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會計專業,經常被別人灌輸四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亮麗。四大、八大在學會計的我眼裡,就好比是初中生眼裡的重點高中,高中生眼裡的985、211。也是帶著對四大、八大的憧憬,我鎖定了之後的就業領域——會計師事務所,銀行、公務員、企業就被我拋到了一邊。
找實習過程讓我見識到了不容易,四大沒有回音,直到六月份我才收到了KPMG的筆試通知,筆試結束之後就再沒有消息了。
三月到五月在焦慮的狀態下度過了,那期間投了好多的簡歷,參加過一些現場面試,都沒有結果。
到了五月,立信浙江到我們學校來招人了,準備了很久的筆試,終於在那天我通過了筆試、面試,也收到了暑期實習offer。那時候覺得,柳暗花明,一切都明朗了。
到了六月初,立信浙江通知我,因為暑期不需要那麼多實習生,所以我被調整至了秋招實習,如果順利的話,實習考核通過,我就可以直接在那裡工作了。
找個暑期實習,一下把工作也找好了,當時感到很開心。恰好之前面試的稅務師事務所也打來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去暑期實習,這樣就在稅務師事務所度過了暑期實習——基本沒什麼活幹,因為是淡季。閒著總會想很多,在知乎上經常查事務所、立信浙江,也查不出什麼東西。更多的擔憂也來了:立信浙江分所待遇怎麼樣,在那裡考核如果不通過怎麼辦?在知乎上,我注意到了,在杭州有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總所,天健在杭州的事務所中可以說是最好的。
帶著擔憂,我迎來了大四。投了安永寒假實習和天健秋招實習,收到安永遊戲測評之後沒有下文。天健參加了面試後就收到了秋招實習通知,之後我就放棄了立信浙江選擇了天健。
在十一月,我開始了天健的實習。我運氣很好,分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部門,不是說錢拿得多而是部門的前輩們真的都很溫柔、很照顧我們、也很願意教我們。在杭州我沒有固定住所,碰到在杭州的項目或是內勤,我就要面臨著找房子的問題。當初來之前是一心奔著事務所來的,找房子、離家遠、一個人在杭州這些問題都被我忽略不計。到了杭州之後,曾經被我忽略不計的問題成了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經常出差,租房子不合算。只能在愛彼迎、美團上找民宿找旅館,這裡住幾天那裡住幾天,線下兩個月實習住了杭州十幾處地方,都可以寫出住宿測評了。一晚上一房間起價基本是一百,考慮到花銷問題,得找別人拼房拼床,也睡了好多個小姐姐。換房子拖箱子是下雨天已經成了定律。因為是獨生女,家裡人也很擔心,每天晚上得和他們報告安全。
在杭州就很想念家裡了,逛博物館的時候,總是盯著地圖看,看我的家在哪裡,在杭州挺北面的啊。也就三個小時的車程,但是還是覺得遠了點,沒有安全感。
後來到一月份,就碰上了疫情,過了年之後就開始線上辦公,線下辦公還覺得很歡樂,在線上辦公比線下辛苦得多,有的科目是第一次做,不懂的地方前輩不能當面教你,在聊天記錄的基礎上自己要去摸索。
二月份的一段時間,我從早上做到晚上深夜,除了吃飯時間都在作底稿。爸媽都在關心我,讓我不要那麼勞累。看著爸媽,看著家裡就覺得更捨不得。衡量了很久,我放棄了天健的實習。我走的還有的一個原因就是覺得自己擔不了那份辛苦身體會垮,二月的勞累讓我的身體吃不消,現在還在調理中。
所以我覺得在別的地方發展要考慮到以下的問題:
❶ 是否已經做好了在那裡長期發展的準備?
如果決定在那裡長期發展,那就果斷地去。我屬於走一步看一步類型,去之前是不確定的狀態,去之後覺得想工作幾年積累了些經驗再回去。
❷ 機會成本怎麼樣,也就是在家鄉發展前景好嗎?家裡的經濟條件好嗎?
如果覺得在家鄉發展空間不大、家庭經濟一般那就去。我的家鄉雖然是三四線縣級城市,但是每年在全國百強縣名單中都是第一第二的位置,這兩年也發展得好,我家裡的經濟狀況還可以。所以如果積累幾年經驗再回去,倒還比不上一開始就在家鄉發展得好。
❸ 有對象和你一起在同一座城市打拼嗎?
如果兩個人都打算在一個地方發展,那就去。我沒有對象,在杭州就一個人,審計的工作基本沒時間找對象,如果在杭州工作幾年再回去,很可能我就是大齡剩女了,同時也沒有工作。而且考出CPA還好說,如果還沒有考到,找工作會更艱難。
❹ 只想著賺錢的話,就別來事務所。
❺ 在事務所身體要過硬。
上述問題考慮好之後決定去事務所試試看,以下是我的筆經面經
① 去年五月到學校招人,宣講、筆試、面試一天搞定;
② 筆試考的是會計知識,需要好好準備(但據說現在筆試已經取消了,直接面試);
③ 面試為一對一的形式,是HR或者是合伙人圍繞著你的簡歷問你問題;
④ 面試之後的第六天我收到了錄用通知。
① 去年十月份參加了面試,只有一面,是三對一的形式。自我介紹+圍繞簡歷提問+情景問答。面試之後的第二天我收到了錄用通知。
② 關於實習考核留用問題 :
進去隨機分配部門,大多數的部門是缺人的狀態,因為事務所流動很大,所以只要好好幹、態度端正認真一點,都是可以留下的。有的部門是屬於快速的模式,滿三十天,覺得你可以就會讓你發起考核並且考核通過。
也有的部門屬於長時間模式,滿三十天,還是會繼續實習考察,讓你充分地體會審計的這項工作,四五十天左右發起考核並通過。當然也有小部分的部門,不是那麼缺人手,所以會存在刷人的情況。
至於分部門,要看運氣。別問我幾總幾部怎麼樣,別人說不好你覺得好、別人說好你覺得不好,這種情況大有存在。真要你自己體會,看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個部門、這份工作。
當初找實習、找工作,身邊沒有人能給我參考。所以我想用自己的經歷,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希望我的微不足道的經歷能給你們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