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輪狀病毒感染,3大誤區最坑娃!吃它腸道好

2020-12-19 寶寶圈一新運媽媽

說到秋季腹瀉,大家都會想到輪狀病毒感染,很多寶寶都經歷幾次,處理不當不僅會讓孩子受罪,甚至會留下遺憾。我家娃差點因它過早斷了母乳。

第一次與輪狀病毒正面交鋒時,我家寶寶上吐下拉,醫生開的藥也不見效,後來才發現只要吃母乳就會加重,醫生建議我給寶寶買防腹瀉奶粉,可買來寶寶不肯吃,因為一直純母乳餵養!我只能每天只餵她生理鹽水、米粥、嬰兒米粉。每天娃一看到我就哭哭啼啼,要母乳卻不能給,晚上也哭到深夜,真的身心俱疲!

眼看熬到第7天,腹瀉明顯好轉了,抱著僥倖心理,我給寶寶哺乳了一次,結果又腹瀉了!這回寶爸又給寶寶試了防腹瀉奶粉,她居然肯吃了,吃的很香,也沒再腹瀉!看到這一幕,我心裡既開心又失落,身邊人都勸我:6個月後母乳沒營養了!這樣折騰娃,不如藉此斷奶了!我不甘心啊!每天用吸奶器吸四五次,少喝湯水,一直熬到半個月後,寶寶終於徹底好了,才繼續親餵母乳!而且,寶寶經過了第一次的劫難後,胃腸果然變強了很多,後來2次感染輪狀病毒,再也沒出現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其實不論是普通秋季腹瀉還是輪狀病毒感染,給寶寶做護理學文多,尤其對於新手父母,一不留意就步入各種坑,甚至會加重病情,這裡分享3個護理乾貨經驗:

誤區1:發燒捂汗退燒

我家寶寶第2次輪狀病毒感染是大冬天,怕孩子發燒發冷,就抱了很多被子。寶爸還說捂出汗來能退燒,結果事與願違,越捂燒越厲害。半夜四點,體溫已經到了快40度,只能送兒童醫院看急診。醫生一看責備了一通:原來小寶寶汗腺沒發育好,散熱能力和成人不同,越捂只會越嚴重。把寶寶解開外套散熱後,體溫很快降到39度。所以提醒新手父母,小寶寶退燒千萬不能靠捂熱發汗!

關於給寶寶退燒,有1招特別靈,尤其手腳冰涼時見效最快:用熱水泡腳十來分鐘(如果有艾葉煮水,效果會更好),寶寶一般會很快退燒,而且對於孩子一般生病發燒都能通用,屢試不爽。

誤區2:嘔吐時餵養不當

小寶寶脾胃虛弱,生病嘔吐時有發生,輪狀病毒感染時,腸胃消化吸收差,嘔吐就更常見!如果再遇到半夜發難的,很可能會吐一床!如果時間間隔不久,再寶寶餵奶,又會譁啦啦吐一大堆。

嘔吐進食,一定要注意3點!第1,嘔吐完三個小時不能餵奶。胃需要時間平靜,才能接受食物,否則基於進食又會爆吐!第2,進食少量多次。因為輪狀感染本身會腹瀉,又加上嘔吐,寶寶身體更要補充水分,否則容易脫水。母乳餵養寶寶,在乳糖耐受的情況下,縮短哺乳時間,減少寶寶吃奶量,能減低嘔吐風險。吃輔食為主的寶寶,少量多次餵奶粉、白開水、稀米湯、或者稀嬰兒米粉,對病情都是安全的。第3,蛋黃肉類比較難消化的輔食,感染期不要再吃,以免加重孩子脾胃負擔。

誤區3:腹瀉穿閉襠褲=巨坑

在去年冬天的第2次輪狀病毒感染,寶寶穿的褲子厚又貼身,紙尿褲藏最裡面。時常拉了一屁股沒察覺。粑粑就擠到褲腿、腰上到處都是!從頭到腳的擦洗換衣服,麻煩、還容易感冒!後來爸寶把閉襠褲剪成開襠褲,問題立馬解決!因為沒有衣服阻隔,紙尿褲露在外面,能不時撥開防側漏看一眼,如果有臭味也容易飄出來。此外天冷,穿開襠褲,寶寶把屎洗屁屁,不易著涼,這點尤為重要。

