教育
    未來的人才不僅要有良好的智能,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重視和加強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代教育的主題之一。本文從阿德勒人格教育思想的形成入手,解析阿德勒人格教育內涵與特徵,並對其教育思想在當代運用、培養兒童健全人格進行有益探索,以幫助兒童選擇合理的行為方式,培養兒童的社會興趣,促進兒童的人格健康發展。
  •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八點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八點!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4、用自信取代自卑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第四大關鍵,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 孩子教育,不只是學習成績,還有這些人格修養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曾在《培養中國人民》一書中說到過,決定孩子生活的不僅僅是學習成績,而是有良好的人格修養,分數只能用作在特定階段考察孩子的因素,只有良好的人格修養才能使他受益一生。那麼有哪些良好的人格需要培養呢?今天親貝網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
  •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這七個「大於號」!
    在家庭教育中,以下這七個「大於號」,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品德修養、個性心理的形成,甚至可以決定你孩子的一生。品德>分數沒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出眾。但成績、分數是第一位的嗎?並不是的。能力、專業、學識主要是幫助我們解決做事的問題,但不解決做人的問題。
  • 決定孩子一生的是人格健全。孩子六歲前培養這些能力更重要!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小的時候,從他的行為習慣來看他今後的整個人生不是沒道理的。追根求源,孩子成長後大部分的問題,都源於六歲前的教育。在孩子六歲前,培養這些能力非常重要!一、自理能力我們經常能看見周圍很多孩子上小學了,不會穿衣不會繫鞋帶,不是孩子有問題就是家長太「操心」。
  • 決定孩子一生命運的不是成績,而是這4件事!(寫得真好)
    是的,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它無法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不能把成績作為衡量孩子人生價值的全部。 我們並不是要讓孩子養成所謂的「討好型人格「」,而是鼓勵孩子用發自內心的赤誠和真摯,感染身邊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能接收到世界回饋於他的善意,一步步慢慢成長為有底氣、有自信,眼中閃光,心中存愛的人。
  • 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
    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很多人都會發現,走出校門後在社會上過的好的,不一定是當初在學校裡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進入社會以後也未必一事無成。 其實,成績並不是決定孩子能不能成功的唯一因素,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手機、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很多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時,都會數落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你動動腦子行不行啊?」在孩子磨蹭時,犯錯誤時,都恨不得說些難聽的話,以為這樣可以刺激到孩子,讓孩子改成錯誤,其實這只是在傷害他們。「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傷痛很多人把語言暴力冠上了個好聽的帽子:刀子嘴豆腐心。可這張刀子嘴,可能就會把孩子的心劃開一道道傷口,再也無法癒合。有一次,許知遠問姜文:「你人生中遇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
  •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寫得真好!
    身為現代父母,您知道現代孩子該怎樣去教育嗎?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的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後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麼,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