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面 免費關注本微信!
最國事(Z0123876)——中國最犀利的微媒體,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公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最國事」免費訂閱,我們將呈現一個你不知道的中國。
少校大惑不解,將軍為什麼會和一頭牛過不去?副官告訴他:將軍和這頭牛有仇。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將軍還是個少尉。在索頓河戰役中,比利時人為了突破德軍的雷區,組織了60頭公牛開路,領頭的公牛撞瞎了將軍的右眼,那公牛也踩中地雷,炸傷了一條腿。將軍和公牛倒在血泊中,面對著面、眼對著眼。就在將軍拔槍要射殺這畜生時,一枚炮彈飛來,把他震暈了。將軍由英俊小夥兒變成了獨眼龍,當然恨透了這頭公牛。後來他得到消息,這頭牛成了那次戰役中唯一倖存的牛,戰後被送進了威蘇裡榮軍院。 克魯伯少校帶人到了榮軍院,這裡關押著400名比利時榮譽軍人和負傷療養的戰士。他下令:凡是受傷的,都送到特別營處理,健康的軍人,都送到勞動營看押。 騎士被帶來了,這是一頭黑色的老公牛,神態安詳,右後腿已經瘸了。歷盡戰火洗禮與人事滄桑的老牛「騎士」當克魯伯拔出手槍對準它時,比利時軍人都怒吼起來。一個瘦小的男子走出人群,徑直來到克魯伯面前,說:「少校,我是比利時陸軍中士約瓦克,也是這頭牛的勤務兵。根據《日內瓦公約》,你不能殺害這頭牛,你必須把它當做戰俘對待!」 克魯伯聽了一愣:「一頭牛?當做戰俘?笑話!」約瓦克鄭重地拿出一張紙遞給他:「請你看吧,這是利奧波德國王給它授勳的命令。」克魯伯接過一看,上面寫著:「授予『騎士』比利時王國陸軍上校軍銜,頒二級榮譽勳章……1917年12月l1日。」 克魯伯傻眼了:這是一頭有軍籍的牛,而且軍銜比自己還高!按照《日內瓦公約》,他無權槍斃它,只好把它關到戰俘營去。他給李斯特將軍打了電話,報告了這個意外情況。將軍告訴他:「那就在戰俘營裡合法地處理它!我不相信它在那裡什麼錯也不犯!」 1. 死亡陷阱根據德軍的戰俘營管理規定,戰俘嚴重抗命或者逃跑,是可以當場擊斃的。 克魯伯少校有了主意。這天,他命令士兵把騎士和戰俘們帶到了木料廠,那裡有剛卸下的五車皮木頭,克魯伯要讓騎士套上牛車,拉那堆積如山的木頭。對於一頭養尊處優的老牛來說,這種苦差事它肯定無法忍受。只要它稍有牴觸,士兵們就會用鞭子抽它,激怒它,它一反抗,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槍斃它! 出乎少校意料的是,騎士沒有反抗,而是拉起沉重的車子,默默地向前走去,一趟、兩趟、三趟……它的身上開始流汗,殘腿一瘸一拐很是吃力,可它仍搖搖晃晃地堅持著。當騎士拉到第50車時,戰俘們都看不下去了,他們開始騷動。約瓦克抗議道:「少校,這頭牛已經26歲了,按照牛的壽命,它屬於老年。你忍心讓個老軍人幹這麼重的活嗎?這樣它會被累死的,你這是在犯罪!」 少校皺了皺眉頭,眼珠一轉,又有了主意,他接受了約瓦克的抗議:「是的,今天讓它幹得太多了,明天給它放一天假。」 第二天,少校讓人把騎士帶到了放風區,示意士兵把營區的木門打開,讓它自由活動。外面,是一片寬闊的草地,在通往草地的路上卻密布著地雷。青草對牛的誘惑是致命的,只要它向那片草地奔去,就會犯了逃跑的營規。而它的下場也可想而知:被地雷炸得粉身碎骨。 果然,騎士被營外的青草吸引著,慢吞吞地走向那片草地。可當它走到營區外那條立有骷髏標誌的白線時,就止步不前了。猶豫了片刻後,騎士轉過身子,神態安詳地回到了營區。 少校傻眼了,他沒想到這頭牛居然懂得什麼是警戒線。驚訝之餘,他讓人把約瓦克找來,向他詢問騎士的歷史,約瓦克的回答更讓他吃驚:索頓河戰役後,受傷的騎士被德軍俘虜,在集中營裡被役使了3個月。3個月後,德國戰敗,這頭牛重新回到了比利時人的手中,受到了國王的冊封。 少校唏噓不已:這居然是騎士第二次進德軍集中營了!他對這頭老牛肅然起敬,感覺它已經不再是動物,而是個真正的老兵!他決定給老牛正常的戰俘待遇,人類的戰爭,不應該成為它被虐殺的理由。 2. 特殊看守一個月過去了,騎士依然活著,這讓李斯特將軍十分惱怒。他把克魯伯少校叫到司令部,臭罵了一頓。少校辯解說:「將軍閣下,我和我的士兵都是有榮譽感的軍人,大家實在無法對一頭有戰功的動物下手。它溫馴平和,像個慈祥的老人,我們找不出殺死它的理由。」 將軍的獨眼冒著火:「那好!既然這是一個特殊的戰俘,那就需要有一個特殊的守衛來看守它。」說完一揮手,副官牽過來一隻德國牧羊犬。他說:「這是我的護衛犬,名叫『野狼』。我已經籤發了命令,授予它陸軍少校軍銜。從明天起,這條軍犬負責看管那頭蠢牛,不管它對那頭牛做什麼,你們都不要幹涉——動物的事情,就交給動物去解決!」 少校只好把野狼帶回集中營,和騎士關在一起。野狼一見騎士,就猛撲過去,又撕又咬。騎士被野狼咬住後腿,又跑又跳,想要擺脫它的攻擊。可是野狼異常兇狠,死咬住騎士不放。血從騎士的後腿流出,騎士憤怒了,瞪大眼睛,發出低沉的吼叫。突然,它猛地向旁邊的鐵絲網撞去,鋒利的鐵刺扎進了它的身體,也扎進了野狼的身體。野狼痛得嗷嗷直叫,鬆開了嘴。騎士乘勢猛撞野狼,野狼滾倒在地,痛苦地哀鳴著。騎士抬起前蹄,準備給它致命的一