由於輪狀病毒20度左右,會特活躍,所以每年春秋2次大爆發。加上輪狀病毒有7個品種,因此很多寶寶感染多次,而且打疫苗也不一定防得住!日常預防就特別重要,媽媽要注意以下幾點:

1,出門遊玩注意手衛生:輪狀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傳播,也可通過汙染的水、土壤、食物、玩具、衣物、用具等間接傳播,較難預防。尤其寶寶在外玩,一定不要接觸正在腹瀉的孩子,委婉拒絕腹瀉的寶寶來串門。在外時更不要讓寶寶吃手、喝別人的水,勤洗手,勤通風。

2,不要與寶寶太親暱:輪狀病毒就喜歡從消化道傳染過去,尤其通過口!有些家長喜歡替娃嘗試水溫、咬菜杆子、口對口餵飯、共用碗筷、親吻等等,會把病毒感染給寶寶。因大人感染了輪狀病毒不會發病,沒有症狀,往往不知不覺就把娃給坑了。

最後,推薦兩款適合輪狀感染期間的食譜,能夠幫寶寶更快度過這個艱難期!

1、焦嬰兒米粉,6個月+

焦嬰兒米粉: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能吸附止瀉,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做法:

1.將嬰兒米粉放入平底鍋裡,炒至發黃即可。

2.衝調時,像普通米粉一樣方式用開水衝調。

3.少量多餐的讓寶寶食用。

2、蘋果胡蘿蔔泥 ,6個月+

胡蘿蔔:是鹼性食物,含大量果膠、胡蘿蔔素、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能使大便成形,並能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此外胡蘿蔔還能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熟蘋果:治療腹瀉非常普遍。因為蘋果中富含的果膠,是一種能夠溶於水的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消化。果膠能在腸內吸附水分,使糞便變得柔軟而容易排出。

做法:

1、將蘋果、胡蘿蔔洗淨,切開去莖,切成小塊。

2、用碗裝好,放入鍋裡蒸爛。

3、再用料理機打成泥,給寶寶吃下。每天2~3次,腹瀉好轉後停用。

坐月子吃什麼好?產後如何恢復身材?母乳不足?如何帶娃少生病?孩子感冒咳嗽吃什麼好?輔食咋做補鈣補鐵補鋅?點擊關注我們,查看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輪狀病毒腹瀉治療誤區 八大治療誤區你知道嗎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的家長都還不了解輪狀病毒腹瀉,輪狀病毒是秋季好發的病毒性感染,很多的孩子都得過輪狀病毒。對於一些治療的誤區大家是否知道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輪狀病毒腹瀉治療誤區有哪些吧。輪狀病毒腹瀉治療誤區誤區一: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和痢疾一樣事實:輪狀病毒引發的腹瀉的症狀和痢疾、普通腹瀉不一樣,很容易混淆。輪狀病毒主要侵犯5歲以下寶寶,尤以6個月至兩歲的寶寶多見。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目前是最能有效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胃腸道感染性腹瀉,輪狀病毒主要於每年的11月至來年5月侵襲5歲以內的兒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媽媽們注意了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無需禁食
    據趙醫師介紹,輪狀病毒性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好發於6~24個月的嬰幼兒,發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節,經糞-口途徑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和物體表面而傳播,也可以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 寶寶腹瀉又發燒:輪狀病毒感染怎麼辦?這樣護理很有效
    最近鄰居家的寶寶上吐下瀉,哭鬧不停,醫院化驗後證實是感染了輪狀病毒。秋冬季節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無論是預防還是患病後的護理家長都要做到心裡有數。什麼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是全世界幼兒嚴重腹瀉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年齡在6個月到2歲左右的寶寶是易感染人群。根據世衛組織2013年的估計,每年約有21.5 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疫苗可預防的輪狀病毒感染; 絕大多數這些兒童生活在低收入國家,中國因為輪狀病毒感染死亡的小孩兒約為3200人,佔腹瀉死亡比例為35%。
  • ...容易感染這種病毒 省一院兒科專家:輪狀病毒是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
    又是一年落葉黃,一場秋雨一場涼,風和雨都在提醒著秋天來了,相信很多的家長都聽說過一種秋天常見的疾病——輪狀病毒性腸炎,而它正是引起寶寶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大部分五周歲以下的兒童都被輪狀病毒所禍害過。輪狀病毒為什麼這麼強悍?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湯春輝來和大家說說,如何正確對抗輪狀病毒,遠離秋季腹瀉。
  • 寶寶感冒還拉肚子,要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涼爽的溫度讓人感到舒適的同時也帶來一些細菌滋生,最近患腹瀉的寶寶也越來越多。而相比餵養不當、氣候變化受涼等原因,寶寶染上輪狀病毒性而腹瀉佔了更大比例。輪狀病毒性腹瀉起病很急,寶寶中招後剛開始會有咳嗽鼻塞,流涕等感冒的症狀,一般寶寶還會發低燒,因此不少家長容易誤當感冒治療。但如果寶寶同時每天大便超過3次,並且便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秋季腹瀉了。
  • 娃研所丨兒童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腸道感染,重症可致死
    秋季腹瀉是一種俗稱,實質是由一種叫做輪狀病毒(Rotavirus)引起的腸道感染。由於每年的高發季節在11月-3月,因此被稱為「秋季腹瀉」。但是在熱帶地區,像這種季節性發病就不太明顯了。 輪狀病毒是2歲以下兒童嚴重腹瀉的最常見原因。
  • 寶寶接種了輪狀病毒感染疫苗是不是就不會再發生腹瀉了?
    尤其是當寶寶出現腹瀉的時候,他的腸黏膜基本上會受到損傷,從而發生腹瀉等一系列的症狀。在這時寶寶所吃的一些食物,或者是攝入的液體,就會無法正常的消化和吸收。
  • 寶寶接種了輪狀病毒感染疫苗是不是就不會再發生腹瀉了?
    在這時寶寶所吃的一些食物,或者是攝入的液體,就會無法正常的消化和吸收。當然在這時候,一些液體也會通過腸道受損的內膜而滲出。對於礦物質和鹽也會隨著體液的流失而丟失的,所以,在這裡寶媽媽要注意的是,在寶寶腹瀉期間,如果吃了含糖的液體,比如甜飲料、果汁等等,就會加重體液流失的。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被吸收的糖分,就可能造成腸道內更多水分的吸收,從而,就會進一步加重寶寶腹瀉的。
  • 寶寶健康的大敵:比諾如更可怕的病毒——輪狀病毒
    它會給寶寶帶來什麼樣的危害?該如何預防?為此,我院兒科一區主任吳德軍提醒各位家長:近段時間醫院多見腹瀉患兒,很多是毫無徵兆地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有些患兒一天腹瀉次數高達幾十次。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輪狀病毒是個什麼鬼?
  • 秋季寶寶腹瀉?警惕輪狀病毒「逞兇」
