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放開生育不能再猶豫了?生育問題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2020-12-23 瀚海觀察

近日,著名的經濟學者馬光遠老師表示:過去10多年來,我們一直呼籲全面放開生育,這對於中國跨越中等陷阱至關重要,不能再遲疑了。以下是我2018年初呼籲放開生育的文章,現在依然不過時,而且愈加迫切。在放開生育問題上,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機會和時間窗口可以浪費!

當絕大多數人在為6.9%的超預期增長彈冠相慶的時候,我被2017年的人口數據驚呆了:2017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也下降了0.52‰,只有12.43‰,比日本的出生率還低,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了5.32‰的驚人低生育水平。

我為什麼對這個數字如此震驚,因為這不是實行全面二孩的第二年,應該是二孩生育最多的一年,然而實際情況卻遠比預想的嚴峻太多。按照以前國家衛計委及一些專家的預測,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最低預測為2023.2萬,實際出生人口比這個數字少了整整200萬。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專家們又預測這兩年是出生人口大爆炸的兩年,但在2016年出生人口短暫反彈之後,2017年出生人口再次進入下行通道,出生率繼續處於超低水平。專家的誤國在中國人口政策上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

說實在,我們看到馬光遠老師說一定要放開生育,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看到基本上東亞各國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雖然在這方面我們因為有比較大的人口接觸,相對而言受到的影響還是相對較小的,但是整體上來說,我們中國依然面臨著較大的人口壓力。我們反觀日本和韓國,都能夠看到這些國家已經全面的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在社會上有大量的勞動力不足的缺口障礙,整個市場都有非常大的市場壓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放開人口的管制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對於中國長期的發展來說,這個時候放開是非常有意義。

其次,對於當前的中國來說,其實真的不是說你放開限制就會有大量的人口出現。我們看到在放開二孩政策之後,實際上並沒有出現我們預期到的人口生育的高峰,反而是進一步出現了人口的下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這是因為對於整個市場來說,當前的人口問題,實際上已經由原先簡簡單單的一個人口政策問題,轉化成為一個全面的市場的經濟邏輯,原先大家在農業文明或者說工業文明早期,家裡多一個人實際上就代表的是多一個勞動力,從成本的角度來說,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還是相對較低的,但是進入了當前,已經全面工業化來自數位化的時代之後,實際上大家已經發現,我們養育孩子的成本正在不斷上升,有一些地方比如說上海地區,甚至說養一個孩子用最普通的教育,將他從一歲養到18歲成年就要花費好幾百萬,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父母其實沒有辦法承擔這麼大的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放開了限制,實際上大家的生育意願並沒有多高的原因。

