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底層孩子的"江湖":老大當班長 3年級戀愛

2020-12-25 央廣網

網絡圖

雲鄉的少年 李濤攝

  原標題:探秘鄉間底層孩子的日常「江湖」

  在與高年級同輩群體的日常抗爭中為保護弱者的個體權利而建立的「兄弟幫」,在升入高年級後則逐漸變成了屬於強者的封閉化「利益集團」

  「灰色經驗」正是在這種非正式的「師徒制」關係結構中被不斷複製、擴散和發展,從而不斷累積和沉澱起學校一屆又一屆群體性與規模性的反學校文化

  以「兄弟幫」為代表的各類非正式群體在底層鄉校中的流行,事實上絕不能僅僅簡單歸因為底層孩子們青春叛逆期的普通社會行為

  7月30日,教育部在官方網站上發布《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人數為1.38億,其中農村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數已分別達2075.42萬和1294.73萬。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總數已佔到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人數的四分之一。

  註定成為未來中國脊梁的底層孩子今天的日常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城鎮化進程中西部底層孩子們階層再生產發生的日常機制及策略幹預研究》,深入到中國西部一個偏遠村落——四川芥縣雍村所在的雲鄉九年一貫制學校中展開了為期兩個半月的田野工作,微觀揭秘鄉村底層孩子們所不為外知的日常「江湖」。

  寄宿制學校如何成為誕生少年幫派的土壤

  雲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全校200名學生來自雲鄉不同的村落。4年前,德育主任鄧老師兼任生活教師,負責分配宿舍。第一次,他按照同班同學關係來統一編宿。鄧老師認為,這種基於同班同學正式組織關係上的編宿,有利於舍友間形成群體內更為牢固的信任關係,並防止宿舍內打架、盜竊等惡性校園事件的發生。

  事實上,被編於同一宿舍或相鄰宿舍中的學生們確實能夠因為同班同學關係而顯著降低在學校內住宿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也能夠減少宿舍內群體間發生暴力衝突與財物丟失等事件。但鄧老師將這種「同班同學型」的編宿方式效果想像得過於完美。

  很快鄧老師就發現不良後果:該編宿方式更容易發生團夥內部的共同違紀行為,例如熄燈後不同宿舍同班同學相互間可能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可以長時間聊天、打牌、喝酒、翻圍牆出校遊泳或打遊戲等等;也更容易發生團隊之間的相互違紀行為,例如高年級學生經常欺負低年級的學生,如強迫低年級學生給自己打水、洗衣、倒水;強迫低年級學生夏天在生活老師沒在身邊時到自己宿舍給自己扇風,冬天則將低年級學生的被子強行搶來自己蓋,而低年級學生只能兩人甚至三人擠到一個床上彼此取暖睡覺等。

  為了抵禦高年級學生的欺負,低年級學生則施展各種「弱者的武器」以示對抗。其中一項就是建立所謂的「小幫派」,在小範圍內集體抗拒個體化的高年級學生,但「小幫派」很快也進一步刺激高年級學生組成「大幫派」來予以集體鎮壓。鎮壓的結果是進一步固化了「小幫派」內部緊密型的共同體關係,從而使「小幫派」逐漸突破宿舍和班級的組織邊界而匯合為反高年級學生欺負的「巨型幫派」。

  在「同班同學型」的編宿方式實施半年之後,鄧老師明顯察覺到宿舍中灰色「幫派文化」形成的雛形,於是試圖通過用「再編宿」的辦法予以瓦解。

  第二次鄧老師採取了「局部混合型」編宿的方式,即,將八九年級那些愛違紀的學生分散到一到七年級學生的宿舍內,越調皮的學生編到越低年級的宿舍中,以此削弱這些學生在宿舍內的共同語言,進而減少違紀行為的發生。

  可是不久後鄧老師又發現,這些調皮的學生漸分化為兩種極端:一種是高年級學生群體性惡性違紀行為確實有所減少,對同宿舍的低年級學生也沒有欺負,反而在宿舍外成為這批低年級學生的保護者;但低年級的學生卻在這種保護中形成對高年級學生的榜樣崇拜,高年級學生的所有日常行為都被他們有意識地模仿,比如不再群體惡性違紀的高年級學生會不斷私下個體化違紀,比如高年級學生晚上會偷偷抽菸、喝酒,而低年級的學生們也在榜樣模仿中學會了此類惡習。這對於生活老師緊缺的雲鄉學校而言極難被發現。

  另一種則是高年級學生更合法且便利地成為所在宿舍裡的「國王」,低年級的學生們無疑成為高年級學生實施各種違紀行為的具體執行者。當老師發現這些違紀行為時,總是用面帶戲謔的表情回應老師:「這與本人無關。」

