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下月迎來高發期 千萬別急著止瀉補水才是關鍵

2020-12-19 青島新聞網

發燒、黃色稀水蛋花湯樣便、嘔吐……

輪狀病毒來了!千萬別急著止瀉,補水是關鍵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入秋後,天氣轉涼,每年秋冬季節都有一個嬰幼兒腹瀉的發病高峰,俗稱為「秋季腹瀉」,一大波的小寶寶可能將要經受拉肚子之苦,發燒、上吐下瀉、脫水,整的寶爸寶媽們苦不堪言,而最主要元兇就是輪狀病毒。10月23日,記者從青島婦兒醫院了解到,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患者目前開始零星出現,預計11月中旬會逐漸增多,一旦孩子出現相應症狀,注意千萬別急著止瀉,補水才是關鍵。

三歲童一天腹瀉五六次

3歲的樂樂被家長抱到醫院的時候,整個人毫無精神,臉色蠟黃,媽媽說:「一天拉五六次,孩子哪能受得了。」樂樂的大便檢查結果出來了,輪狀病毒。作為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青島婦兒醫院感染消化科主任佟建寧介紹,輪狀病毒腸炎來勢洶洶,潛伏期約1-3天,寶寶常常「先吐後瀉」,會伴有高熱,嘔吐症狀通常持續1-2天,典型的大便性狀是黃色稀水蛋花湯樣便。當然,家長也不用過分擔心,輪狀病毒腸炎多數預後良好,呈自限性,平均病程1周左後。病情較輕的僅有輕度腹瀉,甚至可能還無明顯症狀,重一些的則可能會出現持續高熱、脫水、電解質紊亂、抽搐、心肌損害、精神萎靡等。

輪狀病毒下月迎來高發

目前青島婦兒醫院感染科每天能接診幾例到十幾例秋季腹瀉,隨著天氣轉冷,輪狀病毒將在11月中旬左右達到高發期。一旦孩子出現腹瀉,佟建寧提醒家長,要先學會粗略判斷寶寶脫水程度,多注意寶寶精神狀態、大便量等情況。輪狀病毒腸炎治療重點在於防治脫水及相應併發症,而非快速止瀉,寶爸寶媽切記勿盲目給寶寶服用止瀉藥物。

輕中度脫水並且能經口進食的寶寶,可以家庭口服補液,補液的種類主要為口服補液鹽或自製米湯加鹽溶液(500ml米湯+1.75克細鹽),補液量主要根據寶寶的脫水程度,量出為入。一次大便量(或嘔吐物量)按50-60ml或10ml計算,所丟失的液體量要在6-8小時內少量多次飲入,繼續丟失的按照丟多少補多少的原則隨時補充。

專家提醒:儘量避免寶寶吃手

佟建寧提醒家長,要及時為寶寶化驗,使用乾淨不吸水的容器留取寶寶新鮮大便樣,不要採用尿不溼上的大便,1小時內送至醫院檢驗。如果寶寶出現精神萎靡、煩躁、高熱(體溫>38.5℃)、哭時淚少、少尿甚至無尿、眼窩凹陷、抽搐、輕中度脫水但頻繁嘔吐不能口服補液或口服補液失敗、大便有血絲或果醬樣、嘔吐物含膽汁或咖啡色樣物等情況需及時就診。

佟建寧還提醒,輪狀病毒腸炎主要途徑是糞-口途徑傳播,平時要加強個人衛生,尤其要注意勤洗手,儘量避免寶寶吃手,在飯前、便後、接觸玩具後進食時,均應先洗手。注意消毒隔離,合理處理腹瀉寶寶的大便、玩具等,避免重複或交叉感染以及疾病的傳播。也可以提前2-3個月去接種點接種相關疫苗進行針對性防護。(記者 趙波 通訊員 畢乙賀)

