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又發燒:輪狀病毒感染怎麼辦?這樣護理很有效

2020-12-22 旺寶家育兒

最近鄰居家的寶寶上吐下瀉,哭鬧不停,醫院化驗後證實是感染了輪狀病毒。秋冬季節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無論是預防還是患病後的護理家長都要做到心裡有數。

什麼是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是全世界幼兒嚴重腹瀉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年齡在6個月到2歲左右的寶寶是易感染人群。根據世衛組織2013年的估計,每年約有21.5 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疫苗可預防的輪狀病毒感染; 絕大多數這些兒童生活在低收入國家,中國因為輪狀病毒感染死亡的小孩兒約為3200人,佔腹瀉死亡比例為35%。輪狀病毒感染較常見於天氣較涼的季節,目前的秋冬季節正是輪狀病毒高發期。

輪狀病毒如何傳播?

輪狀病毒的主要是通過糞-口傳播的,生病的孩子的唾液、嘔吐物、排洩物中均有病毒,這些病毒會通過接觸轉移,也會通過空氣經呼吸道傳播,且傳染力強,特別容易在孩童聚集的幼兒園、託兒所等傳播並爆發。

怎麼判斷是否感染?

感染輪狀病毒後主要表現為嘔吐、水樣腹瀉,嚴重的寶寶常伴有發熱、上呼吸道感染及嚴重脫水症狀,還會經常伴有腹痛表現。如果發現家裡的寶寶出現發熱嘔吐,大便出現白色、黃色或綠色淡化狀,頻率每天在8次以上的,那就要考慮是否為輪狀病毒感染了。拿著寶寶拉的1~2小時內的新鮮便便可以到醫院化驗確診。

除了提前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外,目前並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輪狀病毒感染,所以不需要用任何抗生素!一般整個病程會持續一周左右,主要治療手段還是緩解寶寶的疾病症狀。對於腹瀉,不要盲目止瀉,拉肚子也是在排出病毒,止瀉藥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補充電解質預防脫水

腹瀉早期可通過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溶液補充,嚴重脫水情況時則應該儘快就醫注射補充。

*脫水體徵包括:小便量減少(1歲以內嬰兒24小時尿不溼更換少於4張,或者大點的孩子8小時沒有尿),口渴感嚴重,皮膚、嘴唇和舌頭乾燥,心跳加快,眼窩、囟門凹陷等。

服用益生菌調節腸道

家長可以給寶寶服用一些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類的腸溶膠囊,幫助寶寶調節腸道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通過平衡腸道環境,產生多種消化酶,也能幫助寶寶吸收食物增強食慾。

補充微量元素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向全球推薦大於6個月的急慢性腹瀉患兒,每天補充鋅元素20mg,小於6個月的患兒,每天補充10mg,持續10-14天。通過補充鋅元素增強寶寶免疫力,避免寶寶發育不良。

調整餵養方式

感染期間的寶寶食慾及消化功能都會減退,期間需要調整輔食的內容,儘量食用粥類麵條等稀軟易消化的食物。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無需調整,但對於奶粉餵養的寶寶就要多留個心,腹瀉會造成小腸黏膜受損,導致乳糖消化不良,進而導致輪狀病毒病程結束後寶寶仍然拉肚子,所以奶粉可調整為帶有益生菌類或者水解配方類的奶粉,降低寶寶消化吸收負擔並預防繼髮乳糖不耐受,或者在喝奶前攝入乳糖酶。

定期測量寶寶生長發育情況

記錄下寶寶一定時期內的生產發育數據,對於身高體重的增長情況及時掌握,如發現發育減緩,務必要去兒童保健門診做全面檢查哦。

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方法跟預防其他病毒性腸胃炎相似。無論大人小孩,保持良好的個人、食物及環境衛生最為重要。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勤洗手,尤其是處理食物或進食前,以及如廁後。

★清理或處理嘔吐物及糞便時,要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事後必須徹底洗手。

★患兒如大便無法自控,應限制進入託班或者學校。

★患者或帶菌者切勿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患者也要做好呼吸道隔離,帶好口罩,勤洗手,不親吻孩子。

保持良好的食物衛生

處理食物時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分開生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以此預防由食物傳播疾病。

★只飲用煮沸後的自來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戶的瓶裝飲品,避免飲用來歷不明的冰塊所調製的飲料。

★孕婦、嬰兒、幼兒、老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等易受感染的群組,應避免進食沒有烹煮的食物或食物內含有不會被煮熟的原料 (例如預製或預先包裝的沙拉)。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

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保持衛生設施和排水系統正常運作。

★妥善清潔及消毒患者曾使用的廁所和受排洩物汙染的地方。清理可見的汙物後,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被汙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種疫苗

輪狀病毒的傳播方式給人一種防不勝防的感覺,還是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最能有效預防此感染。國內輪狀病毒疫苗屬於自費型疫苗,通常是在寶寶6~9個月口服第一次,次年再口服一次,一般會有5年的預防有效期。

