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內移動轉售產業的42家虛擬運營商而言,2017年是極為低調的一年。有人言之正式牌照遲遲不發毫無動力,也有人謂實名登記紅線如泰山壓頂一般致使企業毫無喘氣之機。當然,也有產業有識之士認為經歷了近四年的試點磨合沉澱,移動轉售產業已經開始朝著務實、精細化運營方向發展。或許,正式牌照已經在不遠處招手。
就在「2018移動轉售業務全球發展峰會」即將召開前夕,筆者先後拜訪了蝸牛移動CEO陳豔與遠特通信總裁王磊。目前來看,蝸牛移動與遠特通信已經成為當下移動轉售產業的「泰山」與「北鬥」,兩家企業在多項體現自身價值的硬指標數據上都給出了統治力表現。而陳豔與王磊作為兩家企業掌門人也是互相尊重,可謂英雄惜英雄。如果說蝸牛移動在未來將重金布局國際業務的話,未來的遠特通信又將何去何從呢?
多項行業第一創新成果驚豔產業
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對王磊進行了獨家訪談。王磊,199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得信息與控制工程學士學位與技術經濟學士學位。擁有19年的通訊與網際網路產業工作經驗,2014年開始領導建設遠特總體運營體系。加入遠特前,先後任職貝爾實驗室,UT斯達康與播思通訊,從貝爾實驗室工程師開始,先後擔任過UT斯達康核心網產品系統架構與系統工程總監,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西區總經理及播思通訊有限公司產品管理與新業務拓展副總裁等。作為企業帶頭人的王磊深厚的技術背景也決定了遠特通信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企業經營之路。
上一次約見王磊是在「2017移動轉售產業雄安研討會」上,由於演講時長有限,筆者對於會上王磊所闡述出來的卡盟與卡盟SDK並不完全理解其價值與意義。而本次,筆者通過與王磊近三個多小時的訪談,可以說系統性的了解了遠特通信在產品、戰略、定位與未來規劃上的一些方向,可謂乾貨十足。
如果說當年的蝸牛移動會盟「諸侯」完成太湖封頂是憑藉其多項經營指標第一,那麼遠特通信如若躋身國內頂尖的話同樣繞不開最具說服力的「第一」。那麼,一向低調的遠特通信現在有哪些極具驚豔的「第一」來讓業界側目呢?在此,筆者先列舉其中幾項:
第一家通信資源共享運營商;
第一家數據實時透明運營商;
第一家具備實時結算能力運營商;
第一家整合基礎運營商自有業務產品能力的虛擬運營商;
第一家通信資源產品能力SDK雲端開放運營商。
以上五項「第一」,筆者簡單闡述前三項,重點詳解後兩項。
第一家接入聯通自有產品,整合虛商自有產品與基礎運營商產品的銷售運營平臺
作為第一家通信資源共享運營商,遠特通信第一家完成了全國範圍千萬碼號資源共享,一點接入,全部資源與產品可達。這也是卡盟1.0時代就已經實現的功能,坐擁號池資源,全國各地用戶可以輕鬆便捷的,實名任意辦理全國已有任意歸屬地號碼,並自由選擇套餐服務,全程用時不到1分鐘。藉此,遠特通信一舉打破了傳統售卡受到局域歸屬地限制與實名開卡過程複雜的局面。同時,創新的卡盟平臺模式分離了碼號資源與話費在銷售環節的傳遞,降低了從業合作夥伴的資本投入,也從商業模式和技術保障上根本的保障了電話號碼實名制登記。
作為第一家數據實時透明運營商,遠特通信第一家通過網際網路向合作夥伴開放了日級別經營數據;而作為第一家具備實時結算能力運營商,遠特通信支撐末梢網點實時提現,這一點在當前移動轉售領域乃至基礎電信領域都是絕對領先的。
再來看「第一家整合基礎運營商自有產品能力的虛擬運營商」這一項,王磊表示:「遠特通信信時空卡盟是第一家接入聯通自有產品開放平臺的前端銷售運營平臺,藉助中國聯通領先的信息化支撐,卡盟具備了聯通全業務支撐能力,豐富了產品供應,並與自有虛商產品做到了融合。」
怎麼具體理解王磊的解釋呢?筆者通過卡盟APP發現,目前卡盟接入的碼號資源不僅僅只是遠特通信自有千萬量級170碼號,還有北京聯通的冰激凌套餐碼號和中國移動的物聯網碼號。對此,王磊重點解釋了北京聯通碼號資源,畢竟這屬於卡盟與聯通自有產品開放平臺打通後最直接的業務體現。