相關焦點

  • 輪狀病毒高發寶寶又吐又瀉 目前尚無特效藥
    2018年01月03日 06:50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陳佳嘉 編輯:韋仲達 輪狀病毒高發
  • 「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 「輪狀病毒」來襲
    很多小寶寶在入秋之後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腹瀉問題,而輪狀病毒也是最讓我們防不勝防的存在,所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好!「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千萬要警惕好 「輪狀病毒」來襲。
  • 輪狀病毒高發寶寶又吐又瀉 目前尚無特效藥-廣西新聞網
    輪狀病毒高發 寶寶又吐又瀉目前尚無特效藥,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陳佳嘉核心提示近期,除了流感讓不少兒童中招記者走訪了多家醫院發現:廣西民族醫院在近兩周內迎來輪狀病毒小高峰,門診量增加1/3,病房中1/3的床位住著輪狀病毒患者;而廣西婦幼保健院在一周內,因輪狀病毒前來就診的患者比前一周增加了1倍。
  • 輪狀病毒高發 及早接種疫苗
    專家建議 輪狀病毒高發 及早接種疫苗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16 字體:[ 大 中 小
  • 錯過輪狀病毒疫苗最佳接種時間,秋冬腹瀉高發期孩子要遭罪了!
    秋冬季節是嬰幼兒腹瀉高發季,新手媽媽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就拉肚子。2歲之後,腹瀉多數為細菌感染導致;2歲之前,多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寶寶初生至24個月是感染高峰期,嚴重個案常見於4至23個月之嬰幼兒,一旦小嬰兒感染了輪狀病毒。
  • 沒有特效藥的輪狀病毒正處於高發期,如何給孩子預防?
    「秋冬季是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的高發季,腹瀉是最為典型的症狀之一,嚴重可危及生命。」隨著廣州氣溫不斷下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保健科主任胡丹丹教授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
  • 輪狀病毒將進入高發期 5歲以下嬰幼兒要警惕
    每年秋冬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季,從上周開始,南京市兒童醫院收治的輪狀病毒患兒逐漸多起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金玉教授提醒,如果寶寶突然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一定及時就醫。
  • 入秋之後進入輪狀病毒高發期 患兒三成因腹瀉就診
    原標題:入秋之後進入輪狀病毒高發期 患兒三成因腹瀉就診 入秋之後感染病毒 患兒三成因腹瀉就診  進入輪狀病毒高發期 假期少帶孩子外出就餐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陳媛醫院兒科和食監部門相關專家昨日提醒,目前已進入小兒腹瀉高發季節,若能回家吃飯應儘量回家,實在回不去的一定要選擇衛生環境過關的餐館酒店。  幼兒感染輪狀病毒  因上吐下瀉,昨日上午,市民張女士抱著1歲多的兒子,急匆匆來到長江航運總醫院兒科門診。  據了解,連續兩天,張女士的兒子每天至少要拉四、五次肚子。
  • 專家建議:輪狀病毒高發 及早接種疫苗
    每年秋冬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季。據了解,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通常在每年9月份到次年1月份流行,其中10至12月是高發期「6月齡至2歲嬰幼兒是輪狀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通過人與人的接觸傳播。
  • 嬰幼兒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 專家建議應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安徽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唯敏教授在接受採訪時介紹,大家常說的「秋季腹瀉」就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多發生於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2月份,高發年齡段為6到24個月嬰幼兒,且具有高度傳染性,家長需小心謹防孩子「中招」。
  • 輪狀病毒進入高發季 專家:幼兒儘早接種疫苗
    人民網昆明12月29日電  (徐前)每年秋冬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季,雲南省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科主任陳嵐提醒廣大家長,應及時為嬰幼兒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據悉,輪狀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易感病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以秋冬季節為高發期,目前還沒有特效藥。
  • 提醒 | 輪狀病毒感染進入高發季,專家:接種疫苗