第三,對於長期的市場角度來看,我們看到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實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生育刺激政策,為的就是降低年輕夫婦養育孩子的成本和門檻,從而吸引大家更多的生養孩子,甚至於有一些非常發達的國家,你如果生了兩三個孩子的話,即使不工作,你在家照顧孩子,你的收入也會比工作的人還高,實際上這就是國家的一種政策導向,從目前來看,我們僅僅是一些政策的限制,還沒有出現政策的導向,對於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需要進一步降低孩子的養育成本,特別是教育方面的成本,從而推動整個中國人口結構向著更加合理健康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人口壓力大,馬光遠:放開生育不能再猶豫了
    畢竟中國現在的生育率已經跌破了警戒線,這也是為什麼專家都在鼓勵生育的原因,例如經濟學教馬光遠就強烈呼籲放開生育,並對二孩給予鼓勵,放開生育已經不能在猶豫了! 而對於這些人來說,居住需求是必要考慮的問題,買房也是必須要面臨的現實為,大量的購房需求自然就把房價推升了上去。因此人口的多少對房價走勢有著直接影響,而目前中國總人口下滑的趨勢,肯定會讓房價出現下跌。 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跌破警戒線了,而且按照社科院相關專家給出的推斷,預計在接下裡的5年裡時間裡,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會發生巨大變化。
  • 馬光遠:「十四五」期間儘快全面放開生育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馬光遠「十四五」期間,中國在人口周期上,將歷史性的進入下降周期,這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前所未有,同時,中國也將史無前例地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和人口下降將對中國經濟、產業發展和養老等產生巨大的影響。
  • 全面放開生育 中國做好準備了嗎?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2月5日,媒體發布了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先生的一份報告——《建議放開三孩只是權宜之計 是該全面放開生育了》,報告對中國目前生育政策的缺陷、生育狀況凸現的問題以及未來需要鼓勵生育的政策建議等進行了全面分析與評價。
  • 如果調整生育政策需要什麼流程,什麼時候會全面放開生育呢?
    今年已經進入了一個尾巴,要想全面放開生育,已經基本不可能了。調整生育政策要怎麼做?如果是今年年底再次修正計劃生育法,一般也不可能從2019年放開,至少需要到2020年中期。目前的生育情況實際上政策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連貫性的,需要經過多方面的收據收集、結果分析,最終才能對政策效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 生育問題,建議放開三胎嗎?
    近來,有專家建議放開三胎。因為全面放開二胎後,人口增長並不符合這些專家的預期,出現快速的反彈,而是刺激效應一消失,生育率仍然回到低位。一些專家認為生育率一直低下去,中國人將滅絕。這是危言聳聽,在學術上太不嚴謹。
  • 生育政策被建議再放開,為何多數人不買帳?錢不夠?
    顯然,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了,但是我國的新生兒出生率反倒是下降了,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依舊很嚴峻。對此,河南省人大代表王建樹近日建議儘快放開生育政策,讓有條件生育的家庭,能夠自由生育後代。這其實就是建議進一步放開生育政策,在他看來,二胎政策還不夠,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繼續生第三胎、第四胎。
  • 哪怕放開生育,中國生育率也不會上升
    其實這些人都是瞎操心,哪怕放開生育,大家也不會生。也就是放開生育之後,大家不光沒有多生,生得還更少了。所以如果現在放開三胎,或者全面放開生育,大家就會多生?所以別把不生娃的原因,歸咎於什麼住房、醫療、教育什麼的。既然大家生孩子有顧慮,那就再直接一點,國家出錢,獎勵大家生孩子,行不行呢?比如說德國,從1970年就開始出臺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比咱們搞計劃生育還早。
  • 省政協委員張朝祥:全面放開生育政策,鼓勵和補貼生育
    國家全面放開二胎生育以來,生育二胎的積極性並沒有像之前專家預測的那麼高,相反,新生兒出生率卻在持續走低。昨天,正在參加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張朝祥提出,政府應建立一套完整的生育補貼機制,解決適育家庭的後顧之憂,讓更多的適育夫妻積極生育二胎。據張朝祥介紹,國家全面放開二孩之初,專家曾預測2018年將是新生兒出生高峰,每年至少超過2000萬。如今,2018年已經過去,不僅沒有迎來所謂的出生高峰,卻首次跌破了1500萬。其實,這種趨勢在2017年就已經表現出來了。
  • 衛計委:生育政策調整不能簡單理解為放開二胎
    原標題:生育政策調整方案適時出臺 昨天,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消息稱,為緩解衛生計生系統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日前決定開始實施「服務百姓健康行動」,並適時出臺完善生育政策調整方案。這一提法再度引發公眾關注,這是否是放開「二胎政策」或者「單獨二胎」政策的信號呢?
  • 生育的問題不是放開三胎就能解決的!七人普將查清生育現狀
