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騙2300餘萬!最高檢通報首例從境外將臺籍嫌犯押回審判的電信...

2020-12-25 紅星新聞

4月8日,最高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檢察機關打擊網絡犯罪工作情況,發布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介紹,2018年5月至6月間,最高檢與公安部共同組團赴捷克、克羅埃西亞、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和波蘭,推動上述國家將在當地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62名中國臺灣地區犯罪嫌疑人遣返和引渡。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指導性案例中,第一起是張凱閔等52人電信網絡詐騙案。據悉,這是我國首例從境外將臺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大陸進行司法審判的電信網絡詐騙案。

冒充快遞客服、警察、檢察官詐騙

10個月間騙75名被害人2300餘萬

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間,被告人張凱閔等52人先後在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和肯亞共和國參加對中國大陸居民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集團。

在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過程中,各被告人分工合作,其中部分被告人負責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對大陸居民的手機和座機電話進行語音群呼,群呼的主要內容為「有快遞未籤收,經查詢還有護照籤證即將過期,將被限制出境管制,身份信息可能遭洩露」等。

當被害人按照語音內容操作後,電話會自動接通冒充快遞公司客服人員的一線話務員。一線話務員以幫助被害人報案為由,在被害人不掛斷電話時,將電話轉接至冒充公安局辦案人員的二線話務員。

二線話務員向被害人謊稱「因洩露的個人信息被用於犯罪活動,需對被害人資金流向進行調查」,欺騙被害人轉帳、匯款至指定帳戶。如果被害人對二線話務員的說法仍有懷疑,二線話務員會將電話轉給冒充檢察官的三線話務員繼續實施詐騙。

至案發,張凱閔等被告人通過上述詐騙手段騙取75名被害人錢款共計人民幣2300餘萬元。

電子文檔中恢復的「返鄉訂票記錄單」

讓11名「漏網」嫌犯陸續被緝捕到案

由於該案被害人均是中國大陸居民,根據屬地管轄優先原則,2016年4月,肯亞將76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其中大陸居民32人,臺灣地區居民44人)遣返中國大陸。

經初步審查,張凱閔等41人與其他被遣返的人分屬互不關聯的詐騙團夥,公安機關依法分案處理。2016年5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經指定管轄本案,並應公安機關邀請,介入偵查引導取證。

在審查電子數據的過程中,檢察人員與偵查人員在恢復的Excel文檔中,找到多份「返鄉訂票記錄單」以及早期大量的Skype聊天記錄。依據此線索,查實部分犯罪嫌疑人在去肯亞之前,曾在印度尼西亞兩度針對中國大陸居民進行詐騙,詐騙數額累計達2000餘萬元人民幣。

隨後,11名曾在印度尼西亞參與張凱閔團夥實施電信詐騙,未赴肯亞繼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陸續被緝捕到案。至此,張凱閔案5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團夥50人被起訴

法院認定28個系主犯

2017年4月1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根據犯罪情節,對該詐騙犯罪集團中的52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同處理決定。對張凱閔等50人以詐騙罪分兩案,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對另2名情節較輕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

2017年12月21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張凱閔等50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參加詐騙犯罪集團,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分工合作,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其他單位工作人員,詐騙被害人錢財,各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其中28人系主犯,22人系從犯。

法院根據犯罪事實、情節並結合各被告人的認罪態度、悔罪表現,對張凱閔等50人判處十五年至一年九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張凱閔等部分被告人以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2018年3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首例從境外將臺籍嫌犯

押回大陸審判電信網絡詐騙案

「這是我國首例從境外將臺灣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大陸進行司法審判的電信網絡詐騙案。」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副廳長張曉津介紹,案件涉及大量的境外證據和龐雜的電子數據。

對於該案的指導意義,張曉津說,在於四個方面:對境外證據應著重審查合法性;對電子數據應重點審查客觀性;緊緊圍繞電話卡和銀行卡審查認定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事實;有明顯首要分子,主要成員固定,其他人員有一定流動性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組織,可以認定為詐騙犯罪集團。

最高檢案例通報中進一步介紹,對出資籌建詐騙窩點、掌控詐騙所得資金、制定犯罪計劃等起組織、指揮管理作用的,依法可以認定為詐騙犯罪集團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負責協助首要分子組建窩點、招募培訓人員等起積極作用的,或加入時間較長,通過接聽撥打電話對受害人進行誘騙,次數較多、詐騙金額較大的,依法可以認定為主犯,按照其參與或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對詐騙次數較少、詐騙金額較小,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依法可以認定為從犯,依法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高鑫 北京報導 圖據東方ic

