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法院近日在網上拍賣了一個手機號「13333338888」,評估價10000元,起拍價7000元。一天時間內,有1324人報名,109373人圍觀,最終拍出了280.868萬的高價。
【律師點評】
網上有許多人都在感嘆,哇塞,一個手機號竟然有人願意花280多萬元去競拍,真是土豪啊!但作為律師,我更關注的,是對被執行人財產的查控和處置問題。
我們都知道,執行難是困擾申請執行人和法院的老大難問題。雖然近年來最高法院和各級法院都出臺了各種措施,來解決執行難問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然而,要徹底解決執行難問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過程。而這裡面的癥結,就是被執行人沒有財產可供執行。
申請執行人好不容易通過起訴,經過一審、二審甚至再審,才拿到了生效判決,但是申請強制執行的時候卻發現,被執行人根本沒有財產可供執行,致使申請執行人手上的生效判決成為了一紙空文。
在以往,申請執行人和法院關注和查控的被執行人財產,一般局限於房產、車輛、存款、股票、股權以及合夥份額等常見的財產類型,而忽略了手機號碼、車牌號碼等財產。
通過本案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評估價只有10000元的手機號,居然拍出了280多萬元的高價。這可比一般的車輛和房產的價格都要高!所以,以後在查控被執行人的財產時,除了那些常見的財產外,像手機號碼、車牌號碼等非常規的財產類型,我們也需要去積極查控。
本案已經充分證明,有時候這種非常規的財產,其價值要遠遠高於那些常規財產的價值。對此您怎麼看?你遇到過的拍賣價比較高的非常規財產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