    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劉靜教授提醒↓↓↓秋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家中衛生,關注孩子日常動態。其中,輪狀病毒是導致世界各地兒童發生嚴重腹瀉病的最常見原因。在我國,G1、G2、G3、G4和G9為常見的輪狀病毒病毒株,每年輪狀輪狀病毒感染的患兒約1700萬,而在5歲以下兒童中,超過1/3的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
  • 輪狀病毒正處於高發期 專家:快帶娃娃接種疫苗
    秋冬季是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的高發季,腹瀉是最為典型的症狀之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科陳嵐主任提醒各位家長:從近段時間該院的情況來看,在整個秋冬季節的傳染病裡,輪狀病毒是第一高危的,發病也是第一位的。作為父母,一定要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
  • 輪狀病毒「盯上」嬰幼兒
    近期昆明溫差較大,是幼兒腸胃病的高發季節。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科主任陳嵐提醒,秋冬季嬰幼兒容易感染輪狀病毒,出現腹瀉症狀,6月到24月齡幼兒又是高發年齡段,家長一定要多注意預防,最好給孩子接種輪狀病毒疫苗。「輪狀病毒屬於呼腸弧病毒科,是小兒感染性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
  • 寶寶腹瀉又發燒:輪狀病毒感染怎麼辦?這樣護理很有效
    最近鄰居家的寶寶上吐下瀉,哭鬧不停,醫院化驗後證實是感染了輪狀病毒。秋冬季節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無論是預防還是患病後的護理家長都要做到心裡有數。什麼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是全世界幼兒嚴重腹瀉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年齡在6個月到2歲左右的寶寶是易感染人群。根據世衛組織2013年的估計,每年約有21.5 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疫苗可預防的輪狀病毒感染; 絕大多數這些兒童生活在低收入國家,中國因為輪狀病毒感染死亡的小孩兒約為3200人,佔腹瀉死亡比例為35%。
  • 兒童輪狀病毒腸炎高發,這些注意事項家長要了解
    孩子目前診斷:輪狀病毒腸炎;脫水;代謝性酸中毒,低鈉血症,低鉀血症,低血糖;病因:輪狀病毒經過糞口傳播,病從口入。治療:先儘快糾正脫水,糾正酸中毒;糾正電解質紊亂,糾正低血糖;脫水改善後口服補液;蒙脫石止瀉、益生菌等治療。
  • 雲南秋冬季節幼兒輪狀病毒高發 專家建議可接種疫苗
    央廣網昆明12月29日消息 每年秋冬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季。近日,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科主任陳嵐提醒廣大家長:可為嬰幼兒接種疫苗進行預防。6月至2歲兒童易感染輪狀病毒據悉,輪狀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易感病毒,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秋冬季節為高發期,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2013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於輪狀病毒的人數達22萬人。陳嵐介紹,兒童的腹瀉病可有多因素引起,但在感染性腹瀉中最常見的還是病毒,而病毒性腹瀉大部分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
  • 秋季是輪狀病毒感染高發期,孩子2歲以下千萬警惕,嚴重可致死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如果搜索「輪狀病毒」,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對嬰幼兒危害很大「健康殺手」,尤其到了天氣逐漸轉涼的秋季。如今正是秋季,輪狀病毒也來了!專挑小寶寶下手。秋高氣爽,最適合帶小寶寶出門玩耍,但也正因如此,病毒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輪狀病毒」就是其中之一。大部分未滿五歲的兒童,都是它下手的對象,從每年的10月開始,到第二年的2月結束,都是它泛濫的時節。因為會導致兒童腹瀉,所以輪狀病毒又被稱為「秋季腹瀉病毒」。
  • 秋季輪狀病毒腸炎,具有傳染性,來get它的預防及應對措施
    已經立秋啦,氣溫也會慢慢下降了,病毒也會慢慢活躍起來了。秋季腹瀉也稱輪狀病毒腸炎,是秋季兒童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從疾病名字就可以知道秋季是高發季節,對於南方來說秋冬都是高發季節,而主要的病因就是感染輪狀病毒。
  • 輪狀病毒「盯上」嬰幼兒 專家: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方法
    對此,11月21日,安徽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安徽省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兒保科科長、副主任醫師張唯敏教授提醒,秋冬季是幼兒腸胃病高發季節,尤其是嬰幼兒,容易感染輪狀病毒出現腹瀉症狀,也因此被稱為「秋季腹瀉」。由於目前沒有針對輪狀病毒的專業用藥,所以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秋季腹瀉」高發季,6月到24月齡幼兒又是高發年齡段,家長一定要多注意預防,最好給孩子接種輪狀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