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族」年輕時不生孩子,老了會後悔嗎?過來人的回答令人唏噓

2020-12-25 我是媽媽

幾十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了一批「丁克族」,這些人是打算一輩子都不生娃的,別人用來養娃的錢,丁克族們都用來自我享受了,有的還有些「憂患意識」,將積蓄存了下來,留待自己晚年的時候養老。那麼,幾十年過去了,那些第一批「丁克族」,他們是否後悔了呢?

魏女士和丈夫的理念不謀而合,兩人當初都不想要孩子,因為相同的理念,兩人結為了夫妻。這麼多年過去了,兩人都老了,身邊依然空蕩蕩的,沒有一個晚輩。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夫妻倆過的是很瀟灑地,每天無憂無慮,一放假就去外面旅遊度假,身邊的朋友都羨慕壞了。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魏女士卻有了孤單的感覺。夫妻倆之間愛情淡了,親情多了,這時候就羨慕起有孩子的家庭了。

身邊的朋友,有了子女,有了孫子孫女,雖然忙碌了大半輩子,人也蒼老了不少,可是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臉上都是滿滿的笑容。

而魏女士夫妻倆,工作完回到家,只有冷冰冰的屋子,偌大的屋子只有兩個人,太冷清了。直到這時,魏女士才有了後悔的感覺,如果能再選擇一次,她寧願辛苦一點養孩子,也要讓自己的晚年幸福一些,想想真令人唏噓。

「丁克族」的晚年是什麼樣子的?

1、冷冷清清

有的人年輕的時候不想要孩子,等自己老了,就開始後悔了。這些當初堅持「丁克」的父母,因為老了的時候,身邊只有配偶,所以內心會格外地孤寂,生活上也冷冷清清的。這些受不了孤獨的人,基本上都後悔了。

2、依舊瀟灑

還有一部分丁克族,真的瀟灑了一輩子,快活了一輩子,真的令人感慨!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年輕時堅持丁克,幾十年過來了,依舊沒有一點後悔,因為他們已經將自己的晚年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存下足夠的錢,選擇優質的養老院,幸福地過完自己的一生。這種精神,想想還真的讓人佩服呢!

3、兒女繞膝

還有一部分「丁克族」,屬於「半路回頭」型的,也就是剛開始不打算要孩子,過個幾年十幾年之後,突然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也幸好夫妻倆還有生育能力,於是,兩人順理成章有了自己的寶寶。

這些父母老了,身邊有兒有女,還有孫子孫女,這種兒孫繞膝的感覺,讓他們覺得,做這個決定是值得的。

有孩子的父母,晚年又是怎樣的?

1、孩子孝順,父母幸福

如果孩子孝順父母,那麼父母的晚年必然是幸福的,吃穿不愁,還能有孩子的關心陪伴。只要孩子做到了這些,對於父母來說,大半輩子的苦也就值得了。

2、孩子不孝,父母悽涼

如果孩子沒有感恩之心,不知道回報父母養育他們的恩德,那麼即使生再多的孩子,這些家長的晚年也是悽涼的。為了孩子奉獻一生,老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子女卻對自己不管不顧,想想真是悽涼。

3、孩子出門在外,父母成「空巢老人」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孝順,而是為了工作賺錢,必須遠離老家,獨自在外打拼。如果是這樣,父母也是很辛苦的,有兒有女,孩子卻常常不在身邊,自己仿佛成了「空巢老人」,讓人心疼。

堅持「丁克」,應該得到家人的支持嗎?

其實,不管夫妻倆選擇要不要孩子,這都是他們商量之後的決定,作為長輩,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應該尊重他們。如果實在難以苟同,可以坐下來好好和他們商量,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從上文當中不難看出,丁克族的晚年,不一定是不幸的,而有孩子的父母,晚年也不一定是幸福的。既然如此,何不尊重這些夫妻的選擇呢?

