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 Therapy:我國科學家利用CRISPR破壞B肝病毒

2020-12-24 生物谷

2月5日,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院研究所、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日本京都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在Nature旗下子刊《Gene Therapy》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題為「Harnessing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CRISPR)/CRISPR-associated Cas9 system to disrupt the hepatitis B virus」。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探討了靶定HBV抗原(HBsAg)編碼區的CRISPR/CRISPR相關Cas9系統,在細胞培養系統和活體動物體內的效果。結果表明,CRISPR/Cas9可在體內和體外抑制HBV複製和表達,可能是HBV感染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B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為主,並可引起多器官損害的一種疾病。B肝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國,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少數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國當前流行最為廣泛、危害性最嚴重的一種疾病。目前,對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治療方法還是有限的。

近年來,基因組編輯工具應用廣泛,而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技術更是掀起了基因組編輯的熱潮。CRISPR是自然存在於細菌DNA中的序列,與CRISPR相關(Cas)核酸酶共同起作用,指導RNAs保護細菌基因組免受侵入性噬菌體中檢測到的靶向特異性序列的攻擊。最近已經出現原理論證研究,利用該系統的高序列特異性,來治療動物模型中的遺傳性疾病,以及製備來源於受影響患者的無病幹細胞。CRISPR還可讓我們製備具有特異基因突變的小鼠模型,能比現有方法在更短的時間段內達到研究目的。據報導,在2014年早些時候, CRISPR-Cas系統已經成功作為一種工具,在人類細胞中執行高效、高特異性的全基因組篩選,2014年在增強靶標特異性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從而為尋找人類健康和疾病相關的基因功能,開闢了無限的可能性。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探討了靶定HBV表面抗原(HBsAg)編碼區的CRISPR/CRISPR相關Cas9系統,在細胞培養系統和動物活體內的效果。研究人員通過定量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分析了細胞培養基和小鼠血清中的HBsAg水平。利用定量PCR和HBsAg表達,研究人員評估了小鼠肝臟組織中的HBV DNA水平。

結果發現,經過CRISPR/Cas9處理後,細胞培養物和小鼠血清所分泌的HBsAg量降低。免疫組化分析結果表明,在CRISPR/Cas9-S1+X3處理的小鼠肝臟組織中幾乎沒有HBsAg陽性細胞。CRISPR/Cas9系統可有效地在HBV DNA中產生突變。因此,CRISPR/Cas9可在體內和體外抑制HBV的複製和表達,從而可能是HBV感染一種新的治療策略。(生物谷Bioon.com)

Harnessing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CRISPR)/CRISPR-associated Cas9 system to disrupt the hepatitis B virus

doi:10.1038/gt.2015.2

The current therapies to treat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re limited. Recently,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CRISPR) systems, originally identified in bacteria and archaea, have been found to consist of an RNA-based adaptive immune system that degrades complimentary sequences of invading plasmids and viruses. Here,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e CRISPR/CRISPR-associated Cas9 system that was targeted to the surface antigen (HBsAg)-encoding region of HBV, both in a cell culture system and in vivo. The HBsAg levels in the media of the cells and in the sera of mice were analyzed by a quantita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HBV DNA levels were assessed by quantitative PCR and HBsAg expression in mouse livers was assessed by an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The amount of HBsAg secreted in the cell culture and mouse serum was reduced by CRISPR/Cas9 treatment.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es showed almost no HBsAg-positive cells in the liver tissue of CRISPR/Cas9-S1+X3-treated mice. The CRISPR/Cas9 system efficiently produced mutations in HBV DNA. Thus, CRISPR/Cas9 inhibits HBV re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may constitute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HBV infection.

