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這七個「大於號」!

2020-12-13 皇家優雅女子學堂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父母因為顧及工作,常常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其實,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三觀世界的完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孩子從出生的那刻起,就要接受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曾這樣說過:「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也是終身和永遠的老師,有自己責無旁貸的特殊功能。家庭教育的功能是學校所不能代替的。把孩子教育全盤託付給學校,是家長的失職和瀆職」。

家庭教育在一個人成長發展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在家庭教育中,以下這七個「大於號」,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品德修養、個性心理的形成,甚至可以決定你孩子的一生。

感受>道理

我們在跟孩子交流時,不在於我們說什麼,而在於孩子聽到什麼;不在於我們做什麼,而在於孩子感受到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過來人的經驗,對孩子輸出一套套的道理,可是沒有體驗就沒有經驗,孩子不會因為我們說了什麼而去真正體驗到什麼。

家長要做的是體會孩子的感受、感同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表達孩子的感受。

習慣>神童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意味著意志力、意味著自我控制力、意味著效率、意味著一切是自然。

優秀也是一種習慣,如果你真心渴望孩子優秀的話,那麼就變「神童情結」為「習慣情結」,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空間>管教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其實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愛人之間,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也同樣適用。

當你對孩子管教過嚴時,孩子的社交力和心理負擔都會大大增加。

適當地放寬要求,對孩子少一些管教,這樣和諧寬鬆的家庭,孩子更具冒險、主動的精神,並能與別人打成一片,很容易獲取成就與幸福人生。

品德>分數

沒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出眾。但成績、分數是第一位的嗎?

並不是的。

能力、專業、學識主要是幫助我們解決做事的問題,但不解決做人的問題。對於人生而言,做人、品德才是第一位的。

教給孩子奮進、教給孩子勇敢,比單單逼迫孩子有好成績更重要。有了好的品行與習慣,孩子必將在未來的道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

狀態>能力

所有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以至於從孩子小小年紀起,就幫他們報了各種課外班。在這種高壓的狀態下,許多兒童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天真靈氣,活潑、歡笑在他們身上已不復存在。

如果從兒童時期開始就是身心疲憊、機械的狀態,那麼你培養的是一個頭腦發達的智慧機器人,而不是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所以說,保持好的狀態比能力更加重要。

興趣>知識

許多父母由於缺乏最高理念,於是一些次要的東西便成了根深蒂固的理念。比如「知識就是力量」,都被這一巨人的聲音所蒙倒。

但現在行不通了,運用知識才是力量,知識也不會自動地改變命運,出色地使用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對於孩子來說,上學期間學到的知識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忘掉,但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卻可以影響他的一生。

興趣——愛好——痴迷,父母的任務就是幫助和引導孩子走到這一步,孩子至此就有了脫穎而出的優勢。

理念>方法

當今家庭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很多父母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舊有的教育模式中。其教育思想還停留在憑感覺、擺權威或是隨大流、趕時髦的搖擺狀態。

大多數人在頭腦中一直沒有一種穩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對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一貫性和長遠觀點。

我們做父母應該提供能夠支撐孩子一生的哲學理念,而不是在方法技巧上作文章。孩子的優秀體現在思維方式上,成功從父母科學的教育理念開始。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家庭教育的成功,可以奠定一個人走向成功的人格基礎,使之不但能夠自立於世,而且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希望我們每一位父母都可以科學、正確地培養孩子,創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為孩子的未來幸福人生引領方向、為建設一個文明、富裕、繁榮的社會奠定基礎。