相關焦點

  • 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生孩子,丁克族的現狀,不生孩子老了後悔嗎?
    但是進入工業時代之後,以前農業社會推崇的多子多福的思想已經慢慢的發生了轉變,現代社會,大部分的家庭都不願意多生孩子,很多最多只生一個,甚至出現了很多的丁克族,他們不生養孩子,專注享受兩人世界。如今,中國第一批丁克族已經進入老年,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下他們的現狀吧。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丁克家庭,丁克家庭一般是指城市裡,夫妻兩個專注於事業,高收入不生養的家庭。
  • 國內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會不會後悔當初選擇?過來人說出心聲
    直到現在,人們對「丁克族」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不生孩子選擇做丁克族是自私,還有人反駁沒有法律規定一定要生孩子,生與不生都是個人的自由。01中國第一批「丁克族」,到了晚年有人會後悔嗎?趙爺爺說出自己的心聲:「看到別人家都是兒孫滿堂,有時候的確是會感到孤單,但是不曾後悔過,畢竟不生育孩子也讓我們獲得了很多,有得必有失,這一生也值得了。」
  • 一輩子不生孩子的「丁克族」,晚年的生活怎麼樣?跟你想像中不同
    有很多人認為,一輩子不生孩子的「丁克族」,他們可以免去不少的經濟壓力,孩子上學和未來結婚買房買車的支出,都可以省下來。因為沒有孩子的壓力,丁克一族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瀟灑的。然而有的人表示,「主張不生孩子」的丁克一族,晚年生活可能跟你想像中的不同。那丁克族晚年的生活怎麼樣?他們後悔自己的選擇嗎?
  • 不婚主義和「丁克族」,晚年真會老無所依嗎?這些過來人說了實話
    可那些選擇不婚的「丁克族」,又是否能一如年輕時那般瀟灑快活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那些不婚主義的「丁克族」,晚年真會老無所依嗎?這些過來人說了實話。@張先生,62歲,不婚主義張先生年輕時就是一個普通的程式設計師,整天做著枯燥的生活,頂著生活的壓力,他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放下肩上重擔,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為了輕鬆只生一個孩子,等到老了會後悔嗎?過來人的回答很意外
    為了輕鬆只生一個孩子,等到老了會後悔嗎?過來人的回答很意外。「只生一個孩子有時候後悔,有時候不後悔,但是沒什麼意義」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性說:當年我家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和老公就計劃著,如果第一胎生的是男孩,就不再生二胎了。
  • 一輩子不生孩子的丁克族,晚年真的會孤獨無依?
    因為現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人都不想生孩子了,做一個丁克族,丁克這個概念流入中國已經有近40年的歷史了。在上世界80年代初,部分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接觸到了丁克的概念之後,都加入了丁克家族。多年以來丁克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和討論,雖然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看中血脈的延續,但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生孩子。因為他們認為一輩子不生孩子可以免去不少的經濟壓力,因為沒有孩子的壓力丁克一族可以說是十分瀟灑的,然而有的人表示主張不生孩子的丁克一族,晚年生活也很不一樣。因為做丁克一族得到好好處就是可以不用背負養育孩子的壓力,但是年輕時輕鬆的生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
  • 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首批丁克族步入老年,他們後悔了嗎?
    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首批丁克族步入老年,他們後悔了嗎?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為一直為孩子操心,從孩子的衣食住行,到畢業找工作、找對象,父母都非常關心。現在這個時代,結婚和生孩子的成本都非常高,所以導致很多年輕人都晚婚晚育,甚至有些直接成為了"丁克族",其實丁克不是這個時代才流行了,第一步丁克族,現在已經步入老年了,想想當時那個年代,如果真的不打算生孩子,需要面對巨大的壓力,因為在中國人的眼裡,結婚生子是自認規律,如果到了適婚年齡還沒有結婚的話,男生就會被叫做"光棍",女生就會被叫"大齡剩女"。
  • 當年不生孩子的女人,現在都怎麼樣了?過來人:情況跟想的不一樣
    這種輿論倡導影響了相當一批年輕女性,她們多是85後90後,面對高昂的養娃成本,他們信奉「沒錢沒資格生孩子」,可惜她們並不清楚這樣做的後果。三十年前選擇不生孩子的女性,現在都怎麼樣了呢?過來人:情況跟想的不同。
  • 丁克族和不婚族,哪個會晚景悽涼?聽聽過來人的答案,很現實
    丁克族,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或者是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人群。而不婚族似乎是最近這幾年的新名詞,指的是不願意結婚的人。不婚族的人可能也會戀愛,但有的不婚族是連戀愛都不願意談的,堅定的一個人生活在現在的社會,恐婚一族越來越多,漸漸的不婚族也變得多了起來雖然說現在人們對丁克族和不婚族接受度越來越高,但是還是讓人對他們晚年的生活抱有一絲擔憂丁克族和不婚族,真的會晚景悽涼嗎?
  • 第一批丁克族後悔了嗎?