編輯 陳怡西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相關焦點

  • 首例臺灣籍嫌疑人押解回大陸審判的網絡詐騙案列入最高檢指導性案例
    最高人民檢察院8日召開主題為「嚴厲打擊網絡犯罪,共同防控網絡風險」的發布會。(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中國臺灣網4月9日訊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發布消息,最高檢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
  • 三個全國「首例」案例帶你揭秘網絡騙局「劇本」
    工人日報客戶端4月8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通報全國檢察機關打擊網絡犯罪工作情況,並發布最高檢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副廳長張曉津介紹了最高檢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相關情況。1.當「公檢法」打來電話……「有快遞未籤收,經查詢還有護照籤證即將過期,將被限制出境管制。」一、二、三線話務員通過冒充快遞公司客服、公安局辦案人員、檢察官來實施詐騙。至案發,被告人通過上述詐騙手段騙取75名被害人錢款共計人民幣2300餘萬元。
  • 菲律賓把臺籍詐騙犯遣送大陸 臺當局又「心碎」了
    臺籍電信詐騙嫌犯被遣送北京(「中央社」)海外網2月12日電13名臺籍電信詐騙嫌犯去年10月在菲律賓北部被逮捕。12日,其中7人被菲律賓移民局遣送到北京。不料,臺當局卻因此「心碎」,向菲方表達不滿。這個電信詐騙集團假冒法官、檢察官或銀行人員,以誘騙或恫嚇等手段讓受害人把錢轉帳至指定戶頭,據報平均每天在大陸騙到100人,光是落網前的3個月期間,就得手5000萬美元。12日上午,7名戴著手銬的臺籍電信詐騙嫌犯,被菲律賓移民局人員押上班機,帶往北京。臺媒稱,這是過去一年之內,菲律賓政府第二次把臺籍詐騙嫌犯遣送到大陸。
  • 臺灣電信詐騙犯:早知被遣返大陸受審就不敢幹了
    公安部已會同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成立「4·30」專案組,相關偵查調查工作已全面鋪開,待查清全部犯罪事實後,將在大陸依法起訴、審判。對於將嫌犯全部押回大陸處理,公安部刑偵局專案組成員張軍表示,主要出於3個方面的考慮。其一是有利於徹底查明案件情況。因為電信詐騙都是集團犯罪,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每個團夥成員都是嚴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詐騙劇本實施犯罪,每個人只負責詐騙的某一個環節。
  • 臺詐騙犯遭捕稱臺灣量刑輕:怕被抓到大陸回不來
    海外網11月16日電 臺籍詐騙犯近年來在境外被捕事件層出不窮,但這些詐騙犯往往在被送回臺灣後均未得到應有懲處,甚至懷有僥倖心理繼續實施違法行徑。近日,臺灣高雄市警方在苗慄縣破獲一處詐騙機房,並逮捕6名嫌犯。
  • 兩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犯在大陸被抓,四百多萬元已被轉移至境外
    兩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犯在大陸被抓,四百多萬元已被轉移至境外 廣州日報韶關訊 2名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疑人從澳門進入內地後,流竄於廣東、廣西、貴州實施各種電信詐騙。
  • 曝返臺詐騙犯酒店狂歡
    【早先報導】  返臺獲釋詐騙犯叫囂:臺灣有人權 回家很爽  (中國青年網)  據臺灣「中央社」4月16日報導,在馬來西亞涉嫌詐騙的20名臺灣籍嫌犯15日晚抵達臺灣,由於無法偵辦,被當場釋放。獲釋嫌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回家很爽,臺灣有人權。」
  • 臺灣電信詐騙慣犯:早知會被遣返大陸判刑,肯定不敢重操舊業
    馬呈元說,根據大陸刑法規定,以國外為據點針對我國法人和公民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因其犯罪結果在大陸,大陸當然有屬地管轄權。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教授樊崇義介紹,臺灣對於電信詐騙沒有單獨立法,而是以普通的欺詐罪來審判,最高刑期是5年;如果在大陸,詐騙罪最高為無期徒刑。
  • 這23個臺灣人能否移交大陸?
    2016年4月,大陸警方已經偵破此案,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62名,其中臺灣地區犯罪嫌疑人10名,凍結涉案資金上億元。 然而,由於此案的詐騙機房位於非洲國家烏幹達,包括主嫌在內的大量臺灣嫌犯已經提前逃回臺灣,1.17億贓款也全部在臺灣提取。 據臺媒20日報導,臺灣刑事部門追查此案一年有餘,於18日分赴6縣市一舉擒獲23名嫌犯。
  • 臺灣破獲電信詐騙案羈押14人,以醫保卡異常為由騙大陸民眾
