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高發寶寶又吐又瀉 目前尚無特效藥-廣西新聞網

2020-12-22 廣西新聞網

輪狀病毒高發 寶寶又吐又瀉

目前尚無特效藥,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陳佳嘉

核心提示

近期,除了流感讓不少兒童中招,另一種兒科常見疾病——輪狀病毒也在攻佔南寧市多家兒科門診。記者走訪了多家醫院發現:廣西民族醫院在近兩周內迎來輪狀病毒小高峰,門診量增加1/3,病房中1/3的床位住著輪狀病毒患者;而廣西婦幼保健院在一周內,因輪狀病毒前來就診的患者比前一周增加了1倍。

1 病例

最小的輪狀病毒患者只有4個月大

1月1日,家住南寧市鳳嶺南路的李女士,一早起床就給2歲的兒子子韜餵了一瓶奶。20分鐘後,她聽到了兒子在客廳嘔吐的聲音,孩子把上午吃的東西全吐了。除了嘔吐,孩子還伴有腹痛腹瀉,「剛開始,我以為是孩子著涼了,可孩子連續拉了3次,晚上開始發燒。」李女士說,因為擔心孩子病情,當晚她就把孩子送到了醫院,經過大便檢測,兒子被確診為輪狀病毒感染。

2日,記者從廣西民族醫院了解到,近兩周該院兒科門診迎來感染輪狀病毒患者就診小高峰,門診量比平時增加了1/3,病房中1/3的床位住著輪狀病毒患者,主要是2歲以內的孩子。該院兒科一區副主任廖素雯表示,在廣西民族醫院,最小的感染輪狀病毒患者只有4個月大,住院的輪狀病毒患者,多數出現高燒或中度脫水的症狀。

區婦幼保健院也出現了同樣情況,從2017年12月25日~31日一周內,因輪狀病毒前來就診的患者比前一周增加了1倍,最高峰時曾達到四五十人,患者主要是1歲之內的兒童。

2  趨勢

天氣穩定後發病率會明顯減少

據了解,輪狀病毒感染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多發於秋冬季節,也叫「秋季腹瀉」。在北方,從秋天開始進入高發期,南方的天氣較暖,發病高峰多在冬春季。廖素雯稱,今年輪狀病毒的發病高峰由於天氣的原因,已經往後移了。近期氣溫冷熱交替易高發,一旦天氣穩定,發病率會明顯減少。

區婦幼保健院重症醫學科莫武桂主任告訴記者,輪狀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從潛伏期到出現症狀10天後都有傳染性,感染後的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瀉、發熱,咳嗽或流鼻水。「1歲以內的小嬰兒病程會比較長,有的孩子10天都不見好。」莫武桂稱,病人一天可能拉肚子多達十幾次,大便呈稀水樣,也可形容為「蛋花湯」樣,且帶有酸臭味。頻發腹瀉會導致脫水,假如嚴重脫水沒有及時治療則可能造成休克、酸中毒、大腦等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孩子有上述這些症狀,或者懷疑孩子感染了輪狀病毒,家長最好趕緊帶著孩子的大便樣本到醫院進行化驗。醫生通過大便輪狀病毒抗原能夠快速測定,所以最好在寶寶排便後2小時內將大便標本留於乾淨的塑料瓶內或保鮮膜內送樣。

3  治療

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

廖素雯向記者介紹,輪狀病毒屬於一種自愈性的疾病,一般在幾天之後就能逐漸恢復,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患者不要自己買抗生素吃,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感染,對病毒感染不起作用;也不要盲目止瀉,該拉還得拉,要讓體內的病毒排完才能好。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後,整個病程大約會持續5~7天,對孩子的主要危害是脫水。

在孩子患病期間,家長除了要耐心還要小心護理。寶寶腹瀉非常容易導致脫水以及電解質的缺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給寶寶補充足夠的含有電解質的液體。最好是去藥店購買口服補液鹽,按照說明書上的方法少量多次餵服,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輕、中度脫水。寶寶一旦出現嚴重脫水或嘔吐的情況,要及時送醫,萬不可延誤病情。

「來就診的家長經常會問,我的孩子都沒有出門接觸其他生病的孩子,更沒有在外亂吃東西,怎麼就感染了輪狀病毒?」莫武桂表示,很多成年人都是隱性攜帶病毒者,他們只是偶爾噁心,或拉一兩次肚子就好了。這些被忽視的病毒,由於家長沒有注意清洗雙手就與寶寶接觸,攜帶的病毒就可能互相傳染。

