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微信公眾號「揚子晚報」(ID:yzwb20102806)
高中及大學數學,總給人抽象枯燥難學的「燒腦」印象,很多學生對於數學課產生畏難畏懼情緒。
21日,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數學課堂上,記者在黑板上看到了數學老師用「函數曲線」繪出的靈動美圖,令人過目難忘。
課堂上,老師畫得精彩,講得生動,學生們聽得看得記得格外認真專注。這樣的「花式數學課堂」,你羨慕嗎?
一幅幅「數學語言」繪成的粉筆畫
寥寥數筆卻宛如藝術品
朱中海,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基礎教育部主任、數學教師。今年57歲的他,已經教了35年數學。記者21日找到朱老師,看到了他去年和今年「創作」的粉筆畫。之所以要用「創作」這個顯得正式的詞語,因為這些粉筆畫,雖然寥寥數筆,卻鮮活靈動,宛如藝術品。沒有一定的功力,僅僅靠一些數學上的曲線,是無法完成的。記者注意到,這些用「數學語言」繪成的粉筆畫,有修長的女子,有年邁的老人,有頑皮的孩童,有淘氣的小貓;從動作上看,有的在遠望,有的在賞花,有的在舞蹈,有的在拉琴,有的在採摘,有的在打球,有的在觀察小蟲;從色彩上看,有的只有白色或粉紅色一種顏色,有的有兩種顏色,但不超過三種顏色。無論是一種顏色還是有限的兩三種顏色,作品都生動傳神,幾條柔和的曲線稍作組合,寥寥數筆,就賦予了作品生命力,顯示了作者嫻熟高超的繪畫技巧。每幅畫的角落,有的還寫上了「童趣」「採摘」「風雨歸來」「運動美」等標題,每一幅都署名「小海」,行書字體也和畫面一樣流暢靈動。年近花甲的朱老師以「小」自稱,體現了他率真謙虛的性格和對工作的態度。「朱老師的數學課好聽、有趣,而且真的很美!我和同學們都沒有想到,枯燥難學的數學圖形,那些拋物線、函數曲線,到了朱老師那裡,一組合,一搭配,幾下子就是一幅畫,我們都被他吸引住了。」一位同學告訴記者,朱老師上課,整塊黑板就是一面黑板報,有不同的字體、有大大小小的間隔、有不同的色彩,還有生動豐富的插圖。下了課,負責衛生的同學捨不得擦掉黑板,真的太美了。參加學校開學和畢業典禮時,有的校友回到母校,還念念不忘朱老師,很多學生受他的影響,也當了老師,當了數學老師。從重點高中到高等職校
教數學的方式形式必須要改變創新
「我熱愛教師這個職業,離不開三尺講臺,我們一家四口都是老師,夫人、兒子、兒媳都是老師。因為熱愛,所以我總在琢磨,怎麼樣讓學生也愛上數學、學好數學?」朱中海告訴記者,自己從事過高中數學、中等職業數學和高等職業數學教學,曾經在縣中教了18年高三數學,雖然所教的內容、知識點相近,但難度不同,所教的對象不同,教學方法和形式必須改變、創新。從重點高中到職校,朱中海老師一段時期也感到困惑、不適應,自己所教的對象數學基礎相對比較差,學習習慣不太好,對數學的興趣也不夠,職校的課堂生態和高中有很大差異,自己很苦惱。「我想改變這種情況,把低效課堂轉變成有效課堂,再轉變成高效課堂、活力課堂、生命課堂,我圍繞著這幾個轉變,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琢磨。數學課堂上,能不能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讓學生的心靜下來,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來呢?」朱中海對記者說,教師的專業能力是看家本領,基本功既是「門面」,更是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以及講話、繪畫的「三字兩話(畫)」上,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磨鍊、積累,自己每天都在練字、繪畫,每天都有進步。「去年教函數的時候,講到曲線與方程,我想到,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生活中柔美的曲線很生動、很靈動,我經過琢磨和思考,創作了系列粉筆速寫《舞動的函數》。有的是在課堂上當場作畫,有的是事先畫好的,每條曲線都是可以定義的,都是很美的,都是相關聯的,關鍵是你怎麼運用好它們,怎麼組合好它們,讓它們在最合適的位置,呈現出最美的視覺效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被每一幅構思巧妙的精美函數曲線圖吸引住了。」回憶起「函數曲線畫」,朱中海老師興奮地說。朱中海認為,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想要課堂生動,必須先讓學生動起來,「我不管講哪一節課,都要根據課程主題背後的文化,相關的數學小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真善美、數學的魅力,讓學生得到薰陶,我把幾十年的授課心得寫成了一本書《數學的星空》,現在已經出版。」粉筆畫對於朱中海老師來說,也是循序漸進的,一開始是數學圖形,不是簡單的圖形,而是形象生動的圖形。學生說他有一手粉筆畫「絕活」,不帶圓規,可以畫得非常非常圓,好幾次學生課後用圓規驗證,結果發現相差無幾,這下學生們都服了。「當然起初我也畫不圓,畫得多了,用心畫了,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就成了。