    資料圖片嬰幼兒腹瀉多為輪狀病毒導致 杜玉介紹,讓寶寶有苦難言的輪狀病毒其實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主要通過感染小腸上皮細胞,產生腸毒素,進而損壞細胞,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是導致5歲以下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其中6個月-2歲的寶寶易感性最高。
  • 秋季寶寶腹瀉?警惕輪狀病毒「逞兇」
    資料圖片嬰幼兒腹瀉多為輪狀病毒導致 杜玉介紹,讓寶寶有苦難言的輪狀病毒其實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主要通過感染小腸上皮細胞,產生腸毒素,進而損壞細胞,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是導致5歲以下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其中6個月-2歲的寶寶易感性最高。輪狀病毒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年秋冬季,特別是10月至12月是輪狀病毒「發威」的時期,因此又被稱為秋季腹瀉。
  • 又到輪狀病毒秋冬高發季,家長需警惕病毒侵襲寶寶健康
    秋冬季節,臨床多發嬰幼兒秋季腹瀉,而輪狀病毒是引起兒童重症腹瀉的最重要病原。但許多家長對輪狀病毒腹瀉還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只是普通的拉肚子,往往因此延誤治療時機。近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新生兒科主任吳斌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輪狀病毒的主要感染人群是嬰幼兒,6個月的孩子到2歲、3歲以下的孩子,年齡越小,輪狀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損害越大,危及全身臟器。
  • 湖南:寶寶上吐下瀉?小心是輪狀病毒「搗蛋」
    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劉靜教授提醒,秋季是輪狀病毒的高發期,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家中衛生,關注孩子日常動態。發現孩子腹瀉嚴重,及時就醫。我國每年1700萬孩子感染輪狀病毒3歲大的樂樂(化名)因腹瀉不止,被媽媽送進了省兒童醫院。經過醫生檢查,樂樂是輪狀病毒感染導致腹瀉。經過幾天的治療,樂樂的病情已經好轉。
  • 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已進入感染高發期,做好這些護理工作,寶寶腹瀉...
    1、輪狀病毒 關於輪狀病毒,相信家長們都不陌生,對它也是聞聲色變,因為它確實是小寶寶們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而且症狀比較嚴重。 1.當感染輪狀病毒時,常常會有1-2天的潛伏期。 2.感染初期會有明顯的感冒症狀,接著開始出現嘔吐、腹瀉。
  • 十月最高發的病毒來襲,輪狀病毒家長知道多少?
    秋天來臨,嬰幼兒秋季腹瀉多了起來,經歷過的寶媽一定都知道,寶寶上吐下瀉、高燒不止、不吃不喝,那一周對寶寶、對寶媽來說都是一種身心的煎熬與挑戰!那麼,在這「多事之秋」,我們提醒家長要預防輪狀病毒。雖然大人也會感染輪狀病毒,但基本上沒有症狀,而是會成為隱性的輪狀病毒傳播者,把病毒傳染給孩子。輪狀病毒腸炎多發原因寶寶容易發生輪狀病毒腸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內因: 小寶寶消化系統發育未成熟新生兒的腸道是身長的8倍,嬰幼兒為身長的6倍(成人才為4.5倍)。
  • 當心輪狀病毒感染,新手爸媽該注意的幾件事!
    輪狀病毒傳染力強,家有寶寶別大意目前因上吐下瀉來門診就診的寶寶,約有30%是因輪狀病毒感染引起;因上吐下瀉導致脫水需要住院治療的寶寶,約40%為輪狀病毒感染所造成。輪狀病毒潛藏玩具中,寶寶要當心輪狀病毒的特性是生存力高,在物體表面可以存活約10天之久,普遍會依附在手、桌面、玩具、門把等物品表面,正好是孩童最容易觸摸之處,無疑是增加傳染的風險性。
  • 提醒 | 輪狀病毒感染進入高發季,專家:接種疫苗
    省兒童醫院醫生介紹「秋季腹瀉」的元兇多為輪狀病毒雖然輪狀病毒感染是一種秋季兒童常見疾病但處理不善也容易引發嚴重後果↓↓↓輪狀病毒在全球是5歲以下嬰幼兒胃腸炎首要病因,一般3-5歲以下的兒童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一次輪狀病毒感染
  • 「科普」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接種疫苗是最佳手段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所長寇增強秋冬季節交替,謹防兒童感染輪狀病毒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後引起腸炎,多發生於秋冬季節,所以又被稱為「秋季腹瀉」。腹瀉病是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死因,我國病毒性腹瀉中,90%以上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6月齡-5歲是輪狀病毒腹瀉的高發年齡。
  • 輪狀病毒感染進入高發季 專家提醒接種疫苗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輪狀病毒是什麼?感染輪狀病毒有何症狀?劉靜介紹,輪狀病毒是屬於呼腸病毒科,是導致世界各地兒童發生嚴重腹瀉病的最常見原因。它的主要表現是突然起病,表現為嘔吐、發熱、腹瀉症狀,多數發生在6個月-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並且這種病毒高發時間是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2月是主要的流行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