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歡迎第四期邀訪學者

2020-12-13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18/03/15 信息來源: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2018年3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迎來了12位來自海內外的第四期邀訪學者,他們將在靜園二院從事為期四個月的研究和交流工作。5日下午,邀訪學者歡迎會在靜園二院111會議室召開。本期邀訪學者與文研院院務會成員、行政團隊,往期邀訪學者代表見面,開啟本學期的駐訪生活。

歡迎會現場

歡迎會由副院長楊弘博主持,她代表文研院向各位學者表示敬意與歡迎,並簡單介紹了參會人員和會議安排。隨後,與會學者們共同觀看文研周年視頻,進一步加深了對北大和文研院的了解。

院長鄧小南在發言中對各位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她表示,文研院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跨學科交流平臺。邀訪學者項目是文研院的重要組成之一,學者們在年齡段、興趣點、學科背景等方面不盡相同,彼此之間相互碰撞而啟發的議題或可成為引導學術實現根本性突破和持續性發展的聚焦點。她歡迎學者們在文研院搭建的平臺上相互交流,激蕩出新的觀點,以集體性摸索的方式走出一條不守窠臼的道路。

鄧小南發言

常務副院長渠敬東隨後發言。他認為,一個好的文科學者不僅要有系統的學術訓練,更要重感情——對這個時代有情懷。只有擁有豐厚的內涵,才能寫出最好的作品。基於此,文研院希望能以務實的精神接續傳統,探索出一條較為完整地理解人文和社會科學的路徑,而非局限在某一種指標上。同時,文研院也鼓勵各位學者充分利用寶貴的駐訪機會,熱烈探討學術議題,藉此打開視野、深入理解學問。

渠敬東發言

院長助理韓笑介紹了文研院的學術與制度安排。他表示,文研院將竭盡所能創造良好的研究環境,並努力營造充滿活力的交流氛圍,突出多學科之間的連接,以及北大校內外學人、學術機構之間的連接。

第四期邀訪學者分別就各自的研究領域和學術興趣進行介紹。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楊建華分享了她從事西亞考古與中國北方考古的學術歷程,期待這四個月能大有收穫。臺灣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趙剛表達了從事學術研究以求在知識上促成兩岸和平統一的願景。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韓潮的研究方向為現象學與政治哲學,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工作,讓西學在中國紮下一個有堅實基礎的根。中國海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治關注近代以來西方古典學在華的譯介,同時對錢鍾書的學術創作很感興趣,計劃藉助駐訪機會查找相關文獻,同時思考近代以來多元的著述文體對於學術發展的意義。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蘇芃計劃在駐訪期間完成先秦兩漢文獻相關書稿,考察其中的變化與傳承。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劉亦師的學術目標是從中國近現代建築史出發,以更立體的角度理解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遷。他希望在文研院借鑑其他領域的學科方法,完善自己的學術訓練。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孫正軍關注制度史與文本分析這兩個領域,他期待能與各學科學者溝通交流,打開學術視野。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戴海斌對文研院提供的駐訪機會表示感謝,並憑藉優越的學術資源和學術環境獲取與晚清史相關的研究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嚴志斌從事商代青銅符號研究,他計劃在駐訪期間編成一本集成。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羅禕楠(文研邀訪一期)、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袁一丹(文研邀訪二期)及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劉未(文研邀訪三期)作為往期邀訪學者代表,回顧了他們在文研院度過的駐院生活,分享了在此的收穫,對文研院兼具高效率與人情味的學術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歡迎會在溫馨而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合影

文研院本期駐訪的邀訪學者共計12人,分別為:楊建華(吉林大學)、孫歌(中國社會科學院)、趙剛(臺灣東海大學)、韓潮(同濟大學)、嚴志斌(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治(中國海洋大學)、戴海斌(復旦大學)、蘇芃(南京師範大學)、孫正軍(首都師範大學)、徐建委(中國人民大學)、劉亦師(清華大學)、高波(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閱讀:

邀訪學者項目是文研院學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發揮北京大學的整體優勢,立足人文社會學科基礎研究,集聚骨幹學者,探索學科之基本原理及前沿領域,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學術支撐;推動跨學科交叉合作,促進國際交流,爭取在重點學術領域實現突破。

海內外學者可經由自主申請並通過遴選的方式成為文研院的邀訪學者,邀訪時間一般為四個月左右,分為每年的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文研院為邀訪學者提供「量身定製」的學術服務,根據學者提出的具體工作計劃以及合作交流提議,通過講座、論壇、讀書會、工作坊、研討會等形式,充分鼓勵相關領域學者參與學術交流。

往期回顧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項目第一期圓滿結束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項目第二期圓滿結束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項目第三期圓滿結束

