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表達出」:頂尖藝術機構告訴你,這樣給孩子藝術啟蒙

2020-08-26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1、

如果,你看到這樣的兩幅畫放在你的面前:

你會想說什麼?或者說:你看見了什麼?

我試著在藝術啟蒙群裡問過很多父母,大家第一反應是:這就兩色塊,也是藝術作品?藝術家想表達什麼?再拿去問孩子呢?孩子們的回答是:左邊是一座山,右邊是山谷。小一點的孩子則回答,一個尖尖朝上,一個尖尖朝下——這就是成人和孩子對這兩幅作品不同反應。

這兩幅作品都是來自著名藝術家埃爾斯沃斯.凱利(一位駕馭顏色和感覺的高手,以抽象主義繪畫和雕塑聞名於世的藝術家),這倆個作品都是獨立浮雕畫,名為《白底彎曲物》(Curves on White)(左為《白底上的綠色彎曲物》,右為《白底上的藍色彎曲物》,均已被私人收藏),總長約50英尺,每幅畫都是由單色彎曲形式疊加在矩形白色帆布上構成,讓-皮埃爾•克裡基(Jean-Pierre Criqui)在藝評中寫到:「異同的相互作用交織為強大內在統一的作品」。

說到這,很多人十分詫異:原來主題這麼簡單,孩子們竟然能抓住藝術作品想要表達的觀點。之後,當大家知道這是來自於一本藝術啟蒙繪本時,大家的詫異又顯得不是那麼詫異了,似乎有點GET到了藝術啟蒙與藝術作品之間的某種聯結。

2、

展示出來的這兩件埃爾斯沃斯.凱利的作品,圖片來自繪本《費頓藝術啟蒙認知》系列之《埃爾斯沃斯.凱利的反義詞》,這套繪本由世界頂尖藝術出版機構——英國費頓出版社出版,共分為4冊,分為《亨利.馬蒂斯的顏色》、《約瑟夫.埃爾伯斯的形狀》、《亞歷山大.考爾德的數字》、《埃爾斯沃斯.凱利的反義詞》。

看繪本書名,就讓人「眼冒星星」,這套繪本竟然以全球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來給孩子藝術啟蒙!這個從出版豆瓣9.1的高分名作《藝術博物館》,到啟蒙必讀《兒童藝術大書》,費頓出版社的出品總是超出你的期待上線。不說之前聯合50位業內知名專家共同撰寫《設計之書》成為產品設計師的聖經,足以說明其在藝術領域的權威與專業,這次以使用用全球知名藝術的作品來作為幼兒藝術啟蒙,太讓人期待了!

3、

果然,無論是編撰的妙思,還是內容的高質,都讓這套書「閃閃發亮」,而且以最直接直觀方式揭示了藝術啟蒙的本質,並能讓孩子在「玩樂」中完成認知啟蒙,並啟發藝術思維。

在我們想用繪本給孩子藝術啟蒙時,不如先思考下,藝術啟蒙到底要啟蒙的是什麼?

藝術本身不是1+1=2,需要沒有限制和邊界的想像力,其與音樂、數學、語言等等其實是融合的。所以,藝術啟蒙並不是簡單地教給孩子線條、色彩,而是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觀察,去理解去想像,並可以用語言或畫筆表達出來。

簡單來說,藝術啟蒙即引導孩子去看見,去想像,去表達。

而費頓出版社作為頂尖藝術機構,對此無疑是了解透徹並能付諸於出版物的。首先,選用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來作為繪本內容,因為他了解他們之所以成名,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是承載著獨特的藝術語言,比如:藝術家有自己的觀點。沒有兩個人會用相同的方式看待事物,他們相信自己的情感與直覺,所以表達出的觀點則是他們獨一無二的識別標誌。其次,他們了解「世上不存在完完全全原創的理念,但存在獨特的組合」,而頂尖的藝術家則能通過最簡單元素創創造出表達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例如:《約瑟夫.埃爾伯斯的形狀》裡的正方形系列,通過不同層次、色彩的組合所表達出不同視覺概念:

