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裝臺》的熱播,使我們對家庭教育產生了思考。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才不會培養出像菊那樣乖張跋扈、或像韓梅那樣無情不知感恩的孩子。
我們從劇中可以看到順子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他勤快、忍耐、善良、寬容或包容;對自己的小學老師一直尊重和照顧,說明他懂得感恩;對手下員工的管理公平公正,從來自己不多拿一分錢,說明他不貪心、清廉。
有著這些優秀品質的順子以身試教,他的孩子品性應該不會差到哪去。但為什麼偏偏劇中這兩個孩子會出現這些讓人氣憤填膺的事情呢?
有人說順子對她們溺愛導致,是嗎?
菊的未婚先孕、韓梅的離家出走,讓他丟盡臉面、痛心切骨,但他都能忍受下來。而且還張羅著要把菊的孩子生下來養大;找到回城創業開婚慶公司的韓梅,他沒有過多地責怪她結婚不通知他,二話不說直接送了一套房給她。
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讓她們的生活更好一些。這也是一個父親應該做的,這裡面沒有一點溺愛的成分,反而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深深愛意和關懷。
我百思不得其解。這種作品中順子家庭成員人物性格的刻畫是不正常的,也不符合邏輯和心理學。
我只能說菊和寒梅這兩個人物是別人家庭發生的事情,但作者把故事放在了順子的身上。
這可能是這部得過茅盾文學獎作品的一個瑕疵,不知您怎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