作者:睿媽
來源:家長必讀(ID:jiazhangbid)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為他們比任何一位學校的老師陪伴在孩子周圍的時間都來得更早也更長。
父母最有責任也最有義務教會孩子以下5種重要的能力,讓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活得開心、順暢,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這,或許是我們能留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
1. 讀書和學習的能力
現代社會是個學習型的社會,知識在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 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實現個人的提高和階級的突破。
拒絕學習,就不會有所成長,便很難有所作為。
巴菲特之所以成為一代股神,成為令人難以企及的投資大師,正是因為堅持了一生的終生學習和讀書。
巴菲特每天都會按時起床,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
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智慧型手機,只有身後書架上的書籍,和一桌子攤開的新聞報紙,而他每天就坐在那裡閱讀和學習。
六十年如一日,從一個富有活力和激情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讓孩子讀書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讓孩子培養終身堅持、終生學習的好習慣,是為了給孩子以後的人生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正如龍應臺所說,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活得有尊嚴,有成就感。
讀書和終生學習,是孩子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識、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徑,最終的收穫和回報也會遠遠超出想像。
2. 教養
決定一個人起點的是成績和學歷,但是決定他能夠走多遠的,更多的是看他為人處世的教養。
要是一個人沒有教養,哪怕長得再好看,再有實力,也是一錢不值。
公司有一年招實習生,一個女孩以最高分進入公司,人很聰明,也有能力,在最後的考核中卻沒有留下。
原因很簡單,很多同事都提到了她不止一次地欺負公司的保潔阿姨,經常頤指氣使地讓保潔阿姨給她清洗杯子,收拾辦公桌。
更過分的是,有時候還出口傷人:「你就是一打掃衛生的,你不做這種低賤的活誰做?」
雖然這個女孩能力不俗,但是公司不留她,沒有人願意和她做同事。
在家庭裡,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一張存摺、一輛車子或者一張房產證,而是立足社會的教養。
品行與教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提升孩子立身於世、安身立命的能力。沒有教養的人,寸步難行。
3. 與人相處的能力
有一位遠房親戚家的兒子,從小就是學霸,一路重點中學,最後被保送進了名牌大學。
可是,大學畢業後的一年中,他卻連續失業了好幾次。
屢次碰壁下,他便意志消沉,放棄了找工作,每天躲在家裡昏天暗地地打遊戲,和廢人沒有差別。
他的母親為了兒子的前途曾經去找過兒子單位的前領導,聽領導講,她兒子學歷是高,能力是不錯,但是不會為人處世。
