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兒童嘔吐腹瀉,當心輪狀病毒感染!

2020-12-23 瀟湘晨報

前段時間長沙持續下雨,儘管氣溫降低了,但有些病毒仍然活躍。長沙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接診的許多患兒都出現了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大部分為輪狀病毒感染。小兒輪狀病毒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腸炎,多見於6個月到2歲的寶寶,該病有一定的自限性,自然病程一般3-8天,大便次數有時候每天可達10-20次,且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水分丟失多。輪狀病毒腹瀉病起病急,症狀重,很容易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危及生命。

寶寶該如何預防輪狀病毒腹瀉呢?

家長要合理餵養,提倡母乳餵養;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注意飲食衛生,食物要新鮮,餐具、奶具定期煮沸消毒,防止病從口入。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不帶小兒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特別是在病毒盛行的季節;還可以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實踐證明,這種疫苗在對抗輪狀病毒中起了有效的療治,而且可以有效地減少或者減輕腹瀉症狀。

如果寶寶得了輪狀病毒腹瀉病,家長首先要適當調整飲食:應給予寶寶營養和易消化的日常食物,少量多次。避免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高糖食物會加重腹瀉;其次要糾正預防脫水: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補液鹽(ORS)或靜脈輸液,適當補充水分,糾正脫水。(家長要慎用口服補充液體療法,若寶寶出現腹瀉次數增加、不能正常進食、頻繁嘔吐、明顯口渴或超過38℃的發熱,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還要嚴格消毒隔離:家長護理寶寶勤洗手,食物應新鮮、清潔。餐具、奶具認真清洗、嚴格消毒;最後要進行皮膚的護理:由於腹瀉頻繁,容易發生肛門周圍皮膚糜爛。每次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並擦拭乾淨,可適當塗抹護臀膏。選用尿布,大小便後並及時更換,防止尿布皮炎。

