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出庭應保障其訴訟權利

2021-01-08 陝西法制網

來源:正義網

作者:唐慧 熊姿

2016年5月8日,甲公司向乙區法院起訴,要求撤銷乙區道路運輸管理處作出的「註銷交通行政許可決定」和乙區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複議決定」。丙區法院被指定管轄此案。2016年11月9日法庭休庭時宣布將於11月11日上午繼續開庭審理。甲公司代理律師當庭提出,其同日因要參加其他案件庭審,無法到庭。承辦法官表示,代理律師不能到庭,由甲公司與代理律師自行協商,如法定代理人不到庭,承擔中途退庭的法律責任,即按撤訴處理。11月10日,甲公司向丙區法院提交了延期審理申請書,並寄送了迴避申請書。11月11日,甲公司未派員參加庭審。同日,丙區法院開庭宣布駁回甲公司迴避申請,裁定甲公司「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按照撤訴處理」,並於同日郵寄迴避申請決定書和裁定書。經調查查明,11月11日上午,甲公司代理人確因代理其他案件在四川省某中級法院參加庭審。

關於本案中甲公司法定代理人和代理律師均未按照法庭要求再次出庭,是否適用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訴處理……」,以及丙區法院將駁回迴避申請決定書連同「按照撤訴處理」裁定書一併送達甲公司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值得辨析。

其一,甲公司的代理律師未參加庭審有正當理由。「兩高三部」《關於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確定案件開庭日期時,應當為律師出庭預留必要的準備時間並書面通知律師。律師因開庭日期衝突等正當理由申請變更開庭日期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不影響案件審理期限的情況下,予以考慮並調整日期,決定調整日期的,應當及時通知律師。」法院要求甲公司與代理律師自行協商解決出庭時間衝突問題,將律師置於兩難境地,不符合規定精神。

其二,律師出庭對於甲公司確有必要。律師作為法律專業人士,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行政案件中,爭議焦點往往專業性較強,當事人更需要代理律師幫助其準確地主張權益、釋明剖析爭議、進行法庭辯論、代為行使訴權等。本案中,甲公司代理律師系特別授權,可代當事人行使和解、上訴等涉及當事人實體利益的訴訟權利。甲公司在庭審中可以享有自行辯論以及委託他人代為辯論兩方面辯論權,如果律師缺席可能導致其無法有效進行辯論,自身合法權益較難保障。

其三,法院以中途退庭為由按撤訴處理系適用法律錯誤。「按撤訴處理」是指原告沒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表明其不願繼續進行訴訟,法院依法決定註銷案件不予審理。本案中,甲公司存在不參加庭審的正當理由,且第一次開庭時當庭提出延期審理,並於次日書面提交延期審理申請書和迴避申請書,以實際行動表明了積極參與庭審的意願。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與立法本意相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九條第七項規定,原告撤回起訴後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法院應當裁定駁回起訴。本案按撤訴處理後,將導致甲公司無法上訴,也不能再進入審判程序,是對當事人訴訟權益的嚴重侵害。

其四,法院裁定駁回迴避申請存在訴訟程序錯誤。丙區法院在駁回迴避申請決定書中載明「如不服本決定,可以在接到決定書時向本院申請複議」,將其與按撤訴處理裁定書同時送達當事人,致使當事人無法就迴避事項申請複議,系對當事人申請迴避權利的侵害,屬程序違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七條規定,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的,「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本案中,甲公司申請審判人員迴避,原庭審是否如期開庭尚處於不確定狀態,法庭裁定按撤訴處理導致案件直接進入終止狀態,也是對甲公司訴權的侵害。