領導批評他一次,第二天就賭氣不上班;
等電梯時遇見領導,也從來不相讓;
見了同事不打招呼,意見相左時,毫不留情地當眾斥責同事,得理不饒人……
很多家長有一個錯誤思維:孩子成績好就是優秀,把孩子送進名校,自己就是成功的。
成績是很重要,但絕對不是唯一的,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的最終標準。
孩子終歸要離開我們,走上社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與這個社會周旋。
我們可以在他年幼時為他提供舒適的生活、極致的呵護,但不可能陪他一輩子。
總有一天,他要獨自面對這世界,自己解難題,自己擔風雨,自己殺血路。
「家長必讀講堂」特邀講師田先在《7堂課塑造高品質原生家庭》中說過:
如果真的愛他,就該在他離開之前,教會他與人相處的能力,與世界相處的能力,讓他在社會上活得順暢,這才是對他最大的幫助和呵護。
4. 自我保護的能力
對於家長來說,你可以不教會孩子變聰明,可以不教會孩子成功,但是你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這個世界有太多陰暗醜陋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做父母的,也不會時時刻刻都陪伴在他們身邊。
所以,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希望以下幾點,我們能從小就教給孩子: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要位。
與學習、財富、地位、愛情相比,人身安全要排在首要的位置,因為人身安全重大到對人生絕對有一票否決權。
生命危急關頭,身外之物該舍就舍,請先保全自己的生命。
在任何情況下,切記不要激怒對方。
無論何時何地都應學會避其鋒芒,學會委婉表達,學會慎言。
講理論事可以,但是不要說惡話,不要出言羞辱。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敏感點,而有時候,一句話就可能引爆這個點,讓他做出瘋狂、喪失人性的事。
防人之心不可無。
對陌生人要有防範意識,不要喝陌生人的飲料,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與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不僅僅是陌生人,也要小心危險的熟人。有時候,熟人比陌生人更可怕。
與熟人相處,要記住一個原則:保持真誠、友好,但要有距離。一段有距離的熟人關係,才是相對長久和安全的。
從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在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就要告訴孩子什麼叫隱私部位,有人摸了隱私部位,一定要回家告訴家長;
讀小學階段的時候,要告知孩子隱私部位的準確學術名稱,並強調,絕對不允許任何人看和觸摸。
如果有人有這種行為,一定要勇敢地說不,拒絕這種請求。
5. 不輕言放棄的能力
很喜歡泰國的一則家庭教育公益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短片中的媽媽四年級就輟學了,幾乎不認得什麼字。
但是她的教育方式讓我無比佩服,同時又深感慚愧。
小女孩跟著媽媽去菜市場,看到有很多人在買豆芽,於是問媽媽:「為什麼豆芽賣得這麼好?」
媽媽說:「因為只有那一個攤鋪在賣豆芽菜啊。」
小女孩突發奇想:「那我們可以自己培育後再賣嗎?」
媽媽點了點頭:「呃……我們可以試試!」
回家後,媽媽就和女兒一起動手種豆芽。沒想到,過了幾日後,豆芽全部枯死了。看著枯死的豆芽,母女兩個都有點沮喪,但是媽媽卻說:「沒事兒,我們再試一次。」
於是,母女兩個買了專業性的書籍,一起學習如何科學地種豆芽。但是因為她們忽略了豆芽需要早晚澆水,再一次失敗了。
坐在漏雨的房子裡,看著存摺上微小的數字,媽媽流下了一滴淚後,又對著女兒笑著說:「我們再試試。」
短片中小女孩的原型後來一路讀到了博士,拿到了獎學金,在瑞典進行學術研究。
正是媽媽的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和那一句「我們試試」,就像是一劑神奇的養料,滋養著孩子的好奇之心和探索世界的精神,讓孩子的知識之樹生長得無限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