旺妞

希望寶寶們遠離疾病,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已進入感染高發期,做好這些護理工作,寶寶腹瀉...
    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寶寶腹瀉的判斷方法、腹瀉原因、護理重點等。關於腹瀉原因,其中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比較常見。 今天就跟大家詳細聊一聊:常見的病毒性腹瀉該怎麼護理?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目前是最能有效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胃腸道感染性腹瀉,輪狀病毒主要於每年的11月至來年5月侵襲5歲以內的兒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秋冬腹瀉高發季來臨,專家提醒: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秋冬季是兒童腹瀉的高發季節,多由輪狀病毒感染引發,讓寶媽寶爸操碎了心。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所長寇增強提醒,秋冬季謹防輪狀病毒感染,家長們要格外小心。目前,接種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最為有效的方法。輪狀病毒主要以糞口途徑傳播為主,也可以通過密切接觸、呼吸道傳播,且在環境中存活能力很強。很多家長在寶寶發生輪狀病毒腸炎後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護理寶寶方面已經非常小心,寶寶卻還是腹瀉了。其實,很可能是家長把病毒傳染給了寶寶。成人感染輪狀病毒後,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並不會發病,但可能是一名帶菌者。
  • 7個月嬰兒發燒腹瀉進了PICU 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7個月嬰兒發燒腹瀉進了PICU 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2018-07PICU  專家提醒:輪狀病毒感染腹瀉夏天也有散發,應警惕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徐智君、秦新立、白新玲)一名七個月大的嬰兒,感染輪狀病毒竟引發暴發性心肌炎,一度被送進PICU(兒童重症監護室),生命垂危,幸而南方五院醫生使盡全力將其救回。
  • @家長們,兒童嘔吐腹瀉,當心輪狀病毒感染!
    前段時間長沙持續下雨,儘管氣溫降低了,但有些病毒仍然活躍。長沙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接診的許多患兒都出現了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大部分為輪狀病毒感染。小兒輪狀病毒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腸炎,多見於6個月到2歲的寶寶,該病有一定的自限性,自然病程一般3-8天,大便次數有時候每天可達10-20次,且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水分丟失多。輪狀病毒腹瀉病起病急,症狀重,很容易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危及生命。寶寶該如何預防輪狀病毒腹瀉呢?
  • 秋季寶寶腹瀉?警惕輪狀病毒「逞兇」
    資料圖片嬰幼兒腹瀉多為輪狀病毒導致 杜玉介紹,讓寶寶有苦難言的輪狀病毒其實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主要通過感染小腸上皮細胞,產生腸毒素,進而損壞細胞,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是導致5歲以下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其中6個月-2歲的寶寶易感性最高。
  • 秋季寶寶腹瀉?警惕輪狀病毒「逞兇」
    孩子也沒吃什麼腐壞的食物,怎麼就腹瀉不止了呢?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杜玉表示,隨著天氣轉涼,許多傳染病也到了高發期,特別是「大名鼎鼎」的輪狀病毒伴著秋風又回來了。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嬰幼兒急診和死亡的第二病因。因此,寶媽們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衛生與個人防護。
  • 兒童輪狀病毒性腹瀉高發季,這麼拉下去寶寶會脫水嗎?
    輪狀病毒性腹瀉實驗室檢查:糞便常規檢查無特異性,可見少量白細胞,感染後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排出,這時糞便檢查輪狀病毒抗原陽性,所以往往寶寶剛開始腹瀉糞便常規檢查輪狀病毒檢查會陰性,腹瀉幾天後再次檢查化驗報告才會提示陽性。
  • 孩子秋天易腹瀉 當心是患上輪狀病毒腸炎
    剛滿2歲的熙熙這幾天一直拉肚子、發燒,熙熙的媽媽給孩子吃了止瀉退燒藥但效果並不明顯,經檢查,熙熙是感染了輪狀病毒導致的腹瀉。 寶寶腹瀉時,多數家長都很著急,就會給寶寶服用止瀉收斂藥,但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僅使用止瀉收斂藥物的效果並不好,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家長們需要多了解一些關於秋季腹瀉的常識,才能更好地呵護寶寶健康成長。
  • 「科普」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接種疫苗是最佳手段