如果寶寶重症腹瀉、嘔吐,精神差,可能出現水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家長一定要緊急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醫。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實習生曾涵淑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孩子秋天易腹瀉 當心是患上輪狀病毒腸炎
    原標題:秋瀉將至 「秘籍寶典」請收藏 天氣漸涼,一種秋天的常見疾病正在悄悄向幼童們靠近——輪狀病毒性腸炎,老百姓俗稱「秋季腹瀉」,顧名思義是容易在秋季出現的腹瀉。最近幾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門診部已經出現「秋季腹瀉」的孩子了。
  • ...容易感染這種病毒 省一院兒科專家:輪狀病毒是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
    又是一年落葉黃,一場秋雨一場涼,風和雨都在提醒著秋天來了,相信很多的家長都聽說過一種秋天常見的疾病——輪狀病毒性腸炎,而它正是引起寶寶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大部分五周歲以下的兒童都被輪狀病毒所禍害過。輪狀病毒為什麼這麼強悍?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湯春輝來和大家說說,如何正確對抗輪狀病毒,遠離秋季腹瀉。
  • 成人兒童易交叉感染輪狀病毒 秋季腹瀉一年四季都要防
    俗稱為「秋季腹瀉」的輪狀病毒性腸炎,因其「秋季」二字而讓很多人誤以為,其他季節的腹瀉並非輪狀病毒引起的,因此錯過了最佳的預防和治療時機。專家指出,預防輪狀病毒性腸炎,家長尤其要注意預防與孩子之間的交叉感染。
  • 諾如病毒腹瀉 這些家長們都應該知道
    日前,廣州一學校因發生諾如病毒感染而導致停課,不少媽媽的朋友圈也在流傳著諸如「新型病毒—諾如病毒進入高發期」的信息,引起很多擔憂。記者了解到,所謂「新型病毒—諾如病毒」其實很普通,由其引發的病毒感染性腹瀉每年都有散發,眼下因為氣溫驟變等原因,一些抵抗力較弱的寶寶不幸中招,關於這種病毒,家長們應該知道哪些呢?
  • 寶寶腹瀉又發燒:輪狀病毒感染怎麼辦?這樣護理很有效
    最近鄰居家的寶寶上吐下瀉,哭鬧不停,醫院化驗後證實是感染了輪狀病毒。秋冬季節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無論是預防還是患病後的護理家長都要做到心裡有數。什麼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是全世界幼兒嚴重腹瀉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年齡在6個月到2歲左右的寶寶是易感染人群。根據世衛組織2013年的估計,每年約有21.5 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疫苗可預防的輪狀病毒感染; 絕大多數這些兒童生活在低收入國家,中國因為輪狀病毒感染死亡的小孩兒約為3200人,佔腹瀉死亡比例為35%。
  • 嬰幼兒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 專家建議應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最近天氣驟涼,因嘔吐、腹瀉前往醫院就診的兒童增多。安徽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唯敏教授在接受採訪時介紹,大家常說的「秋季腹瀉」就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多發生於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2月份,高發年齡段為6到24個月嬰幼兒,且具有高度傳染性,家長需小心謹防孩子「中招」。
  • 嬰幼兒出現大量水樣腹瀉,伴有發燒、嘔吐,小心輪狀病毒
    嬰幼兒首次感染輪狀病毒後一般會表現為胃腸炎,但再次感染後多為無症狀感染,或僅有輕微的臨床症狀,典型病例的潛伏期為1-3天,突然發病出現大量水樣腹瀉,可伴有發燒、嘔吐或腹痛,且嘔吐常先於腹瀉。腹瀉物多為白色米湯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很少有腥臭味,可帶少量粘液,一般無膿備便。
  • 媽媽們注意了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無需禁食
    潛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病初1~2天常發生嘔吐,隨後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和水分增多,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  趙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除及時就醫外,腹瀉期間無需禁食,不過,要避免給寶寶吃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高糖食物和生冷食物。
  • 2歲寶寶腹瀉不止 一查竟是感染了輪狀病毒
    昨天,媽媽帶豆豆來到重醫兒童醫院門診就診,本以為就是一般的腹瀉,結果檢查結果顯示,豆豆感染了輪狀病毒,已出現輕度脫水。專家提醒,輪狀病毒性腹瀉雖然是一種兒童常見病,但是如果處理不善、醫治不及時,嚴重者可因脫水或病毒性心肌炎等併發症導致死亡。許多家長對輪狀病毒還很陌生,輪狀病毒性腹瀉多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兒童容易被感染。
  • 警惕輪狀病毒!「秋季腹瀉」高發 2歲內幼兒最易感染
    輪狀病毒,大家聽起來比較陌生,但是到了秋冬降溫的時候,嬰幼兒特別高發,它的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腹瀉,從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2月份流行,那麼,輪狀病毒感染 和普通的腹瀉該怎麼區別呢?家長們又如何預防呢?   「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 2歲內幼兒最易感染   據南京市兒童醫院統計
  • 兒童輪狀病毒腸炎高發,這些注意事項家長要了解
    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主要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腸炎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禍害嬰幼兒。每年10 月~次年 2 月寒冷的秋冬季節,所以又叫秋季腹瀉。2.輪狀病毒感染的人群是哪些?主要發生於 5 歲以下兒童,6 個月~2 歲兒童最常見。
  • 5歲以下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水瀉、嘔吐、發燒,嚴重恐致死!
    有小孩的家長都體驗過『輪狀病毒』威力,寶寶狂拉肚子、家長狂洗屁屁,嚴重時會造成發燒、脫水狀況,此時就算半夜也得到急診室!什麼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因為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輪子狀,所以被命名為『輪狀病毒』。感染過輪狀病毒不等於完全免疫!感染過輪狀病毒之後並無法保證避免下一次的感染,因為發生過一次自然感染以後,對於日後感染輪狀病毒的保護力約為40%,所以很多兒童可能會得到2-4次的輪狀病毒感染。因此,避免嬰幼兒受到輪狀病毒的威脅,是家長保護寶寶腸胃健康的首要功課。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目前是最能有效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胃腸道感染性腹瀉,輪狀病毒主要於每年的11月至來年5月侵襲5歲以內的兒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已進入感染高發期,做好這些護理工作,寶寶腹瀉...
    1、輪狀病毒 關於輪狀病毒,相信家長們都不陌生,對它也是聞聲色變,因為它確實是小寶寶們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而且症狀比較嚴重。 1.當感染輪狀病毒時,常常會有1-2天的潛伏期。 2.感染初期會有明顯的感冒症狀,接著開始出現嘔吐、腹瀉。
  • 當心輪狀病毒感染,新手爸媽該注意的幾件事!
    嬰幼兒常見的急性腸胃炎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腸胃炎。輪狀病毒傳染力高、無特效藥,且年紀越小感染症狀往往越嚴重,想要有效預防疾病帶來的威脅,新手爸媽們千萬不能大意。輪狀病毒傳染力強,家有寶寶別大意目前因上吐下瀉來門診就診的寶寶,約有30%是因輪狀病毒感染引起;因上吐下瀉導致脫水需要住院治療的寶寶,約40%為輪狀病毒感染所造成。
  • 兒科專家崔玉濤:輪狀病毒腹瀉不用吃抗生素
    輪狀病毒可以侵犯任何年齡的人群,常常影響6歲以下兒童,1歲以下幼兒為高危人群。年齡越小,症狀越重。急性水樣便為特徵,因此特別容易引起脫水。輪狀病毒腹瀉早期應及時補充含有一定電解質的液體,比如口服補液鹽;後期,因乳糖不耐受現象,可堅持母乳+乳糖酶或選用不含乳糖配方粉。益生菌也有一定縮短病程的作用。
  • 秋季寶寶腹瀉?警惕輪狀病毒「逞兇」
    孩子也沒吃什麼腐壞的食物,怎麼就腹瀉不止了呢?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杜玉表示,隨著天氣轉涼,許多傳染病也到了高發期,特別是「大名鼎鼎」的輪狀病毒伴著秋風又回來了。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嬰幼兒急診和死亡的第二病因。因此,寶媽們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衛生與個人防護。
  • 提醒 | 輪狀病毒感染進入高發季,專家:接種疫苗
    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劉靜教授提醒↓↓↓秋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家中衛生,關注孩子日常動態。省兒童醫院醫生介紹「秋季腹瀉」的元兇多為輪狀病毒雖然輪狀病毒感染是一種秋季兒童常見疾病但處理不善也容易引發嚴重後果↓↓↓輪狀病毒在全球是5歲以下嬰幼兒胃腸炎首要病因,一般3-5歲以下的兒童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一次輪狀病毒感染
  • 7個月嬰兒發燒腹瀉進了PICU 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PICU  專家提醒:輪狀病毒感染腹瀉夏天也有散發,應警惕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徐智君、秦新立、白新玲)一名七個月大的嬰兒,感染輪狀病毒竟引發暴發性心肌炎,一度被送進PICU(兒童重症監護室),生命垂危,幸而南方五院醫生使盡全力將其救回。
  • 秋季寶寶腹瀉?警惕輪狀病毒「逞兇」
    孩子也沒吃什麼腐壞的食物,怎麼就腹瀉不止了呢?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杜玉表示,隨著天氣轉涼,許多傳染病也到了高發期,特別是「大名鼎鼎」的輪狀病毒伴著秋風又回來了。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嬰幼兒急診和死亡的第二病因。因此,寶媽們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衛生與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