    我們注意到,最近關於「放開三胎」的各種聲音,又刷屏了。不過這次刷屏倒不是因為三胎該不該放開的討論,而是放開有沒有用、大家領不領帳的問題。從大家的討論可以看出,「不敢生「已經成為普遍現象。至於原因,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列出個三四五條來!
  • 放開全面生育,支持還是不支持,我之前站錯隊了
    那麼既然放開生育對於社會大部分人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的,為什麼還要支持放開生育?這也是我最近一段時間的思考,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之前有說過鼓勵生育的話,是站錯隊了。站在同樣的角度來思考,普通人對放開生育難說有什麼支持和好感,只有那些能夠從放開生育裡獲益的人才會全身心地為放開生育搖旗吶喊。
  • 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正當其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言詠/文中國將全面放開生育限制的猜測一直在流傳,大家似乎都等著這隻靴子落地。在方案中,除了內設機構名稱,具體條款政策和部門職責分工中也都去除了「計劃生育」一詞,相應改為「生育政策」。儘管靴子尚未完全落地,時間表也無法預測,但這無疑是今年「兩會」衛計委更名衛健委以來又一個明晰的信號:全面放開生育限制可期可待。
  • 如果放開三胎你會生嗎 你贊同全面放開生育嗎?為什麼?
    這兩天,被#如果放開三胎你會生嗎# #專家建議儘快放開三胎# 刷屏,隨著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降,生育意願大幅降低,老齡化時代正在加速到來。為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放開了二胎生育。當下,又有人建議放開三胎生育,甚至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少子化老齡化。
  • 中國生育報告2020發布:報告建議全面放開生育!
    中國生育報告2020發布:報告建議全面放開生育!報告說,80年後,中國的人口將降至不到8億,因此,建議全面放開生育!中國人口在2019年已突破14億,但2100年將降至不到8億,你信不信?10月13日,恆大研究院在公眾號澤平宏觀發布《中國生育報告2020》!
  • 全面放開生育?官方「催生」,但居民還是不願意?
    但由於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新生兒減少、育齡婦女減少等問題,目前中國的人口也已經迎來了危機,並且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那麼,如果全面放開生育的話,社會又會如何發展呢?其實,早在前幾年的時候,相關機構就已經開放了二胎政策,並慢慢向全面放開生育發展了。
  • 評論|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正當其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言詠/文 中國將全面放開生育限制的猜測一直在流傳,大家似乎都等著這隻靴子落地。在方案中,除了內設機構名稱,具體條款政策和部門職責分工中也都去除了「計劃生育」一詞,相應改為「生育政策」。儘管靴子尚未完全落地,時間表也無法預測,但這無疑是今年「兩會」衛計委更名衛健委以來又一個明晰的信號:全面放開生育限制可期可待。
  • 全面放開生育,不妨讓一些地方先行先試
    我們必須抓住機會,儘快構建激勵性政策體系,全面放開生育。  □本報評論員 王學鈞  今年兩會,生育政策再度成為一個熱點議題。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常務副省長陳向群懇請率先在東北地區全面放開人口生育政策。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孫永春建議,對全面放開計劃生育進行試點,在適當時候放開計劃生育。
  • 中國生育危機|黃文政、梁建章:促進生育絕不能靠強制
    儘管很多人將建此議看成謬論乃至笑話,但這更像是一次由「標題黨」引發的爭議,而爭議背後則是更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梅志強在山西政協的提案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急劇控制人口數量帶來的必然結果」,從老齡化加速、性別比失調、婚姻的年齡和地區擠壓、及養老問題等四個方面,闡述了中國現有人口形勢所隱藏的危機。
  • 全面放開三孩就要來了?專家:建議十四五時期全面放開生育
    以上表述,與5年前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相比,最直觀的不同是「計劃生育」這四個字的消失,此外,《建議》並沒有直接提到是否全面放開生育政策,而是提出「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如何理解「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十四五時期有可能全面放開三孩甚或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實現自主生育?
  • 2021生育政策再迎「大調整」?專家提議放開三胎,但癥結卻是這個
    以我國為例,自20世紀80年代將「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再到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調整即意味著我國的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及新生兒出生率等等因素出現了變化,優化人口結構成了政策調整的主要目標。在老齡化程度加劇、勞動力數量逐年減少及新生兒出生率連年降低的背景下,國家放寬生育政策,鼓勵只有1個孩子的夫妻積極生育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