莫武桂提醒,勤洗手是最有效消除病原的方式,無論大人孩子都要經常使用肥皂清洗雙手。家長們幫寶寶更換尿布、處理完排洩物之後,也要記得及時洗手。此外,還要避免讓寶寶吃生食,蔬果也必須清洗乾淨。

輪狀病毒感染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根據研究數據表明,國產的輪狀病毒疫苗保護率在70%左右,可以極大降低發病率,而且可以減少重症病例的發生,病情也會相對較輕,病程相對縮短。國內的輪狀病毒疫苗是減毒活疫苗,為口服劑型,6個月到5歲的寶寶可以接種。吃一次的保護期是一年,所以建議每年流行季節前(8~10月)接種。

相關焦點

  • 輪狀病毒高發寶寶又吐又瀉 目前尚無特效藥
    >輪狀病毒高發 寶寶又吐又瀉目前尚無特效藥,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陳佳嘉核心提示近期,除了流感讓不少兒童中招,另一種兒科常見疾病——輪狀病毒也在攻佔南寧市多家兒科門診。記者走訪了多家醫院發現:廣西民族醫院在近兩周內迎來輪狀病毒小高峰,門診量增加1/3,病房中1/3的床位住著輪狀病毒患者;而廣西婦幼保健院在一周內,因輪狀病毒前來就診的患者比前一周增加了1倍。
  • 輪狀病毒秋冬季高發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們要小心
    福州新聞網10月2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秋天到,娃娃鬧,一吐二拉三高燒。」又到輪狀病毒高發的秋冬季,家長需警惕病毒侵襲寶寶身體。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新生兒科主任吳斌表示,輪狀病毒傳染性極強且無特效藥,主要感染人群為嬰幼兒,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是輪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沒有特效藥的輪狀病毒正處於高發期,如何給孩子預防?
    「秋冬季是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的高發季,腹瀉是最為典型的症狀之一,嚴重可危及生命。」隨著廣州氣溫不斷下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科主任胡丹丹教授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
  • 寶寶健康的大敵:比諾如更可怕的病毒——輪狀病毒
    我家寶寶才七個多月5天前開始嘔吐第二天就開始拉臭臭的蛋花樣便便到醫院一檢查化驗結果是輪狀病毒感染幾天下來,寶寶和大人都瘦了一圈真是急死人了作為新手爸媽,不禁要問:輪狀病毒又是什麼?它會給寶寶帶來什麼樣的危害?該如何預防?為此,我院兒科一區主任吳德軍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輪狀病毒是個什麼鬼?
  • 輪狀病毒在秋冬季節高發 家長可自願選擇接種疫苗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曾昊然)「秋天到,娃娃鬧,一吐二拉三高燒。」民間流傳這句話,用來形容到秋冬季節輪狀病毒襲擊家裡寶寶的情況再準確不過了。
  • 寶寶又吐又拉,原來是輪狀病毒在搞鬼!
    天氣轉涼,輪狀病毒又開始發威,寶寶一旦受感染有可能又吐又拉, 讓家長擔心不已,預防輪狀病毒要趁早,來聽專家怎麼說。不過,春夏季節還是會看到感染的病例,所以,一年四季都要預防輪狀病毒對寶寶的威脅。家長很難要求小嬰兒多補充水分,多半必須住院治療,因為輪狀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給予支持性的療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康復,有些寶寶短時間內會消瘦不少,讓家長很心疼。
  • 輪狀病毒進入高發季 專家:幼兒儘早接種疫苗
    人民網昆明12月29日電  (徐前)每年秋冬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季,雲南省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科主任陳嵐提醒廣大家長,應及時為嬰幼兒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據悉,輪狀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易感病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以秋冬季節為高發期,目前還沒有特效藥。
  • 雲南秋冬季節幼兒輪狀病毒高發 專家建議可接種疫苗
    6月至2歲兒童易感染輪狀病毒據悉,輪狀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易感病毒,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秋冬季節為高發期,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2013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於輪狀病毒的人數達22萬人。陳嵐介紹,兒童的腹瀉病可有多因素引起,但在感染性腹瀉中最常見的還是病毒,而病毒性腹瀉大部分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
  • 輪狀病毒將進入高發期 5歲以下嬰幼兒要警惕
    每年秋冬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季,從上周開始,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逐漸多起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金玉教授提醒,如果寶寶突然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一定及時就醫。