  在實施「局部混合型」編宿方式一學期以後,鄧老師又堅決將宿舍編排回歸到「同班同學型」的方式之中,僅有極個別具有正能量效應的高年級學生依然留在了低年級宿舍。

  在回歸「同班同學型」的編宿方式之後,清晰化的宿舍年級布局和更豐富的低年級宿舍經驗使雲鄉學校內部同輩群體間有關欺負與抗爭之間的廝殺更為激烈,「兄弟幫」就是在這種同輩群體間的相互鬥爭中組建和壯大起來的。

相關焦點

  • 直播探討:8歲孩子不愛學習、3歲孩子打人摔東西、15歲男孩戀愛等
    直播間問題一:三年級的8歲男孩不愛學習,怎麼辦?朱老師分享道:陪伴孩子學習的第一點要素就是,要營造一個愛意濃濃的家庭氛圍。父母再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做到微笑平和,有沒有接納孩子不愛學習,有沒有營造學習的氛圍?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現在的8歲,也可能是之前的7歲或之後的10歲,這都是現象。父母應該觀察、思考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發現背後的根源。
  • 《文雀》:杜琪峯的江湖情懷
    什麼樣的電影可以拍4年之久,只為了某種記憶和情懷,這就是杜琪峯的過往江湖記憶,他在柏林電影節坦言,"《文雀》融入了自己難以割捨的江湖情懷,我想表現一種更微妙、刺激的東西。對我來說,電影一直是記錄特別時空的媒介,《文雀》就是這種精神的化身。"
  • 混跡「江湖」必不可少的底層能力
    1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職(江)場(湖)裡的重要底層能力。這個能力也是我個人認為在職場中最核心、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底層技能,甚至可以說,不僅僅在職場,在我們生活乃至是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 學歷超高的黑幫新義安最牛老大,4刀逼陳惠敏退出江湖
    學歷超高,卻是黑幫新義安最牛老大,4刀逼陳惠敏退出江湖誰能想到一個英國留學歸來的碩士,會是黑幫的老大?有了高學歷,哪裡不是出路,但是卻選擇黑幫,還真是令人費解,這個令人費解的人物就是李育添,在英國學的是工商管理,但是他去留學不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而是為了能夠管理好自己的幫派——新義安。學歷超高,卻是黑幫新義安最牛老大,4刀逼陳惠敏退出江湖。
  • 孩子到底該不該當班長?家長的話對孩子影響很大
    鄰居家的孩子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前段時間聽鄰居說孩子當上了班長,鄰居非常開心,說以後孩子的能力會越來越強,鄰居家的孩子性格外向,很多小朋友都願意和他在一起玩,聽他指揮,確實很適合當班長。這不禁讓我想起來我小時候也曾經問過媽媽要不要當班長,當時我媽媽告訴我不要當,說當班長會影響我自己的學習。雖然當時媽媽是那樣說,但仔細想想,小時候的我性格怯弱,即使當班長也不會長久,果然適不適合當班長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孩子去看的。
  • 孩子當了一年班長,我後悔了,告訴大家真相,千萬不要當班長
    因為當班長這件事情,我和我的孩子發生了幾次激烈的言語衝突,已經影響了本來親密無間的父女親情,孩子長大了,這是第一次,不,已經有幾次了和我頂嘴了。孩子上初一已經一年,下半年就是初二,初一這一年,感謝班主任老師的看重,當了一年班長。但是現在我後悔了,告訴大家真相,千萬不要當班長!
  •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正經受著「副班長」們的揉擰?
    不要讓你的漫不經心毀了孩子的一生!劉舜才--微信號28063820附:小學生被逼喝尿續:副班長的權力霸凌  七個人的班級,就像一個王國。13歲的副班長小賜,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這樣的權力。然而,就是通過這點權力,他向包括正班長在內的6個孩子要錢。錢沒給夠,就逼迫喝尿吃糞。
  • 學生排隊被班長打 班長和同學都是受害者
    6月25日,有家長反映深圳吉華街道華龍學校四(2)班因為學生「不聽話」遭班長毆打,30多人排著隊被「拳打腳踢」。經街道教辦核查,該班班長組織課間閱讀,發現12名同學不認真,以踢腳等不當的方式進行處罰和紀律管理。
  • 兒歌大全:鄉間的小路