《埃爾斯沃斯.凱利的反義詞》同樣運用一些簡單元素的組合,實現對比的表達:

而《亨利.馬蒂斯的顏色》則顏色的組合表達宏觀的主題;《亞歷山大.考爾德的數字》則將藝術裡的色彩、形狀與數字融合,表現出藝術的節奏,就像一本「會說話的形狀」。

4、

藝術家是用藝術表達觀點。然而,每個藝術家的表達,卻有千萬種解讀,當我們以此來給孩子藝術啟蒙該怎麼做呢? 其實,當我們深諳藝術的本質,一切就簡單多了。正如費頓出版社所使用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所表達的——看見藝術、表達藝術,所以我們無需去過度解讀過度理解,只要順著孩子的理解,慢慢啟發孩子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

看看這組作品:

當我拿給孩子來解讀時,幼小的孩子看出作者畫出了正面與反面的意思,還有凹凸與光滑的意思。對比繪本下面的文字,孩子們似乎更多地感受到了更多的對比狀態。最讓人驚嘆的是,當我讓8-9歲年齡的孩子來表達他對組畫面的感受和認知時,除了正反、凹凸與光滑,他聯想到了畫面之外的物體,比如樹葉,甚至能察覺到正反對比在自己的畫裡的使用:他們有點類似點線面裡,線條與面的對比組合,可以表達出更多的細節。

再比如這一組:

啟發孩子來解讀這一組時,幼小的孩子看到的是:左邊是紅燈、右邊則是圓圓玩遊戲。對比畫面的解說,孩子們的話幾乎直指主題。如果是8-9歲孩子,又如何解讀?他們則給出了畫面氛圍的感受:左邊感覺很安靜、穩重,右邊很熱鬧、跳躍。

當我聽著孩子們一組組來解讀畫面,就越感覺到這套書的藝術價值,其以巧妙、科學的方式將藝術作品編撰成冊,當我們以符合孩子認知規律的方式來啟發孩子對藝術的感知時,孩子在藝術、認知以及表達上出現驚人的才能,只要我們稍微往前再推推,孩子們能自動轉化成藝術語言,與生活、數字、音樂等等聯繫在一起。

最後很想說,這不只屬於0-3歲的藝術啟蒙繪本,它所啟發的藝術思維,會讓你像藝術家一樣思考,終身受益!