相關焦點

  • Genzyme to collaborate on gene therapy in China
    Genzyme is partnering with Shanghai-based Sunway Biotech to develop the experimental gene therapy Ad2/HIF-1a in China.
  • 科學家有望利用CRISPR-Cas9基因療法治療快樂木偶症候群!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Cas9 gene therapy for Angelman syndrome traps Ube3a-ATS long non-coding RN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利用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等技術或有望恢復人類神經元培養物中UBE3A基因的功能並能有效治療Angelman症候群模型的缺陷,相關研究結果或為後期科學家們治療
  • 俄科學家成功研發B肝抗病毒藥物,攻克B肝不再是夢!
    日前,俄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流行病學中心科學研究所的代表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國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了一批可以破壞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組的藥物,該種藥物將在5年內上市。
  • Gut:科學家識別出特殊記憶NK細胞 有望幫助改善抵禦B肝病毒感染的...
    2020年6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Gu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Westmead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首次發現了一類新型特殊的人類細胞亞群,其或參與了機體抵禦B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過程中,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B肝病毒感染的新型療法並改善未來的疫苗研究。
  • 經過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
    2020年3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利用一種簡單有效的基因編輯方法來研究和校正導致從失明到癌症等各種疾病的致病突變的潛力,但是這種技術受到一定限制,即必須在基因編輯位點附近存在某個較短的DNA序列。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安全更具靶向性的方法來運輸CRISPR基因療法!
    截至目前為止,CRISPR基因療法已經能夠使用CRISPR分子裝載的病毒在機體中移動來尋找靶向細胞了。儘管該技術被證明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但由於其存在潛在的不良免疫反應和毒性效應,使用病毒作為載體似乎並不太理想。
  • B肝的治療效果與B肝病毒基因型有一定的關係
    B肝患友在剛開始治療,是選擇幹擾素還是核苷類的藥物呢,醫生也會考慮到患者的基因型,綜合來推薦患者的治療方案。我們來說一下關於B肝病毒的基因型的分類和特點。B肝病毒分為幾個基因型?人類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B肝病毒也是一樣,目前已經發現它有9個基因型,就像9個民族一樣。
  • B肝新型PCR製備法,韓國科學家研發,穩健可重複高通量
    關於B肝病毒(HBV)基因組的創新製備方法,2020年8月24日發表於科學雜誌《Viruses》給出科研進展,這是一種適用於HBV基因組的高通量PCR定量DNA製備法,由韓國科學家牽頭完成並發表(見下圖)。
  • Nature子刊:利用免疫正交直向同源物有望提高CRISPR-Cas9基因組...
    一項利用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組編輯的臨床試驗於今年年初開始,並且還將有更多的臨床試驗。然而,人們仍然關注Cas9蛋白在人體中的潛在免疫原性,特別是腺相關病毒(AAV)載體介導的Cas9遞送在體內的應用。最近,幾個獨立的研究團隊報導了人體對Cas9蛋白的免疫力早已存在。
  • B肝理想靶點工具,日本科學家開發,高純度篩選抗HBV藥物系統
    2020年7月31日,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微生物和免疫學系病毒學科科學家Eriko Ohsaki和Keiji Ueda開發了高純度HBV轉錄酶活性區的篩選及其應用。B肝理想靶點工具,日本科學家開發,高純度篩選抗HBV藥物系統這項新技術發表在科學雜誌《Viruses》,歸屬抗病毒藥物和疫苗部分。
  • 我國B肝病毒攜帶者約9000萬人!「握手擁抱就餐」不傳染