據悉,接入聯通自有產品開放平臺之後,遠特通信可以與全國各個省份的省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北京聯通冰激凌套餐合作只是一個起步,藉助卡盟百分之百實名登記的基礎能力,北京聯通選擇牽手遠特通信開展合作也是給其他省公司後續合作開了一個好頭。王磊總結道:「卡盟平臺是遠特三年虛商發展的平臺載體,這個成果包括快速實名制開卡,實時結算,運營數據透明等等離不開聯通體系平臺的支持,也形成了遠特自己有特色的經驗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再接入聯通自有產品,發揮自我優勢,延伸了聯通的業務覆蓋,可以說是更好的契合了虛商發展的初衷,基於虛商發展,創新成果回饋基礎運營商,更好的服務用戶。」
如果你認為遠特能夠跟全國各個省公司去接洽合作就算結束了,那就只能說大大低估了卡盟的開放性。王磊補充道:「我們在商業模式上堅持合作與開放,卡盟平臺將向有能力、有資源的合作夥伴開放,共同在優勢省份全體系運營遠特會對合作夥伴加大業務分成比例,同時堅持網點實時結算與合作夥伴運營數據透明,發揮平臺經營的優勢,共同發展。」
談到卡盟開放性這一點,又再次呼應了早期王磊提出的「合創」理念。儘管卡盟本身已經足夠開放,但是有沒有可能將這種開放能力做到極致,進而惠及遠特通信「合創」平臺上的中小企業,甚至更多千千萬萬企業呢?於是,卡盟開放平臺登場了。
重拳進擊可穿戴與物聯網市場 打造獨特的移動通訊雲端運營商
那麼該如何理解卡盟開放平臺呢?王磊稱:「卡盟開放平臺整合了遠特整體運營系統與卡盟的SDK能力開放,面向智能終端、創新平臺做通信能力輸出,提供SDK集成便捷的解決方案。我們SDK第一個版本已於2017年10月上線,第一個融入遠特通訊能力SDK的可穿戴產品也在開發之中。」那麼,這個開放的SDK體系究竟包含了卡盟哪些核心功能呢?
據悉,卡盟SDK將卡盟的產品能力、實名認證能力、寫卡能力、充值能力、客服能力、查詢能力等都進行了開放,合作方只需幾個開發工程師利用兩周時間,便可以將以上能力加入到自己APP之中,賦予自己產品用戶自由選擇通信碼號與產品服務的能力,無論是作為功能補充,還是作為基於以上核心功能的定製應用,都是十分便捷與可靠的。
另外,卡盟開放平臺也結合了遠特物聯網接入管理平臺,而後者基於遠特BOSS系統,已完成與聯通JASPER平臺對接與物聯網卡號資源管理對接,支持B2B2C類應用快速構建,同時也已經得到了數萬實驗用戶的驗證。可以想像,卡盟開放平臺將重拳進擊物聯網市場。
當然,物聯網作為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存在,各家企業必然會有所聚焦,有所側重。那麼,遠特通信將在哪塊物聯網分支進行布局呢?對此,王磊表示:「卡盟開放平臺目前聚焦兩大核心領域的通信能力提供,一個為智能穿戴設備,一個為車聯網。前期會更加側重智能穿戴設備,包括智能兒童手錶、智能運動手錶、智能手環、老人健康終端等。」
由此,遠特通信信時空宏偉藍圖呼之欲出。依託基礎IT能力,開放BOSS系統與網際網路化工具,開放閉環多渠道支付體系;而在渠道側,藉助卡盟末梢能力開放、卡盟SDK開放、第三方應用進而打造聚合與開放;而在產品側,藉助170/171產品、基礎運營商產品、充值與流量、智能終端、物聯網等實現聚合與開放。
那麼,該如何來定位當前的遠特通信呢?用王磊的話說便是:「打造獨特的移動通訊雲端運營商。」幾個核心關鍵詞:獨特、移動、雲端、運營商。當然,以上定位也是基於卡盟的發展生態與聚焦完成的。所以,卡盟對於遠特通信而言至關重要。對此,王磊也是頗為感慨:「去年我們處境相對艱難一些,但是憑藉卡盟的誕生與完善,憑藉技術創新與堅持,徹底讓我們打了一個翻身仗。」
當然,遠特通信走到今天,王磊深知來之不易。作為遠特通信掌舵人與全程經歷者,王磊感慨:「如果沒有政府部門對行業開放發展的支持引導,同時嚴格要求實名登記,對規範通信運營市場的監管,不會有我們這些創新型企業生存的市場與土壤,也當然不會有卡盟和整體創新體系的成果;如果沒有中國聯通的大力積極支持,不會有我們聚合與開放生態的誕生。當然,還有其他一些企事業單位等相關機構的大力支持,遠特通信發自內心的感恩它們。」
對於遠特通信,筆者站在觀察者角度幾乎見證了其每一步成長。從最早的移動轉售產業「最具潛力虛擬運營商」,到後來筆者撰寫的「被嚴重低估的虛擬運營商」,筆者認為遠特通信自成立以來都在不斷的創新,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再出發。而這,也是一家虛擬運營商最為寶貴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