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顏勤禮寫出味道?
說實話,這個問題答著心虛,因為顏勤禮太難,我也寫不好。至於顏家廟,告身帖,都是相對容易一些的。
我個人認為《顏勤禮》是顏體最難的碑,不建議初學。
首先是這個問題,這塊碑分陰陽,筆畫粗細不一,而且有些腐蝕較大,筆畫模糊。很多字帖並沒有著名是碑陰還是碑陽,這讓初學者很糊塗。可能越想臨的像,寫的越醜。
其次就是用筆變化,非常豐富,而且行筆,結構都非常豁達,小家子氣即使有基礎也學不好。
我寫顏勤禮,最多能套用,讓我寫出味道,我真寫不出來,時至今日,大師臨帖也好,愛好學習也好,我也沒見過幾個寫顏勤禮寫的不錯的,也沒見過幾個能出碑的。
網上有視頻的,我也就能找到崔學路,這人學顏體是當代佼佼者,也許他臨帖能幫助你。
雖然崔學路不止學顏勤禮,但是對顏體中好多用筆技巧,韻味的把握,表現的是非常清楚的。
跟我們自己讀帖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看到崔學路臨帖,會有一個新的認識,雖然視頻不太清晰,但是可觀,其也並不局限在臨勤禮碑。
因為老崔寫字非常快,這是一個古人正常書寫的速度,對學顏體都非常有幫助。
至今他的行筆速度還影響著我。
最後還是一句話,如果學了二三年勤禮碑依然沒有感覺,就換了吧,勤禮碑即使在整個唐碑中,難度也是靠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