註: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八點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八點!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第二大關鍵,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 乾貨|據悉,決定孩子一生成敗的不是成績,而是這個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表示: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為此才能終生受益。迄今為止,在很多父母的眼裡,學習依舊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成績更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標尺,所以孩子的考試分數成為了孩子能力的衡量,小編不否認學習是孩子的出路,但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 北大校長蔡元培: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八點!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後的發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麼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呢?來一起看看給父母的八個關鍵教育指導吧。
  • 北大校長蔡元培: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八點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後的發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麼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呢?來一起看看給父母的八個關鍵教育指導吧。
  • 真正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
    如今有太多的家長只對孩子的成績有過多關注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許多家長認為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代表一切,只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擁有完美的人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經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甚至有人會認為,學習成績好了其他方面自然就優秀了。
  • 蔡元培談教育: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蔡元培一生結過三次婚,共孕育了三個孩子,他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家長對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孩子長大以後的路,現在的很多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能名列前茅,考上名牌大學,似乎這樣的教育才算成功。而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的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後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
  •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下面3點,現在看還不晚
    北大校長蔡元培老先生,曾在著作《中國人的修養》裡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分數只能作為孩子某一階段的考察因素,只有健全的人格修養,才能夠讓他受益終生。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下面3點,現在看還不晚!
  • 決定孩子一生命運的不是成績,而是這4件事!(寫得真好)
    是的,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它無法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不能把成績作為衡量孩子人生價值的全部。 教子不僅要趁早,更要從「小」,在日常的點點滴滴小事中,請父母注意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交給孩子這4件事,對他們的未來一定大有裨益。
  • 第56號教室的奇蹟 | 培養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學校成績,而是這四個字!
    不可否認的是,好的學習成績,的確能讓孩子進入比較好的學校,好學校的文憑能讓孩子未來求職時,有一個比較高的起點。 對孩子來說能夠在起跑線發力固然很好,但人生馬拉松的跑道上,更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品格和能力。
  •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分數,也不是努力,而是……
    少校傻眼了,他沒想到這頭牛居然懂得什麼是警戒線。驚訝之餘,他讓人把約瓦克找來,向他詢問騎士的歷史,約瓦克的回答更讓他吃驚:索頓河戰役後,受傷的騎士被德軍俘虜,在集中營裡被役使了3個月。3個月後,德國戰敗,這頭牛重新回到了比利時人的手中,受到了國王的冊封。 少校唏噓不已:這居然是騎士第二次進德軍集中營了!他對這頭老牛肅然起敬,感覺它已經不再是動物,而是個真正的老兵!
  • 北大校長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3-6歲的家庭教育
    兩年前,曾經看過中國大學排行榜的冠亞軍——北大、清華,孩子能考上如此名校,是多少父母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上了名牌大學就能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嗎?顯然是誤區。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中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考試100分,而是教會孩子這5點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孩子在求學階段,最能體現「出息」的就是分數。但是分數,只能代表孩子知識的掌握程度。但以下5點品質,比分數更重要。時間觀念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難買寸光陰。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是最寶貴的東西。時間觀念有2個方面,一個是有計劃,一個是守時。
  • 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很多家長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同處一個班級,都是一個老師教的,孩子的表現怎麼就千差萬別呢?為什麼自家的孩子,報了那麼多的補習班,卻依然學習成績不理想?為什麼,自家的孩子,無論怎麼學習,就是趕不上成績好的孩子?
  • 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很多家長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同處一個班級,都是一個老師教的,孩子的表現怎麼就千差萬別呢?為什麼自家的孩子,報了那麼多的補習班,卻依然學習成績不理想?為什麼,自家的孩子,無論怎麼學習,就是趕不上成績好的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長因此覺得,自己的孩子,智商有點讓人捉急了。
  • 蔡元培先生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這句話其實反映出現今很多父母的想法,他們都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所謂的家庭教育就是三歲背唐詩,四歲學英語,上學後要請家教、上各種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名列前茅,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成功的教育。然而,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起碼的道德,缺少對生命的認知,沒有夢想的能力,不懂得保護自己,無法與別人共享,那麼,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都考第一,又能怎麼樣?
  • 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地位,而是這3個習慣
    人是習慣性的動物,孩子一生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終生受用,自然幸福;養成一大堆不良習慣,遺害無窮,毀掉一生幸福。中國不是騙子多,而是容易上當的人太多,只要不貪小便宜,一輩子不會上當。否則講100種方法,別人用第101種方法又會上當。想不上當只有一種辦法——不貪小便宜,不是自己的就不要。
  • 決定孩子一生命運的七個好習慣
    以下7個好習慣,父母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決定孩子一生命運的七個好習慣(圖片來源:東方ic)習慣一:做事有計劃做事有計劃的人才會贏得信任。有些孩子每到期末複習就一團亂麻,做作業時總是被別的事情打亂,早晨起床上學常常找不到襪子,零用錢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您的孩子會被這樣的問題困擾嗎?您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避免這些麻煩嗎?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學會做事有計劃,即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
  • 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為什麼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差,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很多家長,甚至有些老師都會說,智商有高低,努力各不同!但是很多人往往會忽視這麼一點,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對時間的管理。這就是有些人想方設法補課、熬夜,最終也學不過另外一些同學。因為他並沒有掌握時間管理的訣竅。這個秘密,你要是轉給有孩子的朋友們,家長和老師們都會感謝你的!
  • 決定孩子數學成績的,不是天賦和努力,而是這2個被忽視的重點
    很多家長,甚至老師都認為只要孩子掌握的解題的方法和公式,在數學這門課上就能遊刃有餘。所以,在考試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不少孩子因為沒見過這類題型而丟分。這實際上就是丟了學習數學最基礎的東西,不管孩子怎麼努力,數學成績都是上不去的。
  • 浙大校長演講: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初二
    學習是一件複雜又多變的活動,學習成績越好的當然一方面是適應力很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能抓住關鍵時期,集中解決一些主要矛盾!在一生當中,學生時代是最讓人難忘的時代之一,我們家長在關注孩子成績的時候,不能不了解孩子學習期的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