檢察機關對本案提起抗訴,最終法院認定甲公司申請延期審理的理由正當,原審裁定按撤訴處理違反法定程序,裁定撤銷丙區法院原裁定,發回重審。

(作者單位: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

作者/來源:閻良區人民檢察院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淺析當事人不出庭參加訴訟的原因與對策
    一、當事人不到庭參加訴訟的危害性及其原因  當事人不到庭參加訴訟,其社會危害性雖然因個案不同,但是主要表現為致使案件無法調解結案而造成法院調解率偏低,致使案件難以查明事實而無法讓當事人真正息訴,致使案件真實性無法確定而讓虛假訴訟乘虛而入;致使案件訴訟周期偏長而造成司法資源浪費和訴訟成本增加。
  • 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今後當事人出庭需籤署並宣讀保證書!
    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今後當事人出庭需籤署並宣讀保證書!▲當事人籤署的保證書長久以來,不少民事糾紛、民事案件都是因一方或雙方某些不誠信的行為引起的,特別是在訴訟中,當事人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僅提交對自身有利的證據,陳述對自己有利的事實,而隱瞞對對方有利的證據或事實。
  • 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證人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宣讀保證書的,由書記員代為宣讀並進行說明。證人拒絕籤署或者宣讀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證人保證書的內容適用當事人保證書的規定。事實和理由: 因(××××)……號……(寫明當事人和案由)一案,……(圍繞作證的主要內容,作證內容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以及證人出庭作證的必要性寫明申請證人出庭的事實和理由)。
  • 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尤其對於其合法性不予認可,理由主要是證人未出庭。但是,對於這種證人未出庭的書面證言,法院是否可以參考,或者結合其他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事實,08年《證據規定》並未明確。現在,新《證據規定》明確規定,若證人無正當理由不出庭,該證言直接「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最新】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證人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宣讀保證書的,由書記員代為宣讀並進行說明。證人拒絕籤署或者宣讀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證人保證書的內容適用當事人保證書的規定。事實和理由: 因(××××)……號……(寫明當事人和案由)一案,……(圍繞作證的主要內容,作證內容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以及證人出庭作證的必要性寫明申請證人出庭的事實和理由)。
  • 【蘭仲微普法】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現在,新《證據規定》明確規定,若證人無正當理由不出庭,該證言直接「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這一規定,終於幫助我們脫離窘境。我們在質證時可以理直氣壯引用出來,給這種證據以致命一擊。事實和理由: 因(××××)……號……(寫明當事人和案由)一案,……(圍繞作證的主要內容,作證內容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以及證人出庭作證的必要性寫明申請證人出庭的事實和理由)。
  • 論刑事被害人當事人訴訟地位的正當性
    有的國家直接將被害人確立為當事人,有的國家雖然其訴訟地位未變,但訴訟權利卻得到較大擴張,從各國立法來看,強化被害人權益保障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刑事程序從以前的以被告人權利保障為重心也逐步轉向被害人與被告人權利保障兩者兼顧,力求平衡。[1]   順應刑事司法國際潮流,我國在1996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正式確立刑事被害人為當事人,從而在法律上確立了刑事被害人的控訴主體地位。
  • 行政機關負責人不能出庭應委託相應工作人員
    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對符合起訴條件的案件應當立案,依法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 根據司法解釋,對當事人依法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接收起訴狀。能夠判斷符合起訴條件的,應噹噹場登記立案;當場不能判斷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接收起訴狀後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七日內仍不能作出判斷的,應當先予立案。
  • 【法條速遞】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事實和理由:因(××××)……號……(寫明當事人和案由)一案,……(圍繞作證的主要內容,作證內容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以及證人出庭作證的必要性寫明申請證人出庭的事實和理由)。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第三條 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或者對於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在證據交換、詢問、調查過程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當事人明確承認於己不利的事實的,適用前款規定。
  • 最高法發文: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證人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宣讀保證書的,由書記員代為宣讀並進行說明。證人拒絕籤署或者宣讀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證人保證書的內容適用當事人保證書的規定。事實和理由: 因(××××)……號……(寫明當事人和案由)一案,……(圍繞作證的主要內容,作證內容與待證事實的關聯性,以及證人出庭作證的必要性寫明申請證人出庭的事實和理由)。
  • 【最新】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
    在往常,庭審中經常出現只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而證人不出庭的情況。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尤其對於其合法性不予認可,理由主要是證人未出庭。但是,對於這種證人未出庭的書面證言,法院是否可以參考,或者結合其他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事實,08年《證據規定》並未明確。
  • 鑑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作證,鑑定意見不能作為判案依據
    因本案原告某公司對鑑定中心鑑定結論中所使用的檢材提出質疑,認為鑑定意見書中載明的檢材並非原告方提供的檢材,並申請鑑定人出庭接受質詢,一審法院依法通知鑑定中心指派相關鑑定人出庭作證。鑑定中心接到通知後,函復法院稱,須由申請方按照5000元/人(差旅費500元/人;專家誤工費4500元/人)向其繳納出庭費,未按時支付出庭費視為放棄出庭申請。
  • 安嘉講堂:缺席離婚訴訟有什麼後果,離婚訴訟可以不到場嗎?
    大家常常以為請了律師自己就可以不出庭了,一般案件是可以由律師代理出面開庭的,但是涉及離婚、收養、撫養、探視的案件有其特殊性,是要求本人必須到場的。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2條規定: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都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 淺析我國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立法缺陷及完善
    由於眾多因素的影響,我國目前證人不願出庭作證以及作偽證的現象十分嚴重,嚴重妨礙了法院對案件事實的查明,也嚴重影響了當事人正當權益的實現,使公正與效率的目標難以達到。筆者擬通過以下三部分,對構建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提出一些見解與構想。
  • 2022考研訴訟法學考研基礎知識:當事人能力和正噹噹事人
    四聯君為大家整理了「2022考研訴訟法學考研基礎知識:當事人能力和正噹噹事人」相關內容,為報考法學專業的考生們提供指導。1、基本概念(1)當事人能力指的是權利能力,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均具有當事人能力,是抽象意義上的概念;而正噹噹事人,也叫當事人適格,是指在具體案件中,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主體,是具體的概念。
  • 離婚 不出庭的5種特殊情形+4種後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3條規定:「人民法院調解案件時,當事人不能出庭的,經其特別授權,可由其委託代理人參加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可由委託代理人籤名。離婚案件當事人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參加調解的,除本人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應當出具書面意見。」哪些情況屬於「特殊情況」呢?法律及司法解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
  • 離婚官司請了律師就可以不用出庭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 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這條規定了:本人除非不能表達意思,或者有了特殊情況。這裡的特殊情況,主要是指夫妻一方下落不明、無民事行為能力、患重病等。
  • 如何定性民事訴訟中被告的應訴行為
    我國現行理論通說也如此認為,如柴發邦教授在《民事訴訟法學新編》中指出「提交答辯狀是被告的訴訟權利,是否行使該項權利由被告自己決定」。我國現行立法也如此c但是,初告是否按期提交答辯狀固然是其對自身訴訟權利加以處分的表現,但它實際上還直接涉及到原告一方是否能夠藉此及時地了解被告的抗辯要點,並據此進一步做好相應的出庭準備。
  • 司法鑑定人出庭的法律依據及法律責任
    第一百九十三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複議。複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 人民法院不能因當事人提出兩個互相矛盾的訴訟請求而駁回起訴
    ,但只要訴訟要素齊全,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立案標準,當事人可以在前一個訴的請求不被支持時,退一步選擇主張後一個訴的訴訟請求,對當事人的兩個訴,人民法院均應立案受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四條關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享有優先認繳新增資本權利的規定,八一農場認為金泥公司增資時侵犯其股東權益,依法應享有訴訟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