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的高發季,腹瀉是最為典型的症狀之一,嚴重可危及生命。」隨著廣州氣溫不斷下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科主任胡丹丹教授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科主任胡丹丹教授
6月齡到2歲兒童最易感染輪狀病毒
據悉,輪狀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易感病毒,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秋冬季節為高發期,且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僅2013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於輪狀病毒的人數高達22萬。
胡丹丹介紹,輪狀病毒是一種常見兒童易感染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有數據顯示,3~5歲年齡階段兒童幾乎人人都感染過輪狀病毒。而且,年齡越小,症狀就越重。正因如此,該病也是造成全球嬰幼兒死亡率較高的一類疾病。
「輪狀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是在每年的秋冬季,即10月到次年2月左右,嬰幼兒6個月到2歲則是高發年齡段。」胡丹丹說,輪狀病毒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多表現為嘔吐、腹瀉並伴有發燒。由於該階段的嬰幼兒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全,腹瀉的量大、次數頻繁、持續時間長,可能會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出現脫水性休克、心肌損傷、心肌炎、病毒性腦膜炎等重症,嚴重的可危及生命。
「所以,當孩子出現脫水症狀時,即皮膚幹、哭時無淚、小便次數明顯減少或無尿等,就要及時去醫院通過口服補液或靜脈輸液來糾正脫水狀況。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長會把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誤認為是細菌性胃腸炎,導致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其實,這兩種腹瀉的區別在於大便的性狀,當嬰幼兒出現排便次數增多,且以黏液血便為主,要考慮是細菌性胃腸炎。」胡丹丹表示。
輪狀病毒可預防,接種疫苗最有效
「輪狀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因此,預防就要從日常做起,注意個人衛生、戴好口包、勤加洗手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胡丹丹表示,除此以外,接種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據介紹,現在國內可供大家選擇的輪狀病毒疫苗有口服5價重配輪狀病毒減毒活疫苗和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兩種,具體選擇哪一種,可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及醫生的建議決定。從最佳接種窗口來說,嬰幼兒應在出生6周就接種第一劑,間隔4-10周接種第二劑,在32周前接種第三劑。
據悉,5價輪狀病毒減毒活疫苗暫未納入計劃免疫接種目錄中,考慮到它的危害程度,特別是天氣變冷,輪狀病毒進入高發季,專家建議早接種早保護。
有一些家長認為,非免疫規劃疫苗(二類疫苗)沒有必要接種。胡丹丹認為,國外已有許多非免疫規劃疫苗逐步被納入當地的常規免疫規劃中,如水痘、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以及輪狀病毒疫苗等。世界衛生組織也曾建議,輪狀病毒疫苗應被納入所有國家的免疫計劃。因此,除了接種國家規定的免疫規劃疫苗外,家長也要重視非免疫規劃疫苗,來預防相應疾病的發生。
特需兒童接種疫苗可去特需人群接種門診
比起普通孩子,特需兒童如早產兒、低體重兒,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遺傳代謝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寶寶處境更為尷尬:其自身免疫力本來就較低,更需要疫苗的保護;但不少特需兒童並沒有按照既定程序接種疫苗,導致錯過了疾病預防窗口期。
「2020年廣東省十大民生實事工程之一就是推動預防接種門診的建設,其中廣州市唯一的『特需人群接種門診』就被指定建在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中南)-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珠江新城院區。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很快將正式開診。這對特需兒童來說是一大好消息。」胡丹丹表示。
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塗端玉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