相關焦點

  • 家長沒有藝術細胞,孩子藝術啟蒙怎麼辦?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從來不畫畫,從來沒有感受過色彩的絢麗,那他可能喜歡上藝術,得到真正的藝術薰陶嗎?我曾帶著琪琪一起去看過博洛尼亞國際插畫展,雖然那時她還很小,但是看畫展對孩子也是一種藝術啟蒙,讓她感受到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多優秀的畫家們,創造出如此多美妙圖畫,讓人可以感受到藝術的美和創意的力量。
  • 抓住寶寶啟蒙「敏感期」,藝術啟蒙你應該這樣做
    有寶寶的家長都很想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藝術啟蒙最合適。其實藝術,沒有年齡限制,也不應該有年齡限制。 但是對於兒童藝術教育而言,它是有最佳啟蒙期的。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早在100年前就提出「敏感期」概念。所謂敏感期,就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孩子對一定的事物或活動表現出強烈興趣,並能有效地認識事物和掌握活動,而過了這一時期,上述情況便會消失,而且不再出現。
  • 不懂繪畫怎麼給孩子做藝術啟蒙?你需要這本「家庭藝術啟蒙指南」
    畢卡索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因為,孩子天生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興趣,希望通過某種途徑來表達感受與感知世界。即使是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也有表達的需求。我們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課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在藝術啟蒙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比起學校和課外興趣班,家庭對於孩子的藝術啟蒙教育更加重要。
  • 不懂繪畫怎麼給孩子做藝術啟蒙?你需要這本「家庭藝術啟蒙指南」
    我們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課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在藝術啟蒙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比起學校和課外興趣班,家庭對於孩子的藝術啟蒙教育更加重要。不過,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家,像我一樣畫畫永遠停留在小學生簡筆畫水平的父母一定不是極少數。那麼,不懂藝術的父母怎樣在家裡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呢?這本《藝術遊戲力》倒了是給了我不少啟發。
  • 沒有藝術細胞,如何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超省錢的方法在這裡!
    畢卡索曾說過:「 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雖然每個孩子都是好的藝術家,作為沒有藝術細胞的家長們,如何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還沒上學的娃娃們,是不是只能被送到畫室裡、早教機構了?其實不然,我們在家就能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隨處都是資源。
  • 學齡前孩子的藝術啟蒙怎麼做,來自藝術專業媽媽的分享
    文/紓榆在教師節晚上,李玫瑾教授在直播中強調學齡前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帶孩子做手工、繪畫等動手做的東西都特別重要,0-6歲前的孩子甭管畫得好壞都是他心目中的東西,告訴孩子你心裡有什麼就畫什麼,畫完了就是最美的。
  • 孩子的藝術啟蒙怎麼做?掌握這三招,藝術小白也能帶孩子欣賞名畫
    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美的種子,激發孩子對於美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也許,這才是藝術啟蒙的意義所在。對於藝術並不精通的父母,做起孩子的藝術啟蒙來往往會格外心虛。有的人會完全教給學校或者輔導機構,並美其名曰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來做。也有的人則過分緊張,恨不得看完了一幅畫就讓孩子寫一篇觀後感。其實,對於父母來說,做好孩子的藝術啟蒙,找準自己的切入點很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有的人愛好運動,有的人喜歡看小說,還有的人痴迷於做飯。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只要用心感知,藝術啟蒙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對藝術有了解的就知道,好的藝術往往具有美學價值或哲學價值,在你未看到藝術的價值之前,是因為對藝術作品的感情沒有理解。任何藝術離不開情感的表達。那我們該怎麼去學會賞析藝術作品呢?而這本《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引領更多的孩子與成人踏上愉悅而有收穫的藝術之旅。