    臺灣破獲電信詐騙案羈押14人,以醫保卡異常為由騙大陸民眾 中國臺灣網 2016-06-09 13:44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詐騙嫌犯在大陸被判11年 臺網友:浪費大陸米
    海外網6月14日電 6月13日,29名臺籍嫌犯因涉嫌在亞美尼亞進行詐騙在大陸被審判,其中兩名主犯陳俊志和林宗儒分別被判處11年及10年6個月。對此,臺灣網友諷刺道,謝謝大陸,不好意思要浪費你們的米。2016年被遣返回大陸的臺籍人員(中新社資料)據臺媒報導,2016年9月,亞美尼亞遣返129名涉嫌詐騙的中國人回大陸,其中有78人為臺灣籍。此次在廣州被審理的為其中第一批嫌犯。
  • 全市首例!專騙境外人員!新餘公安搗毀一電信網絡詐騙窩點!
    近日,新餘市公安局仙女湖分局成功搗毀這樣1個電信網絡詐騙窩點,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繳獲手機30餘部,各類電話卡、流量卡30餘張,電腦6臺。與其他詐騙團夥不一樣的是,該詐騙團夥專門針對境外人員以網絡交友誘導參與投資實施詐騙犯罪。
  • 臺律師:臺灣人換位思考 就會明白大陸為何非抓臺灣騙子赴陸審判
    【環球網綜合報導】肯亞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中的兩名臺灣籍主嫌在大陸遭法院「重判」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臺當局法務部門從案發之初就想引渡嫌犯回臺審判,卻一直未能「如願」,兩岸雙方對審判權「各有堅持」。
  • 臺灣法務部門前負責人羅瑩雪:看詐騙嫌犯一抵臺就被放走,很受挫折
    臺海網2月23日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吳生林)又一批跨境電信詐騙臺灣籍嫌犯將被押返大陸處理。西班牙警方破獲一起電信詐騙案,逮捕200多名臺籍涉案嫌犯,近日西班牙政府決議將涉案臺籍嫌犯一併引渡至大陸。臺灣民眾大多已理性認為,類似電信詐騙臺籍嫌犯「應該」交由大陸處理更為妥當,輿論幾乎不再會「逼」臺當局去跟大陸「搶人」。
  • 揭秘臺詐騙集團:進行「厚黑學」和普通話訓練
    「臉皮要厚,心腸要黑」  最近幾天,不少島內媒體都注意到大陸網民對臺灣電信詐騙集團的各種吐槽。臺灣《聯合報》稱,大陸網友近日流行一句順口溜:「十個彎彎九個騙,還有一個在訓練,臺南人民當教練,總部設在彰化縣。大陸抓,臺灣放,出了機場進飯店,進完飯店接著騙。」那麼臺灣詐騙集團到底是怎麼進行訓練的呢?
  • 「十個灣灣九個騙……總部設在彰化縣」?臺灣彰化警方忙澄清
    「十個灣灣九個騙,還有一個在訓練,臺南人民當教練,總部設在彰化縣。」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月17日報導,近日,隨著一批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犯被遣返回大陸以及臺灣釋放被馬來西亞驅逐的臺籍嫌犯,大陸網友編的這則順口溜也傳入臺灣,而且還火了,吸引了臺灣警方的注意。對此,彰化縣警察局刑警大隊大隊長蔡燕明表示,網友反諷臺灣詐騙集團,幾乎全臺縣市都上榜,並非僅指彰化。
  • 運城市鹽湖區警方通報「盜搶騙」、涉毒違法犯罪、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運城市鹽湖區警方通報「盜搶騙」、涉毒違法犯罪、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今年以來,破獲盜搶騙案件306起,抓獲盜搶騙犯罪嫌疑人136名,打掉盜搶騙侵財犯罪團夥8個,其中入室盜竊63起、盜竊車內財物93起、盜竊機動車7起、扒竊23起、盜竊其他72起、搶劫3起、搶奪7起、詐騙案件41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990餘萬元。
  • 河南重拳打擊中緬邊境電信網絡詐騙 抓獲「背包客」408人
    中新網鄭州11月28日電 (記者 劉鵬 李貴剛)河南省公安廳28日通報,該省警方近日發起的「雷霆35號」中緬邊境反詐行動,共抓獲「背包客」嫌疑人員408人,刑拘379人。通報稱,2019年11月1日至20日,在公安部打擊整治中緬邊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案指揮部的統一指揮部署下,河南省公安廳組織11個省轄市公安機關發起「雷霆35號」中緬邊境反詐行動,針對將贓款運出境外,向緬北詐騙團夥「輸血」運送資金的「背包客」嫌疑人開展集中抓捕。
  • 用一封「蔡英文」保證函騙了200萬,臺籍詐騙犯被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 近日,一個謊稱與「美國總統川普」等「國際政要」都有「聯繫」的臺籍詐騙犯被臺當局抓了。一位劉姓詐騙犯假借聯合國名義行騙,還偽造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籤名文件,藉此已騙得數百萬元(新臺幣,下同)。據報導,臺「調查局」發布新聞稿稱,日前接獲檢舉,這位劉姓嫌是詐欺慣犯,對外誆稱自己是加納總統,且擔任「聯合國西非人道主義事務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