  • 小兒近期先吐後瀉 需警惕輪狀病毒腸炎
    本報訊(記者 林文婧)近日,福州兒童醫院消化內科收治了一名9個月的男寶寶奇奇。據男童媽媽介紹,送醫前兩天,奇奇先是吃了就吐,之後又不停拉肚子,大便呈黃色蛋花湯樣,一天10餘次,小便量減少。入院後,消化內科醫師為奇奇行糞輪狀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確定是輪狀病毒在搗亂。
  • 湖南:寶寶上吐下瀉?小心是輪狀病毒「搗蛋」
    原標題:寶寶上吐下瀉?小心是輪狀病毒「搗蛋」 省兒童醫院專家提醒:發現症狀及時就醫,早接種疫苗早保護三湘都市報10月23日訊 入秋之後,天氣轉涼,又到了「秋季腹瀉」的高發季。近日,湖南省兒童醫院就接診了不少因腹瀉入院的患兒。
  • 提醒 | 輪狀病毒感染進入高發季,專家:接種疫苗
    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劉靜教授提醒↓↓↓秋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家中衛生,關注孩子日常動態。屬於急發疾病無特效藥,家長發現症狀要及時帶孩子就醫劉靜教授介紹,輪狀病毒是屬於呼腸病毒科,它的主要表現是突然起病,表現為嘔吐、發熱、腹瀉症狀,多數發生在6個月-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並且這種病毒高發時間是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2月是主要的流行季節。
  • 寶寶上吐下瀉,小心是輪狀病毒腸炎!這些應對寶典家長一定要謹記
    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表現 「先吐後瀉,三多一少」 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有的寶寶伴有發熱高燒。 輪狀病毒腸炎的治療 輪狀病毒腸炎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治療主要在於補液以防治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等。
  • 秋季腹瀉高發季來臨 疾控中心:可接種疫苗防輪狀病毒
    福州新聞網10月2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秋天到,娃娃鬧,一吐二拉三高燒。」近日,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廣大家長要警惕秋冬季讓寶寶腹瀉的「搗蛋鬼」——輪狀病毒。輪狀病毒胃腸炎,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感染性腹瀉病,四季均可發病,以秋冬季為主,又被稱為「秋季腹瀉」。
  • 輪狀病毒下月迎來高發期 千萬別急著止瀉補水才是關鍵
    發燒、黃色稀水蛋花湯樣便、嘔吐……輪狀病毒來了!10月23日,記者從青島婦兒醫院了解到,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患者目前開始零星出現,預計11月中旬會逐漸增多,一旦孩子出現相應症狀,注意千萬別急著止瀉,補水才是關鍵。三歲童一天腹瀉五六次3歲的樂樂被家長抱到醫院的時候,整個人毫無精神,臉色蠟黃,媽媽說:「一天拉五六次,孩子哪能受得了。」樂樂的大便檢查結果出來了,輪狀病毒。
  • 不止新冠病毒!這一病毒正處高發期,無特效藥,家裡有孩子的注意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科主任胡丹丹教授表示,輪狀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易感病毒,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秋冬季節為高發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顯示,幾乎每個孩子在3-5歲前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由於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僅2013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於輪狀病毒的人數高達22萬。
  • 輪狀病毒肆虐,傳染性強?無特效藥?疫苗預防認準幾個時間點
    輪狀病毒是導致世界各地兒童發生嚴重腹瀉病的最常見原因。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熱、腹部絞痛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驚厥甚至死亡。 這時候,寶寶的大便稀,呈清水或者蛋花湯樣,偶爾會有粘液,可能有酸臭味,但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目前是最能有效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胃腸道感染性腹瀉,輪狀病毒主要於每年的11月至來年5月侵襲5歲以內的兒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新一輪病毒來襲,不止一種且無特效藥……
    在我國約90%的人是EB病毒攜帶者,這也是我們強調不論誰都不要親寶寶嘴、不要將食物嚼了後餵寶寶的原因。 EB病毒感染後的症狀:「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就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簡稱「傳單」,又叫「接吻病」。
  • 輪狀病毒高發 及早接種疫苗
    專家建議 輪狀病毒高發 及早接種疫苗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16 字體:[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