    這一概念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國內,到現在第一批丁克族已人到中年,於是網上開始有了這樣的話題討論:30年過去,中國第一批丁克後悔了嗎?因為丁克是一種「反常規」操作,當事人隨時要準備接受旁人的詢問和勸說,甚至自己的想法也有可能出現反覆。討論丁克族是否會後悔,得先看他們當初選擇丁克的原因。他們為何會選擇丁克?丁克族其實有主動和被動之分。
  • 「不生孩子後悔嗎?」過來人說:會,覺得是人生的遺憾
    生命裡有一個血緣至親,人生會更加豐滿。——引言人生就是一個矛盾體,做了母親需要付出,但也體會了當媽的樂趣和成就感,沒有孩子當然會輕鬆,但也難免會落寞。沒有孩子年輕時享受了清靜和悠閒,不過後來後悔了嗎?對未來也很惶恐,擔心老了以後怎麼辦,雖然可以去養老院,但在養老院也要有人去探望才好吧。」年輕時對生孩子是無所謂的態度,可是直到有一天,知道自己不能生了,莫名就會很傷感,自然會有悔意。
  • 結婚多年選擇丁克,現在突然想生孩子怎麼辦?還有後悔藥可吃嗎?
    現在過了十年,阿玲38歲了,已經是高齡產婦的年紀,怎麼會突然想結束丁克生孩子呢?阿玲解釋說:「說出來你別笑我,年輕時的確是決心要丁克一輩子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人一個個都有了孩子,看著她們母慈子孝的畫面難免會心生羨慕。特別是前陣子我爸生病住院,吃喝拉撒我都要伺候著,突然就想到如果我和老公都老了,躺在病床上動不了了,沒有孩子的話誰來照顧我們?
  • 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首批「丁克族」步入老年,說出了感受
    於是現在中國許多年輕人,也進入一種現在,不敢談戀愛,不想結婚,拒絕生孩子。可人一輩子不生孩子真的可以嗎?這到底是什麼體驗?丁克家族真的有那麼好嗎?其實丁克在我國不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字眼了,早在20年前我國就迎來了「丁克族」。丁克族跟普通家庭唯一區別就是生孩子。
  • 四十年前,不生孩子的丁克族現在怎樣了?三大晚年困境逃不掉
    文|秘籍君 丁克族,是上世紀作為外來文化進入我國的特殊名詞,本質是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縮寫音譯,指的是雙份收入、沒有孩子的群體。隨著社會變化,不少單身不生孩子的群體也被囊括於內,而丁克族的規模也逐年擴大,慢慢進入到大眾視野。
  • 第一批「丁克夫妻」已到晚年,他們後悔了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丁克族」多了起來,很多夫妻在婚後都不會選擇生孩子。最初時大家對丁克夫妻並不理解和認同,總認為這群人不負責任,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其的看法有所改變,不再將其視為「怪物」。只是很多人還是不能理解,丁克夫妻年輕時愛自由,任性不要孩子,那到了晚年時是否會比較痛苦呢?
  • 步入晚年的丁克族說出現狀
    一些老人說不後悔,在年輕時存了一筆錢,現在夫妻倆人領著不少的退休金,有充足的時間、金錢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日子過得輕鬆,享受老年時光;一些老人說後悔了,當初為了不讓自己吃苦,選擇了丁克,現在看到別人家兒孫滿堂,心裡別提多孤單,在想想老伴有一天走了,沒有一個人陪伴自己,真是揪心。
  • 「30年前不生孩子,晚年過成了這樣」56歲丁克族的現狀,警醒世人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卻並不是這麼想的,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丁克家庭」,丁克家庭不喜歡孩子,或是說不要孩子。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孩子就是夫妻兩個人的累贅,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錢、精力、還有時間等等。丁克族更加喜歡過神仙眷侶的二人世界,不願意受外來人的打擾。那麼當初「不生孩子」的丁克族們現在都怎麼樣了呢?為此我特地去採訪了今年已經56歲的張姐。
  • 人老了卻沒生一個娃真的瀟灑嗎?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後悔了嗎
    但現在劉大姐夫妻老了,越覺得身邊冷冷清清的,特別是劉大姐的老公臥病在床後,劉大姐更是有些後悔當初沒有生一個孩子。可是後悔也來不及了,現在自己是想生也生不了啦。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人一定要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養兒才能防老,多子才能多福。現在國家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人口出生率依然是不斷下滑的狀態。
  • 一輩子不生孩子真的瀟灑嗎?第一批丁克已經步入晚年,他們後悔嗎
    丁克一族,說的是那些有生育能力卻自願不生孩子的夫妻,這類夫妻往往認為,照顧孩子太麻煩,而且還會給家庭帶來比較大的經濟壓力,不如兩夫妻過二人世界來得輕鬆。01第一批丁克族已經步入晚年,年輕時清閒,現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 「養娃的錢,拿來養老不好嗎」丁克族晚年真瀟灑嗎?對比下就知道
    陳磊夫婦到了晚年,後悔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生小孩,所以導致自己的晚年家庭生活並不那麼的圓滿。隨著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夫妻選擇不生孩子,這樣的現象並不奇怪。很多人認為即使沒有生孩子,也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只要夫妻兩是真心相愛。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生孩子,因為生孩子的壓力太大。而且他們認為有了孩子之後就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所以這一類夫妻認為要享受二人世界,而不選擇生孩子。這樣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