我認為,作為老師,應該有這樣的技能,你要教好學生,自己的本事必須過硬,要用『絕活』折服學生、吸引學生。我沒有學過繪畫,沒有繪畫基礎,只能靠不斷摸索、用心揣摩,沒有捷徑可走。過去我畫一幅粉筆畫要15到30分鐘,現在一般5到8分鐘,課堂插圖一般3到5分鐘完成,邊講邊畫,不影響課堂教學。」朱中海告訴記者。「我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文理交融的方式進行教學。除了數學,我很喜愛文學和藝術,尤其在職校,授課過程中儘量用文科語言講述、詮釋,舉的例子儘量都採用同學們耳熟能詳的生活中的例子,再結合學生的專業,學生學什麼專業,就舉什麼樣的相關事例。」這些年,朱中海發表了散文、詩歌、散文詩近百篇,他不是想在文學藝術上做出什麼成就,而是想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學藝術素養,增加自己綜合素質的厚度,以此推動自己把數學教得更好,自己的數學課堂更加靈動,更被學生們接受和喜歡。記者了解到,《舞動的函數》創作後,朱中海陸續創作了《社團風採》《黑板上的律動》《點線面的美》等系列作品,共200多幅畫。用繪畫把學生們推進數學殿堂,推動學生的德育進步,用粉筆畫課本裡人的人物和生活中的場景。「數學的學習是抽象枯燥的,我在課堂教學上堅持粉筆板書,用多體的粉筆字影響學生,讓學生愛寫字,用速寫畫點綴課堂,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我用緊扣教學的數學故事,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用生活中的數學,專業中的數學應用,讓學生體驗數學應用的廣泛,以此讓學生愛上數學,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和踐行的活力課堂、生命課堂。」朱中海對記者說,用板書「圖形示意」,對於數學教學很重要。板畫,也叫簡筆畫、黑板畫,教師在課堂上以簡練的線條,在較短的時間內概括勾勒出各種景物、事物、人物,這種形象直觀的繪畫形式,有助於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這是教師的基本功和專業素養,「我沒有學過繪畫,但因為熱愛和堅持,我自信可以做好,可以影響到我的學生們。」同事眼裡的「情懷老師」:
「他有一股抓住學生的魔力」
「朱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一位資深數學老師,是一位中層幹部,他是我們學校公認的有人文情懷的老師。」朱中海的同事告訴記者,朱老師有著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數學教得好,還會寫詩,能寫散文,懂攝影,在老師和學生中人氣很高。「他的形象、氣質和大家並沒有什麼不同,但他身上好像有什麼魔力,能一下子抓住學生。」一位年輕老師對記者說,學校對信息化教學有要求,很多年輕老師可能有些過度依賴PPT了,看了朱老師的課,真的很受啟發,大叔輩的朱老師,用數學曲線畫的畫太美太時尚了,難怪學生會那麼喜歡。其實PPT教學和課堂板書、板畫是不矛盾的,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課堂效率會更高。「我覺得現在的PPT教學要有度,作為一個老師,一些教學傳統的精髓不能丟,比如板書。我認為,現場板書,在黑板上演算、推理,讓學生直觀學習了解推理的過程,一定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想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多年堅持的『老黃牛』式的板書習慣,為青年教師做出榜樣,影響青年老師。」朱中海說,自己的教學追求是,站好課堂,讓課堂充滿活力。不是把學生的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哪個工作都不好幹,與其無用、無謂地埋怨,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本職的事情,不指望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出彩,但最起碼能讓自己不斷進步、逐漸優秀起來。」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末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歡迎您分享給我們。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末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臺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歡迎大家發送文章連結到我們的郵箱:zgjybwx@163.com。
讓我們在這裡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裡用廣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