編輯:山石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項目第二期圓滿結束
    隨著北京大學2017年春季學期期末的到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第二期邀訪學者項目也圓滿結束。第二期邀訪項目自今年3月開始,至6月下旬結束,共計邀請了24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北大訪問、訪學,覆蓋了歷史學、文學、考古學、社會學、哲學、藝術學、建築學等各大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及相關領域。
  • 文研院邀訪學者項目第四期結束
    隨著北京大學2018年春季學期期末的到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第四期邀訪學者項目也圓滿結束。第四期邀訪項目自2018年3月開始,至當年6月末結束,為期4個月,共邀請了19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北大訪問、訪學,來訪學者研究專業覆蓋了歷史學、考古學、文學、社會學、哲學、建築史等各大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及相關領域。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臺灣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院士
    近日,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將正式聘請臺灣中研院副院長,史語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黃進興院士為我院的特邀教授。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京都大學夫馬進教授
    近日,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將邀請京都大學夫馬進教授訪問北大。期間,夫馬進教授將發表主題講演,並與師生展開互動交流。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舉辦文研周年系列學術活動
    2017年9月20日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成立一周年。作為學校層面推動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學術平臺,文研院在過去的一年裡,秉承涵育學術、激活思想的宗旨,凝聚了大批優秀學術人才,舉辦了許多有影響的學術活動。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
    2016年9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揭牌儀式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副司長徐青森,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校長林建華等來自全國政協、教育部、兄弟院校和北京大學的領導、嘉賓以及中外學者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揭牌儀式。
  • 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揭牌
    ,陝西師範大學校長程光旭為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蘭州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日本長崎大學、敦煌研究院、陝西省作協、西安市社科院等20餘家從事人文社科學術研究的50餘位學者同陝西師大資深教授、學者一起見證揭牌並參加隨後舉行的人文學科建設高端論壇。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敦煌學」系列學術活動開啟
    2020/12/01 信息來源: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文字:藝術學院 張若瑾| 編輯:悠然 |
  •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舉辦「潘光旦與中國社會學」——紀念潘光旦...
    2019/12/13 信息來源: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編輯:凌薇 | 責編:山石
  • 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亞東訪問學者」招募啟事
    時下,出版學學科正處於新一輪變革期。與出版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相關的諸多課題,亟需有識之士共同推進。互通有無,群策群力,方能更好地建構和完善出版學術共同體,從而順應時代、社會發展需要。2012年,在亞東集團捐資基礎上,南京大學成立了出版研究院,推動了南京大學出版研究的發展。本次「亞東訪問學者」計劃的實施,也得到亞東集團的鼎力支持,並以期服務於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
  • 絲路飛天 石窟古韻——北京大學文研院邀訪學者河西走廊石窟寺考察
    絲路飛天 石窟古韻——北京大學文研院邀訪學者河西走廊石窟寺考察 2020-12-25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文研院考察團隊訪問敦煌研究院
    10月16日—24日,北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第九期邀訪學者遠赴甘肅,對省內河西地區的重點石窟及其它文物遺蹟進行了實地考察。考察隊從蘭州出發,沿途經過臨夏炳靈寺與大拱北、武威天梯山、金昌三角城與聖容寺、張掖馬蹄寺與金塔寺、酒泉丁家閘與文殊山、瓜州榆林窟與鎖陽城等地,最後到達敦煌。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一周學術活動安排
    為了方便大家關注和參加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學術活動,我們將在每周末推送下周文研院公開學術活動的相關信息,供您參考。12日(周五) 19:00 地點:北京大學二體B102 主講人:楊國強(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 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系列線上論壇召開
    11月11日,由義大利路易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系列線上論壇開幕式暨首場論壇召開。首場論壇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應用」為主題,來自聯盟高校及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討論。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通過視頻發表開幕致辭。
  • 第三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成功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田春 通訊員王雅靜)10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以下簡稱「評價院」)和集美大學主辦,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期刊與成果評價研究室和集美大學財經學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在廈門舉行。
  • 嶽麓書院海外邀訪學者講座系列(六):孝順及其不滿(Filial Piety...
    本場講座為嶽麓書院海外邀訪學者講座系列第六場,屆時鳳凰網國學頻道將進行現場圖文直播,敬請關注。   嶽麓書院海外邀訪學者講座系列(六)   嶽麓書院講壇第347期預告   時 間:2018年6月11日(周一)15:00—17:30   地 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內中國書院博物館報告廳   主 題:孝順及其不滿(Filial Piety and its Discontents
  • 歡迎訂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報刊
    歡迎訂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報刊 2014年10月16日 09: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翻譯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 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在無錫召開
    交匯點訊 11月28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江南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於江蘇無錫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各地社會科學院、高等院校等學術集刊的代表、出版團隊與媒體200多人參加會議。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專業性最強、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盛會之一。
  • 從宇宙大將軍到宇宙中心:北大文研院訪學第一日側記
    這次出門赴京,是有幸作為北京大學新成立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下文簡稱「文研院」)第二期訪問學者,將在北大一直待到暑假為止。也很可能成為自己單次客居京師時間最長的一回。對於這個成立半年多的新機構,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其學術海報製作的太漂亮了,如去年魏斌「山中六朝史」,佐川英治「北魏六鎮史三題」等等。一位我十分尊敬的老師說過:「酒量與學術水平成正比,飯量與學術水平成正比。」
  • 人文社會科學全球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在清華舉行
    人文社會科學全球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在清華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9日電 由清華大學和歐洲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全球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於5月15至17日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袁駟出席了會議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