  • 直播預告 | 藝術力:打開孩子的藝術啟蒙
    藝術教育,如今已是兒童教育領域的重要分支。在過去,我們的觀念或許還相對狹隘,認為花錢把孩子送進培訓班,樂器繪畫輪番來就算是「藝術教育」。但時至今日,我們更多將「藝術」視為孩子感受自我、表達自我和激發自我的一種途徑。
  • 從孫儷的曬娃日常,我悟出了孩子藝術啟蒙的真諦
    對於孩子的藝術啟蒙,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惑:·我全身上下沒有一個藝術細胞,怎麼給孩子好的藝術啟蒙?·讓孩子接觸藝術大師,我也想啊!但是拿著書本給他們介紹他們也不聽啊!·我也會帶他去看藝術展,可是很多畫我都看不懂,怎麼講給孩子聽?
  • 央美博士:孩子並不需要藝術的「啟蒙」
    其實,孩子不需要藝術「啟蒙」「啟蒙」這個詞,在兩個時期出現的特別密集。那麼,到底是他在啟蒙兒童還是兒童在啟蒙他?在藝術方面,孩子遠比成人有天賦,因此,我覺得對孩子用「藝術啟蒙」這個詞有偏頗之處,並非「啟蒙」,而是不要「遮蔽」。不要用成人的固有文化、理性的思維遮蔽孩子的藝術本能、基於感性的原初動力。
  • 《藝術遊戲力》藝術啟蒙在家就能做,給予孩子創意與自律
    有時我看老師在班級群發布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作品,看到其他孩子已經有具象的表達,不管是人物還是小花小草,而自己孩子的作品都是一團一團的線,不能說完全不羨慕,但是老師這個評價我是極不認同的。 我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鼓勵或者說是如何讓他的作品有所謂的提高。於是將目光投向兒童創意美術機構,帶孩子去體驗了幾家機構的課程,作品完成度非常高,也都非常有創意。
  • 悅寶園提醒:最佳藝術啟蒙年齡,你的孩子錯過了嗎?
    >悅寶園提醒:最佳藝術啟蒙年齡,你的孩子錯過了嗎?其實藝術,沒有年齡限制,也不應該有年齡限制。 但是對於兒童藝術教育而言,它是有最佳啟蒙期的。  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早在100年前就提出「敏感期」概念。所謂敏感期,就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孩子對一定的事物或活動表現出強烈興趣,並能有效地認識事物和掌握活動,而過了這一時期,上述情況便會消失,而且不再出現。
  • 書評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寫給大人的兒童藝術啟蒙讀物
    ·芭布-高爾寫給大人的兒童藝術啟蒙讀物。弗朗索瓦絲是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多家博物館的顧問,現為羅浮宮學院當代藝術課程教師。她希望可以引領更多的孩子和成人踏上愉悅而有收穫的藝術之旅,《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一經出版就廣受好評,很多讀者告訴她,正是因為她的文字,才讓他們平生第一次真正接近並享受繪畫作品。
  • 身為藝術盲媽媽,我用這套暢銷27年的書對孩子進行藝術啟蒙
    講真,雖是個學渣媽媽,但給孩子做啟蒙,英語、數學什麼的不在話下,唯獨藝術啟蒙,完全一竅不通。因為不懂,也欣賞不動名畫藝術品的魅力,所以雖然從小給娃買了很多繪本,但沒有一本是藝術類繪本。當爹媽的不懂藝術,要怎麼陪孩子讀藝術繪本?一知半解的照本宣科,孩子也不喜歡啊。
  • 書單|13本精選藝術類繪本,世界大師們給孩子的藝術啟蒙
    小男孩阿羅,在他天馬行空的世界裡,一隻畫筆,畫出無數夢想。這個走到哪畫到哪的小男孩,在美國家喻戶曉,「世界上最富有想像力的小孩」你不知道他下一步要畫什麼,會冒什麼樣的險,每次看到最後一頁,仍然覺得意猶未盡。作者巧妙地運用孩子的邏輯和語言,描畫出他們自由想像的歷程。作品簡潔生動,充滿奇異幻想。
  • 兒童藝術啟蒙的原則,藝術大師們早在這裡傳達了
    在興趣班良莠不齊的前提下,送孩子去無疑就是送孩子去「想像力的監獄」,孩子最原生態的自由的相信箱裡,就在簡筆畫、機構畫(美術班的套路)裡一點點扼殺,而你也許孩子為了孩子畫一隻小鳥像不像而較勁,孩子為孩子似乎畫了一幅特別美的畫面而沾沾自喜。
  • 什麼才是真正的兒童藝術啟蒙?
    第一家機構:體驗課老師自我介紹是畢業於某個工科院校的設計專業。   第二家機構:體驗課開始,繪畫老師沒有提及任何繪畫理論知識,而是介紹了當天要繪畫的主題是畫獅子。在給孩子們展示過獅子的照片後,老師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自己理想中的獅子是什麼樣。
  • 藝術無用?孩子的表達力、創意力、專注力,藝術統統能給
    在《藝術遊戲力》這本書中,你能從法國的藝術創意啟蒙教育中,體會到藝術遊戲蘊含的無限魅力。「畫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她雖然畫的很簡單,也沒有什麼技巧;但畫「小漫畫」成了她自我表達的一種極好方式。同時通過畫畫,她也在鍛鍊自己的觀察能力、邏輯能力和講故事的表達能力,一舉多得。我想,這樣的小朋友,以後她的語文應該不會差吧!
  • 孩子的藝術啟蒙,媽媽做好三件事就夠了
    然而,法國小女孩的畫裡不僅會出現公主,還會出現其他人物形象以及動物、玩具等多種內容,而且表達形式也多種多樣。這種差距來自於哪裡呢?帶著疑問,韓國媽媽辛有美奔向了法國。她參觀了幾家教育機構和家庭,深入了解法國幼兒園和他們的日常生活,並把這段豐富多彩的際遇和眾多故事納入了一本書中,這就是--《藝術遊戲力》--由辛有美和西多妮·本茨共同撰寫。