    據估算,我國B肝病毒攜帶者約9000萬人,其中約2800萬人為慢性B肝患者,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引起的分別高達60%和80%。國家衛健委昨天發布了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識要點。要點對防治甲、乙、丙、丁、戊型肝炎都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和信息,提升社會公眾和重點人群防治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 B肝治療性疫苗進入三期臨床,她說,只有我們在做
    據調查,我國約有7400萬例B肝病毒攜帶者,佔全球數量的三分之一,其中B型肝炎患者已經達到了2800萬人,每年因B肝導致肝硬化、肝癌而死亡的患者,大約有26萬。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目前我國關於B肝治療性疫苗的研製已經到了上市前的最後階段,這為無數B肝患者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 B肝疫苗的「前世今生」:從「澳抗」到B肝疫苗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因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聽到B肝,大家可能會想到我們都接種過的B肝疫苗。
  • 盤點 | CRISPR的十大經典應用
    徹底根除愛滋病病毒(HIV)是一場艱苦的戰鬥。該病毒不僅能攻擊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且也是一個臭名昭著的突變體。當HIV劫持體內的免疫細胞並開始複製後,它會產生多種基因變異來逃避藥物治療。2017年5月,坦普爾大學(Temple University)和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研究者們已通過CRISPR系統清除活體動物基因組的HIV DNA,進而關閉了病毒複製的能力。該研究也首次證明了CRISPR技術可在三種不同的動物模型中切斷HIV的複製和清除該病毒,其中一種動物模型是「人源化」老鼠,並發表了在Molecular Therapy期刊雜誌上。
  • 【臨床治癒相關爭議探討】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停藥後能否獲得...
    ,還是適時終止抗病毒藥物治療,抑或是加速創新藥物的研發,目前都充滿著機遇與爭議。 針對《共識與指南》中提出的臨床治癒爭議問題,根據慢B肝臨床治癒發展歷程及相關研究,肝霖君將推出3篇系列文章,嘗試對其中的爭議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第一篇為基於聚乙二醇幹擾素α治療優勢人群的相關爭議探討(相關連結)。今天第二篇將就基於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停藥後能否獲得長期受益進行討論。
  • 消滅B肝病毒藥物開發成功,2.5億患者有望被治癒!
    日前,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流行病學中心科學研究所的代表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科學家已研製出一批可以破壞B型肝炎(簡稱「B肝」)病毒基因組的藥物,該藥物或在6年後上市。
  • B肝病毒攜帶者20多年,還望不到頭,難道B肝病毒攜帶是終生的嗎
    關於B肝病毒攜帶者的概念本文不再贅述,在之前我的文章中有很多相關介紹。雖然說,現在很多人並不會在意誰是B肝病毒攜帶者,即使知道好朋友、同事或者同學是B肝病毒攜帶者也不會刻意去疏遠。但是,對於B肝病毒攜帶者來說,總還會有這樣那樣的擔心。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為了模擬天然出現的情況,研究者用 Crispr/cas9 腺病毒載體在小鼠肝臟細胞中敲除 PCSK9。這導致 PCSK9 蛋白水平的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升高。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方法是通過NHEJ方法造成肝細胞PCSK9的突變,效率高達50%,這足夠用於臨床治療。Lin等人的研究證明了 Crispr/cas9 介導的基因組編輯同樣可以用於B肝治療。
  • B肝抗病毒治療前,不妨先查一查病毒基因分型,B肝病毒有8種
    B肝病毒基因擴增檢測B肝病毒,通過基因測序可以分為A-H八種類型,在我國的B肝病毒感染者群體中主要有B型、C型以及DB型、DC型兩種混合型。當然,隨著地球村概念的形成,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人群的頻繁交流,我國的B肝病毒基因類型有所增加,例如主要分布在北歐、北美、中非的A型B肝病毒,分布在非洲大陸的其他基因類型,在我國也偶有發現。不同的B肝病毒基因類型,有著不同的複製特點,其治療的難度和預後也有不同的評測。臨床醫學統計和研究發現,C型B肝病毒複製活躍,發生e抗原血清轉換的難度較大。
  • B肝一線藥迎大幅降價,恩替卡韋中標變更,新藥靶向破壞病毒模板
    小番健康注意到,其中包含B肝患者(CHB)關心的一線治療藥,核苷酸類藥物(NAs)恩替卡韋的續籤後價格降幅。B肝一線藥迎大幅降價,恩替卡韋中標變更,新藥靶向破壞病毒模板續籤結果中,恩替卡韋分散片變更成為恩替卡韋膠囊,中標企業也由正大天晴變更為廣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