    >兒歌大全:鄉間的小路2015-12-17 10:24:0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  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  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  荷把鋤頭在肩上  牧童的歌聲在蕩漾  喔嗚喔嗚喔喔他們唱  還有一支短笛隱約在吹響  笑意寫在臉上  哼一曲鄉居小唱  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  多少落寞惆悵  都隨晚風飄散  遺忘在鄉間的小路上
  • 【鄒魯風】鄉間的小路
    鄉間的小路 幾十年來,我走過許許多多的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兒時的鄉間小路。 兒時的鄉間小路,是我上小學的路,這條路我走了好多年。那時候,本村小學只設一、二年級,到了三、四、五年級,以及後來上初中的時候,要到一公裡外的王溝聯辦小學去就讀。
  • 一母同胞,大妞喜歡當班長,二妞只想當值日生
    我不想當班長,我只想當值日生,我喜歡擦桌子。今天二妞上的學前班競選班長,我看老師發的視頻,一共12個小朋友競選,而全班只有16個小朋友。我家二妞是4個沒競選之一。放學後我問她為什麼不想當班長,他說當班長有什麼好,她喜歡當值日生,喜歡擦桌子。問她為什麼喜歡擦桌子,她說可以得小紅花,小紅花多了可以領禮物。
  • 《江湖兒女》:火山灰是最乾淨的
    比如他總是拍山西的故事、小鎮裡的青年,人物集中在煤礦工人、文工團和各種複雜的社會邊緣人士,充滿時代感的取景與人物細節;還有他的御用演員,業餘演員群戲,底層人民群像與長鏡頭,上世紀的流行金曲,御用攝影師余力為,合作多年的國際製片人市山尚三。就像他在《江湖兒女》中表達得那樣,複雜的人際關係構成了一個江湖,賈導也靠著老班底,成了賈式電影的「老江湖」。
  • 從值日生到班長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從值日生到班長 分頁標題#e#   2.兩種稱呼的「任期」不盡相同。
  • 底層鄉校:回不了的鄉 入不了的城
    ,這種註定的尷尬命運是當下中國諸多農村學校的生存縮影   鄉校是鄉間底層孩子走出村落、走向未來的「文化子宮」,在這個「文化子宮」中,他們不僅學會了將來如何與外在世界相互溝通的知識,還學會了將來如何與異域的他人相互理解的德行。
  • 深圳30多名小學生排隊被班長打,班主任:孩子間有矛盾正常
    25日下午,記者收到深圳一小學家長報料稱,其女兒班上大部分學生,上周五都因為「不聽話」遭到班長的毆打,30多人排著隊被「拳打腳踢」。王先生的女兒在龍崗布吉華龍學校讀四年級。據女兒反映,當天上午課間時分,班長(女)將班上的學生集合在一起,以違反紀律為由要體罰他們。「三十多名學生排著隊被班長毆打,男生被扇耳光,女生被腳踢。」王先生把女兒的情況反映到家長群裡,結果群裡的家長紛紛表示,自己的孩子也反映當天遭遇到班長的毆打,有的孩子甚至「腿疼得難以走路」。
  • 叱吒江湖十數年,此黑幫老大竟「得意忘形」,正當壯年撒手而亡
    不過說起文山幫老大王科,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是臺灣省黑道叱吒風雲的人物。新店市是臺北縣最大縣轄市,也是臺灣省面積第二大縣轄市,當時安置了不少外省人眷村。五十年代中期,新店市「文山中學」一群外省學生,這些不安心讀書的太歲們,家庭出身都不錯,可謂非官即商,聚攏一起成立了文山幫。
  • 小學班級班長難選 學生老師人選意見差距大(圖)
    記者昨天發現,杭州金都天長小學不僅一、二年級沒了班長,連四年級班長也有空缺。長壽橋小學二三年級,有一半班級同樣不設班長;賣魚橋小學,班長被中隊長取而代之。  小學班長,那個每天喊同學「起立」「坐下」的人,是不是正在小學裡漸漸消失?  記者隨後調查了杭城10所小學,這些學校有3所不設班長,有2所改設「值日班長」。
  • 五一班班長團掛牌上崗啦!
    在實小五年級一班,「當班長」不是個可望不可及的夢想。只要你足夠勇敢,對自己足夠自信,班級量身打造設立的「班長團」總有一個崗位適合你。
  • 上學時做班長,對未來的職業人生有幫助嗎?
    就這樣,我人生第一次做了班長,小學第一學期,主要原因是「聲音洪亮」,這四個字我記得也在第一學期我的成績單評語上。現在40歲了,想來本質原因還是考試成績好。到了三年級,班上改選班委,老師這次不讓我做班委候選人了,說要我做學校裡的大隊長。實際上三四五六年級,每一年級有一個人做大隊長,三條槓的那種。
  • 班主任:初中這3類學生地位最高,班長不算啥,第一堪稱「班寵」
    班主任:初中這3類學生地位最高,班長不算啥,第一堪稱「班寵」 2.幫同學出頭的學生 不管是在哪一個班級當中都會有一種,大哥哥類型的男生存在,他們多數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長得高高的而且說話特別的有權威,只要是站出來,總會給人一種江湖大俠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