    秋冬季是兒童腹瀉的高發季節,多由輪狀病毒感染引發,讓寶媽寶爸操碎了心。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所長寇增強提醒,秋冬季謹防輪狀病毒感染,家長們要格外小心。目前,接種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最為有效的方法。輪狀病毒主要以糞口途徑傳播為主,也可以通過密切接觸、呼吸道傳播,且在環境中存活能力很強。很多家長在寶寶發生輪狀病毒腸炎後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護理寶寶方面已經非常小心,寶寶卻還是腹瀉了。其實,很可能是家長把病毒傳染給了寶寶。成人感染輪狀病毒後,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並不會發病,但可能是一名帶菌者。
  • 秋季腹瀉這樣護理才有效!
    不同的季節,寶寶有不同的護理要點。到了秋季,「大名鼎鼎」的「秋季腹瀉」又成了媽媽們的心頭患。「秋季腹瀉」的大名叫作「輪狀病毒腸炎」,因為在入秋後和初冬,即 9 ~ 12 月份高發,被稱為「秋季腹瀉」。那麼,秋季腹瀉的寶寶有何護理要點呢?
  • 寶寶出現輪狀病毒感染時,需要怎樣治療?
    雖然已經進入冬季,但是換秋季腹瀉(輪狀病毒感染)的寶寶發病率仍然是很高的,由於輪狀病毒感染,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染的,所以增加了發病率,由於在秋季發病率很高,故名為秋季腹瀉。秋季腹瀉屬於自愈性疾病,一般在不嚴重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主要以護理為主,一般的病程是七天左右就會自愈的。如果寶寶症狀嚴重的情況下,出現持續發熱、腹瀉、嘔吐、脫水等症狀的情況下,就需要及時的就醫,輸液補液治療了,在治療期間,要注意預防併發症的出現。
  • 兒科專家崔玉濤:輪狀病毒腹瀉不用吃抗生素
    圖解寶寶的母乳與配方奶粉            3.孩子拉肚子別急著止瀉* 什麼是輪狀病毒有一種病毒主要侵犯嬰幼兒,嬰幼兒被它侵犯後初期出現輕度上呼吸道症狀,很快就會引起嘔吐和急性腹瀉,常常會導致脫水。因為這種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外形貌似車輪,所以稱之為「輪狀病毒」。
  • 5歲以下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水瀉、嘔吐、發燒,嚴重恐致死!
    有小孩的家長都體驗過『輪狀病毒』威力,寶寶狂拉肚子、家長狂洗屁屁,嚴重時會造成發燒、脫水狀況,此時就算半夜也得到急診室!什麼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因為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輪子狀,所以被命名為『輪狀病毒』。感染過輪狀病毒不等於完全免疫!感染過輪狀病毒之後並無法保證避免下一次的感染,因為發生過一次自然感染以後,對於日後感染輪狀病毒的保護力約為40%,所以很多兒童可能會得到2-4次的輪狀病毒感染。因此,避免嬰幼兒受到輪狀病毒的威脅,是家長保護寶寶腸胃健康的首要功課。
  • 成人兒童易交叉感染輪狀病毒 秋季腹瀉一年四季都要防
    不過因為成人抵抗力較強,出生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內還有來自媽媽給予的抗體,因此輪狀病毒最容易侵襲6個月~5歲以下的嬰幼兒。有統計數據表明,全世界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的嬰幼兒死亡人數大約為900000人。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000萬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佔嬰幼兒人數的1/4,是引起嬰幼兒嚴重腹瀉的最主要病原。
  • 寶寶輪狀病毒感染,3大誤區最坑娃!吃它腸道好
    說到秋季腹瀉,大家都會想到輪狀病毒感染,很多寶寶都經歷幾次,處理不當不僅會讓孩子受罪,甚至會留下遺憾。我家娃差點因它過早斷了母乳。第一次與輪狀病毒正面交鋒時,我家寶寶上吐下拉,醫生開的藥也不見效,後來才發現只要吃母乳就會加重,醫生建議我給寶寶買防腹瀉奶粉,可買來寶寶不肯吃,因為一直純母乳餵養!
  • 幼兒園家長群裡扎堆請假 輪狀病毒來襲 寶寶腹瀉
    讀者黃女士打進本報熱線96068,「每天睜眼打開微信裡的家長群,全都是請假的,拉肚子的,發燒的,嘔吐的,我還怎麼放心把兒子送去幼兒園啊?」  錢江晚報記者從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了解到,最近因為輪狀病毒導致兒童上吐下瀉的病例明顯增多。寶寶腹瀉輕則一天4~5次,重則10次以上,還伴有發熱、嘔吐、食欲不振,還可能發展成脫水、酸中毒等危重狀況。
  • 媽媽們注意了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無需禁食
    腹瀉期間別急著給寶寶加強營養,應慢慢地添加營養食物,最好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給寶寶腸道一個適應的過程。  此外,要注意寶寶身體衛生,每次大便後都要為寶寶清洗臀部,保持臀部乾燥清潔,以防出現尿布皮炎。家長護理寶寶前後都要清潔雙手,避免交叉感染。
  • 寶寶健康的大敵:比諾如更可怕的病毒——輪狀病毒
    它會給寶寶帶來什麼樣的危害?該如何預防?為此,我院兒科一區主任吳德軍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輪狀病毒是個什麼鬼?
  • 嬰幼兒出現大量水樣腹瀉,伴有發燒、嘔吐,小心輪狀病毒
    嬰幼兒首次感染輪狀病毒後一般會表現為胃腸炎,但再次感染後多為無症狀感染,或僅有輕微的臨床症狀,典型病例的潛伏期為1-3天,突然發病出現大量水樣腹瀉,可伴有發燒、嘔吐或腹痛,且嘔吐常先於腹瀉。腹瀉物多為白色米湯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很少有腥臭味,可帶少量粘液,一般無膿備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