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真好
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徐尤佳
本報訊 夏天帶著熱乎的風來了。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羅維丹主任醫師提醒,最近被蟲咬傷的患者不少。看到蟲子落身上要注意三點:不要急著把它們拍死;咬傷後先用肥皂水衝洗傷口;治療期間儘量不要吃海產品。
最近被蟎蟲咬傷的最多
每天有十幾個
「門診中,被蟎蟲咬傷的最多,差不多每天都有十幾個,它最大的一個特點是癢,被稱為『癢症』。」羅維丹醫師說。
前兩天,邵女士和老公去農家樂玩,回來第二天,她手上、腿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疹子,又紅又癢,像「赤豆棒冰」,被診斷為「蟎蟲性皮炎」。羅醫師說:「蟎蟲很小,肉眼看不見,常常隱藏在涼蓆、床單、地毯、沙發、枕頭,以及空調的通風口等地方,它們以吃人體脫落的表皮為生,被咬後患者身上會出現一粒粒紅包,很癢,而且越撓越大。」
蟎蟲喜歡「欺負新人」,尤其是過敏體質者。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陶承軍教授說,每個人都可能被蟎蟲咬,但漸漸地人也會耐受,耐受後就不會出現症狀了。另外,不同地方蟎蟲的種類也略有不同,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初來杭州的大學生、遊客,以前從沒患過蟎蟲性皮炎,來杭州就發了,但來杭州一兩年後,就又不發了的原因。另外,人在過敏後,如果攝入大量的異體蛋白,會加重過敏反應。
具體到邵女士,她對塵蟎過敏,以前從沒去過那家農家樂。而在農家樂那兩天,她和老公差不多餐餐魚、蝦,他們還自己釣來魚,讓老闆代加工。
陽光、開水是對付蟎蟲的最佳「利器」。陶承軍建議,經常把床單四件套、涼蓆等生活用品,放熱水裡泡一泡,再拿到太陽下暴曬一下。
5月底以來,市中醫院已接診
被蜘蛛咬傷病人23例
「原來是那頓海鮮吃壞了。」得知自己不是中毒,56歲的楊先生長舒了一口氣。幾天前,他和家人在小區公園散步。突然,他感覺右邊的脖子上有個東西在爬,下意識拍了一下,一看,原來是只蜘蛛。
「就是只普通的小蜘蛛,大約兩三毫米大小。我一拍,它就死了,當時我也沒在意。回家後,發現被爬過的地方,起了個小紅點,有點癢,有點痛,我擔心有毒,就去家附近的社區醫院看了下。」楊先生說。
社區醫院醫生告訴他,沒有毒,給他開了些消炎、抗過敏的藥。塗了兩天藥膏,楊先生感覺症狀基本消失。
兩天後,有朋友來杭州玩,楊先生帶朋友吃了頓海鮮大餐,還喝了不少啤酒。
第二天起床後,楊先生突然發現,被蜘蛛咬傷的地方腫起來了,有鴿子蛋大小,連早飯都沒吃,急忙往醫院跑。
那天接診的也是羅維丹醫師。羅醫師考慮是海鮮和啤酒引起的傷口過敏反應,如果真是中毒,不會過這麼久才會有反應。另外,要是中毒,身體會出現其他症狀。
羅醫師說,有蟲子落在身上,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拍死它。其實,有些蟲子不會「主動」咬人,但你一掌下去,它就會咬你。同時,它體內的毒液也會滲透到皮膚上,有可能引起過敏。正確的做法是,吹掉或甩掉它。如果楊先生當初不拍死那隻蜘蛛,可能就不會被咬了。
一旦被蜘蛛咬傷,如果沒有出現大面積過敏反應,可先用肥皂水衝洗一下傷口,以中和毒素。衝洗乾淨後,可直接在傷口上塗點肥皂,以緩解疼痛、瘙癢。如果有大面積的過敏反應,或是敏感體質者,應及時就醫。
羅醫師說:「大部分昆蟲毒液呈酸性,被咬後都可以先用肥皂水衝洗。但黃蜂除外,黃蜂的毒液是鹼性的,所以,要先用醋來中和。」
陶承軍教授統計發現,今年夏天被蜘蛛咬傷的有點多,基本上每天都有,從五月底到現在,他們醫院已經接診了23例。有在外面玩時被咬的,也有穿剛曬好的衣服時被咬的,不過還好,症狀都不嚴重。
杭城馬上要入梅了。陶承軍教授提醒,梅雨天,天氣悶熱、潮溼,蜈蚣出沒頻繁,蜈蚣的毒液也呈酸性,如果不小心被咬傷,可先用肥皂水衝洗傷口,再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